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丝细密如织,监控室的玻璃上蜿蜒着道道水痕。林辰刚把孙老板的照片塞进信封,刘伟就撞开了门,手机屏幕亮着一条刚弹出的匿名帖:“副区长夫人名下突然多了辆保时捷”,配图是车牌局部,数字模糊,字母却清晰可辨。
“技术组小王已经在走辞职流程。”刘伟声音发紧,“说项目背后有猫腻,不想背锅。”
林辰没说话,走到监控台前,将环保局刚发来的表彰证书翻面朝上压在控制台边缘。红头文件的编号在灯光下反着光。他拿起对讲机:“通知所有人,半小时后小会议室集合,带笔记本。”
打印机嗡鸣响起,陈雪推门进来,手里攥着财政局的调拨回执。她把文件放在林辰手边:“购车发票和房产证明已经上传官网,三分钟前完成公示。”
“很好。”林辰把湿衬衫甩进角落的塑料桶,“去把昨天直播的视频剪成短片,重点放检测车进场那段。再把云启智能的资金到账凭证打出来。”
会议室的灯刚亮,孙涛就进了门,手里拎着咖啡杯。他把杯子放在桌角,褐色的渍迹在会议记录本上晕开。其他人陆续进来,没人说话,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
林辰站在投影前,没开PPT。他先递出三份文件:省文物局盖章的《紧急修复许可》,保险公司出具的《器物价值保单》,区纪委签收的《利益回避声明》。
“你们看到的谣言,不是第一波,也不会是最后一波。”他声音不高,“但我想问一句——我们做的每一步,有没有超出程序?”
没人回应。
他打开投影,画面切到省文物局的批复文件:“高精度光谱技术应用研究,立项依据是《文物保护科技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第十二条。备用模块调用,是故宫李工亲自签字的学术协作函。”
视频接续播放,李工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该模块属科研共享资源,调拨流程合规,修复数据将纳入国家文物修复数据库。”
林辰转向孙涛:“你说周期压缩到七天不合理。那我问你,如果三个月后包浆自然脱落,数据永久丢失,责任谁来担?”
孙涛嘴唇动了动,没出声。
“环保局的检测车现在就停在工地门口。”林辰敲了敲墙上的电子钟,“二十四小时数据直传平台,公开可查。你们觉得我在冒险,其实我比谁都怕出事。”
陈雪接上全息投影,三维图谱展开。一条红色曲线代表“重金属超标”谣言的传播峰值,另一条绿色曲线从政府官网陡然拉升——《文化园净化工序可视化》网页访问量在两小时内突破十万。
“谣言传得快,是因为有人推。”林辰打开另一组文件,“网信办刚给的注册信息,十六个账号背后关联三家空壳公司,法人代表都指向同一家中介。”
他顿了顿:“而这家中介,上个月帮孙氏建设处理过环评材料。”
会议室里有人倒吸一口气。
“我不是要搞谁。”林辰把孙老板那张打码后的照片投影出来,“但有人想用谣言逼我们退让,那就别怪我们把底掀开。这张照片,连同行车记录仪数据,已经作为附件提交纪委。”
凌晨两点,宣传科的电脑还在运行。十六个官方账号同步发布了《关于近期网络不实信息的澄清公告》,附带直播视频、资金凭证、审批文件三联证据包。
林辰站在窗前,看着工地围挡上新装的LED屏亮起。屏幕滚动播放着实时水质数据:PH值7.2,重金属含量0.03/L,达标率100%。
“区长,环保局刚送来最新报告。”陈雪推门进来,发梢还带着湿气,“两个伪造检测数据的黑中介被抓,供出指使者是……”
“把供述整理成文字。”林辰截住话头,目光落在手机屏幕上。热搜榜上,“#副区长喝污水#”已经冲到第三位,评论区开始刷屏:“敢喝处理水的官,比那些只签字的强。”
他点开区政府官网后台,留言区不断跳出新消息。一条写着:“希望工程不要变成政绩工程。”他把这句话复制下来,键入回复框。
“等这个话题上第二,就放出工地监控直播链接。”他对宣传科科员说,“顺便通知车队,周六准备八辆大巴。”
科员点头,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屏幕右下角,时间跳到凌晨三点十七分。
林辰打开个人邮箱,一封未读邮件躺在收件箱最底部。发件人是“市纪委信访办”,主题栏写着:“关于您提交材料的受理通知”。他点开,正文只有两行字:材料已收悉,编号JD,承办人王磊。
他关掉邮箱,转身走到白板前。上面贴着项目进度表,每一道工序都标着负责人姓名。他拿起记号笔,在“公众开放日”那一栏重重画了个圈。
手机震动了一下。刘伟发来消息:“小王撤回了辞职申请,说想再看看。”
林辰没回,把笔帽咔地扣上。窗外雨势渐弱,工地的探照灯依旧亮着,光束斜切过湿漉漉的地面,照在围挡上“文化园建设进度公示”的二维码上。
“技术组小王已经在走辞职流程。”刘伟声音发紧,“说项目背后有猫腻,不想背锅。”
林辰没说话,走到监控台前,将环保局刚发来的表彰证书翻面朝上压在控制台边缘。红头文件的编号在灯光下反着光。他拿起对讲机:“通知所有人,半小时后小会议室集合,带笔记本。”
打印机嗡鸣响起,陈雪推门进来,手里攥着财政局的调拨回执。她把文件放在林辰手边:“购车发票和房产证明已经上传官网,三分钟前完成公示。”
“很好。”林辰把湿衬衫甩进角落的塑料桶,“去把昨天直播的视频剪成短片,重点放检测车进场那段。再把云启智能的资金到账凭证打出来。”
会议室的灯刚亮,孙涛就进了门,手里拎着咖啡杯。他把杯子放在桌角,褐色的渍迹在会议记录本上晕开。其他人陆续进来,没人说话,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
林辰站在投影前,没开PPT。他先递出三份文件:省文物局盖章的《紧急修复许可》,保险公司出具的《器物价值保单》,区纪委签收的《利益回避声明》。
“你们看到的谣言,不是第一波,也不会是最后一波。”他声音不高,“但我想问一句——我们做的每一步,有没有超出程序?”
没人回应。
他打开投影,画面切到省文物局的批复文件:“高精度光谱技术应用研究,立项依据是《文物保护科技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第十二条。备用模块调用,是故宫李工亲自签字的学术协作函。”
视频接续播放,李工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该模块属科研共享资源,调拨流程合规,修复数据将纳入国家文物修复数据库。”
林辰转向孙涛:“你说周期压缩到七天不合理。那我问你,如果三个月后包浆自然脱落,数据永久丢失,责任谁来担?”
孙涛嘴唇动了动,没出声。
“环保局的检测车现在就停在工地门口。”林辰敲了敲墙上的电子钟,“二十四小时数据直传平台,公开可查。你们觉得我在冒险,其实我比谁都怕出事。”
陈雪接上全息投影,三维图谱展开。一条红色曲线代表“重金属超标”谣言的传播峰值,另一条绿色曲线从政府官网陡然拉升——《文化园净化工序可视化》网页访问量在两小时内突破十万。
“谣言传得快,是因为有人推。”林辰打开另一组文件,“网信办刚给的注册信息,十六个账号背后关联三家空壳公司,法人代表都指向同一家中介。”
他顿了顿:“而这家中介,上个月帮孙氏建设处理过环评材料。”
会议室里有人倒吸一口气。
“我不是要搞谁。”林辰把孙老板那张打码后的照片投影出来,“但有人想用谣言逼我们退让,那就别怪我们把底掀开。这张照片,连同行车记录仪数据,已经作为附件提交纪委。”
凌晨两点,宣传科的电脑还在运行。十六个官方账号同步发布了《关于近期网络不实信息的澄清公告》,附带直播视频、资金凭证、审批文件三联证据包。
林辰站在窗前,看着工地围挡上新装的LED屏亮起。屏幕滚动播放着实时水质数据:PH值7.2,重金属含量0.03/L,达标率100%。
“区长,环保局刚送来最新报告。”陈雪推门进来,发梢还带着湿气,“两个伪造检测数据的黑中介被抓,供出指使者是……”
“把供述整理成文字。”林辰截住话头,目光落在手机屏幕上。热搜榜上,“#副区长喝污水#”已经冲到第三位,评论区开始刷屏:“敢喝处理水的官,比那些只签字的强。”
他点开区政府官网后台,留言区不断跳出新消息。一条写着:“希望工程不要变成政绩工程。”他把这句话复制下来,键入回复框。
“等这个话题上第二,就放出工地监控直播链接。”他对宣传科科员说,“顺便通知车队,周六准备八辆大巴。”
科员点头,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屏幕右下角,时间跳到凌晨三点十七分。
林辰打开个人邮箱,一封未读邮件躺在收件箱最底部。发件人是“市纪委信访办”,主题栏写着:“关于您提交材料的受理通知”。他点开,正文只有两行字:材料已收悉,编号JD,承办人王磊。
他关掉邮箱,转身走到白板前。上面贴着项目进度表,每一道工序都标着负责人姓名。他拿起记号笔,在“公众开放日”那一栏重重画了个圈。
手机震动了一下。刘伟发来消息:“小王撤回了辞职申请,说想再看看。”
林辰没回,把笔帽咔地扣上。窗外雨势渐弱,工地的探照灯依旧亮着,光束斜切过湿漉漉的地面,照在围挡上“文化园建设进度公示”的二维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