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飞行员到位-《亮剑:横扫晋察冀》

  宋兴华摆摆手,笑道:“都是为了打鬼子,同志们不用客气。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只有到了能打敢拼的同志们手里,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他转头看向“铁三角”,“三位老哥,剩下的武器,咱们四个团和旅部分一分?我的意见是,新一团、独立团、28团,每家拿500支步枪,1挺重机枪,再挑6门趁手的火炮,不管是迫击炮还是步兵炮。剩下的,连同那些零散的轻机枪、掷弹筒,一并上缴旅部,统筹分配。我们新二团这次就不要武器了,多分点粮食和被服等物资就行。”

  这个分配方案,再次体现了宋兴华的大气。主力团各得一个营的步枪装备,更重要的是,每家都能分到6门火炮!这对于一直缺乏重火力的八路军主力团来说,意义非凡。

  李云龙第一个跳起来:“哈哈!好!老宋够意思!6门炮!老子他娘的也能组建个炮营了!”他仿佛已经看到未来炮火轰鸣,鬼子哭爹喊娘的场景。

  孔捷也笑得合不拢嘴,拍着宋兴华的肩膀:“兴华同志,这份情,老孔记下了!有了这些炮,看以后哪个狗日的据点还敢在老子面前耀武扬威!”

  丁伟比较含蓄,但眼里的精光也暴露了他的兴奋:“如此一来,我们三个团,每个团都能拉出一个像模像样的炮兵营,甚至加强炮营了(迫击炮、战防炮、步兵炮,加在一起超过20门)。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他回想起这次破袭战中,几次攻坚都是依靠集中使用的炮火迅速打开局面,减少了大量步兵伤亡。“火炮,是真能决定战局啊!”

  接下来,自然是一番“愉快”的争吵。主要是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人围绕着哪门炮归谁的问题讨价还价。

  “老李,你那门九二步炮归我,我那两门迫击炮归你,咋样?”

  “滚蛋!老子就看上那门九二了!口径大,打得远!”

  “孔二愣子,你狗日的别抢,那门八一迫击炮是老子先看上的!”

  “谁抢到算谁的!丁伟你手慢怪谁?” 看

  着三位身经百战的老团长像孩子抢玩具一样争得面红耳赤,宋兴华和周围的地方干部们都忍俊不禁。但这种“抠抠搜搜”和“小算计”,恰恰是他们长期在极端困难环境下坚持斗争形成的习惯,也反衬出他们之间毫无芥蒂的深厚战友情谊。

  最终,在宋兴华“和稀泥”式的调解下,三人总算“心满意足”地瓜分完了火炮,个个都像捡了金元宝一样。

  分配方案既定,山谷里更加忙碌起来。各部后勤人员根据清单,兴高采烈地领取属于自己的那份战利品。地方部队的战士们领到崭新的步枪、机枪、掷弹筒和火炮时,许多人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仿佛抱着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他们知道,有了这些家伙,以后就能更好地打鬼子,更好地保护乡亲们。

  队伍开始陆续撤离山谷,返回各自的驻地。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和希望。山谷渐渐空旷下来,只剩下新二团的部分部队以及等待运输的大量物资。

  就在这时,电讯科科长张平急匆匆地跑来,递给宋兴华一份电报:“团长,旅部急电!”

  宋兴华接过电报一看,是旅长亲自发来的。电文先是询问此次大规模破袭战的详细战果和伤亡情况,语气中带着关切和期待。紧接着,第二件事让宋兴华精神一振:旅部通知,他之前通过各种渠道“搞来”的飞行员和地勤机械师,已经安全抵达旅部所在地,让他立即派人前去接应。

  “太好了!”宋兴华心中暗喜,这关键的一步终于到位了。他立刻对副团长赵勇吩咐:“老赵,你带警卫连一个排,押送2100支步枪、9挺轻机枪、7挺重机枪、3门迫击炮、4门九二步兵炮,还有相应的弹药和二十吨粮食,立刻出发,送往旅部。这是上缴的那部分,顺便把旅长要的人给我接回来!一定要确保绝对安全!”

  “是!团长放心!”赵勇领命,立刻转身去安排。

  宋兴华又对通讯兵下令:“给旅部回电:我部协同兄弟部队及地方武装,经一夜激战,已成功荡平襄垣、潞城、平顺三县境内日伪大小据点五十三处。初步统计,毙伤日伪军约三千七百余人,具体数字仍在核实。缴获大批武器装备及物资,详细清单容后专文呈报。我部牺牲一百二十三人,伤二百余人,均已妥善安置。另,所需人员已派赵勇同志前去接应,感谢旅部支持!”

  发出电报后,宋兴华略作思索,再次下令:“命令!防空反坦克1连、2连,守备1连、2连,立即出发,以急行军速度赶往桐峪飞机洞,严密布防,确保飞机洞及周边区域绝对安全,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等待下一步指示!还有,告诉李大同他们,扶桑反抗军的工兵小队在那边执行我安排的特殊任务,不准跟他们出现摩擦。”

  几个传令兵飞奔而去。宋兴华目光投向东南方向,那里是长治机场的所在。他心中盘算着:飞行员和机械师就位,隐蔽的野战机场(飞机洞)也已准备完毕,强大的防空火力前往守卫……下一步,就是突袭长治机场,把鬼子那些宝贵的飞机,变成八路军自己的翅膀了!

  与此同时,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部。

  旅长拿着刚刚收到的宋兴华的回电,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他猛地一拍桌子,把旁边的政委和王参谋长都吓了一跳。 “好!打得好!哈哈哈!”旅长难得地放声大笑,“老陈,老王,你们快看!宋兴华这小子,又给了我们一个大惊喜!”

  政委接过电报,快速浏览,脸上也瞬间布满惊喜:“歼敌三千七百多?拔掉五十三个据点?我的老天爷……这……这简直是一场中型战役的胜利啊!” 王参谋长凑过来看,也是倒吸一口凉气:“缴获必然极丰!这小子,打仗是真有一手!而且你看,伤亡还不算大,牺牲一百多,伤二百多,相对于如此巨大的战果,这代价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旅长兴奋地在指挥部里踱步:“一夜之间,横扫三个县!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战力!这小子搞来的那些装备,加上他那个脑子,真是起了化学反应了!” 政委点头笑道:“更重要的是,他不仅自己能打,还能带动兄弟部队和地方武装一起打,一起发展。你看,他主动提出把大部分缴获加强给地方部队,这份眼光不简单啊!”

  王参谋长沉吟道:“旅长,政委,如此一来,我们在太行的局面可就彻底打开了。三个县的日伪势力被连根拔起,地方武装得到极大加强,群众抗战热情必然空前高涨。这对周边的国民党中央军和阎锡山的晋绥军,也是一个极大的震慑。”

  旅长停下脚步,目光锐利:“说得对!就是要打出个样子给他们看看!告诉他们,抗日的中流砥柱是我们八路军!谁真心打鬼子,谁就能得到百姓拥护,就能发展壮大!宋兴华这一仗,打得及时,打得好!我看,有些墙头草,该好好掂量掂量了!”

  几位旅首长对宋兴华的喜爱和重视,无疑又加深了一层。这个年轻的团长,带来的惊喜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黎城以北的山谷渐渐恢复了宁静。宋兴华让大部队带着各类物资开始新二团的驻地转移。他带着扶桑反抗军、特战侦察排和部分后勤保障连卡车,在这儿等待飞行员到位。

  这儿距离长治机场不到50公里,有系统帮忙,拿下长治机场、夺取飞机如探囊取物般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