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何家村八卦多-《人鬼尘缘》

  全世界最神秘的情报站,绝对在中国农村的村头,榕树下,田埂上,或者是挑粪浇菜的路上。

  何秋对张青如仅仅停留在好奇上,第二天早上去上班,就被张勇妈堵在了小卖部门口:

  “小秋啊,婶问你一个事,我们屯里的张青如,是不是也来服装厂应聘了?”

  何秋回过神来,龙娥家也是张家屯的。

  点头道:“听说是的,我也不太清楚啊。”

  此刻,话匣就打开了,张勇妈神秘的说:“小秋啊,这个张青如可是不简单啊,18岁考上大学,毕业没有几年,就给家里做了一栋像宫殿一样的豪华的楼房。

  我们村里人都知道,小小年纪,哪里来的这么多钱?还不是跟了男人,搞了钱,回来给哥哥盖房子娶媳妇。”

  何秋哑然了,在农村,稍微出色一点的人,都会被他人添油加醋,再放上酱油味精有滋有味的编排一番。

  就像当初何秋存了十万块钱,何家村的女人也是这么造谣的。

  在农村人眼里,城里有钱的男人,他们通通钱如流水,还蠢笨如猪,谁都可以轻而易举的骗到几十万。

  何秋眉头皱成了一团:“婶子,没有证据的事,你不要乱传啊。”

  张勇妈气势如虹:“怎么没有证据?她去年就回来了,就是被人家老婆抓了奸,赤身裸体的拍了照,所以干不下去了,才回来的。

  不然的话,好好的国企不干,来何家村干普工?你都不知道,她父母见了村里人,躲着走,没脸见人呢。。。”

  不是何秋深受谣言所害,差点都要相信张勇妈的话了,说得信誓旦旦,好像她见到了一样。

  细莲正在收拾她的衣物,准备搬回张家屯去,见婆婆在说张青如,不高兴的喊着:

  “妈,你别胡说啊。清如姐是个本事的女人,哪里有你说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快来收拾珏珏的衣服啊。”

  张勇妈正在兴头上,哪里会去收拾衣物?

  她低声道:“细莲也不知道来龙去脉,她才去了张家屯几年?你们啊,怎么能招这样的女子的?我都叮嘱我家张勇了,千万不要与张青如走进了,那种女人,身上有妖气,一不小心就把男人的钱骗光了。”

  何秋实在没有忍住,噗嗤笑起来:“婶子,你的担心确实有点多余。好啦,你快去收拾东西,我要上班,迟到了。”

  就算何秋没有见过张青如,从安洁欣赏的言语中,也知道张勇在她眼中,不过是毫无存在感的路人甲。

  你家张勇三句话放不出一个屁的样子,还担心张青如这个本科生看上他,真是要笑死了。

  回到厂里,何秋去车间巡查,小张婶又说出了不同的版本。

  小张婶也是张家屯的,她对张青如却是非常的赞赏:

  “那孩子,自小就懂事好学。本来他家想让哥哥考大学的,偏偏哥哥成绩不好,班里倒数几名。青如一直都是前几名,不负众望,考了本科,也是我们村第一个本科生。”

  何秋插嘴道:“她为什么国企也不干了,来何家村呢?”

  小张婶叹口气:“听说是岗位竞争,遭到了不公平待遇,一气之下,就不干了。这是她妈说的,究竟怎么回事,我们也不是很清楚。

  不过她有本事,去哪里都是人才。你看吧,她在服装厂,用不了多久,就会得到重用的。就像你们说的,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小张婶又说道:“她能来服装厂,是服装厂的福气呢,这孩子有号召力。跟你一样,让人觉得信任踏实,以后估计是厂长呢。”

  相对于张勇妈的版本,何秋更偏向小张婶的说法。

  因为安洁也是久经商场的女人,她看人,八九不离十。

  何秋对这个叫张青如的女人,更有兴趣了,抽个时间,一定要去认识认识她。

  虽然两个厂都在何家村,但是一个东边,一个西边,还是有些距离的。

  何秋借着去找嫂子的机会,远远看到了那个被人议论纷纷的张青如。

  白苗带着何秋,指着正在认真学习的张青如说:“看,就是她。”

  何秋一见,她穿着T恤牛仔裤,头发全部挽起来了,带着白色的工作帽。

  很专注的在请教什么,从从容容,虽然只是学徒工,气场比师傅还足。

  那种丰富阅历赋予的气质,是学不来的。

  两人偷偷摸摸看了一会儿,白苗把何秋拉到办公室,关上门:“她一来,就直接说应聘厂长,我看她眼神都有些胆怯,好像她就是厂长一样。小秋,你说小杰和她,谁会当厂长?”

  何秋摇摇头:“不知道,还得安总拿主意。小杰是温和儒雅的,张青如是泼辣精干的。我看两个人都很好。”

  白苗低声说:“如果抛开个人感情,我觉得张青如胜算大。小杰文文静静的,哪里管得了几百个工人。

  这些工人,都是农民,斤斤计较,为了几块钱对不上的工资,他们都能闹得鸡飞狗跳的。我觉得小杰应付不了。”

  这也是何秋担心的,管理者,必须有气势,小杰多说几句话都脸红,这方面还得多多锻炼啊。

  很快,对张青如的热度,被何庆忠带二婚老婆回家的事压下去了。

  张青如毕竟不是何家村的人,大家对她的兴趣不过是三分热。

  但是何庆忠就不一样了,他简直就是被叔叔婶婶赶出去的,妻离子散,现在又带回来一个老婆,那可是何家村的特大八卦啊。

  不,特大新闻,咱们是文明人。

  何庆忠很低调的进村,两个蛇皮袋,提着两大袋家当,后面跟着一个皮肤黝黑,见谁都笑呵呵的矮胖女人。

  最值得村民津津乐道的是,矮黑女人身后,还跟着一个半大的小子。

  怎么看,也得十四五岁了。人还没有进村,流言四起了:

  “比文娇可是差远了啊。”

  “可不,孩子都那么大了,女人年纪也不小了吧?”

  “自己家的儿子不养,养别人家的,跟何六斤一样缺德。”

  “唉,要是进了厂多好,文娇都是副厂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