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集市的青砖檐角,陆庭州就推着装满衣服的木板车走在前面,苏青跟在旁边,手里拎着沉甸甸的钱箱,嘴角藏着掩不住的笑意。自从陆庭州回来,每天早起出摊的路都变得格外热闹——晓阳抱着算盘跑在最前面,时不时回头喊“爸爸快点”;晓燕牵着晓雨的手,慢慢跟在后面,小声叮嘱妹妹“别跑太快,小心摔跤”。
到了摊位前,陆庭州放下木板车,撸起袖子就开始搭遮阳棚。他常年在工地上干活,搭架子本是熟练活,可面对这蓝布搭的简易棚子,却显得有些手忙脚乱——绳子绕了两圈才系紧,竹竿的角度调了好几次才摆正,额头上很快沁出一层薄汗。苏青站在旁边看着,想上前帮忙,却被他笑着拦住:“你歇着,这点活我来就行,别累着你。”
晓燕忍不住笑着说:“爸爸,你搭棚子的样子好像在工地搭脚手架呀。”陆庭州也笑了,擦了擦汗:“差不多,都是搭架子,就是这个更精细点,可不能把你妈妈的衣服晒着。”
等遮阳棚搭好,陆庭州又开始帮忙摆衣服。浅蓝的确良衬衫要按大小码叠整齐,碎花棉绸裙要把裙摆捋平,连给孩子做的小短袖都要一件一件排好——他学得很认真,时不时抬头问苏青“这样摆对不对”“这个位置是不是太靠里了”,像个听话的学生。苏青耐心地指导着,偶尔伸手帮他把歪了的衣服摆正,指尖不经意碰到他的手,两人都会相视一笑,空气里满是甜甜的暖意。
很快,集市热闹起来,顾客陆续围到摊位前。一位常来买衣服的阿姨拿起一件衬衫,笑着问苏青:“苏老板,这是你丈夫吧?以前没见过他来帮忙呀。”苏青刚要回答,陆庭州就抢先开口:“阿姨您好,我是她丈夫,最近休假,过来帮她搭把手。您看这件衬衫,布料是正宗的确良,我媳妇缝得可仔细了,您穿肯定舒服。”
他说话时带着军人特有的诚恳,眼神明亮,让阿姨忍不住笑了:“你对你媳妇可真好,还帮着吆喝。行,这件衬衫我要了,再给我家老头子也拿一件,就冲你这疼媳妇的劲儿,我也得多买点。”陆庭州连忙道谢,小心翼翼地把衬衫叠好,用牛皮纸包好,还特意叮嘱:“阿姨,这衣服第一次洗别用热水,不然容易掉色。”
旁边的顾客也跟着打趣:“苏老板,你可真有福气,丈夫不仅长得精神,还这么疼你,连洗衣服的注意事项都记得这么清楚。”苏青被说得脸颊发烫,赶紧低下头,手里的活却慢了半拍——她没想到,平时看着严肃的陆庭州,居然会在顾客面前这么维护她,还把她随口说的话记在心里。
陆庭州见状,悄悄碰了碰她的胳膊,小声说:“别害羞,他们说的是实话,我疼我媳妇天经地义。”苏青抬起头,正好对上他温柔的眼神,心里像被羽毛轻轻挠了一下,甜丝丝的。
上午的顾客越来越多,陆庭州也渐渐熟练起来。他会主动帮顾客拿衣服,根据顾客的身材推荐合适的尺码;收账时会仔细数清楚钱,再把零钱递到顾客手里,还不忘说声“谢谢”;遇到带孩子的顾客,他会帮着照看孩子,让顾客安心挑衣服。有个年轻妈妈挑衣服时,孩子哭闹着要吃糖,陆庭州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水果糖——是早上出门时晓雨塞给他的,他一直没舍得吃——递给孩子,笑着说:“小朋友乖,吃完糖就不闹了,让妈妈好好挑衣服好不好?”
孩子接过糖,立刻不哭了,年轻妈妈感激地说:“大哥,真是谢谢你,不然我都没法挑衣服了。苏老板,你丈夫人真好,又细心又有耐心。”苏青笑着道谢,心里满是骄傲——这就是她的丈夫,看似粗线条,却藏着满满的温柔。
到了午饭时间,陆庭州让苏青带着孩子们去旁边的小吃摊吃午饭,自己则留在摊位看摊。苏青不放心,想留下陪他,他却坚持:“你带着孩子们去吃,我在这儿看着就行,饿不着我,等会儿你们给我带碗面回来就行。”苏青只好带着孩子们去了小吃摊,点了孩子们爱吃的馄饨,又给陆庭州点了一碗牛肉面,特意叮嘱老板多放些肉。
等他们带着面回到摊位时,看到陆庭州正蹲在地上,给一个老奶奶推荐衣服。老奶奶年纪大了,眼神不好,陆庭州就把衣服拿到阳光下,指着针脚说:“奶奶,您看这针脚多整齐,我媳妇缝得可仔细了,您穿在身上肯定舒服,还显年轻。”老奶奶被说得笑开了花,当即买了一件浅灰色的衬衫,还拉着陆庭州的手说:“小伙子,你可真会说话,还这么疼媳妇,苏老板真是好福气。”
陆庭州接过苏青递来的牛肉面,大口吃了起来,边吃边说:“刚才那位奶奶真和蔼,跟我老家的奶奶一样。她挑衣服时总怕不合身,我就帮她比了比,她说正好,我心里也高兴。”苏青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递过一张纸巾:“慢点吃,没人跟你抢,不够再给你买一碗。”
下午的阳光有些烈,陆庭州怕苏青热着,特意去旁边的小卖部买了一把大蒲扇,时不时给她扇风。苏青让他别扇了,自己不热,他却不肯:“你坐在这儿挑衣服,一动也不动,肯定热,我给你扇扇,凉快。”旁边的顾客看到了,又忍不住打趣:“苏老板,你丈夫可真体贴,这要是我家那口子,早就躲在一边凉快了,哪会帮我扇风。”
苏青的脸颊又红了,却不再像之前那样低头躲闪,而是抬头看向陆庭州,眼里满是笑意。陆庭州也看着她,眼神里的温柔快要溢出来——他以前总觉得,爱一个人就是努力赚钱,让她过上好日子,可现在他才明白,真正的爱,是陪在她身边,帮她分担辛苦,在她需要的时候,及时给她温暖。
傍晚收摊时,陆庭州把所有的东西都扛在自己身上,不让苏青碰重的。他扛着布袋子,提着钱箱,还牵着晓雨的手,苏青和晓燕、晓阳跟在旁边,一家人说说笑笑地往家走。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紧紧靠在一起,像一幅温暖的画。
回到家后,陆庭州还主动承担了做饭的任务。他系着苏青的碎花围裙,在厨房里忙碌着,切菜、炒菜的动作虽然不如苏青熟练,却格外认真。晓阳和晓燕在旁边帮忙剥蒜,晓雨则坐在厨房门口,看着陆庭州,时不时喊一声“爸爸加油”。
苏青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厨房里温馨的场景,心里满是幸福。她想起以前一个人收摊、做饭、辅导孩子的日子,再看看现在身边的一切,忍不住笑了——原来,有个人陪在身边,一起守摊,一起做饭,一起看着孩子们长大,就是最幸福的生活。
晚饭时,陆庭州看着苏青和孩子们吃得开心,自己也跟着高兴。他夹了一块排骨给苏青,小声说:“明天我还来帮你摆摊,争取比今天更熟练,不让你累着。”苏青点点头,咬着排骨,心里甜丝丝的——她知道,未来的日子里,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不会再一个人硬扛,因为她身边有了最坚实的依靠,有了愿意陪她并肩前行的人。
月光洒在院子里,温柔而明亮。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聊着白天在集市上发生的趣事,笑声在院子里回荡,久久不散。苏青看着身边的陆庭州,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心里满是满足——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简单、温暖,有他在身边,有孩子们在身边,就是最好的时光。
到了摊位前,陆庭州放下木板车,撸起袖子就开始搭遮阳棚。他常年在工地上干活,搭架子本是熟练活,可面对这蓝布搭的简易棚子,却显得有些手忙脚乱——绳子绕了两圈才系紧,竹竿的角度调了好几次才摆正,额头上很快沁出一层薄汗。苏青站在旁边看着,想上前帮忙,却被他笑着拦住:“你歇着,这点活我来就行,别累着你。”
晓燕忍不住笑着说:“爸爸,你搭棚子的样子好像在工地搭脚手架呀。”陆庭州也笑了,擦了擦汗:“差不多,都是搭架子,就是这个更精细点,可不能把你妈妈的衣服晒着。”
等遮阳棚搭好,陆庭州又开始帮忙摆衣服。浅蓝的确良衬衫要按大小码叠整齐,碎花棉绸裙要把裙摆捋平,连给孩子做的小短袖都要一件一件排好——他学得很认真,时不时抬头问苏青“这样摆对不对”“这个位置是不是太靠里了”,像个听话的学生。苏青耐心地指导着,偶尔伸手帮他把歪了的衣服摆正,指尖不经意碰到他的手,两人都会相视一笑,空气里满是甜甜的暖意。
很快,集市热闹起来,顾客陆续围到摊位前。一位常来买衣服的阿姨拿起一件衬衫,笑着问苏青:“苏老板,这是你丈夫吧?以前没见过他来帮忙呀。”苏青刚要回答,陆庭州就抢先开口:“阿姨您好,我是她丈夫,最近休假,过来帮她搭把手。您看这件衬衫,布料是正宗的确良,我媳妇缝得可仔细了,您穿肯定舒服。”
他说话时带着军人特有的诚恳,眼神明亮,让阿姨忍不住笑了:“你对你媳妇可真好,还帮着吆喝。行,这件衬衫我要了,再给我家老头子也拿一件,就冲你这疼媳妇的劲儿,我也得多买点。”陆庭州连忙道谢,小心翼翼地把衬衫叠好,用牛皮纸包好,还特意叮嘱:“阿姨,这衣服第一次洗别用热水,不然容易掉色。”
旁边的顾客也跟着打趣:“苏老板,你可真有福气,丈夫不仅长得精神,还这么疼你,连洗衣服的注意事项都记得这么清楚。”苏青被说得脸颊发烫,赶紧低下头,手里的活却慢了半拍——她没想到,平时看着严肃的陆庭州,居然会在顾客面前这么维护她,还把她随口说的话记在心里。
陆庭州见状,悄悄碰了碰她的胳膊,小声说:“别害羞,他们说的是实话,我疼我媳妇天经地义。”苏青抬起头,正好对上他温柔的眼神,心里像被羽毛轻轻挠了一下,甜丝丝的。
上午的顾客越来越多,陆庭州也渐渐熟练起来。他会主动帮顾客拿衣服,根据顾客的身材推荐合适的尺码;收账时会仔细数清楚钱,再把零钱递到顾客手里,还不忘说声“谢谢”;遇到带孩子的顾客,他会帮着照看孩子,让顾客安心挑衣服。有个年轻妈妈挑衣服时,孩子哭闹着要吃糖,陆庭州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水果糖——是早上出门时晓雨塞给他的,他一直没舍得吃——递给孩子,笑着说:“小朋友乖,吃完糖就不闹了,让妈妈好好挑衣服好不好?”
孩子接过糖,立刻不哭了,年轻妈妈感激地说:“大哥,真是谢谢你,不然我都没法挑衣服了。苏老板,你丈夫人真好,又细心又有耐心。”苏青笑着道谢,心里满是骄傲——这就是她的丈夫,看似粗线条,却藏着满满的温柔。
到了午饭时间,陆庭州让苏青带着孩子们去旁边的小吃摊吃午饭,自己则留在摊位看摊。苏青不放心,想留下陪他,他却坚持:“你带着孩子们去吃,我在这儿看着就行,饿不着我,等会儿你们给我带碗面回来就行。”苏青只好带着孩子们去了小吃摊,点了孩子们爱吃的馄饨,又给陆庭州点了一碗牛肉面,特意叮嘱老板多放些肉。
等他们带着面回到摊位时,看到陆庭州正蹲在地上,给一个老奶奶推荐衣服。老奶奶年纪大了,眼神不好,陆庭州就把衣服拿到阳光下,指着针脚说:“奶奶,您看这针脚多整齐,我媳妇缝得可仔细了,您穿在身上肯定舒服,还显年轻。”老奶奶被说得笑开了花,当即买了一件浅灰色的衬衫,还拉着陆庭州的手说:“小伙子,你可真会说话,还这么疼媳妇,苏老板真是好福气。”
陆庭州接过苏青递来的牛肉面,大口吃了起来,边吃边说:“刚才那位奶奶真和蔼,跟我老家的奶奶一样。她挑衣服时总怕不合身,我就帮她比了比,她说正好,我心里也高兴。”苏青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递过一张纸巾:“慢点吃,没人跟你抢,不够再给你买一碗。”
下午的阳光有些烈,陆庭州怕苏青热着,特意去旁边的小卖部买了一把大蒲扇,时不时给她扇风。苏青让他别扇了,自己不热,他却不肯:“你坐在这儿挑衣服,一动也不动,肯定热,我给你扇扇,凉快。”旁边的顾客看到了,又忍不住打趣:“苏老板,你丈夫可真体贴,这要是我家那口子,早就躲在一边凉快了,哪会帮我扇风。”
苏青的脸颊又红了,却不再像之前那样低头躲闪,而是抬头看向陆庭州,眼里满是笑意。陆庭州也看着她,眼神里的温柔快要溢出来——他以前总觉得,爱一个人就是努力赚钱,让她过上好日子,可现在他才明白,真正的爱,是陪在她身边,帮她分担辛苦,在她需要的时候,及时给她温暖。
傍晚收摊时,陆庭州把所有的东西都扛在自己身上,不让苏青碰重的。他扛着布袋子,提着钱箱,还牵着晓雨的手,苏青和晓燕、晓阳跟在旁边,一家人说说笑笑地往家走。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紧紧靠在一起,像一幅温暖的画。
回到家后,陆庭州还主动承担了做饭的任务。他系着苏青的碎花围裙,在厨房里忙碌着,切菜、炒菜的动作虽然不如苏青熟练,却格外认真。晓阳和晓燕在旁边帮忙剥蒜,晓雨则坐在厨房门口,看着陆庭州,时不时喊一声“爸爸加油”。
苏青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厨房里温馨的场景,心里满是幸福。她想起以前一个人收摊、做饭、辅导孩子的日子,再看看现在身边的一切,忍不住笑了——原来,有个人陪在身边,一起守摊,一起做饭,一起看着孩子们长大,就是最幸福的生活。
晚饭时,陆庭州看着苏青和孩子们吃得开心,自己也跟着高兴。他夹了一块排骨给苏青,小声说:“明天我还来帮你摆摊,争取比今天更熟练,不让你累着。”苏青点点头,咬着排骨,心里甜丝丝的——她知道,未来的日子里,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不会再一个人硬扛,因为她身边有了最坚实的依靠,有了愿意陪她并肩前行的人。
月光洒在院子里,温柔而明亮。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聊着白天在集市上发生的趣事,笑声在院子里回荡,久久不散。苏青看着身边的陆庭州,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心里满是满足——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简单、温暖,有他在身边,有孩子们在身边,就是最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