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开导江南绿营-《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眼见赵珀跑的越来越远,在白露河东北岸,一处麦秸垛躲着的杨八斤,想了想看向身旁之人。

  “大帅,这赵珀带兵跑了,末将想带轻骑兵营把他抓回来。”

  杨正闻言,望了望远处溃散的绿营兵,点了点头。

  “好,追你可以去追,但不能贪图冒进。

  你带着一连在后面慢慢追,汇合于大勇后,就一直跟着后面吓唬这帮绿营。

  抓不抓得到这位江南提督,都无所谓。

  记住,最主要是让这帮绿营,把手里的装备都留下。

  还有就是,把他们送出去河南,别让他们一路上祸害老百姓。”

  对于自家大帅交代的任务,杨八斤不觉得有什么不好。

  这只要能同意自己去追击敌军,训练骑兵,那就很满足。

  “是,末将一定好好送送他们。”

  说完,杨八斤就带着轻骑兵营一连战士打马追去。

  看着三百多骑离去的背影,杨正笑了笑,挥手下令让身旁战士们去打扫战场。

  不得不说三四万大军带来的物资,还是挺多的。

  哪怕是赵珀带着几千人拿走了一部分,这剩下的武器装备、粮草,也够武装上万大军。

  没办法,能跑的更快活下来,谁会傻的给自己增重。

  其实,杨正也没想着说,要把三万多绿营大军给留下来。

  而且要想留下这三万多大军,靠五六百支铁柱步枪、一千多骑兵,还有三四千拿着刀弓的步兵,那是想当然。

  别说抓三万多兵,哪怕是抓三万多头猪,也不是四五千人说抓就能抓完的。

  能打败击退,都算是有本事的。

  而且把这些绿营留下来,不管是都杀了,还是收编,或者是拉起干活,能产生的价值,不见得是最大的。

  在杨正看来,能抓的就抓住,不能抓的就放走。

  有着这帮溃兵跑回去,说不定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比如说,夸大护民军有多厉害,或者是夸护民军有多好,对待百姓怎么样。

  甚至是说护民军不杀俘虏,只要听话投降,都能离开。

  当然,这个俘虏,要看什么人。

  就比如说现在,杨正带人抓了六七千绿营,两三千巡检衙役民夫。

  按照官职,把什么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分到一支队伍看住。

  然后再把剩下的绿营兵,还有巡检衙役民夫,以百人为连,分成数百个连。

  接下来,就是让简单啦。

  直接就开始诉苦大会,上思想课。

  护民军队伍中,大部分的战士们都有这样的经历,给这帮绿营兵上课,不是什么难事。

  再说,也没想过通过一次大会,让这帮绿营改邪归正,弃暗投明。

  最主要的,是通过这一场大会,给这帮人心里埋下一颗种子。

  就好比现在,看着面前这一百绿营兵,杨正再次开始上思想课。

  “各位绿营兄弟,今日不打不相识,能见到你们,也是咱们的缘分。

  叫你们来,也没别的事,就是想和你们唠一唠。

  这本大帅请你来,那本大帅就先唠唠自己。

  想来你们应该都听说过,本大帅家里几代人都是贫农。

  也许是祖祖辈辈都是过着苦日子,老天爷心善给本大帅赏口饭吃,让本大帅一出生就有个好身子骨。

  这学起武艺来,也有些天赋,练了一身好武艺,得了个武秀才身份。

  有了这武秀才身份,本大帅怎说也是让家里人吃上了饱饭。

  本大帅自己也能娶个漂亮媳妇,老婆孩子热炕头。

  对此,可能有绿营兄弟可能会说,都能吃上了饱饭,年纪轻轻就有了武秀才身份。

  若继续用功练武,来年考中武进士也是有可能的。

  干嘛闲的没事,做这杀头的事,举旗造反呢?

  老老实实地习武考功名,来日高中武进士,入伍驰骋疆场封侯拜相不好吗?

  想来,肯定有人会说本大帅放着好好日子不过,非要去扯旗造反,肯定是脑袋被驴踢了。

  哈哈哈,其实说句实话,本大帅有时候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傻。

  好端端地日子不过,做官发财不要,非要干这提心吊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日子。

  这到底是为了啥,又能得到啥?

  可能有人会说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俺杨正就是为了带护民军的兄弟们,打倒清廷,坐那天下之主,享那世间繁华。

  没错,若是这样说,不能说对,但也不能说全对。

  本大帅是要带着护民军的兄弟们,过上好日子。

  但不单单是我们要过上好日子,全天下的老百姓也要过上好日子。

  有句老话说的好,水能载船亦能覆舟。

  鱼有了水才能活,没了水啥都不是。

  没有老百姓辛苦种地交粮,没有商人售卖货物交税,没有读书人教书育人,怎会有一个强盛繁荣的天下。

  想来大家也都经常听到,有不少人打着朱三太子旗号,反清复明。

  这些义士喊着反清复明没有错,都是为了复我汉家河山,威震四海。

  可是对于本大帅和护民军兄弟们来说,我们不单单是要复我汉家河山,复我华夏正统,那么简单。

  诸位绿营兄弟,可以转头看看身旁兄弟后脑勺,再摸摸自己后脑勺的辫子。

  然后,你们再看看本大帅和护民军兄弟们,会有什么区别。”

  说着,杨正顿了下,微笑着等面前这些绿营兵,看看身旁之人辫子,摸摸自己辫子。

  然后喝了口茶,润了润喉继续道,“没错,有人可能觉得有没有辫子都没什么,也有人觉得丑。

  本大帅说句难听的,你们一个个不觉得自己脑袋后,拖着的鼠尾巴吗?

  堂堂大丈夫,后脑勺拖个老鼠尾巴,算什么?

  是为了好看,还是为了奴役?

  对于是为了什么,想必你们心中都知道。

  七十多年前,鞑子入关,做了什么,想来你们很多人也都听说过。

  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扬州、嘉定、江阴、大同、四川,不知多少地方的百姓被杀害,多少人没了家。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王朝更替死人总是难免的。

  历朝历代那个大军,手上不沾点老百姓的血。

  好,这说的没错,在大事面前,总是有人要牺牲的。

  可有这么多人死去,如此多的冤魂,最终换来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