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的风波暂歇时,夕阳已斜斜挂在西边的天际,将河面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陈夜坐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帐篷里,面前摆着一杯温热的姜茶,指尖的守秘者印记仍有淡淡的暖意,却已不复之前的灼烈。他靠在折叠椅上,眼皮有些沉重,刚才强行融合龙骨能量的反噬,让他浑身肌肉都透着酸胀。
“先歇会儿吧,”秦仲文端来一碗热粥,放在他面前的折叠桌上,“归墟阁的人已经遁走,短时间内不会再回来,洛水龙骨有考古队和特种部队联合守护,安全得很。”
陈夜点点头,拿起勺子慢慢喝着粥,温热的米粥滑过喉咙,驱散了体内残留的寒气。帐篷外传来队员们忙碌的声音,有人在整理设备,有人在清点物资,还有考古队的专家在低声讨论龙骨的保护方案,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回归正轨。
他抬眼看向帐篷中央的投影屏,上面正显示着守秘者印记浮现的星图——九个光点错落分布,其中两团亮得格外明显,分别标注着玄山和洛水的位置,剩下的七个光点则黯淡无光,像是被浓雾遮蔽的星辰。
“《玄字秘录》里有没有关于星图的记载?”秦仲文坐在他对面,指着投影屏问道。
陈夜放下勺子,从怀中取出《玄字秘录》。这本古籍在经历了玄山和洛水的两次危机后,封皮上的蝉翼纹似乎变得更加清晰,泛着淡淡的莹光。他翻到其中一页,上面用古篆写着一段文字,旁边还画着一幅简化的星图:“九龙镇九州,星轨引其踪,日月经天处,河岳载地灵,凡遇启明耀,当寻泰山境。”
“日月经天,河岳载地灵……”陈夜轻声念着,指尖划过书页上的星图,“玄山在西,洛水在中,对应的星点分别是太白和镇星,而启明星对应的方位,正是东方泰山。”
秦仲文眼中一亮:“你的意思是,第三截龙骨在泰山?”
“可能性很大,”陈夜点头,神之右手轻轻拂过投影屏上的星图,其中一个黯淡的光点微微闪烁了一下,“但《玄字秘录》里只给了方位,没说具体位置。泰山脉绵延数百里,古迹众多,想要找到龙骨,恐怕需要慢慢排查。”
他顿了顿,看向窗外平静的洛水:“而且经过玄山和洛水两战,我体内的血脉之力还没完全稳定,守秘者的传承也需要时间消化。如果现在急着出发,遇到归墟阁的埋伏,恐怕很难应对。”
秦仲文深表赞同:“确实该缓一缓。我已经安排好了,我们先回市区休整三天,一方面让你恢复体力,另一方面我让技术部解读《玄字秘录》的剩余内容,同时调取泰山的考古资料和地质勘探数据,尽量缩小搜索范围。”
陈夜端起姜茶喝了一口,暖意从胃里蔓延开来。他忽然想起父亲留下的那本日记,里面曾提到“泰山有古观,名曰望星,藏有守秘者的历代手记”,或许那本手记里,藏着找到龙骨的关键线索。
“秦叔,”陈夜说道,“麻烦你帮我查一下泰山望星观的资料,我父亲的日记里提到过这个地方,说不定和第三截龙骨有关。”
“好,我马上让人去查,”秦仲文立刻拿出手机,给技术部发了条指令,“望星观……我好像有点印象,是座始建于南北朝的古观,后来因为战火废弃,只剩下残垣断壁,近几年才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帐篷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队员们燃起了篝火,跳跃的火光透过帐篷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陈夜站起身,走到帐篷门口,望着恢复平静的洛水。河风吹拂着他的头发,带着水汽的清新,远处的村庄已经亮起了点点灯火,村民们在完成疏散后,正陆续返回家中。
特种部队的队长走了过来,敬了个礼:“陈先生,秦队,洛水的水质检测结果出来了,未知能量粒子已经消失,河水正在恢复正常,周边的植被也开始重新发芽了。”
陈夜欣慰地点点头,守秘者的使命,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战斗,而是守护这些平凡的安宁。他抬手摸了摸掌心的印记,印记的光芒柔和了许多,像是在回应他的心声。
“对了,”队长补充道,“我们在清理归墟阁留下的仪器时,发现了一块奇怪的金属碎片,上面刻着和溶洞符文阵同源的花纹,技术部初步检测,这碎片的材质不属于现有已知的任何金属。”
秦仲文接过队长递来的证物袋,里面装着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黑色金属片,表面刻着细密的诡异纹路,在篝火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幽光。陈夜伸手接过证物袋,指尖刚触碰到袋子,掌心的印记就轻轻震颤了一下,一段模糊的信息涌入脑海:“归墟之铁,引龙之力,淬于深海,产于绝境。”
“归墟之铁?”陈夜皱了皱眉,“看来归墟阁的底蕴远比我们想象的深厚,这种特殊金属,恐怕是他们用来打造抽取龙骨能量的核心部件。”
秦仲文将证物袋收好:“技术部会重点研究这块碎片,说不定能找到克制归墟阁仪器的方法。”
当晚,陈夜躺在帐篷的行军床上,却没有立刻睡着。他闭上眼睛,沟通掌心的守秘者印记,脑海中浮现出历代守秘者的模糊影像:有人在泰山望星观夜观天象,有人在洛水之畔绘制河图,有人在玄山之中布置结界……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天下的平衡。
不知过了多久,陈夜渐渐睡去,梦中没有惊心动魄的战斗,只有一片宁静的星空,九颗星辰在星空中缓缓转动,形成一道和谐的轨迹。
三天的休整时间过得很快。陈夜在市区的酒店里,一边调理身体,一边研读《玄字秘录》的后续内容,秦仲文则忙着协调各方资源,收集泰山的相关资料。技术部解读出了更多关于守秘者的传承信息,而泰山望星观的资料也送到了陈夜手中——这座古观位于泰山玉皇顶西侧的山谷中,残垣断壁间,曾出土过不少刻有星图的石碑。
出发前往泰山的那天,天气格外晴朗。车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窗外的景色从平原渐渐变成了连绵的山地。陈夜靠在副驾上,看着窗外掠过的树木,心中没有了之前的紧迫感,反而多了一份平静的期待。
“望星观的考古发掘工作已经申请下来了,”秦仲文说道,“我们可以以考古队的名义进入古观遗址,不会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陈夜点点头,目光落在掌心的印记上。经过三天的休整,他体内的血脉之力已经稳定下来,印记的光芒更加内敛,神之右手的预判能力也有了提升。他知道,泰山之行不会一帆风顺,归墟阁很可能也在寻找望星观的秘密,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车队渐渐驶入泰山景区的范围,远处的泰山主峰在阳光下巍峨耸立,云雾缭绕在山腰,像是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陈夜深吸一口气,心中默念着父亲日记里的话:“守秘之路,不在于快,而在于稳;不在于勇,而在于恒。”
车子沿着盘山公路缓缓向上行驶,离望星观越来越近。陈夜知道,一段新的旅程即将开始,而泰山深处,不仅藏着第三截龙骨的秘密,或许还有关于归墟阁和守秘者起源的答案。
“先歇会儿吧,”秦仲文端来一碗热粥,放在他面前的折叠桌上,“归墟阁的人已经遁走,短时间内不会再回来,洛水龙骨有考古队和特种部队联合守护,安全得很。”
陈夜点点头,拿起勺子慢慢喝着粥,温热的米粥滑过喉咙,驱散了体内残留的寒气。帐篷外传来队员们忙碌的声音,有人在整理设备,有人在清点物资,还有考古队的专家在低声讨论龙骨的保护方案,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回归正轨。
他抬眼看向帐篷中央的投影屏,上面正显示着守秘者印记浮现的星图——九个光点错落分布,其中两团亮得格外明显,分别标注着玄山和洛水的位置,剩下的七个光点则黯淡无光,像是被浓雾遮蔽的星辰。
“《玄字秘录》里有没有关于星图的记载?”秦仲文坐在他对面,指着投影屏问道。
陈夜放下勺子,从怀中取出《玄字秘录》。这本古籍在经历了玄山和洛水的两次危机后,封皮上的蝉翼纹似乎变得更加清晰,泛着淡淡的莹光。他翻到其中一页,上面用古篆写着一段文字,旁边还画着一幅简化的星图:“九龙镇九州,星轨引其踪,日月经天处,河岳载地灵,凡遇启明耀,当寻泰山境。”
“日月经天,河岳载地灵……”陈夜轻声念着,指尖划过书页上的星图,“玄山在西,洛水在中,对应的星点分别是太白和镇星,而启明星对应的方位,正是东方泰山。”
秦仲文眼中一亮:“你的意思是,第三截龙骨在泰山?”
“可能性很大,”陈夜点头,神之右手轻轻拂过投影屏上的星图,其中一个黯淡的光点微微闪烁了一下,“但《玄字秘录》里只给了方位,没说具体位置。泰山脉绵延数百里,古迹众多,想要找到龙骨,恐怕需要慢慢排查。”
他顿了顿,看向窗外平静的洛水:“而且经过玄山和洛水两战,我体内的血脉之力还没完全稳定,守秘者的传承也需要时间消化。如果现在急着出发,遇到归墟阁的埋伏,恐怕很难应对。”
秦仲文深表赞同:“确实该缓一缓。我已经安排好了,我们先回市区休整三天,一方面让你恢复体力,另一方面我让技术部解读《玄字秘录》的剩余内容,同时调取泰山的考古资料和地质勘探数据,尽量缩小搜索范围。”
陈夜端起姜茶喝了一口,暖意从胃里蔓延开来。他忽然想起父亲留下的那本日记,里面曾提到“泰山有古观,名曰望星,藏有守秘者的历代手记”,或许那本手记里,藏着找到龙骨的关键线索。
“秦叔,”陈夜说道,“麻烦你帮我查一下泰山望星观的资料,我父亲的日记里提到过这个地方,说不定和第三截龙骨有关。”
“好,我马上让人去查,”秦仲文立刻拿出手机,给技术部发了条指令,“望星观……我好像有点印象,是座始建于南北朝的古观,后来因为战火废弃,只剩下残垣断壁,近几年才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帐篷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队员们燃起了篝火,跳跃的火光透过帐篷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陈夜站起身,走到帐篷门口,望着恢复平静的洛水。河风吹拂着他的头发,带着水汽的清新,远处的村庄已经亮起了点点灯火,村民们在完成疏散后,正陆续返回家中。
特种部队的队长走了过来,敬了个礼:“陈先生,秦队,洛水的水质检测结果出来了,未知能量粒子已经消失,河水正在恢复正常,周边的植被也开始重新发芽了。”
陈夜欣慰地点点头,守秘者的使命,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战斗,而是守护这些平凡的安宁。他抬手摸了摸掌心的印记,印记的光芒柔和了许多,像是在回应他的心声。
“对了,”队长补充道,“我们在清理归墟阁留下的仪器时,发现了一块奇怪的金属碎片,上面刻着和溶洞符文阵同源的花纹,技术部初步检测,这碎片的材质不属于现有已知的任何金属。”
秦仲文接过队长递来的证物袋,里面装着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黑色金属片,表面刻着细密的诡异纹路,在篝火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幽光。陈夜伸手接过证物袋,指尖刚触碰到袋子,掌心的印记就轻轻震颤了一下,一段模糊的信息涌入脑海:“归墟之铁,引龙之力,淬于深海,产于绝境。”
“归墟之铁?”陈夜皱了皱眉,“看来归墟阁的底蕴远比我们想象的深厚,这种特殊金属,恐怕是他们用来打造抽取龙骨能量的核心部件。”
秦仲文将证物袋收好:“技术部会重点研究这块碎片,说不定能找到克制归墟阁仪器的方法。”
当晚,陈夜躺在帐篷的行军床上,却没有立刻睡着。他闭上眼睛,沟通掌心的守秘者印记,脑海中浮现出历代守秘者的模糊影像:有人在泰山望星观夜观天象,有人在洛水之畔绘制河图,有人在玄山之中布置结界……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天下的平衡。
不知过了多久,陈夜渐渐睡去,梦中没有惊心动魄的战斗,只有一片宁静的星空,九颗星辰在星空中缓缓转动,形成一道和谐的轨迹。
三天的休整时间过得很快。陈夜在市区的酒店里,一边调理身体,一边研读《玄字秘录》的后续内容,秦仲文则忙着协调各方资源,收集泰山的相关资料。技术部解读出了更多关于守秘者的传承信息,而泰山望星观的资料也送到了陈夜手中——这座古观位于泰山玉皇顶西侧的山谷中,残垣断壁间,曾出土过不少刻有星图的石碑。
出发前往泰山的那天,天气格外晴朗。车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窗外的景色从平原渐渐变成了连绵的山地。陈夜靠在副驾上,看着窗外掠过的树木,心中没有了之前的紧迫感,反而多了一份平静的期待。
“望星观的考古发掘工作已经申请下来了,”秦仲文说道,“我们可以以考古队的名义进入古观遗址,不会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陈夜点点头,目光落在掌心的印记上。经过三天的休整,他体内的血脉之力已经稳定下来,印记的光芒更加内敛,神之右手的预判能力也有了提升。他知道,泰山之行不会一帆风顺,归墟阁很可能也在寻找望星观的秘密,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车队渐渐驶入泰山景区的范围,远处的泰山主峰在阳光下巍峨耸立,云雾缭绕在山腰,像是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陈夜深吸一口气,心中默念着父亲日记里的话:“守秘之路,不在于快,而在于稳;不在于勇,而在于恒。”
车子沿着盘山公路缓缓向上行驶,离望星观越来越近。陈夜知道,一段新的旅程即将开始,而泰山深处,不仅藏着第三截龙骨的秘密,或许还有关于归墟阁和守秘者起源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