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风离开医院后,立刻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身上的伤处不断传来阵阵刺痛,他却仿佛毫无知觉。
临行时罗主任再三提出派人护送,全被他婉拒。
在他看来,一个真正的战士,怎会因这点伤痛而踟蹰?
战马似乎也感受到主人内心的激荡,四蹄翻飞,疾如闪电。
道路两旁的山林田野飞速倒退,他直奔386旅旅部——那是他归队的第一站。
他仍穿着斩首行动时的那套军装。
炮弹碎片曾穿透衣料与血肉,如今那些破洞已被细密针脚缝补整齐,正是田雨一针一线亲手所补。
途中并非坦途。
行出不过十余里,便接连出现日军据点。
王风一眼认出,这些炮楼都是新建的。
百团大战之后,敌人为了封锁根据地,正加紧构筑这类防御工事。
好在距离核心区域尚远,这些据点规模不大,多由几个鬼子带着几名伪军驻守。
四个月未曾动枪,他不知枪管是否锈蚀。
但此行他已备妥几十发子弹,随身携带着一支三八式步枪和两支二十响驳壳枪。
于是,这些零散据点便成了他的试枪之地。
先潜行侦察,若敌势薄弱,便策马突袭。
人在马上,枪声骤起,每一颗子弹都准确命中露头的日伪军。
那些敌人还在惊愕中未能反应,等回过神来仓促还击时,只见一人一骑早已驰出百米之外,扬起尘土滚滚,气势逼人,令人胆寒。
面对日伪军重兵把守的大型据点,王风从不正面强攻。
他挑选多个隐蔽位置,凭借三八式步枪的远距离射击优势,在不同地点之间灵活转移,逐一狙杀据点内的敌人。
每一枪响起,必有人倒下。
敌军陷入恐慌,完全摸不清子弹来自何方。
他们四顾茫然,未见人影,只听见同伴闷哼倒地的声音。
有的士兵甚至怀疑是冤魂索命,吓得躲在工事里不敢抬头。
就在这一天,晋西北流传起一个惊人的故事:一名骑兵骑着白马,单枪匹马穿越日军二十三个据点,所过之处敌军死伤近百,而那人与他的白马竟安然无恙,如风般消失在山野之间。
这消息迅速在抗日报界和敌占区传开,人心震动。
而完成这一壮举的王风,在打光最后一颗子弹后,终于抵达了386旅旅部驻地。
刚靠近外围防线,哨兵立刻警觉起来。
“站住!你是哪一部分的?”
王风翻身下马,笑着回应:“新三团团长王风,刚出院,现在来旅部向旅长报到。”
哨兵一听名字,顿时换上热情面孔:“哎呀!是王团长来了,请进请进!”
王风略感意外:“你认识我?”
那战士敬佩地说:“谁不知道‘疯三团’的王疯子?打得鬼子闻风丧胆啊!”
他心中一叹,原来自己早已成了别人口中的传奇,而他自己还浑然不觉。
走到旅部门口,通报姓名后,王风整了整军装,高声喊道:“报告!新三团团长王风前来报到!”
屋内传出一声爽朗笑声:“说曹操曹操就到!”
紧接着传来一句:“进来!”
“是!”
他推门而入,顺手将门关紧。
屋内炭火正旺,暖意扑面而来,驱散了身上刺骨的寒气。
十二月的晋西北,滴水成冰,能在这样的天气里赶这么远的路,实属不易。
靠墙处燃着一盆炭火,几位干部围坐着取暖。
一位嗓音洪亮的中年男子招呼他:“小王同志,我们正聊着你呢!快过来烤烤火,别冻坏了。”
王风尚未靠近,忽然看见一人起身——那是个戴眼镜的男人,神情沉稳,目光如炬。
一眼望去,王风的脑子里瞬间闪过了无数画面:陈旅长,黄埔一期出身,打过北伐,参与过南昌起义,走过长征……这些履历像潮水般涌来,裹挟着一股浓烈的战场气息。
眼前这个戴眼镜的男人,外表文质彬彬,却透出一股不容忽视的铁血味道。
他嘴角微扬时是温和的,可只要下颌一紧,那股子杀伐决断的气势便扑面而来,仿佛战鼓在耳畔轰鸣,压得人连呼吸都放轻了。
王风稳了稳心神,挺直腰板,行了个标准军礼,声音沉稳:“新三团团长王风,向旅长报到。”
“小王同志,”陈旅长笑了,“我早听人提过你,不过今天还真是头一回见。”
“是,旅长。”
“那你咋知道我是旅长?”
“猜的。另外,老团长提过,咱们旅长戴眼镜,有文化人的样子,可站那儿就有股带兵的劲儿,一眼就能认出来。”
陈旅长一瞪眼:“李云龙这混蛋,肯定又在背后说我坏话!”
两人说笑间,陈旅长朝火盆边摆了摆手,王风也不客气,走过去坐下,几个人挪了挪身子给他腾地方。
寒气顺着棉衣往里钻,好一阵子才被火烤散。
陈旅长开始指着身边人介绍:“小王第一次来,给你认识一下,这位是政委老王,旁边是参谋长老李,那边是副旅长老陈,至于我嘛——你已经认出来了。”
王风一一敬礼。
旅长摆手笑道:“别绷着脸,都是自己人。李云龙那家伙说了,你小子天不怕地不怕,怎么见了我倒装起老实人来了?”
王风咧嘴一笑:“旅长您这话可冤枉我了,再熟也得讲个规矩不是?我要是第一次来就大摇大摆跟回家似的,下次再来,您怕是得把门关上,假装不在屋了。”
“哈哈哈——好家伙,果然和李云龙说的一样油嘴滑舌!”
陈旅长拍了拍大腿,“说正经的,身子骨都好了吧?”
“差不多了。我和院长商量过,提前出院,总不能赖在医院白吃白住。”
“行啊,那你这是专程来报到的?”
“对,报完到就回团里。”
陈旅长摆摆手:“不急,先聊聊百团大战的事。你这次立了功,想要啥奖励?开口。”
王风怔了一下:“奖励……旅长,要不您看团里的装备、粮食、药品这些,能不能给补一点?”
“补?屁都没有!”
陈旅长一挥手,“你自己看看这旅部啥样,几间破屋子,你要喜欢,砖头瓦片随便搬。要说粮和枪,想都别想。我要是有,还用得着你们拼死拼活?”
身上的伤处不断传来阵阵刺痛,他却仿佛毫无知觉。
临行时罗主任再三提出派人护送,全被他婉拒。
在他看来,一个真正的战士,怎会因这点伤痛而踟蹰?
战马似乎也感受到主人内心的激荡,四蹄翻飞,疾如闪电。
道路两旁的山林田野飞速倒退,他直奔386旅旅部——那是他归队的第一站。
他仍穿着斩首行动时的那套军装。
炮弹碎片曾穿透衣料与血肉,如今那些破洞已被细密针脚缝补整齐,正是田雨一针一线亲手所补。
途中并非坦途。
行出不过十余里,便接连出现日军据点。
王风一眼认出,这些炮楼都是新建的。
百团大战之后,敌人为了封锁根据地,正加紧构筑这类防御工事。
好在距离核心区域尚远,这些据点规模不大,多由几个鬼子带着几名伪军驻守。
四个月未曾动枪,他不知枪管是否锈蚀。
但此行他已备妥几十发子弹,随身携带着一支三八式步枪和两支二十响驳壳枪。
于是,这些零散据点便成了他的试枪之地。
先潜行侦察,若敌势薄弱,便策马突袭。
人在马上,枪声骤起,每一颗子弹都准确命中露头的日伪军。
那些敌人还在惊愕中未能反应,等回过神来仓促还击时,只见一人一骑早已驰出百米之外,扬起尘土滚滚,气势逼人,令人胆寒。
面对日伪军重兵把守的大型据点,王风从不正面强攻。
他挑选多个隐蔽位置,凭借三八式步枪的远距离射击优势,在不同地点之间灵活转移,逐一狙杀据点内的敌人。
每一枪响起,必有人倒下。
敌军陷入恐慌,完全摸不清子弹来自何方。
他们四顾茫然,未见人影,只听见同伴闷哼倒地的声音。
有的士兵甚至怀疑是冤魂索命,吓得躲在工事里不敢抬头。
就在这一天,晋西北流传起一个惊人的故事:一名骑兵骑着白马,单枪匹马穿越日军二十三个据点,所过之处敌军死伤近百,而那人与他的白马竟安然无恙,如风般消失在山野之间。
这消息迅速在抗日报界和敌占区传开,人心震动。
而完成这一壮举的王风,在打光最后一颗子弹后,终于抵达了386旅旅部驻地。
刚靠近外围防线,哨兵立刻警觉起来。
“站住!你是哪一部分的?”
王风翻身下马,笑着回应:“新三团团长王风,刚出院,现在来旅部向旅长报到。”
哨兵一听名字,顿时换上热情面孔:“哎呀!是王团长来了,请进请进!”
王风略感意外:“你认识我?”
那战士敬佩地说:“谁不知道‘疯三团’的王疯子?打得鬼子闻风丧胆啊!”
他心中一叹,原来自己早已成了别人口中的传奇,而他自己还浑然不觉。
走到旅部门口,通报姓名后,王风整了整军装,高声喊道:“报告!新三团团长王风前来报到!”
屋内传出一声爽朗笑声:“说曹操曹操就到!”
紧接着传来一句:“进来!”
“是!”
他推门而入,顺手将门关紧。
屋内炭火正旺,暖意扑面而来,驱散了身上刺骨的寒气。
十二月的晋西北,滴水成冰,能在这样的天气里赶这么远的路,实属不易。
靠墙处燃着一盆炭火,几位干部围坐着取暖。
一位嗓音洪亮的中年男子招呼他:“小王同志,我们正聊着你呢!快过来烤烤火,别冻坏了。”
王风尚未靠近,忽然看见一人起身——那是个戴眼镜的男人,神情沉稳,目光如炬。
一眼望去,王风的脑子里瞬间闪过了无数画面:陈旅长,黄埔一期出身,打过北伐,参与过南昌起义,走过长征……这些履历像潮水般涌来,裹挟着一股浓烈的战场气息。
眼前这个戴眼镜的男人,外表文质彬彬,却透出一股不容忽视的铁血味道。
他嘴角微扬时是温和的,可只要下颌一紧,那股子杀伐决断的气势便扑面而来,仿佛战鼓在耳畔轰鸣,压得人连呼吸都放轻了。
王风稳了稳心神,挺直腰板,行了个标准军礼,声音沉稳:“新三团团长王风,向旅长报到。”
“小王同志,”陈旅长笑了,“我早听人提过你,不过今天还真是头一回见。”
“是,旅长。”
“那你咋知道我是旅长?”
“猜的。另外,老团长提过,咱们旅长戴眼镜,有文化人的样子,可站那儿就有股带兵的劲儿,一眼就能认出来。”
陈旅长一瞪眼:“李云龙这混蛋,肯定又在背后说我坏话!”
两人说笑间,陈旅长朝火盆边摆了摆手,王风也不客气,走过去坐下,几个人挪了挪身子给他腾地方。
寒气顺着棉衣往里钻,好一阵子才被火烤散。
陈旅长开始指着身边人介绍:“小王第一次来,给你认识一下,这位是政委老王,旁边是参谋长老李,那边是副旅长老陈,至于我嘛——你已经认出来了。”
王风一一敬礼。
旅长摆手笑道:“别绷着脸,都是自己人。李云龙那家伙说了,你小子天不怕地不怕,怎么见了我倒装起老实人来了?”
王风咧嘴一笑:“旅长您这话可冤枉我了,再熟也得讲个规矩不是?我要是第一次来就大摇大摆跟回家似的,下次再来,您怕是得把门关上,假装不在屋了。”
“哈哈哈——好家伙,果然和李云龙说的一样油嘴滑舌!”
陈旅长拍了拍大腿,“说正经的,身子骨都好了吧?”
“差不多了。我和院长商量过,提前出院,总不能赖在医院白吃白住。”
“行啊,那你这是专程来报到的?”
“对,报完到就回团里。”
陈旅长摆摆手:“不急,先聊聊百团大战的事。你这次立了功,想要啥奖励?开口。”
王风怔了一下:“奖励……旅长,要不您看团里的装备、粮食、药品这些,能不能给补一点?”
“补?屁都没有!”
陈旅长一挥手,“你自己看看这旅部啥样,几间破屋子,你要喜欢,砖头瓦片随便搬。要说粮和枪,想都别想。我要是有,还用得着你们拼死拼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