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顶级工程师的震惊-《重生火红年代,我的技术领先百年》

  “好的,厂长,我马上去办!”

  赵全福心领神会,立刻应承下来。

  他是杨建国的人,怎么可能不明白对方的用意。

  瞧这样子,一定是李怀德那边做了什么事情,让他这位大厂长感觉到了威胁。

  赵全福将心中的猜测压下,转身离开。

  赵全福走后,杨厂长稍稍松了一口气,重新拿起钢笔,准备工作。

  可此时,他却有些心不在焉!

  张野这个年轻人,恐怕没有表面上看得那么简单啊!

  至于拉拢对方?

  杨厂长也想过,但是他更知道,绝对拉拢不过来。

  李怀德的岳父,工业部的李副部长,可是张野的老首长。

  张野和李怀德可以说是天生就是一脉的人。

  他杨建国有多大的力气,才能撬动这个墙角?

  “过完年,李怀德应该接任副厂长的位置。可如果实验农场搞成功的话,他可能就要提前了!”

  杨建国突然低声自语,脸色越来越阴沉。

  能够威胁他厂长位置的人,整个轧钢厂恐怕也就只有李怀德了。

  不是他杨建国瞧不起其他两位副厂长,以及其他干部。

  而是那些人早已经被他拉拢,成为他的人。

  但是后勤那一块,他是连根针都扎不进去。

  与此同时,李怀德已经骑着自行车,一路疾驰来到了工业部,径直敲响了他岳父李铭胜办公室的门。

  “爸!”

  李怀德进门后,难掩脸上的激动,将手里那卷图纸小心翼翼地放在办公桌上。

  “您快看看这个!”

  李铭胜正在看文件,见女婿这般模样,微微蹙眉,放下手中的文件,怒道:“什么事这么毛毛躁躁的?这是什么?”

  “是张野画的!”

  李怀德激动地说道:“就是前几天,他跟您提过的小型拖拉机设计图纸。另外,他还画了旋耕机、播种机……”

  “张野画的?”

  李铭胜闻言,神色严肃起来。

  他对自己这个老部下带来的惊喜已经有些习惯了。

  但涉及到具体的机械设计。

  这可不是光靠胆识和运气就能做到的。

  他站起身,走到桌前,将图纸打开。

  一张张图纸铺开后,李铭胜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了。

  他虽然不是一线工程师出身,但身处工业部领导岗位,眼界和判断力远非李怀德可比。

  他看得比李怀德更仔细,更深入。

  越看,他脸上的惊讶之色越浓。

  这图纸不仅画得规范,更重要的是设计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充分考虑了国内现有的工业制造水平和农业实际需求。

  单缸柴油机的改造方案、变速箱的巧妙布局、底盘的结构强度……

  很多细节都处理得相当老到,完全就像是一个五级以上工程师搞出来的东西。

  “这真是张野一个人画的?”

  李铭胜抬起头,看向李怀德,再次确认地问道。

  “千真万确!”

  李怀德连忙说道:“他今天刚送到我办公室,说是琢磨了很久。爸,您觉得怎么样?”

  李铭胜没有立刻回答。

  他沉吟片刻,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

  “喂,给我接技术局的王工和农机处的刘工,请他们马上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放下电话,李怀德心中更加震惊了。

  技术局的王工和农机处的刘工,那可都是国内顶级的工程师了。

  李怀德没想到,岳父竟然请这两位过来!

  没过多久,两位戴着眼镜,气质沉稳的老人,走进了办公室。

  “李副部长,你找我们?”

  “李副部长。”

  “王工,刘工,你们来看看这几张图纸。”

  李铭胜示意他们到办公桌前,“以你们的专业眼光,评价一下。”

  王工和刘工凑到桌前,起初神色还比较平静。

  但当他们看清图纸上的内容后,表情瞬间变得专注甚至震惊。

  “这……这是小型拖拉机的设计?”

  王工扶了扶眼镜,几乎把脸贴到了图纸上,手指顺着线条一点点移动,激动地说道:“发动机部分这个改造思路……妙啊!利用了现有成熟机型的基础,降低了制造难度和成本!”

  “变速箱的设计也很实用!”

  刘工更加激动,接过王工的话,兴奋地说道:“三个前进档一个倒档,完全能满足小地块作业的需求!特别是这个传动结构,比我们现在推广的一些型号要简洁高效!”

  “还有这个旋耕刀片的排列和角度,一看就是懂行的人设计的,不是纸上谈兵!”

  “底盘用料实在,结构强度足够,耐用性肯定没问题!”

  两位工程师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激动,不时发出赞叹声。

  听到他们的对话,李铭胜和李怀德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巨大的惊喜。

  部里顶尖工程师的反应,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些图纸的价值!

  “王工,刘工!”

  李铭胜打断了他们的讨论,沉声问道,“以你们看,这些设计,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投入试制,大概需要多久?”

  王工直起身,深吸一口气,考虑了一下后,说道:“李部长,恕我直言,这些图纸非常成熟!”

  “虽然在一些细节上,可能还需要根据实际加工能力微调。”

  “但整体设计思路和核心结构已经相当完善,实现的可能性非常大!”

  刘工补充道:“如果材料和设备到位,组织精干技术力量攻关,一个星期内,拿出样机很有希望!”

  “一个星期?”

  李怀德忍不住惊呼出声,心脏怦怦直跳。

  这也太快了吧?

  李铭胜眼中也是精光一闪。

  张野这次,可是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惊喜!

  这不仅仅是几台农机具的问题,这很可能意味着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型农业机械发展路径!

  李铭胜对两位工程师郑重说道:“王工,刘工,这件事,暂时列为部里的重点调研项目,注意保密。”

  “你们回去后,立刻组织一个精干小组,对这批图纸进行深入研究和可行性评估,尽快拿出一份详细的报告给我!”

  “李副部长,我们能知道这图纸是哪位工程师设计的?”

  王工和刘工异口同声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