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啊刚子,这枪挨着边了!”
“志清你这枪稳!”
苏清风在一旁仔细观察,不时出声指点:
“友刚,抵肩!又忘了!”
“志清,呼吸再轻点,对,就像怕惊跑林子里的傻狍子…”
“强子,扣扳机要匀着劲儿,别猛地一搂,那叫扯,不叫扣!”
几轮练习下来,虽然子弹消耗不多,但进步是肉眼可见的。
苏清风注意到,三人之中,刘志清的表现尤为突出。
他不像郭永强那样毛躁,也不像王友刚有时会分心。
刘志清每次端起枪,眼神就变得格外专注,身体的姿态调整得一丝不苟,抵肩、贴腮的动作沉稳而自然,像是天生就和这冰冷的铁器有种默契。
他的呼吸控制得极好,扣动扳机的瞬间,手指的动作稳定而柔和。
“志清,你这架势,有点老猎人的味道了。”苏清风忍不住称赞了一句。
刘志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说话,只是再次端起枪。
他瞄准的时间似乎比其他人稍长,但整个姿态透出一种沉静的力量。
“砰!”
这一枪声音似乎格外干脆。
只见远处靶子的中心区域,那捆本就稀疏的稻草,明显地震动了一下!
“好家伙!”郭永强第一个叫起来,“志清,你这枪……怕不是蒙到中心了吧?!”
苏清风眯眼看了看,脸上笑容更盛:“不是蒙的,是功夫到了。志清这枪,稳、准、狠,有点意思!”
刘志清放下枪,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一丝腼腆的喜悦。
他搓了搓冻得有些发麻的手,说道:“清风哥教得好,我就是按你说的,心静下来,感觉…感觉就准了点。”
王友刚凑过来,搂住刘志清的肩膀:“行啊你小子,深藏不露!以后进山打围,你得多出力!”
欢乐的气氛在寒冷的空气中弥漫。
然而,苏清风看着他们兴奋的脸庞,心里却默默盘算着。
林大队长给的子弹本就不多,今天这一通练习,虽然每人只打了十来发发,加起来也消耗了四十来发。
筐里剩下的子弹,满打满算也就三百出头了。
这还没算上林立杰那小子,他之后肯定也得来练。
“子弹金贵啊。”苏清风心里嘀咕,“看来得找个机会,再跟林叔商量商量。用这次冬天打猎攒下的那些皮子和肉换的钱,得多弄点子弹回来才行。这帮小子,都是好苗子,不能断了他们的‘口粮’。”
日头爬到了正当空,那点稀薄的暖意勉强驱散了晨间的刺骨。
练枪的空地上,硝烟和少年们的热情渐渐散去,只留下满地弹壳和几个愈发沉稳的身影。
“行了,今儿个就到这儿!”苏清风拍了拍手,招呼意犹未尽的三人,“这玩意儿不是一天练成的,贪多嚼不烂。再打下去,明天你们这胳膊就得肿得跟发面饽饽似的,端碗筷子都拿不稳。”
郭永强揉着确实有些酸胀发麻的右肩膀,咧嘴笑道:“清风哥,是得歇歇了,这老伙计后坐力真不小。”
他恋恋不舍地摩挲着冰冷的枪身。
“每天能稳当当地练上二十发,找准那个劲儿,比你们瞎打一百发都强。”
苏清风一边收拾着空弹壳,一边总结。
“打枪这东西,三分靠练,七分靠悟。得用心去体会枪的性子,就像揣摩牲口的脾气一样。”
刘志清默默点头,他今天收获最大,似乎摸到了一点“人枪合一”的门槛。
王友刚则还在回味自己最后那枪差点打中靶心的感觉,兴奋地跟郭永强比划着。
几人说说笑笑,扛着枪,沿着来时的路往屯子里走。
脚下的冻土被太阳晒得表面有些松软,但底下依旧硬实。
屯子里几缕炊烟袅袅升起,混合着柴火和饭菜的香气,勾得人肚子咕咕叫。
苏清风回到那座熟悉的土坯小院,撩开木门,一股混杂着土豆炖豆角和玉米饼子香气的暖流扑面而来。
王秀珍正背对着门口,在灶台前忙碌,锅里的热气熏得她的侧脸有些模糊。
“嫂子,我回来了!”苏清风扬声喊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小心。
王秀珍“嗯”了一声,没有回头,手里的锅铲在铁锅里翻炒着,动作略显急促。
这时,里屋门帘一掀,一个扎着两个羊角辫,脸蛋冻得红扑扑的小姑娘钻了出来,是放学回家的苏清雪。
“哥!你们练完枪啦?”她眼睛亮晶晶的,带着学生对“武力”天生的好奇,“打得准不准?砰砰砰的,我们在学堂都听见响声了!”
“你好好读书,管这些干嘛?赶紧洗手吃饭。”
午饭摆在炕桌上,很简单。
一盆热腾腾的土豆炖干豆角,里面零星飘着几点油花,几个金黄喷香的贴饼子,还有一小碟咸萝卜条。
但在这种年月,这已经是难得的好饭食。
也是苏清风打猎后,家里慢慢好起来了。
能够天天吃饱穿暖。
苏清风默默地吃着饼子,就着咸菜,偶尔抬眼悄悄打量王秀珍。
她依旧不怎么说话,只是低头吃饭,偶尔给苏清雪夹一筷子菜。
吃完饭,苏清风帮着收拾了碗筷。
苏清雪也趴在炕桌上写作业。
苏清风清了清嗓子,打破沉默,对王秀珍说:“嫂子,下午我琢磨着去河边转转。”
王秀珍收拾碗筷的手顿了顿,没抬头,低声问:“这刚化冻,河沿儿滑溜得很,去那儿干啥?”
“就是化冻了才好。”苏清风解释道,“这冰一开,河里的鱼憋了一冬天,正急着找食儿吃呢。这时候下钩,说不定能有点收获。给家里添个菜,也省得光吃咸菜疙瘩。”
听到“添个菜”,王秀珍的神情松动了一些。
她抬眼看了看苏清风,目光在他还有些泛红的左手伤口处停留了一瞬,又很快移开,语气依旧平淡,却少了些冷硬:“那……那你当心点,河沿儿冰没化实,别掉冰窟窿里。”
“放心吧,嫂子,我晓得轻重。”苏清风见她肯搭话,心里松了口气,连忙保证。
“志清你这枪稳!”
苏清风在一旁仔细观察,不时出声指点:
“友刚,抵肩!又忘了!”
“志清,呼吸再轻点,对,就像怕惊跑林子里的傻狍子…”
“强子,扣扳机要匀着劲儿,别猛地一搂,那叫扯,不叫扣!”
几轮练习下来,虽然子弹消耗不多,但进步是肉眼可见的。
苏清风注意到,三人之中,刘志清的表现尤为突出。
他不像郭永强那样毛躁,也不像王友刚有时会分心。
刘志清每次端起枪,眼神就变得格外专注,身体的姿态调整得一丝不苟,抵肩、贴腮的动作沉稳而自然,像是天生就和这冰冷的铁器有种默契。
他的呼吸控制得极好,扣动扳机的瞬间,手指的动作稳定而柔和。
“志清,你这架势,有点老猎人的味道了。”苏清风忍不住称赞了一句。
刘志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说话,只是再次端起枪。
他瞄准的时间似乎比其他人稍长,但整个姿态透出一种沉静的力量。
“砰!”
这一枪声音似乎格外干脆。
只见远处靶子的中心区域,那捆本就稀疏的稻草,明显地震动了一下!
“好家伙!”郭永强第一个叫起来,“志清,你这枪……怕不是蒙到中心了吧?!”
苏清风眯眼看了看,脸上笑容更盛:“不是蒙的,是功夫到了。志清这枪,稳、准、狠,有点意思!”
刘志清放下枪,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一丝腼腆的喜悦。
他搓了搓冻得有些发麻的手,说道:“清风哥教得好,我就是按你说的,心静下来,感觉…感觉就准了点。”
王友刚凑过来,搂住刘志清的肩膀:“行啊你小子,深藏不露!以后进山打围,你得多出力!”
欢乐的气氛在寒冷的空气中弥漫。
然而,苏清风看着他们兴奋的脸庞,心里却默默盘算着。
林大队长给的子弹本就不多,今天这一通练习,虽然每人只打了十来发发,加起来也消耗了四十来发。
筐里剩下的子弹,满打满算也就三百出头了。
这还没算上林立杰那小子,他之后肯定也得来练。
“子弹金贵啊。”苏清风心里嘀咕,“看来得找个机会,再跟林叔商量商量。用这次冬天打猎攒下的那些皮子和肉换的钱,得多弄点子弹回来才行。这帮小子,都是好苗子,不能断了他们的‘口粮’。”
日头爬到了正当空,那点稀薄的暖意勉强驱散了晨间的刺骨。
练枪的空地上,硝烟和少年们的热情渐渐散去,只留下满地弹壳和几个愈发沉稳的身影。
“行了,今儿个就到这儿!”苏清风拍了拍手,招呼意犹未尽的三人,“这玩意儿不是一天练成的,贪多嚼不烂。再打下去,明天你们这胳膊就得肿得跟发面饽饽似的,端碗筷子都拿不稳。”
郭永强揉着确实有些酸胀发麻的右肩膀,咧嘴笑道:“清风哥,是得歇歇了,这老伙计后坐力真不小。”
他恋恋不舍地摩挲着冰冷的枪身。
“每天能稳当当地练上二十发,找准那个劲儿,比你们瞎打一百发都强。”
苏清风一边收拾着空弹壳,一边总结。
“打枪这东西,三分靠练,七分靠悟。得用心去体会枪的性子,就像揣摩牲口的脾气一样。”
刘志清默默点头,他今天收获最大,似乎摸到了一点“人枪合一”的门槛。
王友刚则还在回味自己最后那枪差点打中靶心的感觉,兴奋地跟郭永强比划着。
几人说说笑笑,扛着枪,沿着来时的路往屯子里走。
脚下的冻土被太阳晒得表面有些松软,但底下依旧硬实。
屯子里几缕炊烟袅袅升起,混合着柴火和饭菜的香气,勾得人肚子咕咕叫。
苏清风回到那座熟悉的土坯小院,撩开木门,一股混杂着土豆炖豆角和玉米饼子香气的暖流扑面而来。
王秀珍正背对着门口,在灶台前忙碌,锅里的热气熏得她的侧脸有些模糊。
“嫂子,我回来了!”苏清风扬声喊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小心。
王秀珍“嗯”了一声,没有回头,手里的锅铲在铁锅里翻炒着,动作略显急促。
这时,里屋门帘一掀,一个扎着两个羊角辫,脸蛋冻得红扑扑的小姑娘钻了出来,是放学回家的苏清雪。
“哥!你们练完枪啦?”她眼睛亮晶晶的,带着学生对“武力”天生的好奇,“打得准不准?砰砰砰的,我们在学堂都听见响声了!”
“你好好读书,管这些干嘛?赶紧洗手吃饭。”
午饭摆在炕桌上,很简单。
一盆热腾腾的土豆炖干豆角,里面零星飘着几点油花,几个金黄喷香的贴饼子,还有一小碟咸萝卜条。
但在这种年月,这已经是难得的好饭食。
也是苏清风打猎后,家里慢慢好起来了。
能够天天吃饱穿暖。
苏清风默默地吃着饼子,就着咸菜,偶尔抬眼悄悄打量王秀珍。
她依旧不怎么说话,只是低头吃饭,偶尔给苏清雪夹一筷子菜。
吃完饭,苏清风帮着收拾了碗筷。
苏清雪也趴在炕桌上写作业。
苏清风清了清嗓子,打破沉默,对王秀珍说:“嫂子,下午我琢磨着去河边转转。”
王秀珍收拾碗筷的手顿了顿,没抬头,低声问:“这刚化冻,河沿儿滑溜得很,去那儿干啥?”
“就是化冻了才好。”苏清风解释道,“这冰一开,河里的鱼憋了一冬天,正急着找食儿吃呢。这时候下钩,说不定能有点收获。给家里添个菜,也省得光吃咸菜疙瘩。”
听到“添个菜”,王秀珍的神情松动了一些。
她抬眼看了看苏清风,目光在他还有些泛红的左手伤口处停留了一瞬,又很快移开,语气依旧平淡,却少了些冷硬:“那……那你当心点,河沿儿冰没化实,别掉冰窟窿里。”
“放心吧,嫂子,我晓得轻重。”苏清风见她肯搭话,心里松了口气,连忙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