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据点的砖石碉堡,遭遇了120重迫击炮高爆弹和k 38高射炮平射的毁灭性打击。炮弹精准地砸在炮楼根部或者射孔附近,砖石横飞,火光冲天。往往几轮炮火过后,坚固的炮楼就变成了一堆废墟。
大型据点的战斗更为激烈,但结果毫无悬念。12门105九九式山炮和24门75九四式山炮发出了怒吼,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向日军的环形工事、营房和机枪阵地。不时有宋兴华“赠送”的炸药包在关键位置起爆,将最难啃的硬骨头送上天。
“老天爷……这炮火……比过年放鞭炮还密!”一个县大队的战士趴在冲击阵地上,看着远处被火光映红的天空,喃喃自语。 “啥时候咱们县大队也能有这么一门炮就好了……”另一个战士羡慕地看着不远处新二团炮兵熟练地装填、发射、校射。尽管没有宋兴华“火炮精通”技能的直接指挥,但经过长期严苛训练和实战锻炼的新二团炮兵们,已经成长起来,观测、计算、调整诸元,动作一气呵成,打击精度极高。
日军和伪军完全被打懵了。他们从未经历过如此猛烈、如此精准、如此全面的火力覆盖。电话线早在第一时间就被掐断,求援无门。很多士兵在睡梦中就被炸死,侥幸未死的也被猛烈的炮火压在工事里抬不起头,稍一露头就被精准射杀或者横飞的破片撕碎。
战斗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襄垣县城内的日军大队长试图派出一个中队的援军,但刚出城门不久,就发现前方开阔地上,独立团的轻重机枪、迫击炮严阵以待,冰冷的炮口直指而来。带队的日军中队长吓得魂飞魄散,仓皇退回城内,再也不敢出来。而平顺、潞城方向,预期的援军始终未见踪影。
大约半小时后,一颗颗代表小型据点被攻克。
一个小时后,中型据点也陆续被摧毁.....紧接着是大型据点......战斗的喧嚣持续了不到两个小时,便逐渐归于沉寂,只剩下零星的枪声还在宣告着抵抗的微弱尾声。
宋兴华站在28团阻击阵地后方的临时指挥部前,夜空被远处此起彼伏的信号弹映照得忽明忽暗。红色、绿色、黄色……每一颗升空的信号弹,都代表着一处据点被彻底攻克。电台里,报务员张平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不断报告着最新进展:
“团长!独立团电报,襄垣县境内所有外围据点已肃清!”
“新一团电报,平顺县所有据点拔除!”
“28团丁团长电话,潞城方向最后一个大型据点,信号弹升空!战斗结束!”
成了!宋兴华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远播而来的淡淡味道。他闭上眼睛,脑海中系统提示音几乎连成了片,军功值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疯狂跳动上涨。
【击杀普通士兵XXX,军功值 XXX0…】 【击杀日军分队长(班长)XX,军功值 XXX0…】 【击杀日军小队长(排长)XX,军功值 XXX00…】 【击杀日军中队长(连长)8,军功值 !】 【取得步兵中队级战斗胜利XX,军功值 !】 【缴获物资可供给约4000人(估算),军功值 !】 ……… 最终,军功值的数字定格在了一个令人眩目的高度——【军功值】:1,887,500 !
庞大的数字代表着辉煌的战果,也代表着沉甸甸的责任。宋兴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意识沉入系统商城。
“兑换:三八式步枪1000支,毛瑟98K式步枪1000支,捷克式轻机枪60挺,歪把子轻机枪60挺,九二式重机枪10挺,民二十四式重机枪10挺,八九式掷弹筒200支,81迫击炮20门,九二式步兵炮20门,6.5有坂步枪弹10万发,7.92毛瑟步枪弹10万发,掷弹筒专用榴弹2万发,81迫击炮弹1000发,70步兵炮弹1000发。”
【扣除军功值:军功值。】
【剩余军功值:1,830,00 】
兑换完成的武器弹药瞬间出现在他那高达1000万立方米的临时储物空间中。宋兴华立刻通过地图定位,选择分散投放到8个大型据点的仓库里。之前,宋兴华就通知过各部,将战场缴获的武器弹药、粮食物资全部集中,运往黎城以北的预设区域,并通知地方部队和各参战团,战斗结束后前往该地点汇总战果、分配战利品。
战场上,肃清残敌和收缴战利品的工作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快!把鬼子的子弹箱都搬出来!” “粮食!这边仓库里全是白面和大米!” “嘿!这还有一门完好的九二步炮!快拉走!” 战士们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收获的激动。虽然战斗激烈,但在绝对优势火力的碾压下,自身伤亡被降到了极低的程度。看着堆积如山的缴获,尤其是那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重武器,哪怕是新二团的老兵也觉得干劲十足,更不用说那些装备简陋的地方部队战士了。
“乖乖,这一仗打的,比我们县大队过去两年缴获的都多!”一个平顺县大队的老兵扛着三支三八大盖,咧着嘴笑道。 “还是主力部队厉害啊,这么多大炮机枪……啥时候咱们也能人手一杆新枪就好了。”一个年轻的襄垣独立营战士羡慕地看着不远处正在集结的新二团部队,他们身上挂着的冲锋枪、扛着的轻机枪,在火光下闪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而与此同时,襄垣、平顺、潞城三县县城的日军指挥部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电话铃声几乎炸响,但传来的全是噩耗。 “报告大队长!XX据点失去联系!最后通讯是遭到猛烈炮击!” “大队长阁下!XXX炮楼方向发生剧烈爆炸,火光冲天,恐怕……” “援军遭到八路军优势兵力阻击,无法突破!”
三个县的日军守备队长脸色惨白,冷汗直流,握着话筒的手都在颤抖。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在同一时间,所有的据点都会遭到毁灭性打击?八路怎么可能有如此强大的火力?!他们仓惶地、几乎是语无伦次地向远在太原的第一军司令部,向他们的旅团长舞伝男、片山省太郎报告这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
太原,日军第一军司令部。
司令官筱冢义男中将刚刚应付完华北方面军关于扫荡准备情况的催问,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雪片般飞来的噩耗淹没了。
“八嘎!你说什么?!襄垣、平顺、潞城三县所有外围据点同时遭到攻击?大部分已经玉碎?!”筱冢义男对着电话咆哮,额头上青筋暴起。 “嗨!司令官阁下!敌军火力极其凶猛,疑似投入了重炮部队!各县守军兵力薄弱,无法出城增援……” “废物!都是废物!”筱冢义男猛地将电话砸在桌上,发出巨大的声响。
他颓然坐回椅子上,胸口剧烈起伏。又是这样!又是这个129师!尤其是那个386旅的新二团!宋兴华!自从这个番号出现,帝国在晋东南的统治就频频受挫,损失惨重。刚刚因为辽县、黎城等地的“失态”被方面军严厉训斥,现在又来了这么一出!三个县的防御体系一夜之间土崩瓦解,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盛怒之下,筱冢义男猛地站起身,将办公桌上的文件、文具、电话机统统扫落在地,发出噼里啪啦的碎裂声。旁边的参谋们噤若寒蝉,低头不敢言语。
发泄过后,筱冢义男喘着粗气,眼神变得阴鸷而冰冷。他深知,目前手中的机动兵力捉襟见肘,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救援和反击。援军!必须等待华北方面军的援军! 他强压下怒火,嘶哑着声音下令:“命令!襄垣、平顺、潞城县城守军,紧闭城门,加强戒备,没有命令,严禁出城作战!所有情报,立刻汇总上报方面军!” “命令各地守军,提高警惕,严防八路军故技重施!” 最后,他几乎是咬着牙说道:“告诉方面军,八路军主力活动异常猖獗,请求增援部队加快速度!待大军一到,我要亲自指挥,将这些可恶的泥腿子,统统消灭!一雪前耻!”
……
天色微明,持续了一夜的枪炮声早已彻底平息。
广阔的战场上,弥漫着硝烟和焦糊的气味。残破的炮楼冒着缕缕青烟,倒塌的工事废墟间,偶尔可见日伪军的尸体。
各支攻坚队伍已经开始有序撤离。战士们扛着、拉着、用大车装着满满的战利品,虽然疲惫,但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笑容和自豪。队伍浩浩荡荡,却井然有序,按照预先的计划,向着共同的目的地——黎城方向汇合。
一天后,李云龙、孔捷、丁伟各自带着队伍陆续来到黎城以北的山谷里,宋兴华兑换的那批崭新武器已经堆放整齐,如同一个小型军火库,在晨曦中闪烁着诱人的光芒。更多的缴获物资还在从四面八方不断运来,堆积如山。
“老李,这下发财了!这么多装备,够老子再扩充一个营了!”丁伟骑着马,对并辔而行的李云龙笑道。
李云龙嘿嘿直乐:“那是!宋小子这回够意思!跟着他打仗,就是痛快!吃肉喝汤,一点不含糊!”
孔捷比较实在:“赶紧清点清楚,该是地方部队的,得给人家分好了。这次他们出力也不小。”
一场规模空前的破袭战落下帷幕,一场丰厚的战利品分配大会,即将开始。
大型据点的战斗更为激烈,但结果毫无悬念。12门105九九式山炮和24门75九四式山炮发出了怒吼,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向日军的环形工事、营房和机枪阵地。不时有宋兴华“赠送”的炸药包在关键位置起爆,将最难啃的硬骨头送上天。
“老天爷……这炮火……比过年放鞭炮还密!”一个县大队的战士趴在冲击阵地上,看着远处被火光映红的天空,喃喃自语。 “啥时候咱们县大队也能有这么一门炮就好了……”另一个战士羡慕地看着不远处新二团炮兵熟练地装填、发射、校射。尽管没有宋兴华“火炮精通”技能的直接指挥,但经过长期严苛训练和实战锻炼的新二团炮兵们,已经成长起来,观测、计算、调整诸元,动作一气呵成,打击精度极高。
日军和伪军完全被打懵了。他们从未经历过如此猛烈、如此精准、如此全面的火力覆盖。电话线早在第一时间就被掐断,求援无门。很多士兵在睡梦中就被炸死,侥幸未死的也被猛烈的炮火压在工事里抬不起头,稍一露头就被精准射杀或者横飞的破片撕碎。
战斗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襄垣县城内的日军大队长试图派出一个中队的援军,但刚出城门不久,就发现前方开阔地上,独立团的轻重机枪、迫击炮严阵以待,冰冷的炮口直指而来。带队的日军中队长吓得魂飞魄散,仓皇退回城内,再也不敢出来。而平顺、潞城方向,预期的援军始终未见踪影。
大约半小时后,一颗颗代表小型据点被攻克。
一个小时后,中型据点也陆续被摧毁.....紧接着是大型据点......战斗的喧嚣持续了不到两个小时,便逐渐归于沉寂,只剩下零星的枪声还在宣告着抵抗的微弱尾声。
宋兴华站在28团阻击阵地后方的临时指挥部前,夜空被远处此起彼伏的信号弹映照得忽明忽暗。红色、绿色、黄色……每一颗升空的信号弹,都代表着一处据点被彻底攻克。电台里,报务员张平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不断报告着最新进展:
“团长!独立团电报,襄垣县境内所有外围据点已肃清!”
“新一团电报,平顺县所有据点拔除!”
“28团丁团长电话,潞城方向最后一个大型据点,信号弹升空!战斗结束!”
成了!宋兴华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远播而来的淡淡味道。他闭上眼睛,脑海中系统提示音几乎连成了片,军功值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疯狂跳动上涨。
【击杀普通士兵XXX,军功值 XXX0…】 【击杀日军分队长(班长)XX,军功值 XXX0…】 【击杀日军小队长(排长)XX,军功值 XXX00…】 【击杀日军中队长(连长)8,军功值 !】 【取得步兵中队级战斗胜利XX,军功值 !】 【缴获物资可供给约4000人(估算),军功值 !】 ……… 最终,军功值的数字定格在了一个令人眩目的高度——【军功值】:1,887,500 !
庞大的数字代表着辉煌的战果,也代表着沉甸甸的责任。宋兴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意识沉入系统商城。
“兑换:三八式步枪1000支,毛瑟98K式步枪1000支,捷克式轻机枪60挺,歪把子轻机枪60挺,九二式重机枪10挺,民二十四式重机枪10挺,八九式掷弹筒200支,81迫击炮20门,九二式步兵炮20门,6.5有坂步枪弹10万发,7.92毛瑟步枪弹10万发,掷弹筒专用榴弹2万发,81迫击炮弹1000发,70步兵炮弹1000发。”
【扣除军功值:军功值。】
【剩余军功值:1,830,00 】
兑换完成的武器弹药瞬间出现在他那高达1000万立方米的临时储物空间中。宋兴华立刻通过地图定位,选择分散投放到8个大型据点的仓库里。之前,宋兴华就通知过各部,将战场缴获的武器弹药、粮食物资全部集中,运往黎城以北的预设区域,并通知地方部队和各参战团,战斗结束后前往该地点汇总战果、分配战利品。
战场上,肃清残敌和收缴战利品的工作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快!把鬼子的子弹箱都搬出来!” “粮食!这边仓库里全是白面和大米!” “嘿!这还有一门完好的九二步炮!快拉走!” 战士们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收获的激动。虽然战斗激烈,但在绝对优势火力的碾压下,自身伤亡被降到了极低的程度。看着堆积如山的缴获,尤其是那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重武器,哪怕是新二团的老兵也觉得干劲十足,更不用说那些装备简陋的地方部队战士了。
“乖乖,这一仗打的,比我们县大队过去两年缴获的都多!”一个平顺县大队的老兵扛着三支三八大盖,咧着嘴笑道。 “还是主力部队厉害啊,这么多大炮机枪……啥时候咱们也能人手一杆新枪就好了。”一个年轻的襄垣独立营战士羡慕地看着不远处正在集结的新二团部队,他们身上挂着的冲锋枪、扛着的轻机枪,在火光下闪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而与此同时,襄垣、平顺、潞城三县县城的日军指挥部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电话铃声几乎炸响,但传来的全是噩耗。 “报告大队长!XX据点失去联系!最后通讯是遭到猛烈炮击!” “大队长阁下!XXX炮楼方向发生剧烈爆炸,火光冲天,恐怕……” “援军遭到八路军优势兵力阻击,无法突破!”
三个县的日军守备队长脸色惨白,冷汗直流,握着话筒的手都在颤抖。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在同一时间,所有的据点都会遭到毁灭性打击?八路怎么可能有如此强大的火力?!他们仓惶地、几乎是语无伦次地向远在太原的第一军司令部,向他们的旅团长舞伝男、片山省太郎报告这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
太原,日军第一军司令部。
司令官筱冢义男中将刚刚应付完华北方面军关于扫荡准备情况的催问,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雪片般飞来的噩耗淹没了。
“八嘎!你说什么?!襄垣、平顺、潞城三县所有外围据点同时遭到攻击?大部分已经玉碎?!”筱冢义男对着电话咆哮,额头上青筋暴起。 “嗨!司令官阁下!敌军火力极其凶猛,疑似投入了重炮部队!各县守军兵力薄弱,无法出城增援……” “废物!都是废物!”筱冢义男猛地将电话砸在桌上,发出巨大的声响。
他颓然坐回椅子上,胸口剧烈起伏。又是这样!又是这个129师!尤其是那个386旅的新二团!宋兴华!自从这个番号出现,帝国在晋东南的统治就频频受挫,损失惨重。刚刚因为辽县、黎城等地的“失态”被方面军严厉训斥,现在又来了这么一出!三个县的防御体系一夜之间土崩瓦解,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盛怒之下,筱冢义男猛地站起身,将办公桌上的文件、文具、电话机统统扫落在地,发出噼里啪啦的碎裂声。旁边的参谋们噤若寒蝉,低头不敢言语。
发泄过后,筱冢义男喘着粗气,眼神变得阴鸷而冰冷。他深知,目前手中的机动兵力捉襟见肘,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救援和反击。援军!必须等待华北方面军的援军! 他强压下怒火,嘶哑着声音下令:“命令!襄垣、平顺、潞城县城守军,紧闭城门,加强戒备,没有命令,严禁出城作战!所有情报,立刻汇总上报方面军!” “命令各地守军,提高警惕,严防八路军故技重施!” 最后,他几乎是咬着牙说道:“告诉方面军,八路军主力活动异常猖獗,请求增援部队加快速度!待大军一到,我要亲自指挥,将这些可恶的泥腿子,统统消灭!一雪前耻!”
……
天色微明,持续了一夜的枪炮声早已彻底平息。
广阔的战场上,弥漫着硝烟和焦糊的气味。残破的炮楼冒着缕缕青烟,倒塌的工事废墟间,偶尔可见日伪军的尸体。
各支攻坚队伍已经开始有序撤离。战士们扛着、拉着、用大车装着满满的战利品,虽然疲惫,但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笑容和自豪。队伍浩浩荡荡,却井然有序,按照预先的计划,向着共同的目的地——黎城方向汇合。
一天后,李云龙、孔捷、丁伟各自带着队伍陆续来到黎城以北的山谷里,宋兴华兑换的那批崭新武器已经堆放整齐,如同一个小型军火库,在晨曦中闪烁着诱人的光芒。更多的缴获物资还在从四面八方不断运来,堆积如山。
“老李,这下发财了!这么多装备,够老子再扩充一个营了!”丁伟骑着马,对并辔而行的李云龙笑道。
李云龙嘿嘿直乐:“那是!宋小子这回够意思!跟着他打仗,就是痛快!吃肉喝汤,一点不含糊!”
孔捷比较实在:“赶紧清点清楚,该是地方部队的,得给人家分好了。这次他们出力也不小。”
一场规模空前的破袭战落下帷幕,一场丰厚的战利品分配大会,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