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落入苕窖中-《苗乡警事》

  因为牛棚离我们停车的位置有三十米左右,夜晚里主要靠月光和赵简波父母房屋的灯光辅助,所以我一时间看得不太清楚,也不太敢确定。

  不过,心跳加速。

  每逢大事需静气。我深呼吸了一口气,不动声色地将烟抽完,还走到旁边的草丛里,屙了一泡尿。

  只有排除所有的负担,才能轻装上阵。

  一身轻松的我,哼着小曲回到了车上。

  夜猫不再睡觉,他已经将座位竖了起来,一动不动地盯着赵简波家。

  有些人、有些天赋,你不得不佩服。

  就像夜猫这种,平时啥事不愿意干,没事就睡觉,跟猫一样懒,但是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就比啥都敏感,就我出去抽烟这一小会,夜猫躺在车上都已经发现了异常。

  “你也看到了?”我跟夜猫扯,说必须是我发现赵简波比你早哦,这个功劳不能和我争。

  “嗯,是你发现的。”夜猫轻声回答我。他说,赵简波就在那里,有本事的话你去把他捉了,我保证不会插手的。

  哎,和这种人开玩笑,简直无趣到极点。

  我去,我虽然不怵赵简波,但是并不代表我要做无畏的牺牲啊。

  虽然,大学期间我就热爱搏击之道,参加工作之后再忙都没有忘记锻炼身体。但是,不代表我喜欢流血受伤,万一有个意外呢?

  “得先确定是不是他。”虽然说心里不愿意一个人去,但是我嘴上不能服软是不是?于是就扯了个理由,说我们距离这么远,黑乎乎的看不清,也不能确定是不是目标对象嘛。

  不然,现在就冲过去,万一对象搞不准,不仅闹笑话不说,还会弄巧成拙、打草惊蛇。

  “我一万个肯定,就是他。”夜猫白了我一眼,说不敢就不敢嘛,还扯这些理由干嘛,承认自己能力不足,总比彪呼呼地傻上蛮干是更值得敬佩的嘛。

  再说了,你现在已经是局党委成员,身娇肉贵的,哪里还轮得到你去涉险呢,要上也是我这种光脚板。

  得,我闭嘴还不行吗?

  “拿着。”夜猫转身,伸手从后排座上取出了我们仅有的武器,两根甩棍我们一人一根。按照夜猫的分工,我们两个需要一左一右靠近牛棚,对赵简波开展夹击。

  “小心点,我觉得情况不对劲。”临下车之前,夜猫叮嘱我,行动不一定要快,但是一定要稳,不要过早暴露身形,万一赵简波又跑了的话,就真的难找了。

  而且,夜猫犹豫了一下,他说他总感觉怪怪的,总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嗯?

  能有什么不对劲的,不就是一个逃犯吗?

  在我看来夜猫是多虑了,就凭他那逆天的武力值,南东州能打得过他的有几人?

  我和夜猫等了一会,等到一片云飘过,遮挡住了月光的时候,按照之前规划的路线,迅速就朝牛棚摸过去。

  黑暗中,我感觉不到黑暗、感觉不到冷、感觉不到恐惧,整个人只有一种状态——兴奋。

  我和夜猫的奔袭过程十分顺利,10分钟不到,我们就摸到了牛棚前。

  这个牛棚不是邛山本地普遍存在的单圈牛棚,而是“三室一厅”那种:中间是过道,两边各隔出了两个牛圈,其中三个是用来圈牲口的,里侧靠右的一个牛圈则被改成杂物间,用来放碎草机和草料。

  从这点就看得出来,赵简波的家境在本地绝对是翘楚。

  夜猫我们两个分立牛棚的大门两侧,我打手势示意夜猫侦查一下看看,里面是什么情况。

  不管多豪华的牛棚都是牛棚,根本谈不上装修,任意两块木板之间都有缝隙。

  这种易于侦查,也极易暴露。

  夜猫找了个缝隙,将脸贴在木板上观察了足足有一分钟那么久,然后回了我两个手势。

  一个手势是“1”,一个手势是“0”。

  我读得懂,“1”是指里面有一个人,“0”则并不是数字的意思,说的是“oK”,表示我们可以进攻。

  我不放心,自己也将脸贴在木板上,找了个缝隙看进去。

  确实只有一个人,这个人蜷坐在草料间的角落上,正抽着烟,随着他猛吸一口、烟头发亮的那一点亮光,我已经认出了这个人是谁。

  不出所料,赵简波。

  踏破铁鞋无觅处,皇天不负苦心人。

  亲,原来你真在这里。

  确认赵简波在这个牛棚之后,我的心不争气“蹦蹦蹦”地跳起来,我甚至能够感觉得到,心脏有挣脱胸膛而出的趋势。

  要沉得住气。

  我浅浅吸了一口气,然后比了个手势。

  三,二……

  当我比到“一”的时候,我和夜猫一起弯腰发力,往牛棚里冲了进去。

  “哐当”一声,坠入黑暗、如临深渊。

  啊……

  我疯狂地叫着,伴随着这声叫喊,我感受到右脚脚踝传来了一阵巨疼。

  脚崴了。

  然后,又是一阵眩晕。

  一个不是很沉重、但是骨头硬得跟铁一样的身子,砸在了我身上。

  我尼玛。

  我们中了赵简波的圈套,跌进了一个约莫两米的深坑。

  这个坑不宽,顶多只有两个平方米,坑底还有不少又硬又圆的东西,正是这些东西让我站不住崴了脚。

  又是这些东西缓解了冲力,让我不至于骨折。

  邛山农家最常见的人畜共用食品:土豆和马铃薯。

  原来,我们是掉进了赵简波家的苕窖。

  苕窖这东西,邛山县农村家家都有,我家也不例外。山南天湿,红薯和土豆(洋芋)从土里挖出来后极易变坏,但是如果放在苕窖里保存的话,则是可以完整保存半年左右,既不发芽也不会流失水分。

  苕窖深受邛山农民喜爱,这种窖一般只有一个缺点:积年不流通的空气,让里面的味道怪怪的。有点像臭鸡蛋味道,还有点像火柴皮的味道。

  我见过把窖挖在深山的,也见过挖在屋后阳沟边的,还见过挖在家里火塘边上的,唯独就没有见过挖在牛棚过道上的。

  挖在过道里,是掘道路吗?

  赵简波你家屋头,缺了大德。

  “没死嘛?”夜猫迅速从我身上爬了起来,他轻声地问我,有没有问题。

  “不至于。”我简单地回答着。

  “那就好。”夜猫的回答极其精简,然后他一个发力,将我还紧紧拽在手中的甩棍给夺了过去。

  这是干啥?

  还没等我听明白,地面上就传来了一声悠悠的叹息。

  “哎……”

  “你们终于还是来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