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调研:赵磊-《丢掉恋爱脑,真学霸只想上天》

  这话里的暗戳戳,书林终于听明白了。

  他是在提醒她 “门第差距”。

  她抬眼看向李主任,语气依旧平静:

  “李主任,咱们还是聊回飞行员培养吧。

  您刚才提到的保密数据,要是实在不方便提供,能否请您讲讲心理评估中‘抗压力测试’的具体环节?

  比如用哪些场景模拟极端环境?”

  李主任见她不接茬,脸上的笑意淡了点,语气也添了几分刁难:

  “抗压力测试啊,涉及的场景太多了,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

  要不这样,您先把项目方案给我看看,我帮您判断下哪些信息对您有用,免得白费功夫。”

  这要求明显不合规矩。

  项目方案涉及核心技术路线,属内部机密,哪能随意给外人看。

  书林没退让,语气依旧坚定:

  “李主任,项目方案属于实验室核心机密,不便对外提供。

  但我可以跟您明确,我们需要的是飞行员培养中的‘流程性经验’。

  比如心理评估与技术训练的时间配比、学员淘汰机制的判定标准。

  这些不涉及涉密内容,对我们后续制定飞行员配套训练方案至关重要。”

  李主任脸色微沉,手指摩挲着杯沿,半晌才不情不愿地拿出一份薄薄的资料:

  “行吧,这是我们公开的培养手册,里面有您要的流程性内容。

  至于您说的极端环境模拟,我还有个会要开,让干事跟您对接吧。”

  说完,他没等书林回应,便起身收拾东西,明显是要赶人。

  书林接过资料,看了眼封面。

  果然是对外公开的通用版本,里面的内容大多是网上能查到的基础信息,几乎没什么实际价值。

  她没再多说,起身道谢:

  “多谢李主任配合,后续要是有需要,我再跟您联系。”

  她收起手机,抬头看向远处的训练场。

  一架战斗机正低空掠过,留下一道白色的航迹云。

  她没把李主任的刁难放在心上,只想着下午要去的职业技术学院,不知道能否有所收获。

  下午的阳光比上午柔和些,书林驱车赶到地处偏远的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时,校门口的老槐树正落着细碎的叶子。

  负责对接的教务处老师领着她往实训楼走,路上不停感慨:

  “我们学校不比重点大学有资源,但孩子们都能吃苦,尤其是老王带的那批,手上的维修技术没人不夸的!”

  实训楼里满是金属器械碰撞的声响,刚走到车间门口,就看见一个穿着蓝色工装、头发半白的男人正蹲在地上,

  手里拿着扳手调试一台模拟战斗机发动机,旁边围了四五个穿实训服的学生,都屏息盯着他的动作。

  “老王,卫上校来了!” 教务处老师喊了一声。

  男人站起身,满手油污却笑得爽朗,伸手在工装裤上蹭了蹭才跟书林握:

  “我叫王建国,大家都喊我老王。

  您跟我来,别光听理论,咱们看真东西!”

  他领着书林走到车间角落,那里摆着几台退役的战斗机发动机,外壳虽有些陈旧,内部零件却擦得锃亮。

  “培养飞行员,不光要教他们怎么飞,还得让他们懂机子。

  哪根管线负责供油,哪个阀门控制气压,都得门儿清,不然天上遇到故障,连问题在哪都摸不准。”

  老王边说边指着发动机的核心部件,

  “你看这个涡轮叶片,要是有头发丝那么细的裂纹,高空高速运转时就可能断裂。

  我们的学生得在十分钟内找出裂纹位置,还得知道怎么临时加固撑到返航。”

  说话间,一个黑瘦的男生拿着检测仪器走过来,蹲在发动机旁熟练地操作。

  老王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是赵磊,我最得意的徒弟。

  上次空军部队来检修战机,他一眼就看出涡轮叶片的微小裂纹,比仪器检测还快半分钟,帮着省了半天抢修时间。”

  赵磊抬起头,有点腼腆地挠挠头,手上的动作却没停:

  “其实就是看的多了,裂纹在光线下会有细微的反光,师傅教过我们怎么找角度。”

  他说着,突然指着叶片上一个几乎看不见的痕迹,

  “您看,这里就有个小裂纹,要是不及时处理,长时间运转会越扩越大。”

  书林凑过去,顺着他指的方向,借着车间的灯光才勉强看见那道细纹。

  她心里暗暗惊讶,这种肉眼识别细微故障的能力,正是实验室推进 “战斗机故障应急模拟训练” 最需要的技术支撑。

  “你们平时怎么训练这种故障识别能力?” 书林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