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炮营归建-《亮剑:横扫晋察冀》

  太行山脉深处,八路军129师386旅新二团驻地,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前的凝重。

  团部内,宋兴华凝视着眼前只有他能看到的半透明系统界面,眉头微蹙。

  旅部紧急通报的情报如同沉甸甸的巨石压在心口:华北方面军调集了第108、第110两个乙种师团,以及新编独立混成第16、第17、第18旅团,正气势汹汹地向山西开来,意图协助第一军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更令人警惕的是,一直与八路军摩擦不断的中央军和晋绥军,也同时出现了异常调动。

  “多面受敌,来者不善啊。”宋兴华喃喃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粗糙的木桌。他的目光扫过系统商城里那些令人垂涎的武器装备,最终停留在“师直属炮兵营”的编制名单上。师部直属炮营营长周大龙,是他当初用军功值兑换装备一手帮助组建、训练出来的精锐,名义上归属师部,实则长期配属新二团行动,形成了极强的战斗力默契。

  “张平!”宋兴华朝外喊道。

  电讯科科长张平应声而入:“团长!”

  “给师部发电,电文如下:师首长,据悉敌华北方面军增兵山西,意图大规模扫荡,另中央军、晋绥军异动频繁,形势严峻。请问,师直属炮营是否归建,以增强师直属突击力量,应对复杂局面?”宋兴华沉声道。

  “是!”张平记录完毕,立刻转身赶往电讯科。

  129师师部,灯光彻夜未熄。

  师长和政委看着地图上标注的敌我态势,面色严峻。

  “老刘,宋兴华这小子竟然舍得把炮营给出来!还是挺有觉悟的嘛!正好咱们得重迫击炮团在射程上差了些(有一半150短迫击炮,射程才三公里多),炮营归建还能起到补充作用。”政委吸着烟,缓缓说道。

  师长手指点着地图上代表日军师团和旅团的蓝色箭头,又划过代表中央军、晋绥军的灰色区域:“形势确实不容乐观。鬼子这次是下了血本,晋绥军和中央军那帮家伙,怕是又想坐收渔利,甚至背后捅刀子。我们手上能打的牌,每一张都至关重要。”

  他顿了顿,目光看向代表师直属炮营的位置:“周大龙那个营,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十二门九四式山炮,在宋兴华的帮助下,炮弹十分充足。这样一支重炮部队,放在整个八路军都是战略级别的力量。放在师部,关键时刻能砸开鬼子的乌龟壳,能掩护主力转移,能打出声势震慑顽军。”

  政委点头表示同意:“是啊,一支成建制的、有充足炮弹的炮营,意义太大了。有时候甚至能影响一场战役的走向。宋兴华的新二团自己也有强大的炮兵,105山炮、120重迫,甚至高射炮平射,火力已经远超我们其他团了。把周大龙营调回来,增强师直属火力,是眼下最合适的选择。我看,就同意他,让炮营归建。顺便也看看,这小子没了这支强力外援,还能不能继续给我们惊喜。”

  “同意。”师长最终拍板,“给新二团回电:同意你部请求,师直属炮营即日归建。。”

  新二团驻地外,尘土飞扬。二十七辆卡车和一百五十多辆骡马车组成的庞大队伍已经准备就绪。车上满载着炮弹箱、粮食和被装,甚至还有几门备用炮管和大量配件。宋兴华直接给带了三个基数的炮弹,几乎是师部炮营库存的两倍还多。

  以山炮1连连长杜平川、山炮2连连长彭金拓为首的新二团一众炮兵军官,围着周大龙,个个脸上写满了不舍。

  “老周,这一走,啥时候再回来啊?”杜平川捶了一下周大龙的胸口,“没了你的炮营配合,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彭金拓递上一包烟:“是啊,咱新二团的炮火协同,就属跟你配合最默契。到了师部,可别忘了咱们这帮老弟兄。”

  周大龙,这位曾经在伪军中度日如年,直到被宋兴华挽救、引导加入八路的汉子,眼眶有些发红。他环视着这些朝夕相处的战友,声音有些哽咽:“兄弟们……别这么说。我周大龙能有今天,能挺直腰杆打鬼子,全靠团长收留,全靠弟兄们帮衬。我……我舍不得大家!”

  他转向宋兴华,猛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团长!感谢您的信任和栽培!没有您,就没有我周大龙的今天!炮营的每一个弟兄,都念着您的好,念着新二团的好!”

  宋兴华回礼,拍了拍他的肩膀:“大龙,到了师部,是更重要的岗位。记住我的话,少说,多看,多请示。刘师长和邓政委都是经验丰富的老革命,多跟他们学。遇到拿不准的事,就直接问首长,就说是我宋兴华带的兵,习惯了一切行动听最高指挥员决断,不丢人。把炮营带好,打出我们八路军的威风来!”

  “是!团长!保证不给您丢脸,不给新二团丢脸!”周大龙声音洪亮,带着无比的坚定。他再次深深看了一眼新二团的驻地和不远处的炮位,转身登上了头车的副驾驶。车队缓缓启动,扬起长长的烟尘。

  宋兴华和一众军官站在原地,目送车队远去,直到消失在视野尽头。空气中弥漫着离别的愁绪和对未来战局的担忧。

  送走周大龙,宋兴华立刻回到团部,目光再次变得锐利起来。

  “张平,给旅部发电:旅长,敌大军压境,顽军异动,我认为应先发制人,主动出击,扩大我根据地回旋空间。我请求与新一团、独立团联合作战,拟于七日内,肃清襄垣、平顺、潞城三地除县城外所有日伪据点。恳请旅部批准并协调。”

  电报发出不久,旅部的回电就到了,效率之高,出乎宋兴华意料。

  386旅旅部,陈旅长拿着宋兴华的电报,递给旁边的王政委和周参谋长。

  “你们看看,宋兴华这小子,胆子是真肥啊。鬼子大军还没到,他就想先砸烂人家的前沿哨所。”陈旅长语气听不出喜怒。

  王政委看着地图:“襄垣、平顺、潞城……这三个县的据点星罗棋布,加起来得有小五十个吧?日伪军兵力接近一个联队。他想一口吃掉,胃口不小。”

  周参谋长沉吟道:“但想法是好的。提前扫清外围,确实能大大增加我们根据地的纵深,削弱鬼子扫荡时的依托。新二团装备好,战斗力强,加上李云龙的新一团和孔捷的新一团,还真有可能办成。”

  “问题是,谁来指挥?”王政委提出关键点,“三个团配合,总要有个头。李云龙和孔捷都是老资格了,宋兴华虽然能打,但毕竟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