第38章 大队缺个老师,你愿意去吗-《穿进年代虐文中,我被迫兄友弟恭》

  大队长见她还不走,没好气道:“周知青,你还不走,站这干啥呢?等着下午进山开荒啊?”

  地里的活儿她都干不明白呢,还开什么荒啊,直接把她开了得了。

  被陈砚舟这么一整,她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周子晴走前,恶狠狠地瞪了陈砚舟和许尽欢一眼。

  许尽欢一脸无辜,瞪陈砚舟就算了,瞪他干嘛呢?

  “对了周知青!既然你人没事了,下午就照常上工。”

  “大队长……”

  周子晴想说,她能不能再请半天假,经过刚才这一出,肯定好多人等着看她笑话呢。

  大队长一脸铁面无私,“如果不去,按旷工处理。”

  还有功夫闹事,他看她还是不够累,有这个精力,都用在干活上多好。

  周子晴气呼呼的走了。

  “砚舟你小子行啊,都买自行车了。”

  人一走,刚才还一脸严肃的大队长,无缝衔接和蔼长辈模式。

  “勇河叔。”

  陈砚舟把许尽欢从身后拉了出来。

  “勇河叔,这是尽欢,许姨的亲生儿子。”

  跟陈勇河介绍完许尽欢,陈砚舟又向许尽欢介绍了一遍陈勇河。

  主要说了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陈勇河的职务。

  “尽欢,这是咱们堂叔勇河叔,也是咱们陈家村大队的大队长,你以后在村里有什么事,都可以去找勇河叔。”

  “勇河叔。”

  陈勇河上下打量了一下许尽欢,一脸满意的点点头。

  “嗯,这么一看,这小子确实跟许老师年轻时长得挺像,特别是眉眼。”

  他口中的许老师,是指许婉清。

  许婉清不仅是陈家村大队第一个下乡知青,也是陈家村小学的第一任老师。

  陈家村的小学,就是许婉清和陈卫国同老村长商量之后,共同创办的。

  后来小学被镇上收编,从私立转为了公办。

  许婉清去世后,许逾白一毕业,就接替她成为了小学的老师。

  “对了,尽欢,你啥学历?高中毕业了吗?”

  陈勇河冷不丁问道。

  学校一共就两个老师,这许逾白一走,所有的课都压在了语文老师赵老师一个人身上。

  为了缓解赵老师的压力,陈勇河特意从知青点,找了个性子相对稳重的男知青,暂代数学老师一职。

  不过,学生最近纷纷抱怨,说不适应新老师的讲课方式。

  陈勇河想着,这学期马上结束了,先凑合着吧。

  实在不行,他再去公社一趟。

  找人问问,看下学期能不能再给他们学校分配个老师过来。

  不过,他看见许尽欢,倒是突然有了个主意。

  怎么突然想起,问他学历了呢?

  许尽欢愣了一下,先看了眼旁边的陈砚舟。

  陈砚舟立马猜到了陈勇河的意图,见他不回答,还以为,“难道没毕业?”

  他打听到的,这小子明明三年前就毕业了,跟江逾白那小子同一届毕业的。

  “毕业了。”

  许尽欢点头,想说看不起谁呢。

  他不仅高中毕业了,他还大学都毕业了,甚至差点儿研究生毕业。

  末世来临的时候,他正值研三。

  眼看着要毕业了,末世来了。

  一切努力突然失去了意义。

  来到这边,顶着原主的身份,国家最多承认他个高中文凭。

  陈勇河一喜,“正好,咱们大队小学缺个数学老师,你看你愿意不愿意去?”

  当老师,许尽欢还真没想过。

  他在后世时,为了挣生活费,倒是兼职过家庭教师。

  但,单独辅导一个学生,跟教一个班的学生还不一样。

  他也不知道,学生能不能适应他的授课方式。

  还有就是,当老师以后,会影响他……进山打野猪吗?

  陈砚舟在一旁提醒他:“如果你不想去的话,那以后就只能跟着勇河叔他们一起下地,干活挣工分了。”

  陈勇河也劝他:“你刚从城里回来,不一定能适应得了地里的农活。”

  跟下地干农活比起来,当老师简直不要太轻松。

  知青点的知青都挤破了脑袋,抢着想当老师呢。

  这要不是看在砚舟和许老师的份上,他也不能这么轻易就把这个名额给他。

  许尽欢想了想,说:“我倒是可以先试试,如果不行的话,勇河叔您就只能再另请高明了。”

  “行!你先试试,不过,这马上就放暑假,学生好不容易刚跟冯知青磨合熟,再换新老师不合适,你等下学期开学了,再去学校报到吧。”

  “我都可以。”

  加上暑假,差不多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

  正好趁着这个时间,他没事就多进几趟山。

  解决一桩心事后,陈勇河就摆手示意他们赶紧回家。

  “行,到饭点了,我就不留你们回家吃饭了,你们赶紧回去吧。”

  他们车把上挂着这么多的东西,这时候,把人叫回家吃饭,跟存心占人便宜似的。

  就算他没喊他们去吃饭,陈砚舟还是从车把上摘下来了一条五花肉,差不多两三斤的样子。

  让许尽欢追上去,硬塞到了陈勇河手里。

  不等陈勇河拒绝,许尽欢已经追上陈砚舟,跳上后座,俩人一溜烟下了坡。

  陈勇河看着他俩远去的背影,无奈的摇摇头,“这俩孩子。”

  然后拎着肉,哼着小曲儿回家了。

  在许尽欢找到工作之后,陈砚舟终于可以放心归队了。

  归队电话是他们回村后的第三天打过来的。

  村里没有公用电话,小院里有。

  每次陈砚舟回家探亲,如果有人找他有事,就会把电话打到小院。

  如果他刚好不在镇上,牛哥就会找人来通知他。

  这次来的是四海。

  正好他顺道回家看看他老娘。

  四海全名陈四海,要论关系的话,四海应该喊陈砚舟一声叔。

  但由于他的家庭原因,他不愿意承认这层关系,只肯跟着牛哥他们喊他夏哥。

  陈砚舟也没强迫他改口。

  四海是一大早就来敲门了,早饭都没吃,正好在他们家蹭顿早饭。

  早饭依旧是肉包子,因为许尽欢喜欢。

  肉包子是陈砚舟自己和面蒸得,刚出锅,正热乎着呢。

  搭配腌黄瓜和小米粥,简直不要太满足。

  当看到他们早饭都是肉包子的时候,四海眼都直了。

  他一手一个肉包子,边吃边含糊不清的问:“欢欢,你跟夏哥你俩早饭都吃这么好的吗?”

  肉包子,还是白面的肉包子。

  满满一筐。

  比前两天壮哥从国营饭店买的还好吃。

  “好吃,你就多吃几个。”

  许尽欢笑眯眯的把包子往他面前推了推。

  反正,只要有陈砚舟在,他想吃随时都能吃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