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后的第一缕暖风掠过院墙,苏青蹲在院子里翻晒布料时,发现之前赶制的加绒口水巾和小手套还剩下不少——天气转暖,厚款小物件渐渐没人买了,而宝妈们开始打听有没有轻薄的肚兜和小短裤。她心里立刻有了主意:得跟着季节调整产品,才能让生意一直红火。
当天晚上,苏青就召集村里的合作妇人开会,把调整产品结构的想法说了出来:“现在天越来越热,咱们得少做厚款,多做轻薄的。比如肚兜要用细棉布,小短裤要做松紧腰的,方便宝宝穿脱;另外,咱们再推出‘套装组合’,一个肚兜 一条口水巾 一双小袜子算一套,卖1角2分钱,比单买便宜2分钱,这样既能提高销量,又能多赚钱。”
刘嫂手里拿着一块浅蓝色细棉布,摸了摸布料的厚度,点头赞同:“这主意好!天热了宝宝穿厚的不舒服,细棉布透气,肯定受欢迎。套装组合也划算,宝妈们都喜欢一次性买齐,省得跑好几次。”
陈姐也笑着说:“我还可以在套装的小袜子上绣些小图案,比如小草莓、小太阳,让套装更精致,宝妈们肯定更喜欢。”
接下来的几天,苏青带着大家一起研发新款:
? 夏季肚兜:选用透气性好的细棉布,领口和腰侧缝上柔软的松紧带,不用系带也能穿,避免勒到宝宝;在肚兜正面绣上小荷花、小金鱼等应季图案,颜色以浅粉、浅蓝、鹅黄为主,清爽又好看。
? 宝宝小短裤:做宽松的灯笼裤款式,裤腿收窄,既方便宝宝学走路,又能防蚊虫;腰头用宽松紧带,不勒肚子,还能随着宝宝的胖瘦调整。
? 套装组合:每套搭配一套色系,比如浅粉肚兜 浅粉口水巾 浅粉小袜子,上面绣同款小图案;包装用干净的油纸,再系上一根彩色细绳,看起来像小礼物,特别吸引顾客。
第一批夏季新品做好后,苏青先给供销社送了50套套装和100个单独的肚兜、小短裤。王主任看到新品,眼睛一亮:“这套装真精致!比单卖看着档次高多了,肯定好卖。”
果然,不到三天,供销社就传来好消息:50套套装卖完了,单独的肚兜和小短裤也卖了60多个,还接到了30个套装的预定订单。有宝妈反馈说:“套装又好看又划算,不用再分别买肚兜和袜子,太方便了!”
苏青趁机扩大生产,每天组织村里的妇人做20套套装、50个肚兜和30条小短裤。为了保证质量,她还制定了“季节产品标准”:夏季布料必须用细棉布,透气性要好;针脚密度不能低于每寸12针,避免洗后开线;套装的图案必须统一,颜色不能有偏差。
随着夏季产品的热销,苏青的收入也稳定了下来。她算了算账:每套套装赚3分5厘,每个肚兜赚1分5厘,每条小短裤赚1分2厘。每月能卖出600套套装、800个肚兜和500条小短裤,扣除布料和工钱成本,净赚能稳定在30元以上,比之前卖厚款时多了近10元。
村里的妇人也跟着受益。刘嫂每月能做200套套装,赚7元;陈姐负责绣图案,每月能赚6元5角;其他妇人也能赚4元到5元不等,比之前在家种地或纳鞋底赚得多得多。有位妇人笑着说:“跟着苏青做季节产品,不仅能赚钱,还能学不少新花样,现在我家娃穿的衣服,都是我自己做的,比买的还好看!”
苏青还根据顾客的反馈,不断改进产品。比如有宝妈说宝宝穿小短裤容易掉,她就把腰头的松紧带加宽,还加了一个小小的按扣;有宝妈说套装的袜子容易滑,她就在袜口处缝了一圈防滑的罗纹布。这些小小的改进,让她的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入秋之后,苏青又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开始做加绒的口水巾、小手套和小帽子。加绒口水巾用细绒布做内里,外面缝上纯棉布,既暖和又不磨宝宝的皮肤;小手套做翻盖款式,方便宝宝抓东西;小帽子则绣上小动物的耳朵,可爱又保暖。她还推出了“秋冬保暖套装”,一条加绒口水巾 一副小手套 一顶小帽子,卖1角5分钱,同样受到宝妈们的青睐。
每月结算收入时,苏青看着账本上稳定在30元以上的净收入,心里满是踏实。这些收入不仅能保证全家的日常开销,还能存下一部分备用金,为孩子们将来读书和家里盖新房子做准备。
陆庭州看着苏青忙碌却充满干劲的样子,笑着说:“你这脑子真灵活,跟着季节调整产品,还能想出套装组合的主意,难怪生意这么好。现在村里的人都羡慕咱们家,说你不仅会赚钱,还能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苏青笑着说:“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咱们还要多观察顾客的需求,多研发新样式,让产品越来越丰富,收入也越来越稳定。等孩子们再大些,咱们还可以开个小作坊,专门做儿童小物件,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的‘青’字标记。”
晚上,苏青坐在灯下,整理着新研发的冬季产品图纸——她想做一款带小围巾的连体衣,用柔软的绒布做面料,既暖和又方便穿脱。窗外的月光柔和,堂屋里的煤油灯亮着,映着她认真的侧脸。她知道,只要跟着季节变化调整产品,用心做好每一个小物件,就能让生意一直红火下去,让这个家的日子,越过越幸福,越来越有希望。
当天晚上,苏青就召集村里的合作妇人开会,把调整产品结构的想法说了出来:“现在天越来越热,咱们得少做厚款,多做轻薄的。比如肚兜要用细棉布,小短裤要做松紧腰的,方便宝宝穿脱;另外,咱们再推出‘套装组合’,一个肚兜 一条口水巾 一双小袜子算一套,卖1角2分钱,比单买便宜2分钱,这样既能提高销量,又能多赚钱。”
刘嫂手里拿着一块浅蓝色细棉布,摸了摸布料的厚度,点头赞同:“这主意好!天热了宝宝穿厚的不舒服,细棉布透气,肯定受欢迎。套装组合也划算,宝妈们都喜欢一次性买齐,省得跑好几次。”
陈姐也笑着说:“我还可以在套装的小袜子上绣些小图案,比如小草莓、小太阳,让套装更精致,宝妈们肯定更喜欢。”
接下来的几天,苏青带着大家一起研发新款:
? 夏季肚兜:选用透气性好的细棉布,领口和腰侧缝上柔软的松紧带,不用系带也能穿,避免勒到宝宝;在肚兜正面绣上小荷花、小金鱼等应季图案,颜色以浅粉、浅蓝、鹅黄为主,清爽又好看。
? 宝宝小短裤:做宽松的灯笼裤款式,裤腿收窄,既方便宝宝学走路,又能防蚊虫;腰头用宽松紧带,不勒肚子,还能随着宝宝的胖瘦调整。
? 套装组合:每套搭配一套色系,比如浅粉肚兜 浅粉口水巾 浅粉小袜子,上面绣同款小图案;包装用干净的油纸,再系上一根彩色细绳,看起来像小礼物,特别吸引顾客。
第一批夏季新品做好后,苏青先给供销社送了50套套装和100个单独的肚兜、小短裤。王主任看到新品,眼睛一亮:“这套装真精致!比单卖看着档次高多了,肯定好卖。”
果然,不到三天,供销社就传来好消息:50套套装卖完了,单独的肚兜和小短裤也卖了60多个,还接到了30个套装的预定订单。有宝妈反馈说:“套装又好看又划算,不用再分别买肚兜和袜子,太方便了!”
苏青趁机扩大生产,每天组织村里的妇人做20套套装、50个肚兜和30条小短裤。为了保证质量,她还制定了“季节产品标准”:夏季布料必须用细棉布,透气性要好;针脚密度不能低于每寸12针,避免洗后开线;套装的图案必须统一,颜色不能有偏差。
随着夏季产品的热销,苏青的收入也稳定了下来。她算了算账:每套套装赚3分5厘,每个肚兜赚1分5厘,每条小短裤赚1分2厘。每月能卖出600套套装、800个肚兜和500条小短裤,扣除布料和工钱成本,净赚能稳定在30元以上,比之前卖厚款时多了近10元。
村里的妇人也跟着受益。刘嫂每月能做200套套装,赚7元;陈姐负责绣图案,每月能赚6元5角;其他妇人也能赚4元到5元不等,比之前在家种地或纳鞋底赚得多得多。有位妇人笑着说:“跟着苏青做季节产品,不仅能赚钱,还能学不少新花样,现在我家娃穿的衣服,都是我自己做的,比买的还好看!”
苏青还根据顾客的反馈,不断改进产品。比如有宝妈说宝宝穿小短裤容易掉,她就把腰头的松紧带加宽,还加了一个小小的按扣;有宝妈说套装的袜子容易滑,她就在袜口处缝了一圈防滑的罗纹布。这些小小的改进,让她的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入秋之后,苏青又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开始做加绒的口水巾、小手套和小帽子。加绒口水巾用细绒布做内里,外面缝上纯棉布,既暖和又不磨宝宝的皮肤;小手套做翻盖款式,方便宝宝抓东西;小帽子则绣上小动物的耳朵,可爱又保暖。她还推出了“秋冬保暖套装”,一条加绒口水巾 一副小手套 一顶小帽子,卖1角5分钱,同样受到宝妈们的青睐。
每月结算收入时,苏青看着账本上稳定在30元以上的净收入,心里满是踏实。这些收入不仅能保证全家的日常开销,还能存下一部分备用金,为孩子们将来读书和家里盖新房子做准备。
陆庭州看着苏青忙碌却充满干劲的样子,笑着说:“你这脑子真灵活,跟着季节调整产品,还能想出套装组合的主意,难怪生意这么好。现在村里的人都羡慕咱们家,说你不仅会赚钱,还能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苏青笑着说:“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咱们还要多观察顾客的需求,多研发新样式,让产品越来越丰富,收入也越来越稳定。等孩子们再大些,咱们还可以开个小作坊,专门做儿童小物件,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的‘青’字标记。”
晚上,苏青坐在灯下,整理着新研发的冬季产品图纸——她想做一款带小围巾的连体衣,用柔软的绒布做面料,既暖和又方便穿脱。窗外的月光柔和,堂屋里的煤油灯亮着,映着她认真的侧脸。她知道,只要跟着季节变化调整产品,用心做好每一个小物件,就能让生意一直红火下去,让这个家的日子,越过越幸福,越来越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