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保持着沉默,只是更加卖力地完成着动作,汗水滴滴答答落在身下的草地上。
袁朗看着这群“不配合”的兵,表情更加“哀怨”了:“怎么?给点反应啊?对我这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决定,你们难道还不满意?”
齐桓反应最快,一边做着仰卧起坐,一边扯着嗓子大喊:“谢谢队长!”
其他会过意来的队员们也纷纷扯着脖子,声音稀稀拉拉地跟着喊:“谢谢队长!”“谢谢队长!”
袁朗不满地皱起眉:“大早上的,都没吃饭吗?就这么有气无力?”
瞬间,整齐划一、震耳欲聋的吼声冲天而起:“谢谢!队长!!”
袁朗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抬手看了看表:“动作都给我快点!磨磨蹭蹭的,还想不想赶上基地的早饭了?”
他不再理会这群正在“享受”晨练的队员,再次手脚并用地小心爬回刚才的山坡顶端,架起望远镜。视野里,那个让他惦记的身影,正带着一支规模约一个连队的队伍,进行着负重越野,队伍拉成一条长龙,向着远方的地平线跑去。
袁朗的目光追随着那个矫健的背影,直到他们消失在视野尽头,才意犹未尽地咂咂嘴。他百无聊赖地看着山下还在拼命加练的队员们,脑海里已经开始盘算,该怎么跟大队长开口,去别人家的菜地里,把那颗长得格外水灵的“南瓜苗”给挖过来。
等到所有分队终于完成了加练,重新整队完毕。袁朗示意队伍慢跑带回基地。
齐桓凑到袁朗身边,一边调整着呼吸一边好奇地问:“队长,刚才……您到底在看啥呢?那么入神?”
袁朗嫌弃地往旁边躲了躲:“离我远点,一身的汗味儿。”
齐桓不死心,压低声音,带着点笃定:“队长,您是不是……又瞅见哪颗顺眼的‘南瓜’了?”
袁朗闻言,挑眉看了齐桓一眼,那眼神里的意味让齐桓瞬间闭了嘴,不敢再问。
看着齐桓吃瘪的样子,袁朗嘴角一勾,突然下令:“全体都有!最后五公里!全力冲刺!跑在最后的十个,回去加练一组四百米障碍!冲!”
命令一下,齐桓第一个如同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袁朗则不紧不慢地跟在队伍侧后方,看着这群瞬间爆发出惊人速度的队员,脸上露出了一个真正愉悦的笑容,也迈开长腿,轻松地跟了上去。晨光彻底照亮了草原,将这支精锐的小队奔跑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许三多站在集合完毕的钢七连队伍前,阳光将他挺拔的身影拉长。他调整了一下呼吸,用自己最习惯的、带着点乡土口音却清晰有力的方式宣布:“同志们,我们今天早上的训练科目是——全装负重,二十公里越野。”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或紧张或期待的脸,继续说道:“要求嘛,很简单,大家尽力跟上我的速度就行,没别的要求。”
他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底下的兵们却反应各异。
伍六一眉头一挑,低声对旁边的史今说:“就这么简单?不像他风格啊。”
甘小宁立刻接话,心有余悸:“放水还不好?六一你是没被‘加三分钟’支配够吗?我现在听见他口气一转,这后脊梁就冒凉气!可别再整什么幺蛾子了!”
白铁军眯着眼,一副看透真相的样子:“俺老白觉着,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三多这小祖宗,啥时候让咱们轻松过?”
然而,更多的钢七连战士,尤其是那些尖子兵,脸上却露出了不服气的神色。跟上你的速度?
许三多,我们知道你厉害,但二十公里负重越野,我们钢七连也不是吃素的!不少人摩拳擦掌,暗暗憋着一股劲,想要看看这个“季度考核第一”到底能快到什么程度,差距又有多大。
高城叉着腰站在队尾,听着许三多的话,忍不住嘀咕:“二十公里全装越野,跟上他的速度?这小子是不是有点托大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五公里!”
指导员洪兴国正在逐一检查战士们身上的装具是否牢固,闻言头也不抬地回道:“行啦老高,既然说了训练听他的,就得信他。许三多既然敢这么说,肯定有他的道理。”
另一边,五班的马班长小步跑到许三多身边,低声询问:“三多,咱们……老规矩,还加砖头吗?”
许三多看了看钢七连的队伍,略一沉吟,低声道:“班长,咱们五班照常加。七连的同志们刚来草原,还没完全适应这里的地形和气候,这次就先不加了,让他们先适应一下强度。”
他声音虽低,但高城离得不远,耳朵又尖,捕捉到了“加砖头”几个字,声音立刻拔高了好几度:“许三多!你过来!给我说清楚,什么加不加的?加什么砖头?”
许三多转过身,面对高城,难得地轻轻叹了口气,如实汇报:“报告高连长,就是在标准装具之外,额外增加负重用的模拟砖块。我认为七连初来乍到,对草原环境还在适应期,这次训练就不额外增加了。”
高城一听,感觉像是被小看了,指着许三多,语气带着点火气:“许三多!你什么意思?觉得我们钢七连的兵吃不了苦?适应不了?”
许三多表情认真,语气平静:“高连长,我没有那个意思。训练要讲科学,循序渐进。陌生的地形和气候本身就是一种挑战,贸然增加额外负重,容易导致非战斗减员。”
高城被他这有理有据的话堵了一下,但还是觉得面子上过不去,转头就对一排长喊道:“一排长!”
“到!”陈睿立刻出列。
高城大手一挥:“通知下去,各班长根据本班人员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在标准装具外添加模拟砖块!咱们钢七连,没有孬种!”
“是!”陈睿领命,但当他看到许三多默默往自己背囊里塞了整整十块砖头,而五班的马班长也加了五块时,他犹豫了一下。
再看看自家连队那些虽然士气高昂,但毕竟刚经历了两天高强度“折磨”的兵,最终还是决定稳妥起见,没有强制要求加砖,只是传达了连长的意思,让各班自行把握。
袁朗看着这群“不配合”的兵,表情更加“哀怨”了:“怎么?给点反应啊?对我这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决定,你们难道还不满意?”
齐桓反应最快,一边做着仰卧起坐,一边扯着嗓子大喊:“谢谢队长!”
其他会过意来的队员们也纷纷扯着脖子,声音稀稀拉拉地跟着喊:“谢谢队长!”“谢谢队长!”
袁朗不满地皱起眉:“大早上的,都没吃饭吗?就这么有气无力?”
瞬间,整齐划一、震耳欲聋的吼声冲天而起:“谢谢!队长!!”
袁朗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抬手看了看表:“动作都给我快点!磨磨蹭蹭的,还想不想赶上基地的早饭了?”
他不再理会这群正在“享受”晨练的队员,再次手脚并用地小心爬回刚才的山坡顶端,架起望远镜。视野里,那个让他惦记的身影,正带着一支规模约一个连队的队伍,进行着负重越野,队伍拉成一条长龙,向着远方的地平线跑去。
袁朗的目光追随着那个矫健的背影,直到他们消失在视野尽头,才意犹未尽地咂咂嘴。他百无聊赖地看着山下还在拼命加练的队员们,脑海里已经开始盘算,该怎么跟大队长开口,去别人家的菜地里,把那颗长得格外水灵的“南瓜苗”给挖过来。
等到所有分队终于完成了加练,重新整队完毕。袁朗示意队伍慢跑带回基地。
齐桓凑到袁朗身边,一边调整着呼吸一边好奇地问:“队长,刚才……您到底在看啥呢?那么入神?”
袁朗嫌弃地往旁边躲了躲:“离我远点,一身的汗味儿。”
齐桓不死心,压低声音,带着点笃定:“队长,您是不是……又瞅见哪颗顺眼的‘南瓜’了?”
袁朗闻言,挑眉看了齐桓一眼,那眼神里的意味让齐桓瞬间闭了嘴,不敢再问。
看着齐桓吃瘪的样子,袁朗嘴角一勾,突然下令:“全体都有!最后五公里!全力冲刺!跑在最后的十个,回去加练一组四百米障碍!冲!”
命令一下,齐桓第一个如同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袁朗则不紧不慢地跟在队伍侧后方,看着这群瞬间爆发出惊人速度的队员,脸上露出了一个真正愉悦的笑容,也迈开长腿,轻松地跟了上去。晨光彻底照亮了草原,将这支精锐的小队奔跑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许三多站在集合完毕的钢七连队伍前,阳光将他挺拔的身影拉长。他调整了一下呼吸,用自己最习惯的、带着点乡土口音却清晰有力的方式宣布:“同志们,我们今天早上的训练科目是——全装负重,二十公里越野。”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或紧张或期待的脸,继续说道:“要求嘛,很简单,大家尽力跟上我的速度就行,没别的要求。”
他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底下的兵们却反应各异。
伍六一眉头一挑,低声对旁边的史今说:“就这么简单?不像他风格啊。”
甘小宁立刻接话,心有余悸:“放水还不好?六一你是没被‘加三分钟’支配够吗?我现在听见他口气一转,这后脊梁就冒凉气!可别再整什么幺蛾子了!”
白铁军眯着眼,一副看透真相的样子:“俺老白觉着,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三多这小祖宗,啥时候让咱们轻松过?”
然而,更多的钢七连战士,尤其是那些尖子兵,脸上却露出了不服气的神色。跟上你的速度?
许三多,我们知道你厉害,但二十公里负重越野,我们钢七连也不是吃素的!不少人摩拳擦掌,暗暗憋着一股劲,想要看看这个“季度考核第一”到底能快到什么程度,差距又有多大。
高城叉着腰站在队尾,听着许三多的话,忍不住嘀咕:“二十公里全装越野,跟上他的速度?这小子是不是有点托大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五公里!”
指导员洪兴国正在逐一检查战士们身上的装具是否牢固,闻言头也不抬地回道:“行啦老高,既然说了训练听他的,就得信他。许三多既然敢这么说,肯定有他的道理。”
另一边,五班的马班长小步跑到许三多身边,低声询问:“三多,咱们……老规矩,还加砖头吗?”
许三多看了看钢七连的队伍,略一沉吟,低声道:“班长,咱们五班照常加。七连的同志们刚来草原,还没完全适应这里的地形和气候,这次就先不加了,让他们先适应一下强度。”
他声音虽低,但高城离得不远,耳朵又尖,捕捉到了“加砖头”几个字,声音立刻拔高了好几度:“许三多!你过来!给我说清楚,什么加不加的?加什么砖头?”
许三多转过身,面对高城,难得地轻轻叹了口气,如实汇报:“报告高连长,就是在标准装具之外,额外增加负重用的模拟砖块。我认为七连初来乍到,对草原环境还在适应期,这次训练就不额外增加了。”
高城一听,感觉像是被小看了,指着许三多,语气带着点火气:“许三多!你什么意思?觉得我们钢七连的兵吃不了苦?适应不了?”
许三多表情认真,语气平静:“高连长,我没有那个意思。训练要讲科学,循序渐进。陌生的地形和气候本身就是一种挑战,贸然增加额外负重,容易导致非战斗减员。”
高城被他这有理有据的话堵了一下,但还是觉得面子上过不去,转头就对一排长喊道:“一排长!”
“到!”陈睿立刻出列。
高城大手一挥:“通知下去,各班长根据本班人员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在标准装具外添加模拟砖块!咱们钢七连,没有孬种!”
“是!”陈睿领命,但当他看到许三多默默往自己背囊里塞了整整十块砖头,而五班的马班长也加了五块时,他犹豫了一下。
再看看自家连队那些虽然士气高昂,但毕竟刚经历了两天高强度“折磨”的兵,最终还是决定稳妥起见,没有强制要求加砖,只是传达了连长的意思,让各班自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