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对手布局,虎视眈眈-《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

  手机屏幕暗下去,林辰缓缓收回手。

  走廊尽头的灯光昏黄,他站在办公室门外,钥匙插进锁孔的动作很轻,像是怕惊扰什么。门开后没有开灯,他径直走到办公桌后坐下,拉开最下层抽屉,取出一个贴有红色标签的黑色U盘,插入电脑端口。

  文件夹名为“归档备份”,里面按年份分类整齐。他点开最近三个月的日志记录,目光落在几条异常审批轨迹上。养老驿站项目材料被调阅四次,最后一次是昨天下午三点十七分,申请单位为区财政局综合科,联系人姓孙——这个姓氏让他眉头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他切换到内网档案系统后台,调出权限访问日志。那几次查阅均未走正式流程,而是通过内部通讯工具报备,审批单编号缺失,责任人一栏空白。这种操作在体制内不算明令禁止,但极不寻常。真正合规的调阅必须留痕、签字、归档,而这些请求却像有意避开监管视线。

  窗外夜色浓重,楼下政府大院早已空寂。林辰合上笔记本,靠向椅背,手指轻轻敲击扶手。演练刚结束,快反小组还没正式组建,对手就已经开始动作了。不是冲动之举,而是有预谋的试探,目标明确:翻旧账,找漏洞,准备发难。

  他重新开机,登录政务云加密分区,输入二级密码。陈雪上传的台账已同步完成,但他需要更早的资料——那些他在街道办时期经手的项目文书,尤其是曾引发争议或后续复查过的。这类文件最容易成为攻击靶心。

  手机震动起来,来电显示是刘伟。

  “林……林区长,人都联系上了,七个人,十点前能到会议室。”声音压得很低,背景有些杂音,应该是躲在某处楼梯间打的。

  “告诉他们,来的时候别穿制服,也不要一起进楼。”林辰语气平稳,“从东侧安全通道上三楼,敲两下门再等五秒。”

  “明白。”

  “还有,让他们带近三年所有参与项目的纸质笔记或工作日志,原件。”

  电话那头顿了一下,“您是要……提前梳理可能的问题?”

  “不是问题,是别人想让它变成问题的地方。”林辰说完,挂了电话。

  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四十三分钟,楼道里尚未有脚步声响起。

  他起身走到保险柜前,输入密码,拉开柜门。里面除了一份纸质版应急预案外,还有一支银灰色的独立存储设备,无品牌标识,接口特殊,无法直接读取。这是他去年托人定制的离线备份装置,专用于存放敏感原始数据。

  刚把设备接上电脑,手机又响了。这次是陈雪。

  “我按您说的整理了清单。”她语速比平时快半拍,“从和平街道办到现在,您牵头或主笔的项目共二十三项,其中六项曾被群众投诉,四项涉及跨部门协调存在流程补签情况,还有两项招商项目的企业法人后来变更过股权结构。”

  林辰听着,手指在键盘上快速记录关键词。

  “你有没有接到非正式查询?”他问。

  “有。”她没犹豫,“今天中午,财政局一个科员私下问我养老驿站的资金拨付明细能不能‘参考一下’,说是写内部报告用。我没给,说涉密。”

  “他叫什么名字?”

  “李强。”

  林辰记下这个名字。不出所料,对方已经开始撒网,从外围人员入手,收集碎片信息,拼凑所谓的“证据链”。手法隐蔽,节奏缓慢,正是官场老手惯用的围猎方式。

  他放下手机,打开存储设备界面,开始手动归类文件。第一类:所有涉及领导特批或事后补程序的决策记录;第二类:曾遭媒体关注或网络议论的民生工程;第三类:与企业合作中存在模糊地带的协议文本。

  每打开一份文档,他都会核对三个要素:签字完整性、审批链条清晰度、公示环节是否可追溯。现代行政讲究程序正义,哪怕结果合理,只要过程有瑕疵,就能被人放大成“违规操作”。

  时间推至十点三十八分,门被轻轻敲了两下,接着停顿五秒,又两下。

  林辰拔出存储设备,锁回保险柜,才起身开门。刘伟站在外面,身后跟着两名干部模样的年轻人,都穿着便装,神情紧绷。

  “其他人呢?”

  “陆续到了,走的不同通道。”刘伟低声说,“都在等您指示。”

  林辰点头,让三人进来,顺手关上门,拉上窗帘。办公室空间不大,五张椅子围成半圈。他坐在中间,手里拿着一支笔,没有立刻说话。

  “接下来的事,不能记笔记,也不能录音。”他开口,“我说什么,你们听清楚就行,回去自己整理。”

  刘伟和其他两人点头。

  “第一,所有人回忆近三年参与的重点项目,有没有出现过临时变通、口头批准、补签手续的情况。不管多小,都要列出来。”

  “第二,所有电子文档,从现在起,必须实时上传政务云,且设置双人授权访问,操作日志自动留存。”

  “第三,”他看向刘伟,“快反小组今晚就开始内部轮训,科目不变,但增加一项:模拟纪检谈话应对。”

  刘伟抬眼:“真要练这个?”

  “他们不会只在外面闹。”林辰声音不高,“一定会往里查,查流程、查签字、查资金流向。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清楚底细,等人家拿着材料上门时,一句话就能让我们倒台。”

  屋内没人接话。气氛沉了下来。

  林辰站起身,走到窗边,掀开一条缝隙。远处路灯映着空荡的广场,一辆环卫车缓缓驶过。

  “我不是怕他们查。”他背对着众人,“我是不想让任何人替我扛事。谁要是因为我过去的决定被牵连,那这个位置,我不配坐。”

  陈雪推门进来时正听见这句话。她手里抱着一摞文件,放在桌上,呼吸略显急促。

  “我都核过了。”她说,“原始签批单齐全,公示照片时间戳完整,但……有两份流转单上的复核人签名,笔迹不太一致。”

  林辰转过身,“哪两个?”

  “一个是旧城改造评估会签表,另一个是河东片区应急修缮项目的资金审批单。”

  他迅速记下编号,眉心微锁。

  办公室陷入短暂安静。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不是演习,也不是预防,而是真正的战争前夜。

  林辰打开电脑,再次插入那支无标识的银灰色装置需专用读取模块才能识别的存储设备。屏幕亮起,弹出一个对话框:【请输入动态密钥】。

  他伸手去摸西装内袋,指尖触到一张折叠的纸条。

  还未取出,手机屏幕忽然亮起,一条短信跳了出来。

  手机自动拦截了两条来自非常规号段的信息——这类骚扰通常三天就会消失。

  发信人未知,内容只有八个字:

  “风未动,树先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