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声在走廊尽头戛然而止,林辰站在办公室门口,手里还攥着从避暑山庄带回的檀木匣。门没关严,一道光斜切进来,照在碎纸机出口的纸屑上。他没开灯,径直走到办公桌前,把匣子放进抽屉,顺手拉开第二层——茶渍衬衫叠得整整齐齐,纽扣缺了两颗。
手机震动,陈雪发来消息:“周伟刚调取了新能源项目审批日志,原始记录被覆盖过。”林辰回拨过去,背景音是键盘敲击声。“你那边还能恢复吗?”“能,但需要时间。”“给你七小时。”
凌晨两点,技术攻坚会准时开始。七支团队的负责人围坐在会议桌旁,清华团队的周伟靠在椅背上,眼皮低垂。电子钟跳动着倒计时:14小时03分。林辰将平板接入投影,调出天津港物流系统抢修案例。“当年36小时瘫痪,修好了。怎么修的?不是推倒重来,是混搭。”他手指划过屏幕,“Hadoop跑用户画像,Oracle走资金流,Python做审计模块。三条线,五点前跑通测试数据。”
周伟抬起头:“混架构风险太大,系统稳定性无法保证。”话音未落,林辰抓起马克笔,在白板上画出三线交汇。“圆明园的西洋楼,是和珅督造的。砖是西洋的,地基是四合院的,榫卯咬得住,就能撑两百年。”他转身看向周伟,“你怕的不是风险,是责任。我担着。”
他走到角落的咖啡机前,按下禁用键。“从现在起,改泡浓茶。”又转向周伟,“你那铁罐龙井,拿出来吧。”周伟手指微颤,片刻后起身从柜子里取出茶叶。茶罐开启的清脆声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凌晨四点五十七分,测试数据首次跑通。林辰盯着屏幕上的响应曲线,点头示意暂停。技术人员开始部署压力测试环境。他走到窗边,天边刚泛出灰白。手机震动,陈雪发来加密文件:富察氏船运公司与澳门账户资金关联度97%。他迅速回复:“盯住周伟,有任何异常立即通知刘伟。”
下午两点五十分,压力测试启动。用户并发量突破三十万时,数据库出现0.01秒延迟。林辰立即叫停测试,调出系统日志,目光锁定某个IP段。“暂停五分钟。”他抓起内线电话,“刘伟,带人去查郊区移动基站,现在就去。”
二十分钟后,刘伟发来基站监控截图。一辆未登记的维修车停在信号塔下,车尾牌照尾号888。林辰将图片投影到主屏。“赵氏集团技术总监的车。”他环视众人,“测试期间,有人在物理层干扰信号。”他转向防火墙操作台,“重启测试,我在访问层设蜜罐。”
测试重启,数据库延迟再次出现。蜜罐瞬间捕获异常指令包,目标直指补贴系数篡改,来源IP锁定赵氏集团总部服务器。林辰正要下令封禁,机房突然断电。应急灯亮起,红光笼罩整个空间。他站在总控台前,手按电源开关,目光扫过周伟——对方右手正缓缓移向腰间手机。
“周主任,”林辰按下总控按钮,备用电源启动,“你签批的备用电源方案,三分钟够传消息吗?”周伟的手停在半空,皮带扣与桌角轻碰,发出金属摩擦声。
深夜十一点,林辰回到办公室。陈雪已在等他,桌上摊开船运公司近三年航拍图与账本复印件。他指着三号泊位起重机阴影:“比上月长了0.3米,像在吊装重物。”陈雪拿起荧光笔,在账本某页画出波浪线:“每天凌晨两点的资金流动,和潮汐时间完全吻合。”两人对视,窗外传来早班渡轮的汽笛。
结合货单发现,标注“五金配件”的集装箱在澳门清关时变为“电子元件”。林辰翻开三年前郊区光储项目合同,附件第17页写着:“设备维护费包含境外技术支持。”他合上合同,低声说:“阴阳合同,借维护费走账,把补贴资金导出境。”
破译进度条走到99%,办公室门被推开。王为民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文件。“小林啊,区里收到举报,说你在新能源系统里植入后门程序。”林辰没起身,将账本塞进碎纸机,转身时衬衫第三颗纽扣崩落,掉在地毯上无声无息。“举报我什么?”他看着王为民,“在文物上发现先祖指纹,还是在系统里逮到商业间谍?”
王为民没回答,把文件放在桌上转身离开。林辰捡起纽扣,放进抽屉,与那件茶渍衬衫并排。他打开内网,调出周伟调阅审批日志的记录,发现其访问路径绕过了审计模块。他拨通刘伟电话:“明天一早,你陪周主任去市纪委,送一份‘历史资料’。”电话那头沉默两秒,“明白。”
挂断后,他给陈雪发消息:“把蜜罐数据做成可视化报告,标红赵氏技术总监IP。”片刻后回复:“要不要加‘商业间谍罪’关键词?”他回:“改成‘不当竞争行为’。我们要的是行业整顿,不是抓人。”
天亮前,避暑山庄传来消息:夹墙内木匣确为乾隆四十九年盐税账册,内容涉及直隶私盐案核心数据。林辰对着镜子整理领带,发现第二颗纽扣位置仍有茶渍。他低声自语:“当年和珅查两淮盐案,靠的就是账本与实物对证。”
手机响起特殊提示音。澳门账户有笔200万港币转入某慈善基金会,收款方为“河东青少年发展基金”。林辰盯着屏幕,手指悬在转发键上。他最终没有转发,而是打开日程表,在当天条目下画了个圈,备注写着:“准备迎接第三轮审计。”
晨光漫过窗台,他将檀木匣锁进保险柜。转身时瞥见周伟的工位空着,电脑屏幕仍停留在新能源项目审批页面,光标停在“资金拨付确认”按钮上。林辰拿起红笔,在日程表下方补了一句:“查基金会账户流水。”笔尖划破纸面,墨迹微微晕开。
手机震动,陈雪发来消息:“周伟刚调取了新能源项目审批日志,原始记录被覆盖过。”林辰回拨过去,背景音是键盘敲击声。“你那边还能恢复吗?”“能,但需要时间。”“给你七小时。”
凌晨两点,技术攻坚会准时开始。七支团队的负责人围坐在会议桌旁,清华团队的周伟靠在椅背上,眼皮低垂。电子钟跳动着倒计时:14小时03分。林辰将平板接入投影,调出天津港物流系统抢修案例。“当年36小时瘫痪,修好了。怎么修的?不是推倒重来,是混搭。”他手指划过屏幕,“Hadoop跑用户画像,Oracle走资金流,Python做审计模块。三条线,五点前跑通测试数据。”
周伟抬起头:“混架构风险太大,系统稳定性无法保证。”话音未落,林辰抓起马克笔,在白板上画出三线交汇。“圆明园的西洋楼,是和珅督造的。砖是西洋的,地基是四合院的,榫卯咬得住,就能撑两百年。”他转身看向周伟,“你怕的不是风险,是责任。我担着。”
他走到角落的咖啡机前,按下禁用键。“从现在起,改泡浓茶。”又转向周伟,“你那铁罐龙井,拿出来吧。”周伟手指微颤,片刻后起身从柜子里取出茶叶。茶罐开启的清脆声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凌晨四点五十七分,测试数据首次跑通。林辰盯着屏幕上的响应曲线,点头示意暂停。技术人员开始部署压力测试环境。他走到窗边,天边刚泛出灰白。手机震动,陈雪发来加密文件:富察氏船运公司与澳门账户资金关联度97%。他迅速回复:“盯住周伟,有任何异常立即通知刘伟。”
下午两点五十分,压力测试启动。用户并发量突破三十万时,数据库出现0.01秒延迟。林辰立即叫停测试,调出系统日志,目光锁定某个IP段。“暂停五分钟。”他抓起内线电话,“刘伟,带人去查郊区移动基站,现在就去。”
二十分钟后,刘伟发来基站监控截图。一辆未登记的维修车停在信号塔下,车尾牌照尾号888。林辰将图片投影到主屏。“赵氏集团技术总监的车。”他环视众人,“测试期间,有人在物理层干扰信号。”他转向防火墙操作台,“重启测试,我在访问层设蜜罐。”
测试重启,数据库延迟再次出现。蜜罐瞬间捕获异常指令包,目标直指补贴系数篡改,来源IP锁定赵氏集团总部服务器。林辰正要下令封禁,机房突然断电。应急灯亮起,红光笼罩整个空间。他站在总控台前,手按电源开关,目光扫过周伟——对方右手正缓缓移向腰间手机。
“周主任,”林辰按下总控按钮,备用电源启动,“你签批的备用电源方案,三分钟够传消息吗?”周伟的手停在半空,皮带扣与桌角轻碰,发出金属摩擦声。
深夜十一点,林辰回到办公室。陈雪已在等他,桌上摊开船运公司近三年航拍图与账本复印件。他指着三号泊位起重机阴影:“比上月长了0.3米,像在吊装重物。”陈雪拿起荧光笔,在账本某页画出波浪线:“每天凌晨两点的资金流动,和潮汐时间完全吻合。”两人对视,窗外传来早班渡轮的汽笛。
结合货单发现,标注“五金配件”的集装箱在澳门清关时变为“电子元件”。林辰翻开三年前郊区光储项目合同,附件第17页写着:“设备维护费包含境外技术支持。”他合上合同,低声说:“阴阳合同,借维护费走账,把补贴资金导出境。”
破译进度条走到99%,办公室门被推开。王为民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文件。“小林啊,区里收到举报,说你在新能源系统里植入后门程序。”林辰没起身,将账本塞进碎纸机,转身时衬衫第三颗纽扣崩落,掉在地毯上无声无息。“举报我什么?”他看着王为民,“在文物上发现先祖指纹,还是在系统里逮到商业间谍?”
王为民没回答,把文件放在桌上转身离开。林辰捡起纽扣,放进抽屉,与那件茶渍衬衫并排。他打开内网,调出周伟调阅审批日志的记录,发现其访问路径绕过了审计模块。他拨通刘伟电话:“明天一早,你陪周主任去市纪委,送一份‘历史资料’。”电话那头沉默两秒,“明白。”
挂断后,他给陈雪发消息:“把蜜罐数据做成可视化报告,标红赵氏技术总监IP。”片刻后回复:“要不要加‘商业间谍罪’关键词?”他回:“改成‘不当竞争行为’。我们要的是行业整顿,不是抓人。”
天亮前,避暑山庄传来消息:夹墙内木匣确为乾隆四十九年盐税账册,内容涉及直隶私盐案核心数据。林辰对着镜子整理领带,发现第二颗纽扣位置仍有茶渍。他低声自语:“当年和珅查两淮盐案,靠的就是账本与实物对证。”
手机响起特殊提示音。澳门账户有笔200万港币转入某慈善基金会,收款方为“河东青少年发展基金”。林辰盯着屏幕,手指悬在转发键上。他最终没有转发,而是打开日程表,在当天条目下画了个圈,备注写着:“准备迎接第三轮审计。”
晨光漫过窗台,他将檀木匣锁进保险柜。转身时瞥见周伟的工位空着,电脑屏幕仍停留在新能源项目审批页面,光标停在“资金拨付确认”按钮上。林辰拿起红笔,在日程表下方补了一句:“查基金会账户流水。”笔尖划破纸面,墨迹微微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