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的长白山下,晨雾还未完全散尽,几度的气温让早起的人们不时搓手呵气。
苏清风吃过王秀珍做的卤肉夹馍,只觉得浑身暖洋洋的,便打算在屯子里散散步,消消食。
刚走到屯中心小队部门口,就看见一群人围在那里,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
人群中间,停着一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在晨曦中闪着亮光。
这在这年头的西河屯可是个稀罕物。
“这是谁家的自行车?真阔气!”一个半大小子伸手想摸,被旁边的大人一巴掌拍开:“别乱摸,摸坏了赔不起!”
苏清风好奇地凑上前去,只见小队部的土坯墙上,新贴了一张告示。
纸质挺括,上面的字是用毛笔工工整整写的,还盖着红彤彤的公章。
“清风来了!快,让清风看看,他认字!”有人看见苏清风,赶紧让开一条道。
苏清风走到近前,定睛一看,心头不由得一震。告示上赫然写着:
悬赏通告
现有我县居民唐志勇不幸遇难。为查明死因,特向广大群众征集线索。凡提供有效线索者,奖励人民币壹仟元整。
下面是落款单位和日期。
“我的老天爷!一千块!”旁边一个老汉惊呼出声,声音都在发抖,“这得买多少粮食啊!”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啥?一千块?俺没听错吧?”一个裹着头巾的妇女使劲掏了掏耳朵。
“白纸黑字写着呢!壹仟元!我的娘哎,这唐志勇是啥来头?查个死因就给这么多钱?”
“唐志勇?是不是镇上那个混混?”有人回忆道。
“对对对,就是他!听说发现的时候都……唉,别提了,怪瘆人的。”
这时,一个穿着体面中山装,推着自行车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林大生陪在一旁,脸色凝重。
“乡亲们,这位是县里来的李干事。”林大生向大家介绍,“李干事这次来,就是为了唐志勇同志的事。大家有什么线索,都可以向李干事反映。”
李干事推了推眼镜,清了清嗓子:
“乡亲们,唐志勇同志是我们县里的先进工作者,他的不幸遇难是我们县的重大损失。现在组织上需要查明真相,希望广大革命群众积极配合。这一千块钱的悬赏,说到做到,只要线索有价值,立即兑现!”
这话又引起一阵骚动。
“一千块啊……够娶三个媳妇了!”二嘎子咂着嘴说。
“没出息的东西,就知道媳妇!”他娘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上,“不过这钱是真多,够咱家盖三间大瓦房了!”
钱小飞他娘挤到前面,眯着老花眼使劲瞅着告示,虽然不识字,却仿佛能从那纸上看出钱来:
“李干事,这唐志勇是咋死的啊?给俺们说道说道,兴许俺们能想起来点啥?”
李干事和林大生交换了个眼神,林大生开口道:
“具体死因还在调查。不过唐志勇是在家里被发现的,身上……有些蹊跷。所以县里才这么重视。”
李干事这话一出,人群先是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大的议论声。
“在家里?”一个老汉惊讶地张大了嘴,旱烟袋都忘了抽。
“这……这咋可能?在家里咋会死得蹊跷?”王彩凤下意识地抱紧了胳膊,仿佛一阵寒风吹过。
李干事推了推眼镜,神色严肃:“具体情况还在调查中。不过唐志勇同志确实是在家中遇害的,而且现场有些……不同寻常的痕迹。”
林大生接过话头,声音沉重:“所以县里特别重视这个案子。唐志勇同志是县里的先进工作者,他的遇害影响很坏。乡亲们要是发现什么可疑的人或者事,一定要及时报告。”
“先进工作者?”人群里有人嗤笑一声,“就那个二流子?”
说话的是陈大壮,他媳妇赶紧拽了他一把,低声道:“你少说两句!”
但这话已经引起了李干事的注意。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陈大壮:“这位同志,你认识唐志勇?”
陈大壮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支支吾吾地说:“也、也不算认识,就是听说过……”
“听说什么了?说来听听。”李干事追问道。
陈大壮看了眼四周,见大家都盯着他,只好硬着头皮说:“俺就是听说,这唐志勇在县里名声不咋好,整天游手好闲的,咋就成了先进工作者了?”
李干事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同志,这话可不能乱说。唐志勇同志是经过组织认定的先进工作者,你这是怀疑组织的决定?”
“不敢不敢!”陈大壮吓得连连摆手,“俺就是瞎说的,李干事您别往心里去!”
但这话已经在人群中激起了更大的疑惑。
“就是啊,唐志勇那小子我见过几次,吊儿郎当的,怎么就成了先进工作者了?”
“该不会是弄错人了吧?”
“一千块钱悬赏一个二流子的死因?这事透着古怪啊……”
李干事显然听到了这些议论,他清了清嗓子,提高声音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乡亲们,我要特别说明一点。唐志勇同志虽然在群众中可能有些争议,但他在工作中确实表现突出。这次悬赏是经过县里慎重研究决定的,希望大家不要被一些流言蜚语影响,积极提供线索。”
苏清风站在人群外围,眉头越皱越紧。
唐志勇的事情,看来查不出啥进展。
他一把火烧赶紧了个屁的,以现在的侦查条件,不可能查到他。
这时,一个老人拄着拐棍走上前来:
“李干事,不是咱们老百姓多事。这一千块钱的悬赏实在太大了,大伙儿心里没底啊。您总得给咱们透个底,这唐志勇到底是因为什么死的?是仇杀?还是图财害命?”
李干事被问得有些招架不住,擦了擦额头的汗:
“老人家,不是我不说,是案件还在侦破阶段,很多细节真的不能透露。我只能告诉你们,唐志勇同志的死因很蹊跷,不像是普通的凶杀案。所以县里才会这么重视,悬赏也定得这么高。”
“不像是普通的凶杀案?”这话又在人群中激起了千层浪。
“啥意思?难不成是……特务干的?”有人压低声音猜测。
“嘘!别瞎说!这要真是特务案子,咱们可都得小心点!”
“我的妈呀,该不会咱们屯里混进特务了吧?”
恐慌的情绪开始在人群中蔓延。
如果说刚才大家还只是对悬赏金额感到兴奋,现在则多了一份不安和恐惧。
李干事见状,连忙安抚道:“乡亲们不要胡乱猜测!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有特务活动。大家只要提高警惕,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就行了。”
但这话已经安抚不了人心了。
人们开始交头接耳,神色惶恐。
“要我说,这一千块咱还是别惦记了。”一个老太太颤巍巍地说,“别钱没拿到,再把命搭进去。”
“就是,这钱烫手啊!”
但也有人不以为然。
“怕啥?咱们这么多人呢,还能让特务吓住了?”二嘎子挺着胸脯说,“要真让俺发现了线索,这一千块非挣不可!”
……
大家都在讨论着事情。
苏清风却是避之不及。
苏清风吃过王秀珍做的卤肉夹馍,只觉得浑身暖洋洋的,便打算在屯子里散散步,消消食。
刚走到屯中心小队部门口,就看见一群人围在那里,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
人群中间,停着一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在晨曦中闪着亮光。
这在这年头的西河屯可是个稀罕物。
“这是谁家的自行车?真阔气!”一个半大小子伸手想摸,被旁边的大人一巴掌拍开:“别乱摸,摸坏了赔不起!”
苏清风好奇地凑上前去,只见小队部的土坯墙上,新贴了一张告示。
纸质挺括,上面的字是用毛笔工工整整写的,还盖着红彤彤的公章。
“清风来了!快,让清风看看,他认字!”有人看见苏清风,赶紧让开一条道。
苏清风走到近前,定睛一看,心头不由得一震。告示上赫然写着:
悬赏通告
现有我县居民唐志勇不幸遇难。为查明死因,特向广大群众征集线索。凡提供有效线索者,奖励人民币壹仟元整。
下面是落款单位和日期。
“我的老天爷!一千块!”旁边一个老汉惊呼出声,声音都在发抖,“这得买多少粮食啊!”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啥?一千块?俺没听错吧?”一个裹着头巾的妇女使劲掏了掏耳朵。
“白纸黑字写着呢!壹仟元!我的娘哎,这唐志勇是啥来头?查个死因就给这么多钱?”
“唐志勇?是不是镇上那个混混?”有人回忆道。
“对对对,就是他!听说发现的时候都……唉,别提了,怪瘆人的。”
这时,一个穿着体面中山装,推着自行车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林大生陪在一旁,脸色凝重。
“乡亲们,这位是县里来的李干事。”林大生向大家介绍,“李干事这次来,就是为了唐志勇同志的事。大家有什么线索,都可以向李干事反映。”
李干事推了推眼镜,清了清嗓子:
“乡亲们,唐志勇同志是我们县里的先进工作者,他的不幸遇难是我们县的重大损失。现在组织上需要查明真相,希望广大革命群众积极配合。这一千块钱的悬赏,说到做到,只要线索有价值,立即兑现!”
这话又引起一阵骚动。
“一千块啊……够娶三个媳妇了!”二嘎子咂着嘴说。
“没出息的东西,就知道媳妇!”他娘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上,“不过这钱是真多,够咱家盖三间大瓦房了!”
钱小飞他娘挤到前面,眯着老花眼使劲瞅着告示,虽然不识字,却仿佛能从那纸上看出钱来:
“李干事,这唐志勇是咋死的啊?给俺们说道说道,兴许俺们能想起来点啥?”
李干事和林大生交换了个眼神,林大生开口道:
“具体死因还在调查。不过唐志勇是在家里被发现的,身上……有些蹊跷。所以县里才这么重视。”
李干事这话一出,人群先是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大的议论声。
“在家里?”一个老汉惊讶地张大了嘴,旱烟袋都忘了抽。
“这……这咋可能?在家里咋会死得蹊跷?”王彩凤下意识地抱紧了胳膊,仿佛一阵寒风吹过。
李干事推了推眼镜,神色严肃:“具体情况还在调查中。不过唐志勇同志确实是在家中遇害的,而且现场有些……不同寻常的痕迹。”
林大生接过话头,声音沉重:“所以县里特别重视这个案子。唐志勇同志是县里的先进工作者,他的遇害影响很坏。乡亲们要是发现什么可疑的人或者事,一定要及时报告。”
“先进工作者?”人群里有人嗤笑一声,“就那个二流子?”
说话的是陈大壮,他媳妇赶紧拽了他一把,低声道:“你少说两句!”
但这话已经引起了李干事的注意。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陈大壮:“这位同志,你认识唐志勇?”
陈大壮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支支吾吾地说:“也、也不算认识,就是听说过……”
“听说什么了?说来听听。”李干事追问道。
陈大壮看了眼四周,见大家都盯着他,只好硬着头皮说:“俺就是听说,这唐志勇在县里名声不咋好,整天游手好闲的,咋就成了先进工作者了?”
李干事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同志,这话可不能乱说。唐志勇同志是经过组织认定的先进工作者,你这是怀疑组织的决定?”
“不敢不敢!”陈大壮吓得连连摆手,“俺就是瞎说的,李干事您别往心里去!”
但这话已经在人群中激起了更大的疑惑。
“就是啊,唐志勇那小子我见过几次,吊儿郎当的,怎么就成了先进工作者了?”
“该不会是弄错人了吧?”
“一千块钱悬赏一个二流子的死因?这事透着古怪啊……”
李干事显然听到了这些议论,他清了清嗓子,提高声音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乡亲们,我要特别说明一点。唐志勇同志虽然在群众中可能有些争议,但他在工作中确实表现突出。这次悬赏是经过县里慎重研究决定的,希望大家不要被一些流言蜚语影响,积极提供线索。”
苏清风站在人群外围,眉头越皱越紧。
唐志勇的事情,看来查不出啥进展。
他一把火烧赶紧了个屁的,以现在的侦查条件,不可能查到他。
这时,一个老人拄着拐棍走上前来:
“李干事,不是咱们老百姓多事。这一千块钱的悬赏实在太大了,大伙儿心里没底啊。您总得给咱们透个底,这唐志勇到底是因为什么死的?是仇杀?还是图财害命?”
李干事被问得有些招架不住,擦了擦额头的汗:
“老人家,不是我不说,是案件还在侦破阶段,很多细节真的不能透露。我只能告诉你们,唐志勇同志的死因很蹊跷,不像是普通的凶杀案。所以县里才会这么重视,悬赏也定得这么高。”
“不像是普通的凶杀案?”这话又在人群中激起了千层浪。
“啥意思?难不成是……特务干的?”有人压低声音猜测。
“嘘!别瞎说!这要真是特务案子,咱们可都得小心点!”
“我的妈呀,该不会咱们屯里混进特务了吧?”
恐慌的情绪开始在人群中蔓延。
如果说刚才大家还只是对悬赏金额感到兴奋,现在则多了一份不安和恐惧。
李干事见状,连忙安抚道:“乡亲们不要胡乱猜测!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有特务活动。大家只要提高警惕,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就行了。”
但这话已经安抚不了人心了。
人们开始交头接耳,神色惶恐。
“要我说,这一千块咱还是别惦记了。”一个老太太颤巍巍地说,“别钱没拿到,再把命搭进去。”
“就是,这钱烫手啊!”
但也有人不以为然。
“怕啥?咱们这么多人呢,还能让特务吓住了?”二嘎子挺着胸脯说,“要真让俺发现了线索,这一千块非挣不可!”
……
大家都在讨论着事情。
苏清风却是避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