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乡村口,宋兴华用力搓了搓被山间寒气冻得有些麻木的脸颊,朝着身后蜿蜒如长龙的骡马大车队挥了挥手。车轮碾过碎石路,发出沉闷而持续的辘辘声响,如同大地低沉的脉搏。他这位新鲜出炉的“运输大队长”,正押着从辽县城里抠出来的最后三分之一家当,朝着386旅旅部艰难跋涉。
道路崎岖,尘土飞扬。宋兴华坐在打头一辆卡车的副驾驶位上,目光掠过车窗外掠过的枯黄山峦和萧索村落,心头却异常踏实。系统空间里,那三十多万点沉甸甸的军功值,以及兑换清单上密密麻麻的武器选项,构成了他在这烽火岁月里最大的底气。全景地图无声展开,意识覆盖着半径九十公里的范围,代表己方的绿色光点与代表未知的灰色区域泾渭分明,雷达预警模块平静如水,暂时没有刺眼的红点闯入这片属于八路军的山区腹地。
抵达旅部已是午后。旅部驻扎在一个更为隐蔽的山坳里,条件比小柳乡好了不少,但依旧简陋。旅部参谋们清点物资时那压抑不住的惊叹声,是对此行价值最好的注解。陈旅长亲自出来拍了拍宋兴华的肩膀,没多说什么,但那眼神里的分量,宋兴华懂。
卸完物资,宋兴华没急着走。他指挥着带来的保障排战士,又从几辆特意留下的卡车上吭哧吭哧搬下来一批装备。崭新的PPD-40冲锋枪乌黑锃亮,沉重的M重机枪泛着冷硬的蓝光,还有成箱的子弹和手雷。旅部仓库的老保管员看得眼睛都直了,一个劲儿地念叨:“我的乖乖,宋连长,你这是把阎锡山的军火库给端了?”
“哪能啊,”宋兴华笑了笑,目光投向旅部旁边通往新一团驻地的那条山道,“这是给咱李团长的‘慰问品’,他这次没捞着打县城,怕是憋着气呢。”
陈旅长闻言,嘴角不易察觉地向上弯了一下,没点破,只是挥挥手:“赶紧的,给云龙送去!别让那小子等急了跳脚!”
卡车再次启动,卷起一路烟尘直奔新一团驻地杨村。远远地,就看见村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下,一个黑塔似的身影抱着膀子戳在那里,不是李云龙是谁?他身边还站着个书生模样的赵刚。
车还没停稳,李云龙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就吼开了:“我说宋大财主!你小子发了横财,就空着手来看老哥哥我?辽县那满仓库的‘洋落儿’,老子连根毛都没摸着!他娘的,老子带人堵了半天援兵,功劳苦劳全让你小子一个人占了!”
宋兴华跳下车,脸上堆起无奈的笑:“团长,您消消气!这不是给您送温暖来了嘛!”他一挥手,保障排的战士立刻掀开后面几辆卡车的篷布。
阳光下,冰冷的钢铁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整整四挺崭新的九二式重机枪,十挺歪把子轻机枪,二十支挂着弹鼓的PPD-40冲锋枪,四十具八九式掷弹筒,甚至还有十门闪着烤蓝幽光的81迫击炮!旁边堆叠的弹药箱更是小山一般。
“这……”李云龙倒抽一口凉气,眼珠子瞪得溜圆,刚才那点愤懑瞬间烟消云散,搓着大手,绕着装备转了好几圈,嘴里啧啧有声,“好家伙!宋老弟,够意思!真他娘的够意思!老子就知道你小子不会忘了咱!”他重重一巴掌拍在宋兴华肩膀上,力道大得让宋兴华一个趔趄,“啥也别说了,以后你新二团的事,就是我李云龙的事!有难处尽管开口!”
邢副团长看着这堆堪称奢侈的装备,也是又惊又喜,但习惯让他立刻想到纪律问题,忍不住低声提醒:“老李,这……数量有点大,是不是该跟旅部……”
“哎呀,老刑!”李云龙一挥手打断他,眉飞色舞,“旅长都默许了!这是宋老弟个人支援咱新一团的‘慰问品’,增进兄弟部队感情嘛!对不对,宋老弟?”他朝宋兴华挤挤眼。
宋兴华笑着点头:“对,一点心意,请李团长和邢副团长务必收下,改善改善咱们新一团的火力。”
李云龙乐得合不拢嘴,立刻吆喝新一团的战士过来搬东西,那架势,活像怕宋兴华反悔似的。看着新一团战士们围着新装备兴奋地议论,脸上洋溢着如同过年般的笑容,宋兴华心头那点因辽县战役未能完全公开表彰而产生的最后一丝阴霾,也被这纯粹的战友情谊驱散了。
告别了欢天喜地的李云龙,宋兴华又马不停蹄地将剩下的三分之二物资押送到了师部。师部所在的山谷更加深邃,警戒也森严得多。交接过程异常顺利,师部后勤的同志效率极高,清点、入库井井有条。宋兴华只来得及远远瞥见几位大佬在指挥部外低声交谈的身影,便被礼貌地告知可以返回驻地了。师部和总部几位大佬想见他,显然不是现在这个忙乱的节骨眼。
回程的路似乎格外漫长。当小柳乡那熟悉的土坯房轮廓终于出现在视野里时,宋兴华才感到一阵疲惫袭来。他刚跳下车,准备让战士们休整一下,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便由远及近,打破了山村的宁静。
“宋兴华同志!”旅部的通信员飞身下马,脸上带着长途奔波的尘土和抑制不住的激动,声音洪亮得能穿透整个打谷场,“旅长命令!全体集合!”
尖锐的哨音立刻在小柳乡上空凄厉地响起,穿透每一间土坯房。一连的战士们反应最快,从各自的营房、训练场、警戒哨位飞奔而出,迅速在村中央的打谷场上列队。紧接着,县大队的战士们、新兵一连、新兵二连那些还带着些懵懂和稚气的面孔也汇入进来。近千人的队伍,黑压压一片,在打谷场上迅速成型,只余下粗重的呼吸和皮靴踏地的闷响。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谷场前方那个临时垒起的土台子上。
旅长陈赓的身影出现在土台中央,他一身洗得发白的灰布军装,风尘仆仆,但腰杆挺得笔直,目光如电扫过全场,自带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旅政委王新亭和参谋长周希汉肃立在他左右。整个打谷场落针可闻,只有山风掠过树梢的呜咽。
“同志们!”陈旅长开口,声音洪亮,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辽县战役,经过师部详细调查、反复研究,现正式宣布处理决定!”
台下所有战士的心都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辽县一战,他们付出了血的代价,打下了县城,缴获如山,但战斗过程……太过离奇,太过高效,甚至有些“诡异”。功过,究竟如何论定?空气仿佛凝固了。
“第一,”陈旅长斩钉截铁,“此次战役,过程特殊,功过相抵!不予公开表彰,不做全师宣传!”
这第一句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队伍中刚刚燃起的一丝期待。许多战士的眼神黯淡下去,头颅微微低垂。赵勇站在县大队前列,眉头紧紧锁起,牙关不自觉地咬住,腮帮子绷出硬朗的线条。
“第二!”陈旅长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激荡人心的力量,“鉴于缴获物资数量巨大,为抗战做出重要贡献,经师党委研究决定:给予所有参战单位——包括129师386旅新一团一营一连、辽县县大队、新兵一连、新兵二连——记集体三等功一次!”
“轰!”短暂的死寂后,巨大的欢呼声如同压抑已久的火山,猛然爆发出来!刚才的失落瞬间被这巨大的荣誉冲散。战士们涨红了脸,激动地挥舞着拳头,互相捶打着肩膀,眼中涌动着骄傲和狂喜的光芒!集体三等功!这是实打实的、写入履历的功勋!是对他们浴血奋战最直接的肯定!整个打谷场沸腾了,声浪几乎要掀翻山谷。
陈旅长面带欣慰的笑容,双手微微下压,示意大家安静。待声浪稍歇,他继续宣读,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第三!宋兴华同志,因主动上交‘七项军事技术革新’成果,对我军军工建设、后勤保障等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特记个人特等功一次!”
“哗——!”这一次的声浪比刚才更加汹涌澎湃!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到队伍最前方那个挺拔的身影上。特等功!在八路军中,这几乎是传说中的荣誉!宋兴华能清晰地感受到背后那近千道目光,灼热、钦佩、难以置信!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荡,挺直了脊梁。
“第四!”陈旅长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盖过了所有喧嚣,“经师部研究决定:以原新一团一营一连炮一排、炮二排、炮三排为基础,组建129师师直属炮营!暂由宋兴华同志代管训练!师部、总部有重大作战任务时,再行归建!人员缺额,由师部统一补充!”
组建师直属炮营!这意味着他们的炮兵,不再是依附于某个团的火力,而是直属于师部的战略力量!炮一排的周大龙、炮二排的吴大江、炮三排的郑淮,这些老炮手们激动得浑身颤抖,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第五!”陈旅长的声音带着一种开创历史的宣告意味,“以原新一团一营一连、辽县县大队、新兵一连、新兵二连为基干,组建129师386旅新二团!任命宋兴华同志为新二团团长!任命赵勇同志为副团长!政委一职,暂由宋兴华同志兼任,待师部有合适人选后,再行任命!”
新二团!团长!宋兴华!
道路崎岖,尘土飞扬。宋兴华坐在打头一辆卡车的副驾驶位上,目光掠过车窗外掠过的枯黄山峦和萧索村落,心头却异常踏实。系统空间里,那三十多万点沉甸甸的军功值,以及兑换清单上密密麻麻的武器选项,构成了他在这烽火岁月里最大的底气。全景地图无声展开,意识覆盖着半径九十公里的范围,代表己方的绿色光点与代表未知的灰色区域泾渭分明,雷达预警模块平静如水,暂时没有刺眼的红点闯入这片属于八路军的山区腹地。
抵达旅部已是午后。旅部驻扎在一个更为隐蔽的山坳里,条件比小柳乡好了不少,但依旧简陋。旅部参谋们清点物资时那压抑不住的惊叹声,是对此行价值最好的注解。陈旅长亲自出来拍了拍宋兴华的肩膀,没多说什么,但那眼神里的分量,宋兴华懂。
卸完物资,宋兴华没急着走。他指挥着带来的保障排战士,又从几辆特意留下的卡车上吭哧吭哧搬下来一批装备。崭新的PPD-40冲锋枪乌黑锃亮,沉重的M重机枪泛着冷硬的蓝光,还有成箱的子弹和手雷。旅部仓库的老保管员看得眼睛都直了,一个劲儿地念叨:“我的乖乖,宋连长,你这是把阎锡山的军火库给端了?”
“哪能啊,”宋兴华笑了笑,目光投向旅部旁边通往新一团驻地的那条山道,“这是给咱李团长的‘慰问品’,他这次没捞着打县城,怕是憋着气呢。”
陈旅长闻言,嘴角不易察觉地向上弯了一下,没点破,只是挥挥手:“赶紧的,给云龙送去!别让那小子等急了跳脚!”
卡车再次启动,卷起一路烟尘直奔新一团驻地杨村。远远地,就看见村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下,一个黑塔似的身影抱着膀子戳在那里,不是李云龙是谁?他身边还站着个书生模样的赵刚。
车还没停稳,李云龙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就吼开了:“我说宋大财主!你小子发了横财,就空着手来看老哥哥我?辽县那满仓库的‘洋落儿’,老子连根毛都没摸着!他娘的,老子带人堵了半天援兵,功劳苦劳全让你小子一个人占了!”
宋兴华跳下车,脸上堆起无奈的笑:“团长,您消消气!这不是给您送温暖来了嘛!”他一挥手,保障排的战士立刻掀开后面几辆卡车的篷布。
阳光下,冰冷的钢铁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整整四挺崭新的九二式重机枪,十挺歪把子轻机枪,二十支挂着弹鼓的PPD-40冲锋枪,四十具八九式掷弹筒,甚至还有十门闪着烤蓝幽光的81迫击炮!旁边堆叠的弹药箱更是小山一般。
“这……”李云龙倒抽一口凉气,眼珠子瞪得溜圆,刚才那点愤懑瞬间烟消云散,搓着大手,绕着装备转了好几圈,嘴里啧啧有声,“好家伙!宋老弟,够意思!真他娘的够意思!老子就知道你小子不会忘了咱!”他重重一巴掌拍在宋兴华肩膀上,力道大得让宋兴华一个趔趄,“啥也别说了,以后你新二团的事,就是我李云龙的事!有难处尽管开口!”
邢副团长看着这堆堪称奢侈的装备,也是又惊又喜,但习惯让他立刻想到纪律问题,忍不住低声提醒:“老李,这……数量有点大,是不是该跟旅部……”
“哎呀,老刑!”李云龙一挥手打断他,眉飞色舞,“旅长都默许了!这是宋老弟个人支援咱新一团的‘慰问品’,增进兄弟部队感情嘛!对不对,宋老弟?”他朝宋兴华挤挤眼。
宋兴华笑着点头:“对,一点心意,请李团长和邢副团长务必收下,改善改善咱们新一团的火力。”
李云龙乐得合不拢嘴,立刻吆喝新一团的战士过来搬东西,那架势,活像怕宋兴华反悔似的。看着新一团战士们围着新装备兴奋地议论,脸上洋溢着如同过年般的笑容,宋兴华心头那点因辽县战役未能完全公开表彰而产生的最后一丝阴霾,也被这纯粹的战友情谊驱散了。
告别了欢天喜地的李云龙,宋兴华又马不停蹄地将剩下的三分之二物资押送到了师部。师部所在的山谷更加深邃,警戒也森严得多。交接过程异常顺利,师部后勤的同志效率极高,清点、入库井井有条。宋兴华只来得及远远瞥见几位大佬在指挥部外低声交谈的身影,便被礼貌地告知可以返回驻地了。师部和总部几位大佬想见他,显然不是现在这个忙乱的节骨眼。
回程的路似乎格外漫长。当小柳乡那熟悉的土坯房轮廓终于出现在视野里时,宋兴华才感到一阵疲惫袭来。他刚跳下车,准备让战士们休整一下,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便由远及近,打破了山村的宁静。
“宋兴华同志!”旅部的通信员飞身下马,脸上带着长途奔波的尘土和抑制不住的激动,声音洪亮得能穿透整个打谷场,“旅长命令!全体集合!”
尖锐的哨音立刻在小柳乡上空凄厉地响起,穿透每一间土坯房。一连的战士们反应最快,从各自的营房、训练场、警戒哨位飞奔而出,迅速在村中央的打谷场上列队。紧接着,县大队的战士们、新兵一连、新兵二连那些还带着些懵懂和稚气的面孔也汇入进来。近千人的队伍,黑压压一片,在打谷场上迅速成型,只余下粗重的呼吸和皮靴踏地的闷响。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谷场前方那个临时垒起的土台子上。
旅长陈赓的身影出现在土台中央,他一身洗得发白的灰布军装,风尘仆仆,但腰杆挺得笔直,目光如电扫过全场,自带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旅政委王新亭和参谋长周希汉肃立在他左右。整个打谷场落针可闻,只有山风掠过树梢的呜咽。
“同志们!”陈旅长开口,声音洪亮,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辽县战役,经过师部详细调查、反复研究,现正式宣布处理决定!”
台下所有战士的心都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辽县一战,他们付出了血的代价,打下了县城,缴获如山,但战斗过程……太过离奇,太过高效,甚至有些“诡异”。功过,究竟如何论定?空气仿佛凝固了。
“第一,”陈旅长斩钉截铁,“此次战役,过程特殊,功过相抵!不予公开表彰,不做全师宣传!”
这第一句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队伍中刚刚燃起的一丝期待。许多战士的眼神黯淡下去,头颅微微低垂。赵勇站在县大队前列,眉头紧紧锁起,牙关不自觉地咬住,腮帮子绷出硬朗的线条。
“第二!”陈旅长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激荡人心的力量,“鉴于缴获物资数量巨大,为抗战做出重要贡献,经师党委研究决定:给予所有参战单位——包括129师386旅新一团一营一连、辽县县大队、新兵一连、新兵二连——记集体三等功一次!”
“轰!”短暂的死寂后,巨大的欢呼声如同压抑已久的火山,猛然爆发出来!刚才的失落瞬间被这巨大的荣誉冲散。战士们涨红了脸,激动地挥舞着拳头,互相捶打着肩膀,眼中涌动着骄傲和狂喜的光芒!集体三等功!这是实打实的、写入履历的功勋!是对他们浴血奋战最直接的肯定!整个打谷场沸腾了,声浪几乎要掀翻山谷。
陈旅长面带欣慰的笑容,双手微微下压,示意大家安静。待声浪稍歇,他继续宣读,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第三!宋兴华同志,因主动上交‘七项军事技术革新’成果,对我军军工建设、后勤保障等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特记个人特等功一次!”
“哗——!”这一次的声浪比刚才更加汹涌澎湃!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到队伍最前方那个挺拔的身影上。特等功!在八路军中,这几乎是传说中的荣誉!宋兴华能清晰地感受到背后那近千道目光,灼热、钦佩、难以置信!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荡,挺直了脊梁。
“第四!”陈旅长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盖过了所有喧嚣,“经师部研究决定:以原新一团一营一连炮一排、炮二排、炮三排为基础,组建129师师直属炮营!暂由宋兴华同志代管训练!师部、总部有重大作战任务时,再行归建!人员缺额,由师部统一补充!”
组建师直属炮营!这意味着他们的炮兵,不再是依附于某个团的火力,而是直属于师部的战略力量!炮一排的周大龙、炮二排的吴大江、炮三排的郑淮,这些老炮手们激动得浑身颤抖,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第五!”陈旅长的声音带着一种开创历史的宣告意味,“以原新一团一营一连、辽县县大队、新兵一连、新兵二连为基干,组建129师386旅新二团!任命宋兴华同志为新二团团长!任命赵勇同志为副团长!政委一职,暂由宋兴华同志兼任,待师部有合适人选后,再行任命!”
新二团!团长!宋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