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傻大个-《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

  黄土高原的沟壑间,一支队伍在战火中保存了希望的火种。

  民族危亡之际,国共再度携手,曾经兵戎相见的两支军队,如今并肩对抗外敌。

  国民党军队将第十八集团军的番号给了这支队伍,自此,全民抗战进入高潮。

  敌后根据地一个接一个建立起来,像春雨后冒头的野草,生机勃勃。

  在晋西北的丰兴县,有一片不起眼的山沟,那是129师386旅新一团的驻地。

  今天,是新一团的重要日子。

  刚上任的团长李云龙要召开全团大会,要讲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没有特殊情况,全团上下必须到场。

  有谁来请假?李云龙直接撂下一句:“老子讲话还能不如你那点破事重要?谁敢不来,看我不抽死他。”

  这话听着糙,可战士们早就习惯了这种说话方式。

  大家都是泥巴腿子出身,平时谁嘴里不带几句脏字?

  听李团长这么一吼,反倒觉得亲近了不少。

  当天一早,大会还没开始,新一团的九百六十一人,连炊事班都算上,齐刷刷到位,一个没落下。

  李云龙一看,心里高兴,嘴都咧到耳朵根了。

  他心想,这面子给得够大,全团近千号人,除了站岗的,全来了。

  这阵仗,跟老蒋开会差不多了。

  他一高兴,那些原本准备好的动员词、鼓劲话,全都抛到脑后了。

  大会开始,他让战士们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来。

  坐地上也好,靠麦垛也行,但有一条——不许说话,不许私下议论。

  这是老李的地盘,规矩得听他的。

  讲什么?

  自然是讲自己的“光荣历史”。

  李云龙一边讲一边笑,讲起自己长征时的苦日子,说起炮弹从头顶飞过,都没伤着一根汗毛的奇事,还提到他带出的几个团长,以及那些在总部响当当的名字。

  战士们听得入神,不少人笑得前仰后合。

  他们第一次听这些故事,对这个新来的团长多了几分亲切,也多了几分敬意。

  原来,李云龙早在长征时就是团长,是真正从血里火里走出来的老兵。

  他资格老,名气大,连上级领导都知道他的名字。

  战士们越听越觉得,这个团长,值得敬,也值得跟。

  李云龙说得口干舌燥,拿起那个掉漆的铁皮水杯灌了几口,正准备继续往下说。

  可就在他喝水的那一会儿,人群中竟然传来一阵呼噜声。

  这呼噜起初还有点羞答答的,慢慢就放开了,最后简直像打雷一样响亮。

  四周的战士们纷纷侧头张望,一个个瞪大眼睛,面面相觑。

  乖乖,这胆子也太肥了吧,居然敢在这么严肃的场合睡着!

  王风是在半梦半醒之间被人推醒的。

  他刚睁开眼,就发现自己成了全场焦点,大家的眼神先是敬佩,然后又带着点怜悯,好像在看一个即将倒霉的家伙。

  他一时有点懵,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再一看,坐在高处石头堆上的一个黑脸汉子,正死死地盯着他,眼神那叫一个凶,仿佛他欠了人家好几万块没还。

  王风脑子里飞快过了一遍,好像没这么一号人物啊。

  他心里嘀咕:我没招你惹你吧?这么盯着我看,你以为你长得像谁家祖宗啊?

  李云龙气得肺都要炸了。一个毛头小子,居然在他讲话的时候睡觉,醒来还敢用这种眼神回瞪自己,简直就是挑衅。

  啪!

  他猛地一巴掌拍在脚边的土砖上,砖头应声裂开。

  他腾地站起身,抬手指着王风吼道:“哪个混小子?报上名来!给老子站起来!”

  坐在王风旁边的三班长刘正吓了一跳,他也才发现,这新来的家伙居然在打呼噜。

  完了完了,这下可捅娄子了。

  团长脾气火爆,他哪敢怠慢,赶紧一把拉起王风,站起来陪着笑脸说:“团长,您别跟这小子计较。他脑子不太灵光,憨得很。要不是他爹死活求着,我们本来都不打算收他的。”

  李云龙一听愣了一下,随即笑骂道:“哎哟,原来是个新兵蛋子啊!我说嘛,有点脑子的也不敢在这时候睡觉。他叫啥?”

  “家里排行老三,大家都叫他‘三愣子’。”

  “三愣子?”

  李云龙一愣,脸上的怒气顿时散了大半,心里想,原来是个愣头青,我还生个啥气?

  而王风呢,虽然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本能地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配合着刘正的话演了一出,竟然真把李云龙给蒙过去了。

  李云龙的注意力转移之后,继续他的激情回忆时,王风才终于能静下心来,整理脑海中的混乱。

  他叫王风,一个彻头彻尾的军事迷。

  因为这份热爱,他参了军。

  退伍后,骨子里的不安分让他没有停下脚步。

  拳击手、散打运动员,哪项运动足够热血,他就往哪钻。

  后来,一切都失去了新鲜感,他又签了合同,成了一名消防员,进入消防队工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直到一次火场中,他拼尽全力冲进浓烟,救出一个孩子,然后……被一根倒塌的房梁砸中,醒来时,竟然到了这个地方?这是哪?

  “团长?”

  “三愣子?”

  周围的人穿着奇怪,破破烂烂的衣服挂在身上,像是某种灰蒙蒙的颜色,竟与记忆中某个时代的影像有些相似。

  八路军?

  开玩笑吧?

  等等,刚才那个大脑袋说他叫什么?

  李云龙!

  “亮剑——李云龙!!!”

  王风心头一震。

  他性格沉稳,脸上没有太多波动,但眼前的一切太离奇了。

  只是被房梁砸了一下,怎么就见到了李云龙?

  他开始思索一个问题——到底是这个世界冒出了李云龙,还是他自己从另一个世界“冒”了过来?

  两天后,王风确认了现实。

  不是李云龙是假的,而是他自己“穿”了。

  准确地说,是王风的灵魂进入了这个叫“王三愣子”的人身上。

  这个三愣子,只是一个老实巴交农民的“傻儿子”,靠着王老爹苦苦哀求,才勉强被收进新一团。

  融合记忆时,王风发现这位“原主人”的记忆几乎一片空白。

  果然是个名副其实的低能儿。

  魂穿到一个低能儿身上,无疑是种不幸。

  但王风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应对方式。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那就只往好的方向想。

  就像那句话说的:态度决定一切。

  外貌一般,这他早有准备。

  虽然比起前世不算英俊,但也说不上丑。

  男人嘛,大多都是平凡长相。

  更何况,这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长得帅又能顶什么用?

  身材倒是高大,比前世还要壮实。

  在王风看来,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傻大个儿”吧。

  像鲁滨逊那样,把现状好好衡量了一番,王风轻笑了一声。

  还不错,比想象中更容易接受。

  在这乱世之中,拥有一副结实的身体,加上自己来自未来的头脑,甚至还能预知《亮剑》剧情的发展……

  这不是很值得期待吗?

  王风骨子里就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

  接受能力也一向很强。

  他读过不少小说,对“魂穿”这类桥段并不陌生。

  只是没想到,这种事会轮到自己头上。

  深秋的风已有了几分寒意,王风在简陋的通铺上醒来,铺上只有一层薄薄的稻草和一条更薄的被子。

  他站起身,打了个哈欠,两天时间,他已经搞清楚了自己所处的状况,也理顺了情绪。

  天冷得厉害,他环顾四周,发现没有多余的衣服可以穿。

  他没多想,径直把旁边叠得整齐的一套土灰色八路军军装套上了身。

  “挺精神,也够暖和,就是有点紧。”

  他拉了拉衣角,说了句实话。

  推开那扇老旧的木轴门,王风回头看了一眼。

  据说这门板在过年杀猪时会被拆下来,猪在哀嚎中被送上餐桌,变成美味。

  他摇了摇头,把这念头甩到脑后。

  外面,八路军的战士们正在训练,喊声震天,听着像是在练刺杀操。

  至于打靶射击?

  那太奢侈了。

  王风虽然刚来,也知道八路军缺弹少药,资源紧张得很。

  “班长,你看那个大个子,穿的是不是你的衣服?”

  副班长徐丰收拉着三班班长刘正的胳膊,指着王风笑。

  刘正抬头一看,果然,王风身上穿的正是他的军装。

  那件军装胸口有个破洞,是跟鬼子拼刺刀时留下的。

  这破洞是刘正的勋章,也是三班战士们敬重他的理由。

  “三愣子,醒啦?”

  刘正用一口地道的家乡话喊道,“我这衣服,你还穿着不?”

  “说实话,不太行。”

  王风摊了摊手,“太薄,也不合身,穿着像是裹了一层葱皮。”

  徐丰收听后笑得前仰后合,旁边训练的战士们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刘正并不生气,笑着拍了拍王风:“现在天气冷,你这身子太单薄,新兵按理该发一套新军装,可咱这条件你也看到了,紧张得很。我这衣服你就先穿着,别冻坏了。”

  王风觉得班长这个人挺讲义气。

  之前在大会上,对方拉了他一把,还替他说了几句话。

  如今竟然把自己平时都舍不得穿的军装给了他,他回应说:“谢谢班长,不过这衣服我穿有点紧,待会儿就还你。”

  “那你穿一会儿也行!”

  “行什么行?”

  徐丰收瞥了王风一眼,对着刘正说道,“班长,你太好说话了。你看这小子那副样子。”

  “大家都是同志,要互相照应。”

  刘正笑着回应,对王风的态度并不在意。

  徐丰收也只能作罢。

  “你们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