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走后门-《人鬼尘缘》

  第二天,村长义不容辞的与何秋去了县里。

  秋苗工厂,有自己的小车,村长也不用骑着破单车到处看人脸色,现在他也是有身份的人。

  车上,何秋对村长说:“叔,今天去找县长,我们只有一个目的,名单上的人要来工厂上班是可以的。

  首先得是农村户口,另外要有高中毕业证,最后就是通过我们单位的统一考试,按照成绩进行筛选。”

  村长自信的点头:“行。如果都走后门,秋苗食品厂的员工,我一个人都能安排过来,还要招什么工?

  七大姨八大姑的,四五百人还不随随便便。简直就是乱弹琴。”

  何家村成年人就有五百人,如果没有条件设置,还需要往外招工吗?

  牛鬼蛇神,街溜子,大字不识的,全部都可以去上班了,食品厂用不了一年,也该倒闭了。

  因为征地,对何家村照顾的一百多个岗位,也不会是生产岗位,比如搬货啊,扫地啊,看大门啊。

  如果让他们去生产,几百万的机器,说不定砸吧砸吧偷回家当废铁卖了。

  很快到了县委大楼,村长和何秋熟门熟路,直接去了县长的办公室。

  县长喝着茶,看着手机,见何家村有人来了,一溜屁股站起来:

  “哎呀,村长大叔,何秋,你们怎么来了?”

  满脸皱纹,一身衣服全是灰的村长,和羞涩拘束不安的何秋,成了县长的贵宾。

  县长亲自倒茶,三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坐下。

  县长笑吟吟的问:“大叔,有事?”

  村长把手里的走后门名单递给县长:“您先看看这个名单,上面有您认识的人吗?”

  县长拿起名单,眯着眼看了半天:“什么玩意儿,不认识啊。”

  何秋心里暗松一口气,没有县长的人,说明这事他不知道,都是下面的人捣鼓的。

  村长喝了一口茶,不说正题,先诉苦:“县长啊,我们何家村穷啊,一年收入,勤快点,就是一万多块钱。

  村里的汉子,打牌赌博的,偷鸡摸狗的,但凡村里有点事,村支部一分钱都没有,一家一户的去凑份子钱。”

  县长皱着眉头,这老头,现在不是有了地皮钱吗,还来哭什么穷。

  你们村没有钱,我们县也没有钱,还难不成让我给你拨点款?

  村长话锋一转:“好不容易,我们村何秋和她哥哥争气,养猪,开工厂,我们何家村也看到了希望。”

  这话县长赞同,他也看到了希望。

  说着,村长拿出那份名单:“您看看,厂子还没有开工,走后门的就来了。

  这些人都是领导的亲戚朋友,如此下去,我们厂还要不要开?

  这一百多人,是个什么样都不知道,认不认识字也不知道,如果不安排,得罪了领导,以后给小鞋子穿,我们还干得下去吗?

  如果安排,您告诉我们,这些人安排到哪里去?

  何家村已经有一百多废人了,再来一百多,厂子不就废了吗?”

  县长明白了,原来是因为这事。

  县长笑笑:“我们政府与秋苗也签订了合作协议,他们只要把税交齐了,管理上面,我们不会插手。

  招工方面,你们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办,至于这份名单,我留着,我来处理。”

  村长装得哀哀戚戚:“县长,我把这事捅到您这里来了,乡里,镇里领导,不会。。。。”

  县长把茶杯用力放在茶几上:“谁敢私下干扰你们的业务,我开除谁。

  好不容易来了一个乡镇企业,架子都没有搭起来,他们就开始歪门邪道。”

  断人官路,如杀人父母。因为县里拉回来一个大项目,县长的日子稍微好过一点,下面的蝇营狗苟就按捺不住了,真是眼皮子浅。

  这些生意人,都有自己的人脉,如果知道我们县的领导,拉黑关系,谁还愿意来投资?

  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太重要了,所以县长很生气。

  何秋大概也知道了县长的态度,温婉的说:

  “县长,其实我们厂,招人的要求很低,高中毕业,18岁-40岁的农村付户口就行。

  名单里的人,可以拿着毕业证和户口本去秋苗食品厂报名就行。

  不过我们单位没有宿舍,不包吃。”

  县长点点头:“行,小秋啊,你们就按照自己的标准去招工,我会给当地派出所打电话,让他们派一个警察,驻守何家村。

  谁敢背后闹事,我第一个不放过他。”

  有了县长的承诺,何秋和村长都长舒一口气。

  没有其他事,便告辞了。

  县长一直送他们下楼,还说:“有困难,直接来找我,一定要把秋苗食品厂搞起来。”

  是啊,县里就靠秋苗食品厂拉税收了,县长恨不得把秋苗当作祖宗供起来。

  回家的路上,村长舒心的往座椅上一躺:“一个月三千块钱,高中毕业,这个要求,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呢。”

  是啊,三千块钱,还不包住宿,只有邻村的人,才愿意来,这样,周边村子里的年轻人,就有很多机会。

  如果不限定文化,几千人都随随便便。

  那些中年男女,守在家门口拿三千块钱一个月,可是很满足的。

  回到办公室,何秋把去县里大致的情况跟沈梦说了。

  沈梦很是高兴:“还得是老村长出马啊,有这个外地人,估计县长的门都进不去。”

  何秋喝了一大口水:“沈姐,你就按照你的计划进行人事招聘,有问题,我去解决。

  虽然是乡镇企业,我也想能成为一个有口碑的企业。而不是一个大染缸。”

  沈梦微笑着:“其实干企业,多多少少都有些见不得人的事,只要不是太过分,也能接受。

  但是这种没有招聘,呜呜嚷嚷送来一百多人,我在开口乐干了几十年,还是第一次见。”

  何秋叹口气:“沈姐,你这里暂时是解决了,我和村长,指不定还有更多麻烦呢。

  想在农村立足,干好一件事,太难了。人际关系非常复杂,你看着吧,只要招聘贴出去,我们家的门都会踩断了。

  不过你放心吧,一视同仁,我不会私下安排什么人进来的。”

  沈梦笑笑:“只要有经验,有文化,年纪相当,我手里还有五十个保留名额呢。”

  一个工厂,不可能真正的做到公平公正,在合适范围里帮助,也是人之常情,那便是以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