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国际视野,系统指引-《重生六零:我的时空兑换系统》

  林烨把口袋里的纸张拿出来,放在办公桌上。纸还带着体温,边角有些发软。他一张张摊开,最上面那页写着“出口建筑标准对照表”,字迹清晰,排列整齐。

  他盯着看了很久,手指从第一行慢慢滑到最后一行。目光停在“东南亚”三个字上。那里标着一串数字,后面写着“年均基建增长率预测”。

  他抽出笔记本,翻到空白页,写下三个词:标准对接、合作模式、语言门槛。写完后合上本子,在桌角轻轻敲了三下钢笔。

  窗外天色渐暗,院子里的红毯被人卷走了大半,只剩下一截还压在台阶底下。几个工人路过办公楼,说笑着往食堂去。林烨没抬头,只是把资料重新整理了一遍,放进抽屉。

  他站起来走到墙边,看着新挂上的公司牌匾。铜底金字,风吹不进雨打不湿。这牌子刚挂上去不到半天,可他已经觉得不够了。

  坐下后打开系统界面,搜索框里输入“国际市场”。页面跳转,弹出一份文件预览——《国际市场进入指南》。这是刚才挂牌时系统给的奖励,现在才真正打开看。

  第一条写着:不同国家对建筑材料环保等级有明确要求。他想起村里正在做的生态房项目,雨水回收和节能墙体都是现成的技术。这些在过去没人问,但现在可能值钱。

  他又往下翻,看到一张表格,列着几个国家的住宅建设审批周期。最短的七天,最长的也不超过一个月。而他们这边,光大队开会就要拖半个月。

  笔尖在纸上点了点,他在本子上画了个简单的图:左边是国内业务,右边是海外方向,中间一条线连着“技术输出”四个字。

  这时候才意识到,公司刚成立,所有人想的还是接工程、盖房子、分奖金。没人想过能把经验卖出去,更没人想过还能帮别人建公司。

  他把椅子往后挪了挪,靠在墙上。脑子里开始算账。如果只做本地项目,一年最多接五六个单子。但如果能把整套建造流程打包出去,哪怕只签一个国外村子,收益也可能是现在的十倍。

  问题是,怎么让人信你?人家凭什么找你一个中国农村的公司来设计他们的住房?

  答案在资料最后一页:先取得国际认证资质,再通过地方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牵线试点项目。

  他记下这两个步骤,又在旁边写了一个词:信任。

  闭眼坐了几分钟,再睁眼时眼神变了。不再是刚挂牌时那种踏实感,而是像看到了更远的地方。

  这时候门外传来脚步声,二哥探头进来,“吃饭不?大家都等着。”

  “你们去吧。”他说,“我还有事。”

  二哥站在门口没走,“真没事?脸色不太对。”

  “没事。”他摇头,“刚才风大,吹得太阳穴疼。”

  二哥哦了一声,转身要走,又回头问:“是不是压力太大了?”

  “不是压力。”他说,“是路太长。”

  二哥没听懂,笑了笑就走了。

  门关上后,林烨重新打开抽屉,把那份指南拿了出来。这次他从头开始细读,每看到一个关键词就在本子上标注。当看到“外语沟通能力为基本准入条件”时,他停住了。

  他知道迟早要学。以前觉得只要把房子盖好就行,现在发现,光会干活不行,还得会说话。

  他退出系统,在搜索栏输入“英语学习资料”。页面刷新,跳出几项可兑换内容。最上面的是《基础英语口语速成课程》,需要消耗五十财富值。

  他没立刻兑换,而是先翻出通讯录,找到之前联系过的省城建材商电话号码。这些人里有几个做过外贸生意,或许能介绍渠道。

  正准备拨号,手指又收了回来。现在问太早,自己都没搞清楚方向,不能让别人觉得他瞎折腾。

  他把通讯录放回去,重新看向电脑屏幕。时间显示晚上七点十八分,办公楼里只剩下他一个人。

  灯光照在桌面上,映出他的影子。很长,一直拉到墙角。

  他再次点开系统,确认了一下账户余额。财富值足够。点击兑换按钮,进度条走完,提示音响起:“知识已载入,请及时学习。”

  他闭上眼,一段信息流涌入脑海。单词、句型、发音规则,像水流一样灌进来。等睁开眼时,脑子里多了几百个常用词汇。

  他试着说了一句:“hello, I aLin.” 声音有点生硬,但听得清。

  放下耳机,他在本子上写下新的计划:每天晚上九点到十点,学习外语;白天处理公司事务;每周整理一次国际项目资料。

  然后翻到下一页,画了一张表。标题是“三年目标”。第一年:完成国内项目标准化;第二年:申请国际认证;第三年:落地首个海外合作项目。

  写完之后,他盯着这张表看了很久。

  外面完全黑了,走廊的灯自动亮起。远处传来锁门的声音,应该是值班的人下班了。

  他没动,只是把台灯调亮了些。资料摆在面前,笔握在手里,纸面空白处还有一行没写完的话:“如果我们能在五年内……”

  话没写完,笔尖顿住。

  他抬起头,望向窗外。夜空很干净,能看到几颗星。

  屋里的钟滴答响着,指针指向八点半。

  他低头继续写,墨水在纸上洇开一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