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乐北县-《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

  两日后。

  夕阳西下,暗红色的阳光洒在大地上。

  暗十一行人褪去夜行衣,换上粗布短打的商贩装束,赶着几辆装满货物的马车,混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缓缓驶入云河郡乐北县城。

  城门口,守卫只是随意瞥了眼他们出示的通关文牒,便挥手放行——谁能想到,这些看似普通的商队马车上,暗藏着足以让整座城池陷入地狱的剧毒之物。

  乐北县作为云河郡首屈一指的大县,素来繁华。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茶楼酒肆的吆喝声、小贩的叫卖声透气皮肤。

  街边的食肆飘出诱人的肉香,货郎挑着担子穿梭在人群中,不时有孩童嬉笑打闹着跑过。

  这座扼守交通要道的城池,每日往来商贾、旅人无数,正是散播瘟疫的绝佳之地。

  暗十目光扫过热闹的街市,心中暗自盘算。

  他们此行带来的毒药,是绝命毒师精心调配的毒药,只需混入水源或食物,便能在一日内引发高热、咳血,传染性极强。

  更棘手的是,这种毒药会随着感染者的增多而变异,让医者难以找到破解之法。

  “大人,城西有座义庄,平日里无人看管,适合作为落脚之处。”一名暗卫低声提醒道。

  暗十微微颔首,队伍随即转向城西。

  这支队伍不过是暗卫大军中的一支。

  其他暗卫小队早已分散到其他地区,有的负责投毒,有的负责制造混乱,还有的伺机破坏官府粮仓。

  一场足以动摇秦王根基的阴谋,正如同蛛网般在北方大地悄然铺开。

  暗十一行人踏入义庄时,残阳正将斑驳的照壁染成血色。

  众人利落地卸下马车上的货物,将毒药匣子藏好,又用稻草仔细遮掩。

  义庄守夜的老汉提着油灯晃过来,暗十随手掷出一锭银子,沙哑道:“借住一日,明早就走。”

  老汉掂了掂分量,摆摆手便缩回火堆旁——在这鱼龙混杂的地界,三教九流见得多了,谁也不会多问。

  待安顿妥当,暗十压低声音对手下吩咐:“今夜摸清县城水源分布,事成即刻撤离,莫要逗留!”

  暗卫们齐刷刷抱拳,身影如鬼魅般没入夜色。

  暗十独自走上义庄后的土丘,俯瞰着灯火渐次亮起的乐北县城。

  他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冷笑,“明日此时,这繁华之地便要尸横遍野了。”

  晚风卷着沙砾打在脸上,他心中毫无波澜。

  在暗卫的世界里,人命不过是棋盘上的棋子。

  他们自幼被训练成没有感情的杀人机器,任务高于一切。

  看着远处城墙上摇曳的火把,暗十心中盘算着下一站的路线——待乐北县陷入瘟疫恐慌,他们便趁着混乱奔赴下一座城池,像瘟疫本身一样,将死亡与恐惧不断蔓延。

  毕竟,只要能完成任务,就算千万人沦为枯骨,又与他们何干?

  夜深了,街上连打更声都没了。

  暗卫们一个个猫着腰溜回义庄,衣服上还沾着露水。

  他们围到暗十身边,低声汇报。

  “城东的惠民井找到了,打水的人最多”

  “城西龙王庙的井直通衙门后院”

  “城南还有个给粮仓送水的暗渠”。

  暗十听完,点了点头说:“都听好,今晚分三路行动,.......,记住,毒药一沾到水就化,投完马上撤,别磨蹭!”

  他特意强调:“这毒只能管用一天,但只要有人喝了,吐口唾沫、打个喷嚏都能传给别人,足够闹翻天了。”

  等到三更天,街上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几道黑影悄无声息地摸进城里,有的翻墙进了衙门后院,有的蹲在水井旁张望。

  确定没人后,他们迅速掏出藏在怀里的药包,全倒进井里,又猫着腰从巷子溜走。

  下半夜,暗卫们陆陆续续回了义庄,个个累得直喘气。

  暗十看了看四周,说:“天一亮,我们就出城。”

  其余人纷纷点头。

  一夜无话。

  东边的太阳尚未露头,天边已泛起鱼肚白。

  暗十等人裹紧披风,混在城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里。

  挑着菜担的老农正与卖豆腐的汉子打着趣;几个年轻后生扛着锄头,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着哪家的闺女最水灵;抱着孩子的妇人轻轻晃着襁褓,哼着温柔的摇篮曲,逗得孩子咯咯直笑。

  谁也不会想到,这看似寻常的清晨,竟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

  又过了一刻钟,城门却迟迟未开。

  暗十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安。

  身旁的暗卫压低声音:“头儿,今天这情况不对劲啊。”

  周围的百姓也开始骚动起来,有人踮着脚往城楼上张望,有人扯着嗓子喊道:“官爷们,咋还不开城门呐?耽误下地干活可咋整!”

  暗十心里“咯噔”一下。

  “靠,不会这么快就东窗事发了吧?”

  就在众人焦急难耐时,几个官兵气喘吁吁地跑来。

  随着沉重的门闩被抽开,城门缓缓开启。

  暗十微微抬手示意同伴跟上,众人混在人流中快步出城。

  随着太阳渐渐升起,金色的晨光洒在乐北县的青石板路上。

  街边的茶馆升起袅袅炊烟,挑着木桶的百姓们说说笑笑地走向水井。

  有人哼着小调,有人抱怨着菜价,没人注意到,清澈的水面下,那抹诡异的暗青色正随着水波缓缓扩散。

  正午时分,日头毒辣。

  城西老槐树下,十几个百姓摇着蒲扇乘凉。

  卖布的王婶正绘声绘色地讲着邻村的新鲜事,忽听得“噗通”一声——坐在石凳上的李老汉突然捂住胸口,脸色涨得紫红,喉间发出拉风箱般的喘鸣声。

  他双目圆睁,脖颈青筋暴起,双手疯狂抓挠着喉咙,打翻的凉茶泼了满地。

  “老李头!你咋啦?”

  众人惊得跳起来。

  几个汉子冲上前想扶住他,却见李老汉猛地喷出一口黑血,瘫软在地抽搐不止。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尖叫声此起彼伏。

  “快!快抬去医馆!”

  有人喊着,七手八脚将人架起来就跑。

  可当他们跌跌撞撞赶到济世堂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僵在原地——医馆门口早已排起长队,队伍里的人个个面色惨白,有的捂着肚子蜷成虾米,有的咳着血沫浑身发抖。

  医馆内不断传出撕心裂肺的哭喊,大夫们满头大汗地穿梭其中。

  “这、这是咋回事?!”

  抬着李老汉的汉子腿一软,差点将人摔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