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女人心计-《法不轻传?我全网免费!》

  夕阳的余晖洒在星火小镇的收购点前,映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

  农户们挑着满担的山货,推着吱呀作响的板车,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那些往日里只能烂在山沟的木薯、葛根,还有品相不佳的野果,

  如今竟能换回沉甸甸的铜钱,这让每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都洋溢着朴实的喜悦。

  妇女们围在一起,兴奋地盘算着该添置一块新布,还是给娃儿扯件衣裳;

  孩子们则眼巴巴地盯着货郎担上的糖人,知道今年定能尝到那梦寐以求的甜头。

  更让农户们心生暖意的,是星火小镇派下来的老师傅。

  他们不摆架子,耐心指点着:

  哪种野果更适合采摘晾晒,木薯该如何处理才能卖出好价钱,

  甚至承诺来年开春,要教大家嫁接果树的技术。

  “李师傅说了,等学会了那手艺,结出的果子能多卖三成价呢!”

  一个年轻后生激动地对同伴说道,眼里满是憧憬。

  这与明珠城那些大商号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些曾经一掷千金、疯狂抬价收购水果的商号,

  如今见到这些山货就像见了鬼,连问价的勇气都没有。

  星火小镇,俨然成了这片土地上唯一可靠且公道的买家。

  这份信任,在里正挨家挨户传达“长期合作计划”时,化作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文月姑娘说了,往后咱们种什么、怎么种,

  她都派人来教,收成的时候按约定价格全部收购!”

  村民们喜出望外,这份契约在他们眼中,不啻于一张通往安稳好日子的保证书。

  很快,一份份契约被郑重地按下手印,

  一些勤快的人家,甚至已经在星火小镇技术人员的指导下,

  开始整理坡地,准备来年大干一场。

  这一次,星火小镇不仅化解了原料危机,

  更在乡野民间扎下了深厚的信任根基。

  这种源于乡土的美誉,远比金银更为珍贵。

  与乡野间洋溢的生机与感激截然相反,

  明珠城,宝丰号那间隐秘的内堂里,气氛压抑而微妙。

  几位东家再次聚首,空气中弥漫着焦灼与最后的一丝侥幸。

  万利商行的掌柜将算盘拨得噼啪作响,打破了沉寂:

  “按他们之前的存粮,最多……再撑半个月。”

  他抬起眼,脸上浮现出一种近乎残忍的期待,

  “到时候,别说酿酒,就是全镇上下吃饭都成问题!”

  “吃饭倒饿不死他们,”

  宝丰号东家靠在太师椅上,语气带着几分讥诮,

  “毕竟收了那么多木薯杂粮。

  文月这女人,收买人心倒是有一套。

  可惜啊,光靠那些山野杂粮,终究酿不出‘琥珀光’。”

  “正是此理!”另一人立刻接口,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尖利,

  “她现在闹得越欢,到时候摔得就越惨!

  等他们无酒可卖,信用扫地那天,看那些泥腿子的感激有何用?!”

  室内响起一阵压抑而快意的低笑,仿佛要将这些日子在星火阁身上受的窝囊气一并吐出。

  宝丰号东家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算计:

  “诸位,切莫高兴得太早。星火阁的瓷器,我们插不上手;

  这白酒一线,若是真被他们找到了替代之法……”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缓缓道,

  “但只要我们牢牢掐住粮食,掐住这最根本的一条线,

  他们就总有撑不住,要求到我们头上的那一天!

  若是我们全线溃败……”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尽,但在场所有人都心领神会——

  星火阁根基已成,想让他们一败涂地已无可能。

  但只要酒水这条线被我们掐住,就有了和他们谈判周旋的余地。

  否则,那商战以来的损失,就全部打水漂了。

  “已经派人日夜盯着他们的粮仓和酒坊了,”

  万利商行掌柜阴恻恻地补充道,

  “只等他们断粮断酒,就是我们回本之时。”

  星火小镇,夜色渐深。

  酒坊深处,新打造的蒸馏器正吞吐着炽热蒸汽。

  空气中交织着粮食酒的醇厚、果酒的清甜,

  还有一丝来自木薯与葛根的独特草木香气——

  三种截然不同的酒香在夜色中碰撞融合。

  文月站在阁楼上,远眺明珠城方向那片沉寂的黑暗。

  老管事悄步上前,低声汇报:

  “姑娘,城里的眼线传来消息,那些人……

  都在等着看我们的笑话。”

  文月闻言,唇角勾起一抹清冷的弧度,

  目光依旧坚定地望向酒坊的方向,那里正孕育着打破僵局的力量。

  “让他们等着吧。”

  她的声音平静如水,胜负,远未到揭晓之时。

  文月并未急于将窖藏中的“玉露凝”与“山骨醉”投入市场。

  这两张王牌,必须在最关键的时刻打出,才能收获奇效。

  眼下,她做出了一个更耐人寻味的决定——

  增酿“琥珀光”。

  她派出更多人,带着银钱和诚意,深入周边村庄,

  以略高于往常、但远低于黑市的价格,继续收购粮食。

  她算得很清楚:对方维持封锁,每日海量的投入,

  而她每多收一石粮,多酿一坛酒,就是将对方的成本推高一分。

  这场消耗战,她耗得起,而对方,未必。

  消息在乡野间悄然传递。

  农户们或许不懂商战,但他们心里明白,谁给了他们活路,谁断了他们的财路。

  于是,一种无声的支援开始了——

  张家省下几斗存粮,李家匀出半袋细麦,

  趁着夜色或用柴草掩盖,悄悄送到星火小镇的收购点。

  “给文月姑娘的,价格低些也无妨。”

  这份心意积少成多,竟又为小镇的粮仓多撑了十余日。

  宝丰号内堂,气氛已近绝望。

  “他们…他们怎么还有粮酿酒?!”

  万利商行掌柜几乎崩溃,“我们的存银…快要见底了!”

  宝丰号东家颓然瘫在椅中,他终于看清了这场博弈的真相:

  他以为掐住的是对方的咽喉,实际上,

  星火小镇早已悄然将根系深扎进这片土地的毛细血管中。

  他耗尽财力维持的封锁线,在民心的背离下,显得如此可笑。

  远方,镇北学府。

  陈飞放下通报明珠城近况的玉简,无奈地摇了摇头:

  “果然,女人得罪不起,尤其是有脑子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