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房子建得非常好,看房间里丢着的衣服,似乎也算不上富有。
服装的款式、以及布料色彩,跟民治年代有所不同。
再看看自己身上,这副破衣烂衫的状态,走出去也容易引起异常。
也顾不得不请而入是为贼。
找一所二楼阳台开门的房子,纵身一跃三两下攀爬进去。
他没想偷拿什么贵重物品。
只找来一身合适自己的衣物换上。
又找个破旧的帆布背包,将随身的枪械、物品和破衣裤收纳好。
清扫一下再次纵身跳跃到楼下,看看方向便朝着南边奔去。
既然不是自己那个世界,也不是那个年代。
这边地形地貌,又与家乡类似。
段青山便想着往老家去看看。
他想通过回去老家,印证心中的一些猜想。
傍晚,段青山来到一处出山的路口,前面有一条标准公路。
老远就从山顶看到了,全洋灰铺设的马路。
路上偶尔还有很漂亮的汽车飞驰,让段青山有些心驰神往。
这个世界太豪横了,那汽车风驰电掣般……
不敢继续想。
可如今到了这个路口,段青山不得不停下脚步。
前面有一个临时搭建的铁房子。
从门口和窗户看过去,房子里外有四五个军警。
不远处停着一辆汽车,上面有一排红蓝白相间的长灯,车头还有蓝色的警察两字。
段青山心中一紧,都没想起自己怎么认识警察两字,暗骂道:
“该死,这就遇到这个世界的警察了。”
紧了紧两肩的背包,段青山还是拿出了手枪。
万一他们蛮横不讲道理,少不得……
先看能不能溜过去吧,能不起冲突就是最好的结果。
作为一个异世界的闯入者,段青山只想平静祥和的过度这段日子。
最主要担心语言不通,想沟通说明都做不到。
何况,自己这个闯入者还是持械的,并且具备很强的作战能力。
大不了绕点路从山梁翻下去。
经过抵近侦察,发现这些警察,并没有很严谨的布防。
看情形,只是比较普通的封锁值班。
看他们仅仅留一人在外面。
其他人在房间里吃饭,抽烟谈笑的情况,就能窥见一斑。
尤其,其中几声高谈阔论的谈笑,让段青山有一种耳听天籁的亲近。
他们说的是云南方言,段青山顿时有了近山识鸟音的舒爽。
好事啊,语言的问题解决了。
文字的问题就不是问题,毕竟警察两字就认识好吗。
只是,自己这黑户的身份该怎么解决呢?
想着想着,段青山便有了一些忘乎所以的感觉。
四年了,自己快四年没有听到乡音。
忍不住便朝铁房子悄悄摸过去。
随后,又听房内人说起。
在这里值班三天,明天就有人过来交班。
守着这鬼地方,戒严封锁都快八天,也没见山里再有动静。
今天是9月1号,自己家孩子上初中要去报名。
估计再有几天会解除封锁,毕竟山里的小学也需要开学。
听到这些人说起时间,说起八天前的地动山摇。
段青山顿时回想起,他是民治26年8月25日早上,被大轰炸给轰到了这个世界。
民治26年也就是1937年。
8月25日到今天,不多不少正好是八天时间。
他又开始有点迷糊了,难道自己还在原来的世界?
可既然还在原来的世界,那为什么不是民治26年呢?
如果还是民治26年,这些公路和汽车。
那些房子、电灯和电视等等,又是怎么回事?
稀里糊涂的想着,顿时一阵懊恼。
开始那些房子里应该有日历,应该好好找找看的。
也许,那上面就会有答案。
还好他没有去找日历,那玩意都快绝种了。
担心隔警察太近,时间久了会被发现,段青山赶紧悄悄远离。
离开这处检查站不久,天就完全黑了下来。
段青山打算寻一处避风安全的地方,先休息一晚再出发。
夜晚在山中不安全,到处都是野兽出没。
如今知道四处都有警察戒严封锁,他也不敢随便开枪。
走着走着,发现不远处的路边,竟然有几户人家。
房子也都整整齐齐,甚至外墙还贴了瓷砖,整体却黑灯瞎火的。
只有一扇窗,有着微弱的亮光。
段青山心中一喜,便想着过去找人家借宿一晚。
房子里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看起来精神矍铄的老人家。
见到段青山一口地道的乡音,知道这年头有什么穷游的驴友。
但段青山的穿着打扮,与本身的气质似乎很违和。
老人似乎没有起疑,反而客气地请段青山进去。
他看出段青山是饿着肚皮的,乐呵呵给段青山煮了一碗挂面。
煎了两个鸡蛋,热情招呼趁热吃。
段青山心里有些感动,非亲非故的,原本能借宿一晚已经是幸运。
可惜自己身无长物,穿越前身上的钱,全都寄回了老家。
心下打算,等将来有所成就,一定要感谢这姓朱的大爷。
见段青山狼吞虎咽,一碗面加俩鸡蛋,三下五除二便吃完了。
估计是饿急了,朱大爷满脸和善地笑问着:
“够不够?不够再给你煮一点。”
说实话,真没吃饱。
毕竟爬一天山路,真正的粒米未进,什么都没吃。
正是饥渴难耐的时候。
段青山有分寸,再想续面就过分了。
尴尬地抬起头,段青山假装已经吃饱,咂吧一下嘴感激道:
“阿爷,已经吃饱了,非常感谢你。”
“只是……只是今天身上不方便,来日再找补一份厚礼,麻烦了。”
朱大爷一听就知道,这个段家小伙遇到难处了。
他家也不是什么普通人家,不缺这三瓜两枣。
先不说这小伙子对眼缘,让人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就凭这股知书达理的模样,也该帮衬一二。
于是,爽朗地笑着道:
“哈哈哈,不要客气,谁都有遇到难处的时候。”
“今天晚上就在这里歇着,明天早上再走。”
随后,一老一少,没有边界的畅聊起来。
只是段青山的认知和知识面,让朱大爷有点迷糊。
段青山对唐宋元明清,那些历史都清楚,尤其是晚清时期。
说起鸦片战争以后的屈辱史,对侵略者是咬牙切齿。
可段青山的认知断层,又让朱大爷不理解。
民治27年以后,真叫啥也不知道。
心里还想着,这小子的历史课,一定是体育老师教的。
冲段青山那股子军人一般的血气,对侵略者的痛恨和不忘国耻。
朱大爷越聊越投机,不断为段青山普及近代史、当代史。
聊得那叫一个起劲得不得了,唾沫星子满屋乱飞。
从战争到武器,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国防发展。
情到深处还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的就像在做一场报告会。
朱大爷出身军武,这些事情可提起了他的谈兴。
现在的年轻人,难得有愿意聊这些的。
起码,朱大爷的孙子、孙女都不愿意听老黄历。
如今年轻的,聊起手游开黑那才起劲。
因此,通过朱大爷滔滔不绝的讲述,段青山终于明白了一件事。
他没有离开原来的世界,只是从1937年来到了2037年。
其中的时间跨度,整整一百年。
服装的款式、以及布料色彩,跟民治年代有所不同。
再看看自己身上,这副破衣烂衫的状态,走出去也容易引起异常。
也顾不得不请而入是为贼。
找一所二楼阳台开门的房子,纵身一跃三两下攀爬进去。
他没想偷拿什么贵重物品。
只找来一身合适自己的衣物换上。
又找个破旧的帆布背包,将随身的枪械、物品和破衣裤收纳好。
清扫一下再次纵身跳跃到楼下,看看方向便朝着南边奔去。
既然不是自己那个世界,也不是那个年代。
这边地形地貌,又与家乡类似。
段青山便想着往老家去看看。
他想通过回去老家,印证心中的一些猜想。
傍晚,段青山来到一处出山的路口,前面有一条标准公路。
老远就从山顶看到了,全洋灰铺设的马路。
路上偶尔还有很漂亮的汽车飞驰,让段青山有些心驰神往。
这个世界太豪横了,那汽车风驰电掣般……
不敢继续想。
可如今到了这个路口,段青山不得不停下脚步。
前面有一个临时搭建的铁房子。
从门口和窗户看过去,房子里外有四五个军警。
不远处停着一辆汽车,上面有一排红蓝白相间的长灯,车头还有蓝色的警察两字。
段青山心中一紧,都没想起自己怎么认识警察两字,暗骂道:
“该死,这就遇到这个世界的警察了。”
紧了紧两肩的背包,段青山还是拿出了手枪。
万一他们蛮横不讲道理,少不得……
先看能不能溜过去吧,能不起冲突就是最好的结果。
作为一个异世界的闯入者,段青山只想平静祥和的过度这段日子。
最主要担心语言不通,想沟通说明都做不到。
何况,自己这个闯入者还是持械的,并且具备很强的作战能力。
大不了绕点路从山梁翻下去。
经过抵近侦察,发现这些警察,并没有很严谨的布防。
看情形,只是比较普通的封锁值班。
看他们仅仅留一人在外面。
其他人在房间里吃饭,抽烟谈笑的情况,就能窥见一斑。
尤其,其中几声高谈阔论的谈笑,让段青山有一种耳听天籁的亲近。
他们说的是云南方言,段青山顿时有了近山识鸟音的舒爽。
好事啊,语言的问题解决了。
文字的问题就不是问题,毕竟警察两字就认识好吗。
只是,自己这黑户的身份该怎么解决呢?
想着想着,段青山便有了一些忘乎所以的感觉。
四年了,自己快四年没有听到乡音。
忍不住便朝铁房子悄悄摸过去。
随后,又听房内人说起。
在这里值班三天,明天就有人过来交班。
守着这鬼地方,戒严封锁都快八天,也没见山里再有动静。
今天是9月1号,自己家孩子上初中要去报名。
估计再有几天会解除封锁,毕竟山里的小学也需要开学。
听到这些人说起时间,说起八天前的地动山摇。
段青山顿时回想起,他是民治26年8月25日早上,被大轰炸给轰到了这个世界。
民治26年也就是1937年。
8月25日到今天,不多不少正好是八天时间。
他又开始有点迷糊了,难道自己还在原来的世界?
可既然还在原来的世界,那为什么不是民治26年呢?
如果还是民治26年,这些公路和汽车。
那些房子、电灯和电视等等,又是怎么回事?
稀里糊涂的想着,顿时一阵懊恼。
开始那些房子里应该有日历,应该好好找找看的。
也许,那上面就会有答案。
还好他没有去找日历,那玩意都快绝种了。
担心隔警察太近,时间久了会被发现,段青山赶紧悄悄远离。
离开这处检查站不久,天就完全黑了下来。
段青山打算寻一处避风安全的地方,先休息一晚再出发。
夜晚在山中不安全,到处都是野兽出没。
如今知道四处都有警察戒严封锁,他也不敢随便开枪。
走着走着,发现不远处的路边,竟然有几户人家。
房子也都整整齐齐,甚至外墙还贴了瓷砖,整体却黑灯瞎火的。
只有一扇窗,有着微弱的亮光。
段青山心中一喜,便想着过去找人家借宿一晚。
房子里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看起来精神矍铄的老人家。
见到段青山一口地道的乡音,知道这年头有什么穷游的驴友。
但段青山的穿着打扮,与本身的气质似乎很违和。
老人似乎没有起疑,反而客气地请段青山进去。
他看出段青山是饿着肚皮的,乐呵呵给段青山煮了一碗挂面。
煎了两个鸡蛋,热情招呼趁热吃。
段青山心里有些感动,非亲非故的,原本能借宿一晚已经是幸运。
可惜自己身无长物,穿越前身上的钱,全都寄回了老家。
心下打算,等将来有所成就,一定要感谢这姓朱的大爷。
见段青山狼吞虎咽,一碗面加俩鸡蛋,三下五除二便吃完了。
估计是饿急了,朱大爷满脸和善地笑问着:
“够不够?不够再给你煮一点。”
说实话,真没吃饱。
毕竟爬一天山路,真正的粒米未进,什么都没吃。
正是饥渴难耐的时候。
段青山有分寸,再想续面就过分了。
尴尬地抬起头,段青山假装已经吃饱,咂吧一下嘴感激道:
“阿爷,已经吃饱了,非常感谢你。”
“只是……只是今天身上不方便,来日再找补一份厚礼,麻烦了。”
朱大爷一听就知道,这个段家小伙遇到难处了。
他家也不是什么普通人家,不缺这三瓜两枣。
先不说这小伙子对眼缘,让人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就凭这股知书达理的模样,也该帮衬一二。
于是,爽朗地笑着道:
“哈哈哈,不要客气,谁都有遇到难处的时候。”
“今天晚上就在这里歇着,明天早上再走。”
随后,一老一少,没有边界的畅聊起来。
只是段青山的认知和知识面,让朱大爷有点迷糊。
段青山对唐宋元明清,那些历史都清楚,尤其是晚清时期。
说起鸦片战争以后的屈辱史,对侵略者是咬牙切齿。
可段青山的认知断层,又让朱大爷不理解。
民治27年以后,真叫啥也不知道。
心里还想着,这小子的历史课,一定是体育老师教的。
冲段青山那股子军人一般的血气,对侵略者的痛恨和不忘国耻。
朱大爷越聊越投机,不断为段青山普及近代史、当代史。
聊得那叫一个起劲得不得了,唾沫星子满屋乱飞。
从战争到武器,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国防发展。
情到深处还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的就像在做一场报告会。
朱大爷出身军武,这些事情可提起了他的谈兴。
现在的年轻人,难得有愿意聊这些的。
起码,朱大爷的孙子、孙女都不愿意听老黄历。
如今年轻的,聊起手游开黑那才起劲。
因此,通过朱大爷滔滔不绝的讲述,段青山终于明白了一件事。
他没有离开原来的世界,只是从1937年来到了2037年。
其中的时间跨度,整整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