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秦凰一家都换上了上梁时穿的新衣衫,一家人穿戴整齐高高兴兴的准备去新房处等着上梁。
玉通镇洪府,“祖母,祖母,快点快点,一会儿就晚了。”虎头在前厅跑来跑去的喊着。
直到上了马车虎头还一直处在一会儿就能见到漂亮姨姨的兴奋中。
洪老夫人无奈的说道:“你这孩子,没个老实的时候,一会儿到了你秦姨家可不能这样闹腾。”
“知道了祖母。”虎头欢快的答应着。
离洪府不远的柳府,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丫鬟站在柳夫人的面前说道:“夫人,奴婢打听到,上次在德济堂救小公子的那个刘小娘子家今天新房子上梁。”
柳夫人坐直身体,“就是我让你打听的那个刘寡妇。”
“是的,夫人,您不是说让奴婢打听好了,有机会去感谢人家对小公子的出手相救吗?”
“对对,李妈妈,你赶紧去准备一些礼物,我们这就过去祝贺刘娘子家的新屋上梁,把小少爷也带上。”
刘家村里,老族长和刘老爹,刘里正一大早就开始忙活。
刘老爹招呼前来帮忙的人在新屋的堂前摆上供桌,铺上红布,放上猪头、鱼、鸡、蛋、豆腐、香烛等祭品。张罗完这些,就拿出刘伯山写好的红纸对联贴在主屋两侧。
秦凰一家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众人忙碌的场景。
秦凰忙走过去说道:“爹,有要我做的事情吗?”
刘老爹道:“暂时没有,你去招呼一下乡亲们就行。”
两人正说着就见三娃跑过来:“娘,你快出去看看,那个难缠的虎头又来了,还有他祖母。”
秦凰一听是洪老夫人来了,赶紧往外走。
村民们看到有马车来自动的让出一条路。
新房子门口的虎头看到秦凰出来,小炮弹一样冲过来,“漂亮姨姨,虎头好想你,虎头和祖母是来给漂亮姨姨送贺礼的。”
秦凰接住这小萌娃后,忙把洪老夫人迎进院里,好在自家的新房子大,她带着洪老夫人去了宽敞的地方。
秦凰和洪老夫人刚说上两句话,白霄和清风带着柳老爷和柳夫人就来了。
白霄向秦凰介绍了柳老爷和柳夫人,秦凰这才想起来她在德济堂救那小公子的时候见过柳夫人一面。
人家这是借着上梁的时机来感谢她出手帮忙的那份恩情,秦凰忙上前给两人见礼,也算真正的和柳老爷柳夫人认识了。
大家正聊着,那边有人来叫秦凰,说刘德忠叫她过去,吉时就要到了。
洪老夫人和柳夫人一家都陪着秦凰一起过去等着吉时到来。
老族长和刘德忠让刘老爹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后,全村上下能来的人都来围观了,就连久不出门的姚老婆子也来了。
老族长大喊一声:“吉时已到。”祭梁这道程序正式开始。
人们将系上红绸的正梁抬进新屋的堂前,刘德忠等匠人上前,边说好话边敬酒,期间还要吟诵祭梁歌,还要给木匠师傅发红包……
祭梁结束后,就是上梁的大事了。
刘德忠等匠人把正梁抬上屋顶,用绳子将正梁拉上去。与此同时,点燃鞭炮,上梁师傅高声唱和:“上啊!大吉大利!”随后正梁稳稳地落入安放的位置。
正梁安放好后,就到了最热闹的“抛梁”环节,这个环节是大家最
玉通镇洪府,“祖母,祖母,快点快点,一会儿就晚了。”虎头在前厅跑来跑去的喊着。
直到上了马车虎头还一直处在一会儿就能见到漂亮姨姨的兴奋中。
洪老夫人无奈的说道:“你这孩子,没个老实的时候,一会儿到了你秦姨家可不能这样闹腾。”
“知道了祖母。”虎头欢快的答应着。
离洪府不远的柳府,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丫鬟站在柳夫人的面前说道:“夫人,奴婢打听到,上次在德济堂救小公子的那个刘小娘子家今天新房子上梁。”
柳夫人坐直身体,“就是我让你打听的那个刘寡妇。”
“是的,夫人,您不是说让奴婢打听好了,有机会去感谢人家对小公子的出手相救吗?”
“对对,李妈妈,你赶紧去准备一些礼物,我们这就过去祝贺刘娘子家的新屋上梁,把小少爷也带上。”
刘家村里,老族长和刘老爹,刘里正一大早就开始忙活。
刘老爹招呼前来帮忙的人在新屋的堂前摆上供桌,铺上红布,放上猪头、鱼、鸡、蛋、豆腐、香烛等祭品。张罗完这些,就拿出刘伯山写好的红纸对联贴在主屋两侧。
秦凰一家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众人忙碌的场景。
秦凰忙走过去说道:“爹,有要我做的事情吗?”
刘老爹道:“暂时没有,你去招呼一下乡亲们就行。”
两人正说着就见三娃跑过来:“娘,你快出去看看,那个难缠的虎头又来了,还有他祖母。”
秦凰一听是洪老夫人来了,赶紧往外走。
村民们看到有马车来自动的让出一条路。
新房子门口的虎头看到秦凰出来,小炮弹一样冲过来,“漂亮姨姨,虎头好想你,虎头和祖母是来给漂亮姨姨送贺礼的。”
秦凰接住这小萌娃后,忙把洪老夫人迎进院里,好在自家的新房子大,她带着洪老夫人去了宽敞的地方。
秦凰和洪老夫人刚说上两句话,白霄和清风带着柳老爷和柳夫人就来了。
白霄向秦凰介绍了柳老爷和柳夫人,秦凰这才想起来她在德济堂救那小公子的时候见过柳夫人一面。
人家这是借着上梁的时机来感谢她出手帮忙的那份恩情,秦凰忙上前给两人见礼,也算真正的和柳老爷柳夫人认识了。
大家正聊着,那边有人来叫秦凰,说刘德忠叫她过去,吉时就要到了。
洪老夫人和柳夫人一家都陪着秦凰一起过去等着吉时到来。
老族长和刘德忠让刘老爹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后,全村上下能来的人都来围观了,就连久不出门的姚老婆子也来了。
老族长大喊一声:“吉时已到。”祭梁这道程序正式开始。
人们将系上红绸的正梁抬进新屋的堂前,刘德忠等匠人上前,边说好话边敬酒,期间还要吟诵祭梁歌,还要给木匠师傅发红包……
祭梁结束后,就是上梁的大事了。
刘德忠等匠人把正梁抬上屋顶,用绳子将正梁拉上去。与此同时,点燃鞭炮,上梁师傅高声唱和:“上啊!大吉大利!”随后正梁稳稳地落入安放的位置。
正梁安放好后,就到了最热闹的“抛梁”环节,这个环节是大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