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苏青的态度-《八零辣妈:穿成恶毒后妈后我带娃》

  腊月的寒风卷着细碎的雪沫,拍在窗棂上沙沙作响。苏青正坐在桌前整理手工订单,忽然听到院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刘嫂的声音带着几分焦急传了进来:“苏青,你在家吗?我有话跟你说!”

  苏青放下手里的针线,起身开门。只见刘嫂裹着厚厚的棉袄,脸色通红,手里还攥着一块没织完的毛线,显然是急匆匆赶来的。“快进屋说,外面冷。”苏青侧身让刘嫂进来,顺手给她倒了杯热水。

  刘嫂接过水杯,却没喝,而是压低声音,凑近苏青说:“苏青,你最近没听村里的人议论吗?张婶在背后说你坏话,说你以前跟混混不清不楚,现在赚钱快是靠见不得人的勾当,这话都传开了!”

  苏青握着水杯的手微微一顿,温热的水没能驱散心底的凉意。其实前几天去供销社时,她就隐约听到了些议论,只是没敢细想,如今被刘嫂当面点破,那些零碎的话语瞬间拼凑起来,像针一样扎在心上。但她没有立刻表现出愤怒或委屈,只是平静地问:“刘嫂,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昨天去李婆家借针线,听见李婆跟王婶说的,说这话是张婶先传出来的!”刘嫂越说越气,“张婶这人就是嫉妒你!看你手工做得好,娃又争气,心里不平衡,就编瞎话糟践你!你可不能就这么算了,得去找她理论理论,让她把话说清楚!”

  刘嫂一边说,一边拉着苏青的手,想让她现在就去找张婶。可苏青却轻轻挣开了她的手,坐在凳子上,慢慢喝了口热水,眼神渐渐平静下来。她知道,刘嫂是好意,想为她抱不平,但此刻去找张婶吵架,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苏青的目光落在桌角孩子们的奖状上——晓燕的“三好学生”、晓阳的“数学小能手”、晓雨的“绘画二等奖”,红色、黄色、粉色的奖状并排贴着,像一团温暖的火。她想起孩子们拿到奖状时的开心模样,想起晓燕抱着字典说“以后自己能查字”的骄傲,想起晓阳做算术题时认真的侧脸。如果现在去找张婶吵架,闹得人尽皆知,不仅会让孩子们听到不好的议论,还会让谣言越传越凶,甚至可能让村民们觉得“无风不起浪”,反而坐实了那些不实的说法。

  “刘嫂,谢谢你告诉我这些。”苏青抬起头,眼神坚定,“但我不能去找张婶吵架。”

  “为啥呀?”刘嫂急得皱起了眉,“她这么糟践你,你就甘心?”

  “不甘心,但吵架解决不了问题。”苏青轻轻摇了摇头,耐心地解释,“张婶为什么传这些谣言?无非是看着我日子过好了,娃又争气,心里嫉妒。她没有任何实质证据,全是凭空猜测的瞎话。如果我现在去找她吵,只会让她觉得我‘被说中了才急眼’,还会让村里的人看笑话,谣言也会越传越离谱。到时候,不仅我受委屈,孩子们也会被人指指点点,这不是我想看到的。”

  刘嫂愣住了,她从没没想过这些。她只觉得受了委屈就该找人理论,却忘了谣言的可怕之处——越辩解,越容易被缠上,反而说不清道不明。

  苏青继续说:“你想想,张婶说我‘跟混混不清不楚’,可村里谁真的见过?她又说我‘靠见不得人的事赚钱’,可我的手工都是一针一线缝出来的,供销社的张婶能作证,城里的商贩也跟我订过好几次货,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证据。她的谣言没有任何根基,就像冬天的雪,看着大,太阳一出来就化了。”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窗外的老槐树身上。寒风把树枝吹得摇晃,可树干却稳稳地扎根在土里,没有丝毫动摇。“我现在要做的,不是跟她吵架,而是像这棵老槐树一样,稳住自己。继续做我的手工,继续教我的娃,用事实证明我是什么样的人。等合适的机会,大家自然会明白,那些谣言都是假的。”

  刘嫂听着苏青的话,慢慢冷静下来。她想起苏青平时的样子——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慌不忙,总能想出办法。上次她儿子不爱写作业,苏青没让她打骂孩子,而是教她用“小任务奖励法”,没过多久,孩子就主动写作业了。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像张婶说的那样,做见不得人的事?

  “你说得对,是我太冲动了。”刘嫂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你打算怎么办?总不能一直让她这么传吧?”

  “当然不会。”苏青嘴角微微上扬,“我已经想好了。再过几天就是腊月二十五,村里要办年货集市,到时候城里的商贩会来收手工,我跟他们约好了,那天在集市上见面。到时候,大家都会看到,我的手工是靠品质赚钱,不是靠什么见不得人的门路。还有,下个月学校要开家长会,李老师和张老师都说要在家长会上夸孩子们,到时候大家也会知道,孩子们的进步是靠我每天辅导,不是靠什么外力。”

  她拿起桌前的手工订单,指着上面的字迹说:“你看,这是城里商贩给我的订单,上面写着要订50个肚兜,每个8毛钱,这都是明明白白的生意。等集市那天,我把订单拿给大家看,再让商贩跟大家说几句话,张婶的谣言不就不攻自破了吗?”

  刘嫂看着订单上的字迹,又看着苏青平静而坚定的眼神,彻底放心了。她之前还担心苏青会被谣言打垮,现在才发现,苏青比她想象的更坚强、更有智慧。

  “还是你想得周到!”刘嫂笑着说,“到时候我也去集市上帮你,让大家看看,你的手工有多好,商贩有多认可你!”

  苏青感激地看着刘嫂:“谢谢你,刘嫂。有你帮忙,我更有底气了。”

  刘嫂又坐了一会儿,聊了些年货的话题,才起身离开。临走前,她还特意说:“你放心,我不会跟别人说你知道了谣言,省得有人再添乱。”苏青点了点头,送刘嫂到门口。

  看着刘嫂的身影消失在巷口,苏青深吸了一口气,转身回到屋里。她走到孩子们的奖状前,用手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字迹,心里的委屈渐渐被坚定取代。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可能还会听到一些不好的议论,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异样的眼神,但她不会退缩。

  晚上,孩子们放学回家,晓燕兴奋地跟苏青说:“妈,李老师说下个月开家长会,要让你在家长会上跟大家分享教我查字典的方法!”晓阳也跟着说:“张老师也说,要让你跟大家说怎么教我学数学!”晓雨则抱着苏青的腿,小声说:“王老师说,我画的全家福要贴在幼儿园的展示墙上!”

  苏青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心里暖暖的。她蹲下身,抱住三个孩子,轻声说:“好啊,到时候咱们一起去,让大家看看咱们家的宝贝有多棒!”

  孩子们不知道村里的谣言,也不知道妈妈心里的委屈,只知道妈妈会一直陪着他们,支持他们。而苏青也暗暗下定决心,要保护好孩子们的这份纯真和快乐,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接下来的几天,苏青像往常一样,每天做手工、送孩子们上学、辅导他们学习。遇到村民时,她依然会微笑着打招呼,即使有些人避开她的目光,或者小声议论,她也没有在意。她知道,时间会证明一切,事实会打破所有的谣言。

  腊月二十五那天,村里的年货集市格外热闹。苏青带着做好的50个肚兜,早早地来到集市上。城里的商贩如约而至,看到苏青的手工,忍不住称赞:“苏青,你这肚兜做得越来越好了,针脚密,图案也好看,城里的顾客都喜欢!”

  周围的村民听到商贩的话,都围了过来。有人拿起肚兜看了看,忍不住说:“这手工确实好,比城里买的还精致!”也有人问商贩:“你跟苏青合作多久了?她的手工好卖吗?”

  商贩笑着说:“合作快半年了,她的手工每次都能按时交货,品质又好,我每次来都要跟她订不少货。她是个实在人,做生意也讲诚信,跟她合作我放心!”

  村民们听着商贩的话,又看着苏青手里的订单,之前的疑惑和猜测渐渐消散。李婆走到苏青身边,小声说:“苏青,之前的事,是我不对,不该听张婶的话乱传。你别往心里去。”

  苏青笑着摇了摇头:“李婆,没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以后咱们还是好邻居,有什么事互相帮忙。”

  张婶也在人群里,听到商贩的话和村民们的议论,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悄悄转身走了。她知道,自己的谣言,已经被事实彻底打破了。

  苏青看着围在身边的村民,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自己的选择没有错。没有争吵,没有辩解,只用实实在在的事实,就打破了所有的谣言。而她也更加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只要自己善良,就一定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也一定能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集市上,也洒在苏青的脸上。她收拾好东西,牵着赶来接她的孩子们的手,慢慢往家走。路上,晓燕小声问:“妈,刚才那些叔叔阿姨为什么都围着你呀?”苏青笑着说:“因为他们觉得妈妈的手工做得好,也觉得咱们家的宝贝们很优秀呀!”

  孩子们听了,开心地笑了起来。他们的笑声,像冬日里的阳光,温暖了苏青的心,也温暖了整个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