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林城市一把手的态度!-《重生祁同伟:诸君,请听龙吟!》

  若是孙博文真接了信,祁同伟接下来不仅要狠查蒋三思父子以及文强。

  然后更要严加提防这位林城的一把手孙博文。

  虽然重生前,这位林城的一把手孙博文最后安全退休了,可又有谁说的他就真干干净净。

  因此为了稳妥起见,祁同伟才进行了大胆的试探。

  说是试探,同时也是对孙博文的一次考验。

  祁同伟见了,也毫不做作的把信揣回了兜里。

  然后点了点头。

  “还是孙书记考虑周到,我受教了。”

  孙博文也不是傻子,在见了后估计也猜到了一些祁同伟的用意,但并未放在心上。

  而是看向了祁同伟问道。

  “祁同伟同志,接下来可需要我怎样支持你?

  要人?

  要钱?

  你尽管说,我尽可能以秘密安全的方式给你协调。”

  祁同伟听后,微微摇了摇头。

  “孙书记,能得到你的首肯,这就足够了。

  人和钱我都自己想办法,等这件事尘埃落地了,我再找孙书记报销。

  到时参与的人,我再向孙书记汇报,到时希望孙书记能够全力支持,所有参与的人能论功行赏。”

  孙博文一听,非常果断的点了点头。

  “好,按照祁同伟同志的想法,这件事的保密性当然更好。

  但这样,祁同伟同志能找到足够的人手?”

  祁同伟听后非常肯定的点了点头。

  “孙书记,请放心,我已经有比较详细的计划。”

  “好,既然如此,你按照你的计划办。

  至于市里的工作,我会在明天的会议中当众提出。

  鉴于你刚来林城,你只需要做好组织分配给你的本职工作就行。

  而且考虑到林城的公共安全维稳的重要性,以及隐秘性。

  甚至涉及到一线同事的生命安全,你的所有工作不受市里所有同志的直接命令、干预和指挥。

  这包括市里所有同志,特别是市里的蒋市长以及我本人,我会在会上着重强调。

  在本职工作之外若有其他工作,有需要你协助着办的,必须通过会议决策,然后按流程下发命令。

  不能直接向你下达指令。”

  祁同伟一听,不由心里一笑。

  孙博文倒是想的很明白。

  一开始,就掐断了蒋三思指手画脚自己工作的路。

  毕竟蒋三思是市长,作为自己的上司,是有权力调度自己的。

  这也算是孙博文支持的态度。

  想到这儿,祁同伟直接向孙博文再次伸出了手。

  在两人的手握在一起时。

  祁同伟略作感动的说道:“孙书记,有您如此安排,我也算是没了后顾之忧,我一定保证完成任务。”

  孙博文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另一只手拍了拍祁同伟的手背,接着小声赞道。

  “祁同伟同志,从我来林城后就一直尽可能的维持林城的稳定,但我一直知道林城的体系内已经藏污纳垢,希望这一次会因为你的到来,给清理一个干净。”

  祁同伟听后点了点头,同样小声保证着。

  “孙书记请放心,这件事我一定会一查到底,不管是谁。”

  “好,好,好!”

  孙博文连说了三个好后,才岔开了话题。

  “祁同伟同志,我把我知道的一些情况,也详细向你说说,希望对你有帮助。”

  “………………”

  “………………”

  半个小时后,祁同伟走出了孙博文的办公室。

  心里已经有了七分把握。

  通过刚才的试探,和相互的客套寒暄。

  祁同伟已经摸清楚了孙博文的想法。

  包括给自己准备接风宴一事,他也知道了孙博文的想法。

  孙博文无外乎就是给自己一个态度。

  同时在接风宴上一定有孙博文的人,在接风宴上发生的一举一动,一定一字不漏的传给了孙博文。

  否则孙博文不会如此之快,向自己说这么多。

  想到这儿,祁同伟嘴角微微翘起。

  然后就向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孙博文想要自己的结果。

  自己又何尝不是?

  在得到了孙博文的首肯后,自己做事也算师出有名。

  就算今后查出了一大堆蛀虫,有孙博文站出来,自己不至于被推在风尖浪口。

  否则换一个思路想一想。

  一个新上任的副职市长,瞒着市里面的一把手书记,对整个体系核心人员进行了大清洗。

  最后连市里的一把手都没站出来说一句话。

  那是不是今后汉东所有人都知道汉东有一个祁同伟,而祁同伟办事肆无忌惮。

  不仅对同僚狠,对自己的领导更是越权行事。

  而这样的结果,恐怕在汉东没谁敢用自己。

  若真到了那一天,恐怕就算有老钟家在,也不妨碍每个人都防着自己。

  当自己真的被孤立那一天,恐怕想做事都别做了。

  所以在体系内最基本的原则。

  除非和自己领导的关系已经人尽皆知。

  比如自己和李达康在金山县水火不容的情况。

  否则就不要走极端的路线。

  想想侯亮平在自己重生前,弄师兄,查老师。

  在自己灵魂飘荡的那段时间里,祁同伟看见了侯亮平因为这件事升了半级重新回到了京都。

  可回到京都的结局,是被安排到了某部门当办公室主任。

  而因此事,侯亮平自以为立了大功。

  因此回到京都后,侯亮平就连忙提着礼物去拜访钟正国和钟老爷子,准备邀邀功。

  可钟龚和钟正国明显就是商量好的,连见都没见侯亮平。

  只让钟小艾转交了四个钟老爷子亲手写的大字。

  “好自为之!”

  …………

  其实这想来很简单。

  京都总局派谁去不好?

  非要把侯亮平派过去。

  虽然老钟家从未看得起吃软饭的侯亮平,可侯亮平从另一个层面也代表了老钟家的态度。

  这次去的若不是侯亮平,也许赵立春不会倒。

  因此从很大程度讲,侯亮平身后的老钟家成为了压死赵家的最后一棵稻草。

  原本老钟家这一次完全可以坐山观虎斗,不论是谁输了倒下,对老钟家都没有任何的影响。

  但因为侯亮平贪功冒进,傻不拉几的入局,直接成为了他人手里的见血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