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夜风卷过辽县城墙的豁口,裹挟着浓烈的硝烟和焦糊气味,狠狠灌进宋兴华的鼻腔。他站在城外那片刚刚冷却下来的炮兵阵地上,脚下是翻起的、带着火药味的焦黑泥土。视野之内,这座被撕开大口的县城宛如一头匍匐的巨兽,几处被炮火重点关照过的防御工事仍在倔强地燃烧,橘红色的火舌舔舐着黑暗,映得残垣断壁的轮廓狰狞跳动。城内死寂一片,只有木头燃烧时发出的噼啪爆响,在这片废墟之上显得格外刺耳。
宋兴华的眉头却锁得比那燃烧的梁木还要紧。他的意识沉入系统,那半径三十公里的全景地图清晰地悬浮在脑海深处。代表己方部队的绿色光点正有序地向城内移动,而代表着残敌的、微弱得几乎难以分辨的几十个红色小点,如同被惊散的蟑螂,零散地蛰伏在城内的民房角落或尚未熄灭的瓦砾堆深处。他连一丝犹豫都没有,意念微动,从系统商城里兑换了数十枚边香瓜手雷,精准地通过“空间投放”功能,无声无息地出现在那些红点蜷缩的位置。
脑海深处,代表军功值的那串数字跳动了几下,增加了微不足道的几百点。这点收获,此刻在他心头激不起半点涟漪。
真正的难题,如同沉重的磨盘,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胸口——物资!缴获的物资!
刚刚兑换的海量的武器弹药、药品、油料……再加上高桥大队自身携带的辎重和辽县县城可怜的储备,总量达到了惊人的三百吨!这数字像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焦。他扫过系统提供的运力清单:32辆卡车(大半还是缴获鬼子那几辆破旧的老爷车),253辆骡马车,241匹驮马。哪怕把每匹马、每辆车都压到极限,甚至冒着车轴断裂、牲口累垮的风险超载,也不能一次性运走!
时间,更是悬在头顶的利剑。天边墨蓝的底色已开始被一丝极淡的灰白渗透。黎明,顶多还有六七个小时就会降临。鬼子的侦察机,绝不会放过这片刚刚经历剧烈爆炸的土地。一旦那些铁鸟出现在空中,这庞大的、几乎无法隐蔽的运输队伍,就是最好的靶子!
“必须争分夺秒!”宋兴华猛地一挥手,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斩截,“炮排!立刻拆炮装车!动作要快!”他目光如电,扫过身旁的警卫排长蔡俨和火力排长张铁柱,“警卫排、火力排留下,保护炮排和装备!其他人,全体都有——进城!”
命令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一片短促有力的回应。炮排的战士们立刻如同上紧发条的机器,扑向那些尚有余温的山炮、榴弹炮,熟练地开始拆卸炮闩、炮架。沉重的金属部件碰撞声打破了夜的死寂。
宋兴华顾不上再看一眼,转身大踏步向城门洞开的辽县县城走去。他身后的队伍,如同一条沉默而坚韧的溪流,迅速汇入那破败的城门。
城内弥漫的气息比城外更加复杂刺鼻。焦糊味、血腥味、未散尽的硝烟味,混合着一种破败房屋特有的尘土霉味,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肺叶上。街道上铺满碎石瓦砾,几处燃烧的房屋投下摇曳不定的巨大阴影,将残破的招牌、歪倒的电线杆映照得如同鬼魅。
宋兴华刚踏过一堆还在冒烟的瓦砾,一阵急促杂乱的脚步声就从前方的黑暗里撞了出来。一排长陈大海冲在最前面,那张被硝烟熏得黢黑的脸膛此刻涨得通红,平日里沉稳的步伐都乱了套,几乎是连滚带爬地扑到宋兴华面前,激动得唾沫星子都快喷到连长脸上。
“连长!连长!发了!咱发了天大的财啊!”陈大海的声音又高又亮,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狂喜,在这空旷死寂的街道上激起阵阵回音。他激动地挥舞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县城,“二十辆卡车!整整二十辆!全他娘的塞满了!崭新的三八大盖、歪把子、整箱整箱的子弹、炮弹!还有好些叫不上名的铁疙瘩设备!堆得跟小山似的!”
他话音未落,三排长林桓也像一阵风似的刮到了跟前,胸膛剧烈起伏,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脸上同样洋溢着一种捡到金元宝的狂喜。“连长!地下库!鬼子藏在地下的弹药库!我的老天爷!”他用力拍着自己的大腿,试图让声音不那么颤抖,“那家伙,堆得满满当当!光各式子弹,我估摸着就有三十万发!步枪、轻机枪,武装咱们一个营都绰绰有余!”
紧跟着,四排长冯瑞年也挤了过来,他的兴奋点又不同:“高桥大队!高桥老鬼子带来的老底子!全在城西那片空场子上堆着呢!一个满编大队的装备!九二重机、掷弹筒、迫击炮!还有十五万发子弹!崭新的,油纸包得好好的!”他眼中放光,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排的战士人手一挺机枪的场面。
三个排长,三个方向,如同三股报喜的洪流,瞬间把宋兴华围在中间。他们七嘴八舌,语速快得像连珠炮,兴奋的情绪几乎要凝成实质。
“连长,您说,这得够武装多少人?”
“一个团?不,我看一个旅都够了!”
“还是火力顶天的重装旅!”
他们激动地相互印证着,脸上是纯粹的、毫不掩饰的狂喜,仿佛已经看到未来战场上横扫千军的景象。那巨大的、超出想象的收获,让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也失却了往日的沉稳。
然而,被他们围在中心的宋兴华,脸上却是一片淡然。宋兴华平静的目光掠过三人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微微颔首,语气平淡得如同在说晚饭吃什么:“嗯,知道了。大海,安排人看紧卡车上的物资。林桓,你带三排,还有新兵一连,”他抬手指了指不远处一栋火势正有蔓延趋势的民房,“先去把火给我灭了!老百姓的房子烧不得!冯瑞年,你的四排,立刻控制所有路口和高点,设立警戒哨,防止有人浑水摸鱼。”
三个排长被这兜头一盆冷水浇得有点发懵。预想中的狂喜和嘉奖没有出现,连长平静得仿佛他们汇报的是缴获了几斤小米。陈大海张了张嘴,还想再强调一下那些武器的精良,但接触到宋兴华那双深不见底、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时,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那眼神里没有责备,却有一种不容置疑的紧迫感,比任何激动的言语都更有力量。
“是!连长!”三人条件反射般地立正,刚才的狂喜迅速被一种更深的敬畏和服从取代。他们不再多言,立刻转身,各自吼叫着招呼自己的战士,投入连长分配的任务中去。那巨大的收获带来的兴奋并未消失,只是被强行压了下去,转化为执行命令时更加迅猛的行动力。
宋兴华的目光并未在他们离去的背影上停留,他锐利的视线在混乱的街道上搜寻着。很快,他看到了正和一个穿着打满补丁的皂色长衫的中年男子低声交谈的赵勇。
“赵勇!”宋兴华扬声喊道,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周围的嘈杂。
赵勇闻声,立刻带着那个穿着皂色长衫、面容愁苦的中年男子快步跑了过来。“连长!”赵勇脸上也带着凝重,“这位就是陆大乾同志,组织上安排在县城的。我正准备让他带着人把那些藏起来的鬼子、二鬼子揪出来!”
“宋连长,您好!”陆大乾的声音带着一种长期压抑后的沙哑和谨慎,他伸出布满老茧的手,和宋兴华握了握。他的手冰冷而粗糙。借着不远处燃烧房屋的火光,宋兴华看清了他的脸,约莫四五十岁年纪,颧骨很高,眼窝深陷,刻满了风霜和愁苦的皱纹,像一张揉皱又被勉强抚平的旧纸。他的眼神里有一种长期在敌人眼皮底下讨生活的小心翼翼和深深的疲惫。
“陆同志,辛苦。”宋兴华开门见山,语速快而清晰,“时间紧迫,天亮前鬼子飞机就可能来。城里物资太多,我们运力不够,急缺卡车司机!请你立刻想办法,把城里所有会开卡车的人都给我找来!越快越好!工钱,”宋兴华顿了顿,斩钉截铁地报出一个数字,“跑一趟,五块大洋!现结!还有,城里所有的马车、牛车、独轮车,统统租用!租金给足!愿意卖的直接买!介绍一个司机来的,另给一块大洋谢礼!”
“五…五块大洋?!”陆大乾那双深陷的眼睛瞬间瞪圆了,浑浊的眼珠里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嘴巴微微张开,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他下意识地重复着这个数字,声音因为震惊而变调,“跑一趟…就给五块?还…还介绍一个司机给一块?”他脸上的皱纹都因为这巨大的冲击而剧烈地扭曲起来,那是一种混合着极度震惊、本能的不信以及一丝被这“天价”砸晕的茫然。“宋连长…这…这太多了啊!五块大洋…省着点,够一户人家嚼用大半年了!这…这不合规矩吧?”他看向赵勇,眼神里满是求证和困惑,仿佛在问:这位年轻连长是不是急糊涂了?
宋兴华的眉头却锁得比那燃烧的梁木还要紧。他的意识沉入系统,那半径三十公里的全景地图清晰地悬浮在脑海深处。代表己方部队的绿色光点正有序地向城内移动,而代表着残敌的、微弱得几乎难以分辨的几十个红色小点,如同被惊散的蟑螂,零散地蛰伏在城内的民房角落或尚未熄灭的瓦砾堆深处。他连一丝犹豫都没有,意念微动,从系统商城里兑换了数十枚边香瓜手雷,精准地通过“空间投放”功能,无声无息地出现在那些红点蜷缩的位置。
脑海深处,代表军功值的那串数字跳动了几下,增加了微不足道的几百点。这点收获,此刻在他心头激不起半点涟漪。
真正的难题,如同沉重的磨盘,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胸口——物资!缴获的物资!
刚刚兑换的海量的武器弹药、药品、油料……再加上高桥大队自身携带的辎重和辽县县城可怜的储备,总量达到了惊人的三百吨!这数字像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焦。他扫过系统提供的运力清单:32辆卡车(大半还是缴获鬼子那几辆破旧的老爷车),253辆骡马车,241匹驮马。哪怕把每匹马、每辆车都压到极限,甚至冒着车轴断裂、牲口累垮的风险超载,也不能一次性运走!
时间,更是悬在头顶的利剑。天边墨蓝的底色已开始被一丝极淡的灰白渗透。黎明,顶多还有六七个小时就会降临。鬼子的侦察机,绝不会放过这片刚刚经历剧烈爆炸的土地。一旦那些铁鸟出现在空中,这庞大的、几乎无法隐蔽的运输队伍,就是最好的靶子!
“必须争分夺秒!”宋兴华猛地一挥手,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斩截,“炮排!立刻拆炮装车!动作要快!”他目光如电,扫过身旁的警卫排长蔡俨和火力排长张铁柱,“警卫排、火力排留下,保护炮排和装备!其他人,全体都有——进城!”
命令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一片短促有力的回应。炮排的战士们立刻如同上紧发条的机器,扑向那些尚有余温的山炮、榴弹炮,熟练地开始拆卸炮闩、炮架。沉重的金属部件碰撞声打破了夜的死寂。
宋兴华顾不上再看一眼,转身大踏步向城门洞开的辽县县城走去。他身后的队伍,如同一条沉默而坚韧的溪流,迅速汇入那破败的城门。
城内弥漫的气息比城外更加复杂刺鼻。焦糊味、血腥味、未散尽的硝烟味,混合着一种破败房屋特有的尘土霉味,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肺叶上。街道上铺满碎石瓦砾,几处燃烧的房屋投下摇曳不定的巨大阴影,将残破的招牌、歪倒的电线杆映照得如同鬼魅。
宋兴华刚踏过一堆还在冒烟的瓦砾,一阵急促杂乱的脚步声就从前方的黑暗里撞了出来。一排长陈大海冲在最前面,那张被硝烟熏得黢黑的脸膛此刻涨得通红,平日里沉稳的步伐都乱了套,几乎是连滚带爬地扑到宋兴华面前,激动得唾沫星子都快喷到连长脸上。
“连长!连长!发了!咱发了天大的财啊!”陈大海的声音又高又亮,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狂喜,在这空旷死寂的街道上激起阵阵回音。他激动地挥舞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县城,“二十辆卡车!整整二十辆!全他娘的塞满了!崭新的三八大盖、歪把子、整箱整箱的子弹、炮弹!还有好些叫不上名的铁疙瘩设备!堆得跟小山似的!”
他话音未落,三排长林桓也像一阵风似的刮到了跟前,胸膛剧烈起伏,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脸上同样洋溢着一种捡到金元宝的狂喜。“连长!地下库!鬼子藏在地下的弹药库!我的老天爷!”他用力拍着自己的大腿,试图让声音不那么颤抖,“那家伙,堆得满满当当!光各式子弹,我估摸着就有三十万发!步枪、轻机枪,武装咱们一个营都绰绰有余!”
紧跟着,四排长冯瑞年也挤了过来,他的兴奋点又不同:“高桥大队!高桥老鬼子带来的老底子!全在城西那片空场子上堆着呢!一个满编大队的装备!九二重机、掷弹筒、迫击炮!还有十五万发子弹!崭新的,油纸包得好好的!”他眼中放光,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排的战士人手一挺机枪的场面。
三个排长,三个方向,如同三股报喜的洪流,瞬间把宋兴华围在中间。他们七嘴八舌,语速快得像连珠炮,兴奋的情绪几乎要凝成实质。
“连长,您说,这得够武装多少人?”
“一个团?不,我看一个旅都够了!”
“还是火力顶天的重装旅!”
他们激动地相互印证着,脸上是纯粹的、毫不掩饰的狂喜,仿佛已经看到未来战场上横扫千军的景象。那巨大的、超出想象的收获,让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也失却了往日的沉稳。
然而,被他们围在中心的宋兴华,脸上却是一片淡然。宋兴华平静的目光掠过三人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微微颔首,语气平淡得如同在说晚饭吃什么:“嗯,知道了。大海,安排人看紧卡车上的物资。林桓,你带三排,还有新兵一连,”他抬手指了指不远处一栋火势正有蔓延趋势的民房,“先去把火给我灭了!老百姓的房子烧不得!冯瑞年,你的四排,立刻控制所有路口和高点,设立警戒哨,防止有人浑水摸鱼。”
三个排长被这兜头一盆冷水浇得有点发懵。预想中的狂喜和嘉奖没有出现,连长平静得仿佛他们汇报的是缴获了几斤小米。陈大海张了张嘴,还想再强调一下那些武器的精良,但接触到宋兴华那双深不见底、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时,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那眼神里没有责备,却有一种不容置疑的紧迫感,比任何激动的言语都更有力量。
“是!连长!”三人条件反射般地立正,刚才的狂喜迅速被一种更深的敬畏和服从取代。他们不再多言,立刻转身,各自吼叫着招呼自己的战士,投入连长分配的任务中去。那巨大的收获带来的兴奋并未消失,只是被强行压了下去,转化为执行命令时更加迅猛的行动力。
宋兴华的目光并未在他们离去的背影上停留,他锐利的视线在混乱的街道上搜寻着。很快,他看到了正和一个穿着打满补丁的皂色长衫的中年男子低声交谈的赵勇。
“赵勇!”宋兴华扬声喊道,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周围的嘈杂。
赵勇闻声,立刻带着那个穿着皂色长衫、面容愁苦的中年男子快步跑了过来。“连长!”赵勇脸上也带着凝重,“这位就是陆大乾同志,组织上安排在县城的。我正准备让他带着人把那些藏起来的鬼子、二鬼子揪出来!”
“宋连长,您好!”陆大乾的声音带着一种长期压抑后的沙哑和谨慎,他伸出布满老茧的手,和宋兴华握了握。他的手冰冷而粗糙。借着不远处燃烧房屋的火光,宋兴华看清了他的脸,约莫四五十岁年纪,颧骨很高,眼窝深陷,刻满了风霜和愁苦的皱纹,像一张揉皱又被勉强抚平的旧纸。他的眼神里有一种长期在敌人眼皮底下讨生活的小心翼翼和深深的疲惫。
“陆同志,辛苦。”宋兴华开门见山,语速快而清晰,“时间紧迫,天亮前鬼子飞机就可能来。城里物资太多,我们运力不够,急缺卡车司机!请你立刻想办法,把城里所有会开卡车的人都给我找来!越快越好!工钱,”宋兴华顿了顿,斩钉截铁地报出一个数字,“跑一趟,五块大洋!现结!还有,城里所有的马车、牛车、独轮车,统统租用!租金给足!愿意卖的直接买!介绍一个司机来的,另给一块大洋谢礼!”
“五…五块大洋?!”陆大乾那双深陷的眼睛瞬间瞪圆了,浑浊的眼珠里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嘴巴微微张开,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他下意识地重复着这个数字,声音因为震惊而变调,“跑一趟…就给五块?还…还介绍一个司机给一块?”他脸上的皱纹都因为这巨大的冲击而剧烈地扭曲起来,那是一种混合着极度震惊、本能的不信以及一丝被这“天价”砸晕的茫然。“宋连长…这…这太多了啊!五块大洋…省着点,够一户人家嚼用大半年了!这…这不合规矩吧?”他看向赵勇,眼神里满是求证和困惑,仿佛在问:这位年轻连长是不是急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