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训练场建成-《三多回来了》

  张班长将最后一铲土用力拍实,直起腰,望着眼前这座在草原上拔地而起的、设施齐全且设计刁钻的训练场,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自豪:“好!好啊!这训练场,不敢说全师,至少在咱们702团,绝对是独一份!”

  马班长正弯腰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仔细地将一颗凸起的石子捡走。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每一处障碍,语气里充满了感慨与满足:“嗯…从今天起,咱们草原五班,也有自己的、像模像样的训练场了。”

  然而,他脑海里浮现的,却是之前偶然瞥见许三多笔记本里那些画满了各种复杂符号、标注着实战数据和建筑结构的草图。

  那些图纸所描绘的,远比眼前这个训练场更加宏大、更加贴近实战。一股火热的情愫在他胸中翻涌,他仿佛触摸到了五班存在的另一种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也许,这里不仅能练出好兵,还能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磨刀石”。但这个念头太过惊人,在一切未有眉目之前,他只能将其深深埋在心里,不能说出来,免得被人笑话是好高骛远。

  李梦拎着筐,小心翼翼地将散落在场地周围的小石子一一捡拾干净,他珍惜地摸了摸冰冷的障碍栏杆,仿佛在抚摸一件珍宝,喃喃道:“真没想到…我们…我们也有自己的训练场了…”

  许三多则在进行最后的全面检查,他用力摇晃每一个支架,踩踏每一块木板,测试其安全性和牢固度,确认无误后,向马班长汇报:“班长,等都风干牢固了,咱们就可以正式开始按计划训练了。”

  魏宗万挠着头,看着那明显比标准尺寸高出不少的矮墙和高栏,憨憨地问:“三多…我咋觉着…这墙、这坑,好像比咱们团部考核场地的,都高出那么一截呢?”

  薛林也点头附和:“不是好像,是确实高出一大截,也深了不少。”

  张班长闻言,语气肯定地补充道:“何止团部考核场?这难度,比钢七连那个王牌训练场都高出一截!”

  “啥?啥啥?”李梦惊得瞪大了眼睛,“张班长,您还去过钢七连的训练场?”

  “嗯,去过几次送物资。”张班长点点头,目光再次投向这复杂的场地,语气变得严肃,“你们要是真能把这一千五百米从头到尾、按照标准跑明白了,团里任何形式的考核,对你们来说都将是小菜一碟。”

  李梦咂咂嘴,还是有些难以置信:“真有…这么夸张吗?”

  张班长看向许三多:“三多,你来给他们讲讲,你这到底设置了啥名堂。”

  许三多指着场地中几个关键的触发点,语气平静地解释:“在这里,这里,还有那里,设置了机关。跑动过程中会随机弹起人形靶。靶子不全是敌人,也可能是突然出现的老人、小孩,甚至是孕妇。具体设置了多少种…我也记不清了。”他设计的时候,完全是将前世实战中和老A训练中最考验瞬时判断的情况融入了进去。

  李梦听完,倒吸一口凉气,看着许三多,表情复杂得像吞了黄连:“许爷…您真是我亲爷…您这是往死里练我们啊…”

  许三多脸上露出他那标志性的、略带困惑的认真表情:“这样…才能练习到在不同情况下的快速反应和辨别能力。”

  薛林想到了关键问题,皱眉道:“三多,这想法是好,可是…咱们没有空包弹啊?怎么打靶?”

  马班长接过话,给出了一个令人安心的答案:“放心吧!连长和指导员已经向团里特批了,以后咱们五班的训练空包弹,管够!”这显然是团里对五班立功和改变的另一种支持。

  许三多本来还想说自己可以想办法解决,听到班长的话,便把话咽了回去。他望着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场地,眼中跳动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虽然在张家的几百年里,他建造过一个比这更难、更变态的场地来给那帮精力过剩的大猫发泄,但眼前这个建在草原五班、带着泥土气息的训练场,带给他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充满归属感和期待的澎湃感。

  张班长看着许三多,忽然提议:“三多,光说不练假把式。你给我们打个样?从头到尾跑一遍,让大家都开开眼?”

  许三多干脆地点头:“中。”

  马班长也鼓励道:“对!三多,别保留!把你的真本事都拿出来!让我们也开开眼界!”

  所有人都围到了起点线外,屏息凝神。马班长深吸一口气,猛地挥手:“出发!”

  命令刚落,许三多整个人就如一道贴地疾掠的闪电般射了出去。他的动作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行云流水般地跃过第一个低桩网,身体轻盈得如同蜻蜓点水,甚至连那深得让李梦绝望的壕沟,他都能在里面借助巧劲和爆发力,轻松写意地一跃而出。

  他的步伐轻灵得仿佛不是踩在坚实的土地上,而是踏在柔软的云絮之上。前四百米,他的身体始终保持着极高的效率,紧贴内道,手臂摆动幅度小而精准,呼吸匀称得几乎可以用来计时。

  遇到第一个增高的矮墙,他丝毫没有减速,右脚尖在墙面上看似随意地一点,身体便借势腾空而起,左腿如钟摆般自然流畅地扫过障碍顶端,落地时悄无声息,只带起一丝微尘,整个过程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几乎没耽搁时间

  接下来的跨栏,别人需要费力抬腿跨越,他却像脚下装了弹簧,轻盈一弹,膝盖弯曲极小,身体几乎贴着栏架掠过,那栏板纹丝不动。

  经过模拟的涉水坑时,更是展现了他对身体极致的控制力。他提前微妙地调整了步频,左脚精准踩在坑沿发力的同时,右脚已经如探针般斜着点向坑底预判的硬地,重心压得极低,溅起的水花微不足道。

  就在别人还在思考如何抬脚控水时,他已经借助那一点蹬力产生的惯性,迅捷地冲了出去。最后一个高栏,他更是借助冲刺的强大惯性,右手在栏顶轻轻一按,身体如同燕子抄水,优雅而迅疾地掠过,落地后仅仅两步就调整好姿态,高速冲过了终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