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鹏城1988-《撕毁军神婚约,靠ai成八零首富》

  林之南会知道服装尾货,还多亏了穿越前看的一些网络小说。

  虽然说,都是消遣,但不得不承认,里面有一些普通人不会了解的知识点。

  ‘真是没想到,有朝一日,我也能吃上网络小说的福利!’

  林之南在心中感叹。

  从十三行出来后,林之南就带着人在粤海市闲逛,也带他们去了粤海大酒店,吃了当地最有特色的饮茶文化。

  望着那些精致的点心,严承几人眼睛都直了。

  尤其是凌泉,她怎么说也是一个女生,天生对可爱的东西比较喜欢。

  那些做得像小白兔,小猪一样的糕点,她根本舍不得吃。

  凌平一口咬下小兔子的头时,凌泉差点没跳起来扭断她哥的脖子。

  “你们听说了没有,又有不少偷渡老被抓了。”

  “这算什么,前两天报纸上不是说了,查边防证的时候,差点打起来,还有孕妇排队太久了直接晕了。”

  “唉,个个都往鹏城跑,真当那里遍地是黄金哦。咱们粤海市也很好啊。”

  “就是就是。要是被抓到,不仅要罚款,还要被抓去做苦力,何必呢?”

  “……”

  隔壁桌的议论,吸引了林之南的注意。

  她身边的都是敏锐的人,见她上了心,其他人自然地就安静下来,一起听对方的聊天。

  他们聊的,好像是经济特区鹏城的事。

  去鹏城需要办理边防证,边防证一证难求他们也听说过。

  看到自家老板这副样子,不会是动了去鹏城的心思吧?

  不过,林之南在隔壁桌换了话题后,就似乎不再关注了。

  她没有提鹏城的事,严承几人也没有提。

  回到宾馆,独自一人在房间的时候,林之南才拿出黑色的BB机。

  “饭团,帮我查一下鹏城1988年赛格电子配套市场的情况。”

  黑色BB机的屏幕上快速闪烁了几下,便开始显现出文字内容——

  [鹏城赛格电子配套市场又被称为华国电子第一街……]

  “我想了解的是它档口价格的变化。”

  [初创低价期(1988-1999),月租金不足千元,商业价值尚未释放。巅峰泡沫期(2000-2010)黄金楼层月租金高达30万/㎡,商铺转让费普遍超百万……]

  “要到2000年。”林之南皱眉低吟。

  语气中,隐隐有些失望。

  她之所以查这件事,就是因为她隐约记得这个地方的铺子曾经出现过一铺难求的时代。

  本以为可以做一笔投资,却没想到这个时间太久了。

  “如果要等上十年才能有回报,那就没必要投资了。与其在这里等十年,我还不如去琼省炒房?”

  林之南虽然有些失望,但这情绪并未维持太久。

  毕竟,未来二十年,有那么多风口,那么多赚钱的机会,她不可能每一样都恰好碰上,被她抓住。

  想通之后,林之南干脆地放弃了这个未成形的计划。

  但她却对这个时候的鹏城产生了兴趣。

  和饭团经过一番交流后,她拿出自己随身带的笔记本,记录下了重点。

  林之南写在笔记本上关于鹏城的第一句话就是,鹏交所!

  不过,根据饭团查询的信息,鹏交所虽然在今年定下了开所的奠基仪式,但真正对外营业要到1990年。

  所以,这个不急。

  林之南又在笔记本上写下‘土地拍卖’四个字。

  这个时期在鹏城买地无疑是一项稳赚不赔的投资。

  通过饭团的搜索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只要林之南现在在鹏城买一块地,那么不出三年,她就能赚三倍到五倍的钱。

  她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买地卖地,倒倒手而已。

  但是,即便是现在在鹏城买地,至少也要有五六百万的预算。

  她刚刚赚到手的九百万,瞬间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要做的事太多了,钱还是不够啊……”林之南呢喃叹息。

  原以为赚了900万就可以躺平的她,现在才发现赚钱是会有瘾的。

  对于林之南来说,如果有计划外的闲钱,她可以囤地等着升值。

  但如果钱不够,再拿出钱来囤地,就显得有些蠢了。

  至于商品房……

  饭团说,这个时期鹏城已经出现商品房,且商品房价格已经到了1600-2000每平方米。

  在鹏城炒房,有些不划算啊!

  林之南越算账,那颗想去琼省的心就跳动得越厉害。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去琼省囤地囤房的回报率比鹏城更高。

  那鹏城到底还去不去?

  林之南犹豫了。

  来都来了,离鹏城近在咫尺,难道不去?

  边防证的问题,她根本不担心。

  现在只要有钱,肯花钱,要办几张边防证去鹏城逛一圈是很容易的事。

  而且也不贵,特殊渠道去办理也不过十块钱一张。

  既然那么便宜,那就去吧。

  林之南没有犹豫多久,就做下了决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次日,林之南就找到严承,让他和周卫国去做这件事。

  严承没想到林之南还真的要去鹏城。

  虽然惊讶,但他也没有多问,而是听话的去办几人的边防证。

  按说,边防证要在户籍所在地办好。

  但因为他们是临时决定的,所以只能采取特殊手段,走另外的路去办理边防证。

  严承和周卫国去办边防证的时候,林之南带着凌家兄妹也和何玉琼见面了。

  何玉琼就是那位打扮摩登的十三行档口女老板。

  林之南和她熟悉后,就该称呼她为‘何姐’。

  何姐似乎也是个颜控,因为喜欢林之南的长相所以对她很是热情。

  一整个下午,何玉琼带着林之南去了三个服装厂,看了一圈仓库里的尾货。

  林之南没有马上做出决定,而是在与何玉琼分别后,又去看了其他人带去的几个厂。

  “凌泉姐,你觉得哪一家的货最好?”晚上吃饭的时候,林之南问同为女性的凌泉。

  凌泉愣了一下,“我不懂这些。”

  “不需要懂,你就说出你最直观的感受就行了。”林之南道。

  凌泉想了想,才试探地说:“先去看的那家比较好?款式和颜色都比后面几家强。”

  她没说出口的是,后面几家的仓库,一进去都有一股霉味。

  那些衣服都不知道堆积了多少年都没卖出去。

  “嗯,我也觉得何姐介绍的那几家不错。”林之南赞同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