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滇境扬威-《黑风寨主成帝路》

  云南的雨季来得迅猛,连日的阴雨将官道浸得泥泞不堪,马蹄踏过,溅起浑浊的水花,却丝毫未减大新陆军的行进速度。自王九击的任免旨意传至云南府后,第一野战师的部署便紧锣密鼓地展开——一旅一团留守云南府,由该团团长牵头,协助李子龙整编第四野战师;其余三个团则兵分三路,朝着云南东、西、南三个方向进军,誓要彻底肃清清廷在云南的残余势力。

  二旅一团的行军队伍中,王大力赤裸的上身被雨水浇得发亮,背上纵横的伤疤在阴沉的天光下更显狰狞。他勒住马,目光扫过前方蜿蜒的山道,雨水顺着他的下颌滴落,砸在马鞍上,溅起细小的水花。“加快速度!天黑前必须赶到永昌府!”他的声音如惊雷般穿透雨幕,震得身旁的亲兵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

  自离开云南府后,二旅一团的进军之路如同旅游。沿途的清廷绿营大多是些老弱残兵,听闻大新陆军的名号,要么望风而逃,要么开门投降,唯有少数负隅顽抗的团练,也在燧发枪的齐射下迅速溃散。永昌府外的清军大营,便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像样的阻碍。

  “副师长,前方就是永昌府清军大营了!”斥候策马奔来,雨水打湿了他的战袍,却掩不住眼中的兴奋,“探得清军约有八百人,多是绿营残部与本地团练,装备的多是鸟枪与大刀,营寨简陋,防守薄弱!”

  王大力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翻身下马,走到一处高坡上,拨开身前的灌木丛,望向远处的清军大营。营寨用木栅栏围成,里面稀稀拉拉地搭着几十顶帐篷,几个清军士兵正躲在帐篷下避雨,手中的鸟枪随意地靠在一旁,毫无戒备之心。

  “就这点能耐,也敢阻拦老子?”王大力不屑地啐了一口,转身对身后的该团团长说道,“传令下去,一营从正面进攻,吸引清军注意力;二营从两侧迂回,绕到营寨后方,截断他们的退路!半个时辰内,拿下这座大营!”

  “遵命!”团长高声应诺,转身传达命令。

  随着一阵急促的号角声响起,二旅一团的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一营的士兵们肩扛燧发枪,踩着泥泞的道路,朝着清军大营稳步推进,雨水打在枪托上,发出“哒哒”的声响;二营的士兵则借着山道的掩护,悄无声息地绕到营寨后方,手中的短铳已上膛,随时准备发起突袭。

  清军大营内,负责防守的绿营千总正躺在帐篷里喝酒,听闻外面传来的号角声,顿时吓得酒壶掉在地上。他跌跌撞撞地跑出帐篷,只见远处玄色的大军正朝着营寨逼近,燧发枪的枪口在雨幕中泛着冷光,心中顿时凉了半截。

  “快!快拿起武器抵抗!”千总声嘶力竭地喊道,可士兵们早已吓得魂飞魄散,有的甚至扔下武器,朝着营寨后方逃窜。

  一营的士兵们趁机发起冲锋,使用了防雨工具的燧发枪的齐射声在雨中响起,清军士兵纷纷倒地。营寨的木栅栏在火炮的轰击下轰然倒塌,大新陆军的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入营寨,手中的环首刀挥舞着,将负隅顽抗的清军一一砍倒。

  不到半个时辰,永昌府清军大营便被攻克。王大力走进营寨,看着满地的清军尸体与散落的武器,眼中没有丝毫波澜。“打扫战场,清点战利品!受伤的弟兄送去后方医治,俘虏全部押回云南府,交由第四野战师处置!”他下令道,声音依旧冰冷。

  与此同时,云南东部与南部的战场也传来捷报。一旅二团在旅长刘猛子的带领下,连下临安、开化两府,击溃清军绿营一千余人,缴获鸟枪五百余支、粮食两千石;二旅二团在旅长孙瘸子的指挥下,攻克普洱府,当地团练首领率部投降,将府衙库房中的所有银钱与物资悉数上交。

  三路大军势如破竹,短短一个月内,便收复了云南大半土地,只剩下西部的腾越厅仍在清军控制之下。腾越厅地处云南与缅甸交界处,地势险要,清军守将是云南绿营参将赵怀安,此人老奸巨猾,手中虽只有五百余兵力,却凭借着腾越厅的险峻地形,负隅顽抗。

  王大力率领二旅一团抵达腾越厅外时,正逢雨过天晴。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腾越厅的城墙上,将城墙表面的青苔照得愈发青翠。他勒住马,目光扫过城墙,只见城墙上的清军士兵手持鸟枪,严阵以待,城垛后还架设着几门老旧的佛朗机炮,炮口对准了城外的大新陆军。

  “赵怀安这老东西,倒还有几分能耐。”王大力冷笑一声,对身边的团长说道,“传令下去,炮兵连在前,架设火炮,轰击城墙;步兵在后,待城墙出现缺口,立刻发起冲锋!”

  “遵命!”团长高声应诺,转身传达命令。

  炮兵连的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将一门门9磅炮固定在城外的高地上,调整炮口角度,装填炮弹。随着王大力一声令下,火炮轰鸣声响起,炮弹呼啸着飞向城墙,在城墙上炸开,碎石与烟尘飞溅。

  城墙上的清军士兵吓得魂飞魄散,有的甚至扔下鸟枪,躲在城垛后瑟瑟发抖。赵怀安见状,拔出腰间的佩刀,厉声喝道:“都给老子顶住!谁要是敢后退一步,老子先斩了他!”

  可在大新陆军的猛烈炮火下,清军的抵抗显得格外苍白无力。城墙很快便出现了一道巨大的缺口,碎石不断从缺口处滚落,烟尘弥漫。

  “冲锋!”王大力高声下令,手中的环首刀指向城墙缺口。

  二旅一团的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城墙,燧发枪的齐射声与士兵们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震彻云霄。他们踩着碎石,从缺口处涌入城中,与清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赵怀安见大势已去,心中涌起一股绝望。他知道,继续抵抗下去,只会落得个身死的下场。他咬了咬牙,召集了三百余名亲信,趁着城中混乱,朝着城外的缅甸方向逃窜。

  王大力在肃清城中残敌后,得知赵怀安率部逃往缅甸,顿时怒不可遏。他翻身上马,对身边的亲兵说道:“备马!老子要亲自去追!”

  亲兵们连忙跟上,一行人沿着赵怀安逃窜的方向疾驰而去。沿途的百姓看到王大力等人,纷纷避让,眼中满是敬畏。

  追出腾越厅约五十里后,亲兵指着前方的山道,高声喊道:“副师长!您看!前面就是缅甸边境了!赵怀安他们就在前面!”

  王大力顺着亲兵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山道上,三百余名清军正狼狈地朝着缅甸境内逃窜,他们的战袍早已被汗水与尘土染得肮脏不堪,脚步踉跄,却依旧在拼命奔跑。

  “副师长,前面就到缅地了,我们还追不追?”一名亲兵犹豫着问道。他知道,缅甸是外邦,私自进入可能会引起两国纠纷,给大新王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王大力勒住马,目光死死盯着前方的清军,眼中满是杀意。“追!跑到天涯海角也得毙了他们!”他毫不犹豫地说道,手中的缰绳一紧,便要策马冲入缅甸境内。

  “副师长不可!”就在这时,二旅一团团长连忙上前,拦住了王大力的马匹,“私自入缅可能会引起两国纠纷,这会让大新平添敌人!赵怀安不过是丧家之犬,就算逃到缅甸,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王大力闻言,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知道团长说得有道理,可一想到赵怀安带着清军残部逃之夭夭,他心中的怒火便难以平息。“什么纠纷,他们要是敢收留清军,老子还要打他们呢!”他毫不在乎地说道,手中的环首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芒,“大军入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