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人设桎梏与共鸣陷阱-《从霍雨浩他哥开始焚天》

  “于毁灭中诞生的守护者”。

  这层精心编织的叙事外壳,如同第二层皮肤,紧密地包裹着霍无夜那沸腾着弑神之意的核心。它散发着恰到好处的悲怆与坚韧,模拟着符合“优质变量”预期的能量波动和情感频谱。每一次伪装的能量循环,每一次模拟的情感反馈,都经过纯白之光的精密计算,确保能通过那可能随时扫过的例行巡查。

  安全,但窒息。

  霍无夜感觉自己像被塞进了一个量身定做的华丽棺材里,每一次“呼吸”都必须符合棺材设计的韵律。那点“真实火花”在重重包裹下稳定燃烧,但其灼热的本质无时无刻不在灼烧着这层虚伪的外壳。他必须时刻压制住吞噬、毁灭、质问的本能,将自身约束在“守护者”应有的行为模式内——愤怒需有度,力量需显“不稳定”而非“异常”,守护的目标需“明确”且“符合大众价值观”。

  纯白之光静静悬浮一旁,如同最严谨的导演,时刻监测着“演员”的状态,调整着“剧本”的细节。它的光芒中,雪帝的秩序性维持着外壳的结构稳定,古月娜的空白性模拟着外界反馈,霍雨浩的守护执念则既是人设的核心,也是连接霍无夜真实内心的最后锚点,防止他在扮演中彻底迷失。

  “波动频率…降低百分之三…更符合‘内敛的伤痛’…” “对第三号模拟刺激源(家园毁灭幻象)的反应强度…超出预期阈值…收敛百分之十五…” “能量输出模拟…加入千分之七的‘不稳定震颤’…”

  细微的调整指令不断传入霍无夜的意志。他如同一个提线木偶,精确地执行着,将真实的自我深埋于冰冷的海沟之下。

  这种极致的压抑,本身就是一种煎熬。他甚至开始怀念在流放区直面“熵寂”的威胁,至少那时,他还能做真实的自己。

  然而,理智告诉他,这是必要的代价。活下去,才能找到破局的机会。那个利用低优先级清理子协议漏洞的疯狂念头,需要时间、需要数据、需要无数次推演来完善。在此之前,这副“人设”面具,就是他们唯一的护身符。

  他的感知并未完全局限于自身。在维持伪装的同时,他依旧分出一缕极其隐晦的意志,如同潜望镜般,谨慎地观察着这片死寂的流放区,搜寻着任何可能有用的信息,或是潜在的威胁。

  在一片由无数破碎镜面组成的区域,每一面镜子都凝固着某个绝望或疯狂的瞬间。他的意志掠过时,一面极其不起眼的、布满裂痕的暗色镜子,忽然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镜子中映照出的,并非景象,而是一种……深沉的、近乎凝滞的悲哀。一种失去了重要之物、万念俱灰后的死寂。这种情绪并非强烈爆发,而是如同背景辐射般弥漫着,几乎与流放区的绝望环境融为一体,但却格外“纯净”,没有其他样本残骸常见的疯狂、怨毒或算计。

  这种纯粹的悲哀,与他伪装的“守护者”人设中的“伤痛”部分,产生了一种微弱的、却无法忽视的共鸣。

  出于维持人设的本能(一个真正的“守护者”会对这种纯粹的悲哀产生好奇与同情),也出于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欲,霍无夜让伪装气旋缓缓靠近那面暗色镜子,并小心翼翼地释放出一丝符合人设的、带着安抚意味的探究意念:“何故…悲伤?”

  没有回应。

  那凝滞的悲哀依旧,如同深潭。

  就在霍无夜以为这只是一块情绪化石,准备离去时——

  那面暗色镜子的表面,如同水滴落入平静的湖面,微微荡漾了一下。

  一段信息,并非语言,而是一段承载着极致悲伤画面的记忆碎片,顺着那丝探究意念,悄然回流了过来。

  画面中,是一片生机勃勃、奇异植物繁茂的原始丛林世界。两个身影依偎在一棵巨大的、散发着柔和光晕的树下。其中一个身影,轮廓柔和,带着自然的气息(疑似女性),另一个身影则更加高大,带着守护的姿态。他们之间流淌着无需言说的深情与宁静。

  然而下一秒,天穹裂开!冰冷的、毫无情感的金属巨爪轰然落下,并非为了破坏,而是……精准地攫取!一把抓住了那个轮廓柔和的身影!

  没有反抗,没有挣扎。那身影只是回头,望向另一个身影,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与……诀别。

  巨爪收回,消失在天穹裂口。裂口瞬间弥合。

  留下的那个高大身影,疯狂地攻击着天穹,攻击着巨树,却徒劳无功。最终,他所有的动作凝固,所有的情绪内敛,化为了这面镜子中那凝滞的、万古不化的悲哀。

  记忆碎片到此为止。

  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一段简单的、仿佛自我介绍的意念: 【样本-12号…‘共生之灵’…】 【突破尝试:拒绝‘强制分离’…申请与绑定个体共同晋升…】 【错误:违反协议‘个体独立性’与‘叙事单元最小化’…】 【处理:强制分离…绑定个体(样本-12b)…归档…】 【…我…只是…不想…独自…】

  信息断绝。那面暗色镜子再次恢复了死寂,仿佛刚才的波动只是幻觉。

  样本十二号!“共生之灵”!它反抗的,竟然是“强制分离”?它只是想和绑定的个体在一起?而这,竟然触犯了“个体独立性”和“叙事单元最小化”协议?

  霍无夜感受到一股荒谬的寒意。这“作者”的规则,竟然冷酷到连个体间最深刻的情感联结都要强行斩断,只为了满足那该死的“协议”?!

  而更让他意志紧绷的是——就在这段信息交换完成的瞬间!

  【滋…检测到低强度未归档信息交互…】 【交互方:新生变量(编号:TZ-■■■,‘守护者’原型)…与…已归档样本-12号残留体…】 【分析交互内容:情感共鸣…无威胁性数据交换…】 【根据变量保护条例(试行)第3条…暂不中断…】 【记录此次交互…纳入变量TZ-■■■行为数据库…评估其‘共情能力’指标…】

  一段新的、之前从未听过的协议提示音,冰冷地响起!

  变量保护条例?试行?行为数据库?共情能力评估?

  霍无夜心中猛地一沉!

  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可能……触发了另一个层面的“监测”!

  “作者”不仅监测他们的能量、威胁性,甚至开始监测他们的“行为模式”和“情感反应”,并为之打分?!这套“变量保护条例”,听起来像是为了“培育优质变量”而设立的,但本质上,不就是一套更精细的驯化工具吗?

  通过记录、评估、反馈,一步步引导“变量”的行为模式走向“作者”期望的方向,最终培育出完全符合“剧情”需要的、温顺而“精彩”的玩偶!

  而他刚才出于人设本能和一丝好奇的共鸣行为,恰好就被这套新系统捕捉到,并记录在案,成为了评估他“共情能力”的数据点!

  这甚至比直接的威胁更可怕!这是一种软性的、无处不在的塑造!一旦他为了维持高评分而不断迎合这套评估体系,他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彻底驯化,真正变成“于毁灭中诞生的守护者”这个角色,忘记那焚毁养殖场的初心!

  纯白之光也瞬间传来了高度警示的波动!光芒剧烈闪烁,推演出无数种可能!

  “立刻…终止共鸣!” “模拟…情绪波动收敛…” “注入…‘因回忆自身伤痛而中断共情’的…行为逻辑!”

  霍无夜毫不犹豫地执行!强行斩断与那面暗色镜子的微弱联系,模拟出因触碰他人悲伤而勾起自身痛苦、从而下意识封闭情感的反应模式,并将这股模拟出的情绪波动,刻意地“泄露”出去,供那无形的监测系统记录。

  【变量TZ-■■■情感波动变化…符合‘创伤后应激’模式…】 【共情交互中断…记录更新…】 【监测持续…】

  那冰冷的提示音缓缓消失,似乎接受了他的“解释”。

  伪装气旋缓缓后退,远离了那面暗色镜子。

  霍无夜的意志核心,却比面对“熵寂”时更加冰冷。

  他以为自己戴上了面具,成为了演员。 却没想到,观众席上,不仅有着拿着生杀大权的饲养员,还有着一套无比精密的行为分析系统,在实时记录着他的每一个微表情,每一个小动作,并给他打分!

  这场戏,比他想象的还要艰难,还要凶险。

  每一个举动,每一次共鸣,甚至每一次“悲伤”,都可能成为系统评估的数据,成为加固他囚笼的钢筋!

  他缓缓地、彻底地,将自身缩回那华丽而沉重的叙事外壳之后。

  眼神深处,那点真实火花疯狂燃烧,却不再溢出丝毫光芒。

  必须更快地找到那漏洞。 必须更快地…… 在他们被彻底驯化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