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营区格外闷热,训练结束后,战士们都聚在营房里扇着扇子聊天,唯有陆庭州端着水盆,小心翼翼地走到床头,从枕头下取出一个塑封好的合影照——照片里,他穿着笔挺的军装,苏青站在他身边,浅灰色的确良衬衫衬得她格外温柔,无名指上的银戒在镜头前泛着淡淡的光,两人身后的红色幕布虽朴素,却衬得整个画面满是暖意。
他用湿毛巾轻轻擦拭着照片边缘,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易碎的珍宝。这是上次探亲假时,他和苏青在镇上照相馆拍的合影,回来后特意找服务社塑了封,怕汗水或灰尘弄脏。每天训练结束、睡前醒来,他都要拿出来看一眼,照片里苏青的笑容像清凉的风,能瞬间吹散训练的疲惫。
“哟,陆哥又在看嫂子的照片呢!”老周端着搪瓷缸走进来,一眼就瞥见了陆庭州手里的照片,笑着凑过去,“让我再看看,这照片都快被你摸出包浆了。”
陆庭州也不藏着,把照片递过去,脸上不自觉地漾起笑意:“上次回家跟苏青拍的,她特意穿了我喜欢的衬衫,还戴了我送的银戒。”
老周接过照片,仔细端详着,忍不住感叹:“嫂子笑得真甜,跟你站在一起,一看就特别般配。你看这眼神,满是对你的牵挂,咱们营区里谁不羡慕你啊!”
周围的几个战友也围了过来,小李凑在老周身边,指着照片里的苏青说:“我还记得上次嫂子给你寄包裹,里面除了衣服和吃的,还夹着孩子们画的小漫画,画得可可爱了。陆哥,你真是好福气,有这么好的媳妇,还有这么乖的孩子。”
“可不是嘛!”另一个战友小王也跟着说,“上次你给嫂子寄保温饭盒,还特意去后勤处问了半天哪个牌子保温效果好,连罐头都挑的是孩子们爱吃的红烧味,比照顾自己还细心。以前总觉得你是‘冷面营长’,没想到提起嫂子和孩子,比谁都温柔。”
陆庭州听着战友们的话,心里像被温水浸过一样暖,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自豪:“苏青确实不容易,我在部队这些年,家里的事全靠她一个人扛。带着三个孩子,还要摆摊做生意,从没跟我抱怨过一句苦。我能做的,也就是多寄点东西、多写几封信,让她心里踏实点。”
他顿了顿,眼神落在照片里苏青的银戒上,语气里满是珍视:“这枚戒指是去年她生日时寄的,特意在镇上首饰店刻了‘庭州赠’三个字。她在信里说,每天都戴着,缝衣服、算账时看到,就像我在她身边一样。”
“陆哥,你这才是真正的疼媳妇啊!”老周拍了拍陆庭州的肩膀,感慨道,“我跟我媳妇结婚这么多年,都没像你这样细心。上次她生日,我就给她买了个蛋糕,她还说我不用心。以后我得跟你学学,多关心关心她和孩子。”
小李也点点头,认真地说:“陆哥,你和嫂子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以前总觉得当兵的顾不上家,现在看你这样,才知道只要心里有家,再忙也能顾上。以后我要是成家了,也要像你一样,把媳妇和孩子放在心上,做个好丈夫、好爸爸。”
陆庭州笑着把照片小心翼翼地放回枕头下,从抽屉里拿出一沓信——都是苏青寄来的,每一封都按日期排得整整齐齐,信封上还画着各种小图案:有孩子们的笑脸,有家里的梧桐树,还有县城服装店的简易草图。
“你们看,这是苏青上次寄来的信,里面还夹着晓燕写的作文。”陆庭州打开其中一封信,指着里面的作文纸说,“晓燕在作文里写,‘爸爸是英雄,穿着绿色的军装,守护着我们的家,也守护着祖国’。每次读着孩子们的话,就觉得再苦再累都值了。”
战友们凑过来,认真地读着作文,小李忍不住说:“晓燕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这字写得工整,感情也真挚。陆哥,你培养出这么好的孩子,跟嫂子的教育肯定分不开。”
“是啊,苏青不仅能干,还特别会教育孩子。”陆庭州的语气里满是骄傲,“晓阳数学好,每次考试都能拿满分;晓燕作文写得棒,还经常被老师当成范文;晓雨虽然小,却特别乖,每天都帮着苏青叠衣服、擦桌子。”
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了未来的生活上。老周说:“等我退伍了,就回老家开个小超市,天天陪着媳妇孩子,再也不跟他们分开。陆哥,你退伍后打算干什么?”
陆庭州眼神一亮,语气里满是期待:“我跟苏青约定好了,等我退伍了,就跟她一起在县城开个服装店。她负责设计和缝制,我负责进货和招呼顾客,孩子们放学了还能来店里帮忙,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在一起。”
“这主意好!”老周笑着说,“到时候我要是去你们县城,肯定去你们店里买衣服,顺便看看嫂子和孩子们。”
战友们的羡慕声此起彼伏,营房里的气氛格外热闹。陆庭州看着战友们真诚的眼神,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战友们的羡慕不是嫉妒,而是发自内心的祝福。在部队这个大家庭里,他们并肩作战、互相扶持,也彼此分享着对家的牵挂和对未来的期盼。
夜深了,战友们渐渐睡熟,营区里只剩下窗外的虫鸣和远处的哨声。陆庭州悄悄从枕头下拿出合影照,借着月光细细看着。照片里苏青的笑容依旧温柔,孩子们的笑脸仿佛就在眼前。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训练、好好工作,争取早点退伍,回到苏青和孩子们身边,实现他们的约定,一起经营温暖的小家,再也不分开。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照片上,也洒在陆庭州的脸上。他小心翼翼地把照片放回枕头下,闭上眼睛,嘴角还带着淡淡的笑意——梦里,他仿佛已经回到了家,苏青正站在服装店门口等着他,孩子们围着他叽叽喳喳地说着话,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满是幸福的暖意。
他用湿毛巾轻轻擦拭着照片边缘,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易碎的珍宝。这是上次探亲假时,他和苏青在镇上照相馆拍的合影,回来后特意找服务社塑了封,怕汗水或灰尘弄脏。每天训练结束、睡前醒来,他都要拿出来看一眼,照片里苏青的笑容像清凉的风,能瞬间吹散训练的疲惫。
“哟,陆哥又在看嫂子的照片呢!”老周端着搪瓷缸走进来,一眼就瞥见了陆庭州手里的照片,笑着凑过去,“让我再看看,这照片都快被你摸出包浆了。”
陆庭州也不藏着,把照片递过去,脸上不自觉地漾起笑意:“上次回家跟苏青拍的,她特意穿了我喜欢的衬衫,还戴了我送的银戒。”
老周接过照片,仔细端详着,忍不住感叹:“嫂子笑得真甜,跟你站在一起,一看就特别般配。你看这眼神,满是对你的牵挂,咱们营区里谁不羡慕你啊!”
周围的几个战友也围了过来,小李凑在老周身边,指着照片里的苏青说:“我还记得上次嫂子给你寄包裹,里面除了衣服和吃的,还夹着孩子们画的小漫画,画得可可爱了。陆哥,你真是好福气,有这么好的媳妇,还有这么乖的孩子。”
“可不是嘛!”另一个战友小王也跟着说,“上次你给嫂子寄保温饭盒,还特意去后勤处问了半天哪个牌子保温效果好,连罐头都挑的是孩子们爱吃的红烧味,比照顾自己还细心。以前总觉得你是‘冷面营长’,没想到提起嫂子和孩子,比谁都温柔。”
陆庭州听着战友们的话,心里像被温水浸过一样暖,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自豪:“苏青确实不容易,我在部队这些年,家里的事全靠她一个人扛。带着三个孩子,还要摆摊做生意,从没跟我抱怨过一句苦。我能做的,也就是多寄点东西、多写几封信,让她心里踏实点。”
他顿了顿,眼神落在照片里苏青的银戒上,语气里满是珍视:“这枚戒指是去年她生日时寄的,特意在镇上首饰店刻了‘庭州赠’三个字。她在信里说,每天都戴着,缝衣服、算账时看到,就像我在她身边一样。”
“陆哥,你这才是真正的疼媳妇啊!”老周拍了拍陆庭州的肩膀,感慨道,“我跟我媳妇结婚这么多年,都没像你这样细心。上次她生日,我就给她买了个蛋糕,她还说我不用心。以后我得跟你学学,多关心关心她和孩子。”
小李也点点头,认真地说:“陆哥,你和嫂子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以前总觉得当兵的顾不上家,现在看你这样,才知道只要心里有家,再忙也能顾上。以后我要是成家了,也要像你一样,把媳妇和孩子放在心上,做个好丈夫、好爸爸。”
陆庭州笑着把照片小心翼翼地放回枕头下,从抽屉里拿出一沓信——都是苏青寄来的,每一封都按日期排得整整齐齐,信封上还画着各种小图案:有孩子们的笑脸,有家里的梧桐树,还有县城服装店的简易草图。
“你们看,这是苏青上次寄来的信,里面还夹着晓燕写的作文。”陆庭州打开其中一封信,指着里面的作文纸说,“晓燕在作文里写,‘爸爸是英雄,穿着绿色的军装,守护着我们的家,也守护着祖国’。每次读着孩子们的话,就觉得再苦再累都值了。”
战友们凑过来,认真地读着作文,小李忍不住说:“晓燕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这字写得工整,感情也真挚。陆哥,你培养出这么好的孩子,跟嫂子的教育肯定分不开。”
“是啊,苏青不仅能干,还特别会教育孩子。”陆庭州的语气里满是骄傲,“晓阳数学好,每次考试都能拿满分;晓燕作文写得棒,还经常被老师当成范文;晓雨虽然小,却特别乖,每天都帮着苏青叠衣服、擦桌子。”
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了未来的生活上。老周说:“等我退伍了,就回老家开个小超市,天天陪着媳妇孩子,再也不跟他们分开。陆哥,你退伍后打算干什么?”
陆庭州眼神一亮,语气里满是期待:“我跟苏青约定好了,等我退伍了,就跟她一起在县城开个服装店。她负责设计和缝制,我负责进货和招呼顾客,孩子们放学了还能来店里帮忙,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在一起。”
“这主意好!”老周笑着说,“到时候我要是去你们县城,肯定去你们店里买衣服,顺便看看嫂子和孩子们。”
战友们的羡慕声此起彼伏,营房里的气氛格外热闹。陆庭州看着战友们真诚的眼神,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战友们的羡慕不是嫉妒,而是发自内心的祝福。在部队这个大家庭里,他们并肩作战、互相扶持,也彼此分享着对家的牵挂和对未来的期盼。
夜深了,战友们渐渐睡熟,营区里只剩下窗外的虫鸣和远处的哨声。陆庭州悄悄从枕头下拿出合影照,借着月光细细看着。照片里苏青的笑容依旧温柔,孩子们的笑脸仿佛就在眼前。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训练、好好工作,争取早点退伍,回到苏青和孩子们身边,实现他们的约定,一起经营温暖的小家,再也不分开。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照片上,也洒在陆庭州的脸上。他小心翼翼地把照片放回枕头下,闭上眼睛,嘴角还带着淡淡的笑意——梦里,他仿佛已经回到了家,苏青正站在服装店门口等着他,孩子们围着他叽叽喳喳地说着话,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满是幸福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