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饥饿营销-《跨级升官后,领导们集体破防了》

  刘立哲和王明涛都懵了,让消费者掏钱给他们生产产品,怎么听不明白呢?

  彭泽峰看着两人问道:“二位知道订购吧?我们生活中许多产品都是先付钱,再拿到购买的东西。”

  “当然传统电子产品销售中,很少有订购,都是实物现货,可也不是绝对没有。”

  “贵公司生产的新品性价比极高,同样的性能可以比竞品便宜几百块,那么晚几天拿到手又有什么问题?”

  “先交钱,按照交钱顺序拿货,这样消费者也不是不能接受。”

  其实现在很多组装机也是如此,先交钱,确定配置,过两天才会拿到电脑,这两天就是零售商去其他地方攒货去了。

  “即使消费者能接受这个模式的比较少,但零售商们肯定愿意接受,只要他们有利可图。”

  “电子产品销售中,先给零售商供货,一个月结款很常见,许多零售巨头的账期甚至能达到三到五个月,那是因为厂商需要零售商,所以零售商的话语权更大。”

  “但你们的产品一出现就是最火的产品,受到消费者的热捧,零售商难道看不到,他们会不想赚这份钱?”

  “你们完全可以去跟那些做电脑城的企业联系,甚至自建销售渠道,等到大家都看到你们的销售表现之后,主动来做零售商的会更多。”

  赚钱的产品,哪个零售商会不愿意卖?

  你不卖,其他人就会抢着卖。

  刘立哲迟疑了一下问道:“彭局长,即使我们的产品性价比高,也不一定就会被零售商热捧吧?”

  彭泽峰继续说道:“那如果告诉零售商和消费者们,我们的产能有限呢?”

  “如果不先交定金,那我们无法保证产能,无法保证将这款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提供给大家,我们就依然只做代工。”

  王明涛脱口而出:“彭局长是想做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这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最主要使用这种方式的就是一些奢侈品品牌。

  他们弄什么限量款,以此来提升某些产品的售价和利润率,让产品热度变得更高,还能顺便提升品牌逼格。

  实际上那些奢侈品的溢价率往往高到离谱。

  但采用了饥饿营销之后,反而销售表现非常好,消费者很吃这一套。

  可那都是很贵的商品才采用的方式,一两千块的电脑显示器也用饥饿营销,消费者和零售商能买账吗?

  “二位,你们是不是觉得显示器不适合饥饿营销?可别忘了你们生产的显示器可以比其他同行的产品低几百块,且性能更高。”

  “你们还可以宣传,买国外厂商的产品就是充大头,甚至可以在网络上宣传支持国货的概念。”

  王明涛和刘立哲脸色都变了。

  支持国货,这可跟现在的政策背道而驰,该不会引起上头的反感吧?

  彭泽峰看到两人的脸色,笑着说道:“二位,我们是用网络宣传,不是电视媒体,这么做不会被领导不满的。”

  “那些外商也不会因为这种论调,就退出国内市场,资本逐利,他们哪儿会放弃全球潜力最大的市场?”

  哪个厂商放弃了,那么就容易从全球一流快速滑落到全球二流。

  “但是此举可以极大的刺激消费者的热情,也能对品牌宣传有极大的好处,让消费者重视国货技术的崛起。”

  “难道你们就愿意一直以代工厂生存,愿意看着技术提升起来,却永远被压一头吗?”

  “有了钱,你们才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中,才能让技术更快提升,真正成为产量和技术都是行业第一!”

  王明涛跟刘立哲对视一眼,两人都发现彭泽峰对他们公司的未来是下了苦功夫的,而且也确实言之有物。

  刘立哲今天过来,就是因为董事会对这件事也很重视,觉得应该听一听保城的想法。

  可实际上刘立哲不认为彭泽峰能说出什么打动他的话,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可现在却改了主意。

  “彭局长,今天跟你聊的很开心,也感谢你为我们公司的未来考虑的如此深远。”

  “我们会回去尽快讨论一下,给你们一个答复,不会让你们等太久。”

  彭泽峰跟刘立哲握着手:“我相信贵公司在我们这里投资是双赢,我也坚信贵公司能够发展成行业真正的巨头,有着最大的行业话语权,有着行业中最顶尖的技术。”

  “我也认识几个做电脑城的老板,联系方式都在上面,不管贵公司是否投资保城,这个都送给你们,我也希望国产电子产品,真正能站在世界之巅。”

  两人离开之后,李义山小声问道:“领导,您把联系方式都给他们了,他们最终选择其他城市,我们不是白帮忙了?”

  为了东方公司的投资,领导可都忙活了很久,就这么把好处给对方了?

  彭泽峰转头看着李义山:“小李,我连生产、销售、宣传的方案都直白的告诉了他们,不差这些联系方式了,而且只要他们想,其实拿到这些联系方式并不难。”

  “我是在向他们展示态度,至少在他们心里会觉得我们保城有格局,即使这次失败,未来他们想要扩张的时候,也会考虑到我们保城。”

  “而且许多企业投资的时候,不只是考虑基础的投资条件,也会考虑到政府和人的因素。”

  “我们为他们做了这么多,希望能感动到他们,在他们做决策的时候,能够略微倾向于我们就够了。”

  “走吧,今天不是还有一个投资商要来吗,我们也别闲着。”

  彭泽峰已经做了所有自己能做的,剩下的就看对方的决定。

  只要对方没有当场翻脸,觉得他对东方公司的未来发展干涉太多,那么成功的希望就还在。

  半个月很快过去了,听说东方公司又去了其他一些城市进行考察,不只是北河省的。

  就在大家以为这次招商引资要失败了的时候,彭泽峰忽然接到了东方公司打来的电话,他们希望就一些优惠条件再次进行商谈。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彭泽峰笑了,他知道事情已经成功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