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说服家人-《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听完杨父的解释,杨正厚着脸皮吐槽了一句。

  “那您们就不管管俺这样干?”

  没等老爷子和杨父说话,三叔嗔怪道:“俺们管,你能听吗?

  还怪用心的,忽悠俺们说有个老道士教了你啥。

  要不是俺们看着你出生的,能相信你这些。”

  “嘿嘿嘿!”杨正不好意思摸了摸头。

  三叔说的倒是没错,这一大家子都是靠他给人算账,以及卖药赚来的钱养活。

  真要不是亲眼见他从出生到长大,都会被当成妖怪来看,更别说相信支持他了。

  这时,老爷子清了清嗓子,转移话题:“不管怎么说,正儿来到咱家,那就是俺的大孙子,你要干啥,爷爷不能看着你受苦。

  趁赶时间,说说你的计划,也好让俺们安心些。”

  闻言,杨正看向老爷子、杨父,三叔,但三人都对他微笑颔首示意。

  见状,他迅速收起了笑容,呼了口气调整状态,道:“有些计划内容,不太方便细说,还请爷爷、爹、三叔见谅。”

  “无妨,俺们都明白。”老爷子三人微微颔首。

  杨正嗯了一声,继续道:“纵观历史,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大一统王朝,像咱们这样的泥腿子起义者无数。

  可实际上,也就汉高祖和明太祖二人才成功了。

  哪怕像百年前的闯王李自成,也是落了个兵败逃亡。

  俺这些年一直在想,为什么他们有人可以成功,有人就失败了。

  到今个儿俺知道了,民可载舟,亦可覆舟。

  这天底下,万万人中,还是咱种地的农民最多。

  所以,俺决定要为老百姓做主,让他们堂堂正正做人。

  像他闯王李自成说的什么均田免赋,闯王来了不纳粮啥的,也就只能骗骗人。

  俺不跟他学这,没人交钱粮,那这多官和兵又不可能喝西北风。

  俺要做的是,废除苛捐杂税,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人人有田耕,人人有屋住,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书读。”

  杨正刚说完口号,杨父和三叔一脸激动。

  “好,说的好,爹支持你。”

  “叔也支持你。”

  “激动个啥。”老爷子瞪了二人一眼,随后脸色担忧看向杨正,

  “正儿,爷爷虽说没读过书,可也活了这么多年了。

  也听人说过刘邦和朱元璋的事,可他们也没把那些地主啥的打了,你可知道你这样做,会得罪多少人。

  这些人的后面可都是那些秀才、举人、进士啥的啊!

  咱们这些种地的,可不一定有他们认识的字多。

  你可要想好。”

  杨父、三叔刚才没细想,这时听完老爷子的解释,顿时紧张担忧起来。

  “是啊,正儿确定要这样干?”

  杨正闻言,没有犹豫,眼神十分坚定看向老爷子三人:“要,一定要。

  如果不把这些腐朽的满清奴才们清理干净,以后有他们在,老百姓就过不上好日子。

  如果这些腐儒都和俺作对,那俺就重新培养读书人。

  哪怕要一年,两年,三年,甚至十年时间才能推翻康麻子,俺都会坚持不移的按这个口号做下去。

  爷爷,爹,三叔,你们想想,若是让全天下的老百姓知道俺这样做,你说会有多少人支持俺。

  想想,应该就会比他康麻子得民心。”

  “嗯,你这说的也对。”

  “正儿有志气,不愧是爹的种。”

  “好侄子。”

  这时老爷子、杨父、三叔三人脸上出现了笑容,杨正见状也开心不已,缓了缓继续道:

  “但现在俺有一件事,要麻烦爷爷、爹、三叔。

  就是你们准备下,和家里人都通知一遍,过几天咱要离开太和。

  如果走晚了,到时候朝廷派兵来,就危险了。”

  “为啥要走,咱还在这不好吗?”

  “是的啊,咱这么多人,打下县城,横扫颍州,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学学明太祖不也是这样起家了么?”

  杨父、三叔一时间不明白杨正为何要提出搬家的策略。

  老爷子见状没好气的训斥:“你兄弟俩急什么急,多大个人了,正儿这样安排就有安排的道理,能不能听听正儿讲完再说话。”

  “好好好,俺不急了。”杨父和三叔歪头撇了撇嘴。

  杨正见状,大笑了下,挥了挥手:“没事,行军打仗的事,爹你和三叔不懂也正常。”

  “哼,就你懂,有话赶紧说,别让爹抽你。”

  “你敢。”老爷子怒瞪了一眼。

  “好了好了,俺这就说。”

  杨正看情况不对,连忙站出来转移话题:“咱们现在都是普通老百姓,没有实力能和大清的大军硬扛。

  人家八旗拉出来,乌压压数万骑兵,咱这拿着锄头两条腿能打过人家么?

  再说了,咱这太和周边全是平原,连个三五丈高的山都没有。

  要是人家派个好几万大军来,咱怎么守,打不过怎么躲。

  高筑墙,那也不可能三五天在这平原建一座长城吧!

  咱现在这个时候,可不是秦末、元末、明末,这情况不同,对策也不能一样。

  做啥事,都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反正是一定要走的,你们帮忙和俺咱家亲戚都说一遍,愿不愿意走随他们想法了。”

  “嗯,你说的也对。”

  “准备迁去哪个?”

  杨正闻言,摇了摇头:“为了保密,还不是时候说,反正是有山的地方,距离咱这不算远。

  要走的,都得轻装上阵,别什么都带就行,也就这两天的事。

  只要年前到达目的地,康熙派十几万大军,我都不怕。”

  杨父闻言,被气笑了,摇头道:“哎,你这小子跟谁学的吹牛,刚才还说怕人家骑兵,准备要跑路,现在又还十几万大军不怕。

  难道你带俺们去的地方能比长城厉害?”

  “爹。”杨正也笑了,“你不懂什么是战术,什么是科技。

  到时候,俺让你看看什么是科技的力量。

  康熙一帮人看不上人家红毛怪的东西,说什么奇淫异巧。

  可也不想想人家能用哪些奇淫异巧,打的他嗷嗷叫。”

  “咦,你怪牛的啊!”

  “看来是今个儿吃了不少牛。”

  杨父和三叔,还是没好气的调侃杨正。

  杨正见状,也没在意,笑了笑:“那是,论冷兵器,要是给俺配上一副好盔甲,一把精制长枪,一张一石强弓,一匹宝马,全天下没几个能打的过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