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安插眼线-《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

  许敬友盯着苟霍哲,冷笑开口:“汉奸,又见面了。我还记得你,你就是那个——苟活着。”

  苟霍哲苦着脸:“怎么又是你们。”

  王风接着说道:“苟队长给孩子起名叫爱国,当初也说过自己是人在敌营,心系家国,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而我今天来,就是给你这个机会。”

  说起给孩子起名这件事,苟霍哲确实费过一番心思。

  对大多数伪军来说,投敌当汉奸,无非是怕死。

  可当小命保住了,再回头,心里又难免生出几分懊悔。

  苟霍哲也是中国人,也曾在深夜独自一人时,有过愧疚与挣扎。

  但第二天醒来,面对现实,那些念头便烟消云散。

  这是思想与现实的落差,也是许多软弱者的通病。

  哪怕心中翻江倒海,第二天依旧照旧如常,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就像苟霍哲,当年在日本人手下做事前,他也曾是国民党的地方保安团一员,心中也藏着一腔热血与家国梦。

  日寇压境时,苟霍哲曾在众人面前拍着胸脯承诺,要带着兄弟们杀敌保国。

  只是,当那些被他奉若神明的中央军,都被日军打得节节败退,他这个地方保安团的头头,自然也生不出拼命的念头。

  他从小就是如此,遇人先逞强,一旦碰上比自己更狠的角色,立刻就缩了回去,典型的欺软怕硬。

  为了活命,苟霍哲干脆利落地投靠了日军。

  他内心并非完全麻木,投降之后,常被乡亲们背地里痛骂,心里也有些羞愧。

  有一天,他忽然给儿子起了个名字——苟爱国。

  本是一番好意,没想到反而成了别人嘲笑的把柄。

  儿子的同学、老师一有机会就拿这个名字做文章,让苟爱国在学校里没少受委屈。

  孩子心里疑惑,明明爸爸很爱家人,为什么会被别人骂作汉奸?

  王风和许敬友盯着苟霍哲看了很久,他始终低头沉默。

  许敬友开口:“苟霍哲,别耍什么花招。”

  苟霍哲苦笑一声:“八路军兄弟放心,你们敢来我家,肯定有准备。我从来没真心替日军卖命,也不会拿自己家人的性命去冒险。”

  王风点头:“我相信你这话是真心的。我听说你是个孝子,对老婆孩子也很好。”

  他顿了顿又问:“只是,刚才小爱国问你‘汉奸’是什么意思时,你为什么不解释?”

  苟霍哲神色黯淡:“孩子还小,不该让他背负太多。”

  “可他总会长大。”

  “等他长大了再告诉他。”

  “可到时候,他知道自己父亲是汉奸,恐怕走到哪儿都抬不起头。”

  苟霍哲声音低沉:“我只是想活着,想让家里人都平安,我错了吗?”

  这句话在他心中早已翻来覆去,面对眼前的八路,他也懒得再伪装。

  王风望着他,语气平静:“你没错,但国家有难,人人有责。一个人犯再多错,顶多是个人的耻辱。哪怕你是贼,是匪,别人恨你,但不会唾弃你。可做汉奸不一样,你背叛了自己的民族,伤害的是所有中国人的尊严。只要是还有良知的人,提到汉奸,都会恨之入骨。”

  苟霍哲又沉默了好一会,才开口:“你们两位找我,不会只是来教训我几句吧?”

  “我想请你跟我们走。”王风语气坚定。

  苟霍哲有些错愕:“跟我走?加入你们八路军?”

  “没错。”

  他愣住了。

  他从未想过,八路军会亲自上门来拉拢自己。

  可从一个汉奸的身份,突然跳转到抗日阵营,苟霍哲一时还真有些转不过弯。

  他迟疑地说:“八路兄弟,我还有老婆孩子。”

  “你放心,你的身份不会变,这种身份反而更有助于我们抗日。”

  苟霍哲听懂了:“你是想让我当你们的卧底?”

  王风没说话,只是点头。

  苟霍哲面露难色:“你们别太低估日本人了,他们对我们这些伪军本来就不信任,很多时候只是拿我们当炮灰。”

  王风淡淡道:“我们没别的要求,只需要你传递一些情报,比如日军的调动、平安城内的动静和变化。尺度你自己把握。苟队长,你能在日本人和抗日武装之间周旋到现在,这点本事总该有的吧?”

  苟霍哲叹了口气,随即正色道:“八路兄弟如此信任我,我苟某人还有什么可推脱的?我不想我的孩子长大后,背负一个汉奸父亲的名声。”

  王风问:“这么说,苟队长是答应了?”

  “答应了。大不了就是死。我苟霍哲在日本人手下忍了这么久,心里早就憋着一股火。我也是中国人,血管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保家卫国,谁没有这个责任?以前是没机会,现在你们八路给了我这条路,就算粉身碎骨,我也无怨无悔。”

  一旁的许敬友听着,脸上微微抽动。

  他总觉得,苟霍哲这话太漂亮了。

  太漂亮的话,往往就显得不真实。

  离开苟霍哲家后,许敬友忍不住问:“你说这伪军的话,靠得住吗?”

  王风笑了笑:“十句话里,七分假。你说靠不靠谱?”

  “那咱们为什么还要来见他?”

  “因为这个地方。”

  “平安县?”

  “没错。”

  “这地方有什么特别的?”

  “这里是日军的重要交通枢纽,以后肯定要打大仗。有苟霍哲在里头,我们能省不少力气。”

  “可是三哥,这种伪军真能为我们卖命?”

  王风淡淡地说:“那就看我们怎么用了。”

  王风离开平安县时,原本十七人的队伍,只剩下了十人。

  七人被他悄悄留在了县城,只为彻底掌握这座城的动向。

  突击队离开后,十几天都没有消息。

  王风带领剩下的队伍回到独立团时,骑兵队的训练已经由孙德胜搞得热火朝天。

  这些天来,独立团驻地的骑兵训练场上,总是尘土飞扬。

  每天一早就能听见马蹄声,一直到黄昏才渐渐停歇。

  中间还夹杂着战士们的喊叫,以及骑兵连连长孙德胜的怒吼。

  八路军讲民主,战士们之间也常有调侃和玩笑。

  孙德胜爱骂人的习惯,很快就被政委赵刚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