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山村告别-《纽约1981:内外八门》

  清晨的山村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中,空气中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

  赵家的院子里早已热闹起来,灶膛里的火苗舔着锅底,小米粥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混合着葱花烙饼的香气,勾人食欲。

  周陌和往常一样早起晨练,雷院士也因为心中记挂着事情,早早醒来,在院子里活动着有些酸痛的腿脚。

  “雷工,昨晚休息得如何?这山村硬板床还习惯吗?”周陌收势吐气,微笑着问道。

  雷院士摆摆手,精神头却很足:“挺好挺好,比想象中好!主要是心里踏实了,找到您了,这比睡什么软床都舒坦!”

  众人陆续起床,围坐在院中的小方桌旁用早餐。简单的米粥、咸菜、烙饼,却让人吃得格外香甜。

  正吃着,李寡妇端着一小盆刚煮好的鸡蛋过来:“周先生,雷总工,家里没啥好东西,这几个鸡蛋是自家鸡下的,新鲜,你们尝尝。”

  “这怎么好意思,李婶您太客气了。”周陌连忙起身。

  “应该的,应该的,你们是贵客。”李婶笑着放下鸡蛋,又忙着去帮赵母收拾了。

  刚放下碗筷,村长、村支书、大队会计和小学老师四人就脚步匆匆地联袂而至,脸上都带着期盼和些许紧张。

  “周先生,雷工,早上好。”村长作为代表,开口打招呼,手里还拿着旱烟袋,“我们几个,心里装着学校的事儿,一晚上没睡踏实,想着早点过来,再跟周先生您具体敲定敲定,心里好有个底。”

  周陌放下茶杯,温和地笑道:“村长,各位,请坐。正好雷工也在,咱们一起再合计合计,把事情落到实处。”

  众人就在院子的石凳上,或搬来小马扎坐下。

  小学老师最是积极,从怀里掏出一张小心翼翼折好的、有些皱巴巴但画得极其认真的草图,上面用铅笔细细勾勒出几间教室、一个操场的轮廓,旁边还标注了尺寸。

  “周先生,雷总工,这是我们几个昨晚又凑在一起琢磨画的,”老师指着草图,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我们想着,如果能建五间明亮的砖瓦教室,窗户开大点,屋里亮堂。

  一间稍微大点的,给老师做办公室,里面隔个小间还能当宿舍。

  再有一个平整的操场,不用太大,能让孩子跑跑跳跳,旁边挖个沙坑,弄个简易的篮球架,孩子们就能好好上体育课了……”

  他说着,眼眶有些湿润:“孩子们现在在那破旧的祠堂里上课,冬天漏风,夏天闷热,我这心里……一直不是滋味。”

  村支书接过话头,比较务实:“材料方面,我们初步打听过了,县里砖瓦厂的红砖、水泥、木料,都有供应,就是需要指标和批条,这个可能需要周先生您这边或者上面协调一下……”

  大队会计则拿出他那宝贝的、写满了密密麻麻数字的小本子,推了推老花镜:“人工方面,村里壮劳力都能出力,这是给子孙后代积德的好事,大家积极性肯定高。

  可以按公社以前的规矩记工分,或者适当给点工钱都行,主要是技术工,比如砌墙的大工、会看图纸的师傅,需要从外面请,这工钱可能要高一些……”

  周陌仔细听着,偶尔问上一两个关键细节,比如地基的深度够不够、屋顶的防雨和保温如何处理、照明线路怎么布设等,问得都很在点子上。

  雷院士在一旁也听得非常认真,他虽然不懂建筑,但对这种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务实讨论非常赞赏,不时点头。

  最后,周陌综合了几方的意见,干脆地拍板道:“好,就按这个思路和规模来。

  五间标准教室,一间教师用房,一个硬化操场。

  资金由我全额负责,我会留一笔足够的钱下来。

  具体的采购、施工组织、人员协调,就拜托村长、支书你们多费心牵头。会计同志负责账目,每一笔支出都要清晰明了,这是重中之重。

  老师就多辛苦,全程盯着施工质量,毕竟这是给孩子们用的,安全、牢固是第一位的。”

  顿了顿,目光转向一直安静站在旁边,听着安排的赵铁柱和秀芹:“铁柱,秀芹。”

  “先生!”两人连忙上前一步应道,神情恭敬。

  周陌看着他们,语气平和:“重建小学这件事,关乎全村孩子的未来,也代表着我和你们的脸面。

  我就把它交给你们俩负责盯着了。

  铁柱,你熟悉村里情况,人头也熟,负责协调村里和施工队,确保物料及时到位,人工安排妥当,处理一些现场可能出现的杂事。

  秀芹,你心细,性子也稳,帮着会计核对一下账目,同时也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子,你现在可不是一个人了。”

  继续安排道:“你们俩就安心在家里待着,等秀芹顺利生产,孩子平安出生,一切都稳定之后,再一起回纽约。

  公司那边的工作你们不用担心,职位我一直给你们留着。”

  这突如其来的、无比信任的重托和人性化的安排,让铁柱和秀芹,以及旁边的赵母、李寡妇都愣住了,随即巨大的感动涌上心头。

  铁柱这个硬汉,眼圈瞬间就红了,声音有些哽咽:“先生……这……这责任太大了,还让您这么破费……我……我怕做不好,辜负了您的信任……”

  秀芹也忍不住抹着激动的眼泪:“先生,您对我们……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

  赵母更是激动得直用围裙擦眼角,声音颤抖:“周先生,您对铁柱和秀芹,真是……真是比亲人还亲啊!

  把这公大事交给他们,这是……这是天大的信任!”

  周陌摆了摆手,运用爵门话术,语气自然而又亲切:“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你们跟着我做事,我自然要替你们考虑周全。

  这也是给铁柱和秀芹,还有未来的孩子积福。

  好好把家安顿好,把学校建得漂漂亮亮、结结实实的,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了。”

  这时,秀芹的妹妹秀英跑了过来,她刚才在外面和小伙伴玩,听到消息挤了进来。

  听到姐姐和姐夫要留在村里一段时间,她先是高兴,可以天天和姐姐在一起了,但随即想到周先生他们很快就要走了,小嘴一瘪,金豆子就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她跑过来拉住周陌的衣角,仰着小脸,带着哭腔:“周先生,你们……你们以后还会来我们村吗?我……我是不是再也见不到你们了?”

  周陌弯下腰,平视着秀英,温和地擦了擦她的眼泪,说道:“秀英,记住我的话,好好读书。知识能改变命运。

  等你将来考上大学,大学毕业了,学到了真本事,要是还想来找我们,可以来我的公司应聘。

  只要你有能力,有志向,我们总有再见面的机会。”

  秀英用力地点点头,把眼泪憋了回去,小脸上露出一种坚定的神色:“嗯!周先生,我记住了!我一定好好读书!考上最好的大学!以后去帮您做事!”

  事情都安排妥当,周陌一行人以及雷院士等人,在赵家和李家真挚而不舍的送别下,用了简单却充满心意的午饭。

  得知周先生他们要离开,不少村民都自发地来到村口相送,有的拿着几个刚煮熟的鸡蛋,有的拿着一包自家晒的干枣,非要塞到他们手里。

  “周先生,路上吃,一点心意!”

  “谢谢周先生帮我们修学校!”

  场面朴实而感人。詹妮弗和张秀兰被这种淳朴的情感打动,眼睛也有些湿润。

  卡洛斯和汤姆、迈克尔看着这场景,虽然语言不通,但也深深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真挚情谊。

  再次踏上崎岖的山路,依旧是四个多小时的步行。

  与来时不同的是,队伍里多了雷院士一行人。

  周陌和雷院士并肩走在前面,两人的话题很快又回到了技术上。

  雷院士问道:“周先生,您上次提到数控系统底层逻辑的优化,我们回去后做了一些尝试,但在多轴联动的插补运算上,精度和效率始终难以兼顾……”

  周陌一边稳健地走着,一边回答道:“这涉及到算法效率和硬件运算能力的平衡。

  在现有条件下,或许可以考虑将一些复杂的整体路径进行分段优化,采用局部逼近和误差补偿的策略,虽然增加了前期路径规划的复杂度,但能有效降低实时运算的负荷……”

  雷院士听得频频点头,他身边的学生更是竖起耳朵,生怕漏掉一个字。

  陈志远、詹妮弗等人跟在后面,看着前面两人在崎岖山路上依然专注讨论的身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四个多小时后,一行人终于走出了山路,来到了之前停车的地方。

  大巴车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众人登上大巴,车辆启动,向着沂水县城驶去。

  车上,周陌和雷院士坐在前排,继续着他们的探讨,从数控系统又聊到了新材料在精密部件上的应用前景。

  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在两人投入的交流中,仿佛一晃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