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李儒的审视,对林渊的最后一丝怀疑-《三国:开局截胡貂蝉,气运加身》

  大军在距离虎牢关不足百里之处的平原上安营扎寨,连绵的营帐如同匍匐在大地上的巨兽,静候着即将到来的血战。

  夜风猎猎,吹得帅帐的帘布呼呼作响。

  林渊并未入睡,他站在帐前,看着远处校场上依旧灯火通明的区域。在那里,庞德正亲自督促着那五百名被挑选出来的精锐进行着最后的磨合。他们放弃了笨重的铠甲,一人双马,背弓挎箭,像一群即将潜入黑暗的狼。

  另一边,马腾也已将他麾下的三千西凉旧部,彻底打散,安插进了林渊这支偏师的各个关键位置。斥候营、前锋营、甚至伙夫营的头领,一夜之间,全都换上了他最信得过的人。

  这张大网,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编织成型。

  林渊能清晰地看到,自己营帐上空那股原本还略显驳杂的气运,正在迅速变得凝练、精纯。无数根代表着“忠诚”与“敬畏”的细线,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将他这支孤军,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营地的肃杀。

  一名负责外围警戒的斥候飞马而来,在帐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

  “启禀将军!长安方向,有一支十余人的轻骑,正向我军大营高速靠近!来者打着……相国府李大人的旗号!”

  马腾与庞德闻讯赶来,脸上皆是惊疑不定。

  “李儒?他怎么会来?”马腾眉头紧锁,“大战在即,他不在长安辅佐相国,跑到这前线来做什么?”

  庞德没有说话,但眼神中的警惕不言而喻。李儒这个名字,在西凉军中,比阎王帖更让人心寒。

  林渊的脸上却没有什么意外的神色,他只是平静地望着长安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

  鱼儿,比他预想中,咬钩咬得更快,也更狠。

  “不必惊慌。”林渊淡淡地吩咐道,“开营门,迎李大人入帐。另外,传令下去,除了我的亲兵,任何人不得靠近中军帐百步之内。”

  “喏!”

  半个时辰后,一身风尘的李儒,走进了林渊的帅帐。

  他比在长安时更显消瘦,眼窝深陷,但那双眼睛,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亮,亮得像两把淬了毒的锥子,仿佛要刺穿人心。

  他一进帐,便挥手屏退了左右,包括他自己带来的护卫。偌大的帅帐之内,只剩下他和林渊两人,以及一盏在风中摇曳的孤灯。

  “林中郎将,别来无恙。”李儒率先开口,声音沙哑,像是被砂纸打磨过。

  “有劳李大人挂念,渊一切安好。”林渊躬身一礼,姿态谦恭,无可挑剔,“不知大人星夜赶来,所为何事?莫非是相国大人有新的军令?”

  李儒没有回答,他绕着帐内的沙盘走了一圈,手指在上面那些代表着山川河流的起伏上缓缓划过,最后,停在了那座雄伟的虎牢关模型上。

  “我来,是想看看。”

  “看?”

  “看看能让相国大人委以方面之任,能让奉先将军恨之入骨,能让貂蝉姑娘日夜挂念的林中郎将,究竟是何等人物。”李儒转过身,目光直视林渊,一字一句,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林渊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苦笑一声:“大人说笑了。渊不过是相国大人麾下一走卒,蒙大人厚爱,才侥幸有今日。至于温侯与貂蝉姑娘……皆是误会罢了。”

  “误会?”李儒发出一声冷笑,他从怀中,慢慢地,掏出了一只被捏得有些变形的蜡丸。

  “这也是误会吗?”

  他当着林渊的面,将蜡丸捏碎,露出里面那张被叠得整整齐齐的小笺。

  林渊的瞳孔,在看到那张熟悉的小笺时,恰到好处地收缩了一下,流露出一丝惊愕与不解。

  李儒将那张小笺展开,昏黄的灯光下,那行他研究了一整夜的字迹,清晰地呈现在两人眼前。

  “青梅煮酒论英雄,天下英雄谁敌手?唯使君与操耳。”

  李儒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阴森的寒意,在帐内回荡。

  “林中郎将,我很好奇。这‘使君’,是哪位使君?是那个四处奔波,如丧家之犬的刘备刘玄德吗?”

  “而你,为何要在一封送入相国府后宅的密信里,将他与曹操,并称为‘天下英雄’?”

  “你真正的‘英雄’,到底是谁?”

  李儒死死地盯着林渊,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肌肉的牵动。他相信,在这样突如其来的质问下,在这样铁证如山的证物面前,无论林渊如何狡辩,都必然会露出破绽。

  然而,他失望了。

  林渊在最初的惊愕之后,脸上浮现出的,不是慌乱,也不是心虚,而是一种难以置信的荒谬,以及随之而来的,滔天的愤怒。

  “荒唐!简直是荒唐至极!”

  林渊猛地上前一步,几乎是指着李儒手中的纸条,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

  “李大人!你我皆是为相国大人效力,我敬你智谋深远,但你也不能如此凭空污人清白!”

  他一把夺过那张纸条,仿佛那是什么肮脏的东西,眼神中充满了被冤枉的屈辱。

  “你来看!‘唯使君与操耳’!曹操是我西凉死敌,此人将我与曹操相提并论,其心可诛!至于这‘使君’,更是无稽之谈!我与那刘备素未谋面,他如今寄人篱下,兵不过千,将不过关张二人,也配称英雄?”

  李儒被林渊这突如其来的爆发弄得一愣,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林渊却不依不饶,他捏着那张纸条,在李儒面前来回踱步,像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再者说,李大人,你用你的脑子想一想!我会蠢到用这种方式,传递如此重要的‘情报’吗?送给谁?送给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后宅女子?这除了能暴露我自己,还能有什么用?”

  “这分明是栽赃!是嫁祸!”

  林渊猛地停下脚步,双目赤红地瞪着李儒。

  “有人想我死!他知道我与温侯不合,知道相国大人对我委以重任,他怕了!所以他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伪造证物,试图离间我与相国大人的关系,离间我与李大人你的信任!”

  “而这个栽赃嫁祸之人,用心何其歹毒!他不仅要毁了我,还要误导你,误导相国大人!让我们将目光投向一个无足轻重的刘备,而忽略了真正的威胁!”

  林渊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逻辑清晰,充满了沛然的情绪。他将一个被构陷的忠臣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李儒彻底沉默了。

  他看着状若癫狂的林渊,又看了看手中那张小小的纸条,脑子陷入了一片混乱。

  是啊……林渊说得对。

  这封信,处处都透着古怪。

  内容太过重大,传递方式却太过儿戏。

  提及的对象,一个是我们不共戴天的死敌,另一个,却是我们几乎从未放在眼里的流浪军阀。

  这不像是阴谋,更像是一个……圈套。

  一个专门为了让他李儒“发现”,并让他“相信”的圈套。

  如果这不是林渊的阴谋,那么,又是谁在背后布下了这个局?

  他的目的,真的是为了陷害林渊吗?还是……为了让他李儒,做出错误的判断?

  一瞬间,李儒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他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张无形的蛛网,而那个织网的人,正躲在暗处,冷冷地注视着他。

  【姻缘天书】的界面上,林渊看到,李儒头顶那根代表着“怀疑”的黑线,在剧烈地闪烁之后,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加粗大,只是它分出了一根新的岔路,指向了一片虚无的未知。

  林渊知道,自己成功了。

  他没有消除李儒的怀疑,而是将这份怀疑,变成了一颗四处乱撞的铁球,让它去砸碎李儒自己建立起来的逻辑。

  “李大人。”林渊的声音,在此时恢复了平静,但那份被冤枉的悲愤,却依旧萦绕不去。“渊的性命,无足轻重。但相国大人的霸业,不容有失。此战,关系我西凉军的生死存亡。若因为这等宵小伎俩,让军心动摇,让将帅失和,我等,皆是万死莫赎的罪人!”

  他对着李儒,深深一揖。

  “渊恳请大人,彻查此事!将那藏在暗处的毒蛇,给揪出来!”

  李儒看着面前深深躬身的林渊,看了许久许久。

  他没有去扶,也没有说话。帐内的气氛,凝固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良久,李儒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他将那张纸条,重新收回怀中。

  “此事,我会查个水落石出。”

  他的声音,恢复了古井无波的平直。

  “林中郎将,相国大人在长安,等着你的捷报。你好自为之。”

  说完,他不再多看林渊一眼,转身,掀开帐帘,径直走入了外面的夜色之中。

  林渊直起身,看着李儒那消瘦的背影消失在黑暗里,脸上那悲愤交加的表情,如同面具般缓缓褪去,只剩下一片冰冷的平静。

  这场戏,演完了。

  虽然惊险,但结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李儒这条最聪明的毒蛇,已经被他成功引到了另一条岔路上。接下来,他会在长安城里,疯狂地寻找那个根本不存在的“第三人”。

  而就在此时——

  “报——!!”

  一名亲兵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上满是惊慌与焦急。

  “将军!不好了!”

  “温侯他……他不听军令,不等天亮,已经带着本部兵马,私自出营了!”

  “他……他一个人,冲着虎牢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