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司令大步走进,军大衣下摆带起一阵冷风。在听到河南、直隶日军企图入晋以及晋绥军前出压迫临汾、运城区域的消息后,副总司令睡意全无。尽管宋兴华早已通过那神秘莫测的“渠道”确认了情报的准确性,但如此规模、牵动整个山西乃至华北战局的战役,由不得他这位总部首长不亲自再来确认,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压在他的肩头。
宋兴华转身,利落地敬礼,眼神坚定如磐石:“副总司令,情报经过多方核实,确认无误。”
副总司令走到地图前,粗壮的手指划过黎城、陵川、娘子关等方向,最终重重按在太原之上,眉头紧蹙:“四面烽火,我们这可是在敌人的包围圈里打中心开花,压力非同小可啊,兴华同志。”
宋兴华嘴角勾起一丝冷静而自信的弧度,他指向地图上太原城南那些密密麻麻、代表日军据点的蓝色标记:“压力是有,但战机更大,更致命。副总司令,您看,临汾、运城区域,我129师及地方部队近五万兵力,论人数、论战斗力,都稳压晋绥军那三个军一头;娘子关天险,有一旅2团扼守,我给他们加强了几十门火炮和上万颗反步兵地雷,八千日伪军?让他们在山沟里碰得头破血流吧!白陉和滏口陉入口,120师和地方部队四五万人以逸待劳,兵力对比四比一,背靠巩固的根据地,补给便利,怎么打我们都输不了!至于我们二纵,”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度,“原计划绝不动摇,三天之内,太原城头必将换上我们的旗帜!”
这份近乎狂傲的自信,却源于对自身实力的清晰认知和系统带来的巨大优势,它如同强心剂,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熊德诚参谋长用力一拍大腿,低喝道:“好!就要有这个气势!”
王信庭政委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眉宇间的忧色也散去不少,沉声道:“后勤和政治工作已经全部到位,战士们求战情绪很高。”
副总司令紧锁的眉头终于稍稍舒展,他用力拍了拍额头,像是想起了什么:“你小子,总是能给人惊喜。对了,联系桐峪航校那边,问问常大乾(桐峪航校副校长)第一批速成飞行员怎么样了?能不能拉出来,给鬼子点颜色看看?”
宋兴华赶紧让电讯处和总部联系,与桐峪航校建立起来通讯频道。1个小时后,宋兴华拿着一叠电文走进来说道:“刚刚与常副校长最后确认过。五十名学员已完成俯冲投弹和基础空战格斗训练,可以执行侦察和对地攻击任务。其余学员和部分经验丰富的教员也已做好随时升空支援的准备。不过,我认为眼下战局,还未到动用他们的时候。”
副总司令赞许地看了宋兴华一眼,目光中透着老帅的深谋远虑:“嗯,和我想的一样。空军是我们手里最锋利的剑,也是最大的秘密,不到关键时刻,不能轻易出鞘。一旦出鞘,就必须见血封喉,奠定胜局!告诉常大乾,隐蔽待命,保持最高战备状态!”
“是!”宋兴华肃然应道,随即又关切地问。
几人又就一些具体的战术协同、伤员转运、俘虏安置等细节商讨了片刻,窗外夜色愈发深沉。副总司令、王政委、熊参谋长等人离开后,指挥部内暂时只剩下宋兴华一人以及滴滴答答的电报声。他走到窗边,望着南方漆黑如墨、万籁俱寂的天际,那里,即将被最猛烈的战火撕裂。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闭上眼睛,意识彻底沉入脑海中的【二战军功系统】界面。
【军功值】:82,200,000
看着这个庞大得令人眩晕的数字,宋兴华心念电转。大战在即,后勤是比前线更加重要的生命线。他迅速在系统商城中操作起来,意念划过一个个物品列表:御寒的棉衣棉裤、补充体力的罐头肉食、维持机械运转的汽油柴油、以及堆积如山的各口径炮弹……价值二十万军功值的庞大物资,足足四千吨,被他毫不犹豫地兑换出来,并指定悄然投放至榆次县城西北方一处人迹罕至、易于隐蔽和运输的复杂山坳之中。同时,他动用【空间投放】功能,用手雷精准引爆了大王村与南堰镇之间区域日军埋设的残余地雷,为一旅3团的夜间进攻扫清了障碍。
做完这一切,他立刻唤来一直负责后勤、被誉为“二纵大管家”的司务长老王。老王年纪不大,却因常年操心后勤而显得比实际年龄沧桑,但眼神永远透着一股精明和韧劲。
“老王,”宋兴华压低声音,语气严肃,“县城西北,那个叫‘野狼峪’的山坳,有‘老家’通过特殊渠道紧急送来的一批物资,总数两千吨。其中一千吨是棉衣、粮食、肉类和油料,务必尽快分发到各旅,不能让战士们挨饿受冻!另外一千吨是各口径炮弹,先运一半到前线备用,剩下的作为战略储备。还有,里面有六门改造过的105榴弹炮和大量制作宣传弹的材料,专门用来对城里喊话的,这些东西必须交到冈田翔太手上!”
老王跟随宋兴华多年,早已对这位司令层出不穷的“神通”习以为常,也不多问细节,只是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重重一点头,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司令放心!我老王就是豁出这条命,也保证一粒粮食、一颗炮弹、一件棉衣都不落下!准时送到兄弟们手里!”
“不是让你豁出命,”宋兴华语气放缓,拍了拍他的肩膀,“是要你安全、高效地完成任务。带上榆次独立营两个最能打的连负责警戒,汽车团我给你一半的人手和车辆,昼夜不停,分五路,对应五支攻击部队,给我建立起一条打不垮的钢铁运输线!”
“明白!”老王眼中闪烁着战斗的火光,转身便以不符合其年龄的敏捷冲了出去,很快,指挥部外就传来了汽车引擎的轰鸣声、骡马的嘶鸣声以及他嘶哑却有条不紊的指挥声。一支庞大的混合运输队,在夜幕掩护下,如同苏醒的动脉,开始向战火即将燃起的地方输送宝贵的“血液”。
宋兴华转身,利落地敬礼,眼神坚定如磐石:“副总司令,情报经过多方核实,确认无误。”
副总司令走到地图前,粗壮的手指划过黎城、陵川、娘子关等方向,最终重重按在太原之上,眉头紧蹙:“四面烽火,我们这可是在敌人的包围圈里打中心开花,压力非同小可啊,兴华同志。”
宋兴华嘴角勾起一丝冷静而自信的弧度,他指向地图上太原城南那些密密麻麻、代表日军据点的蓝色标记:“压力是有,但战机更大,更致命。副总司令,您看,临汾、运城区域,我129师及地方部队近五万兵力,论人数、论战斗力,都稳压晋绥军那三个军一头;娘子关天险,有一旅2团扼守,我给他们加强了几十门火炮和上万颗反步兵地雷,八千日伪军?让他们在山沟里碰得头破血流吧!白陉和滏口陉入口,120师和地方部队四五万人以逸待劳,兵力对比四比一,背靠巩固的根据地,补给便利,怎么打我们都输不了!至于我们二纵,”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度,“原计划绝不动摇,三天之内,太原城头必将换上我们的旗帜!”
这份近乎狂傲的自信,却源于对自身实力的清晰认知和系统带来的巨大优势,它如同强心剂,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熊德诚参谋长用力一拍大腿,低喝道:“好!就要有这个气势!”
王信庭政委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眉宇间的忧色也散去不少,沉声道:“后勤和政治工作已经全部到位,战士们求战情绪很高。”
副总司令紧锁的眉头终于稍稍舒展,他用力拍了拍额头,像是想起了什么:“你小子,总是能给人惊喜。对了,联系桐峪航校那边,问问常大乾(桐峪航校副校长)第一批速成飞行员怎么样了?能不能拉出来,给鬼子点颜色看看?”
宋兴华赶紧让电讯处和总部联系,与桐峪航校建立起来通讯频道。1个小时后,宋兴华拿着一叠电文走进来说道:“刚刚与常副校长最后确认过。五十名学员已完成俯冲投弹和基础空战格斗训练,可以执行侦察和对地攻击任务。其余学员和部分经验丰富的教员也已做好随时升空支援的准备。不过,我认为眼下战局,还未到动用他们的时候。”
副总司令赞许地看了宋兴华一眼,目光中透着老帅的深谋远虑:“嗯,和我想的一样。空军是我们手里最锋利的剑,也是最大的秘密,不到关键时刻,不能轻易出鞘。一旦出鞘,就必须见血封喉,奠定胜局!告诉常大乾,隐蔽待命,保持最高战备状态!”
“是!”宋兴华肃然应道,随即又关切地问。
几人又就一些具体的战术协同、伤员转运、俘虏安置等细节商讨了片刻,窗外夜色愈发深沉。副总司令、王政委、熊参谋长等人离开后,指挥部内暂时只剩下宋兴华一人以及滴滴答答的电报声。他走到窗边,望着南方漆黑如墨、万籁俱寂的天际,那里,即将被最猛烈的战火撕裂。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闭上眼睛,意识彻底沉入脑海中的【二战军功系统】界面。
【军功值】:82,200,000
看着这个庞大得令人眩晕的数字,宋兴华心念电转。大战在即,后勤是比前线更加重要的生命线。他迅速在系统商城中操作起来,意念划过一个个物品列表:御寒的棉衣棉裤、补充体力的罐头肉食、维持机械运转的汽油柴油、以及堆积如山的各口径炮弹……价值二十万军功值的庞大物资,足足四千吨,被他毫不犹豫地兑换出来,并指定悄然投放至榆次县城西北方一处人迹罕至、易于隐蔽和运输的复杂山坳之中。同时,他动用【空间投放】功能,用手雷精准引爆了大王村与南堰镇之间区域日军埋设的残余地雷,为一旅3团的夜间进攻扫清了障碍。
做完这一切,他立刻唤来一直负责后勤、被誉为“二纵大管家”的司务长老王。老王年纪不大,却因常年操心后勤而显得比实际年龄沧桑,但眼神永远透着一股精明和韧劲。
“老王,”宋兴华压低声音,语气严肃,“县城西北,那个叫‘野狼峪’的山坳,有‘老家’通过特殊渠道紧急送来的一批物资,总数两千吨。其中一千吨是棉衣、粮食、肉类和油料,务必尽快分发到各旅,不能让战士们挨饿受冻!另外一千吨是各口径炮弹,先运一半到前线备用,剩下的作为战略储备。还有,里面有六门改造过的105榴弹炮和大量制作宣传弹的材料,专门用来对城里喊话的,这些东西必须交到冈田翔太手上!”
老王跟随宋兴华多年,早已对这位司令层出不穷的“神通”习以为常,也不多问细节,只是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重重一点头,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司令放心!我老王就是豁出这条命,也保证一粒粮食、一颗炮弹、一件棉衣都不落下!准时送到兄弟们手里!”
“不是让你豁出命,”宋兴华语气放缓,拍了拍他的肩膀,“是要你安全、高效地完成任务。带上榆次独立营两个最能打的连负责警戒,汽车团我给你一半的人手和车辆,昼夜不停,分五路,对应五支攻击部队,给我建立起一条打不垮的钢铁运输线!”
“明白!”老王眼中闪烁着战斗的火光,转身便以不符合其年龄的敏捷冲了出去,很快,指挥部外就传来了汽车引擎的轰鸣声、骡马的嘶鸣声以及他嘶哑却有条不紊的指挥声。一支庞大的混合运输队,在夜幕掩护下,如同苏醒的动脉,开始向战火即将燃起的地方输送宝贵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