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突然的耳光-《浮生道尘》

  李骏读书的烦恼,谁都没办法破解。

  他就不是这块料,徐花还专门托人从西平城的庙里请来符水,让李骏喝。李骏看着那脏兮兮的符水,在李三的怒视下,只能捏着鼻子喝了。

  但读书,还是不得劲,没少挨纪夫子呵斥。

  李骏天性活泼,机灵聪慧,但这些教人的经书,真的是让他厌恶。

  过一段时日,荷叶塘的宁静再次被打破。

  一个青年快马从外城赶到了荷叶塘。马儿的奔蹄声,引得路边的老农们回头瞻望。

  那青年在书荷学堂门口落了马,急冲冲的往里面走去,一边还叫着,纪夫子,纪夫子。

  随后,约莫半盏茶的功夫,纪夫子带上了行李包袱,匆匆离去。

  第二日,村长赵标就来告知乡邻,昨日纪夫子老家,家中有丧,随人回城去了,于是学堂忽然没了老师。

  好在,纪夫子走的时候,留下一封信给赵标,他说可以委托西平城里的万卷私塾,帮忙请一个先生暂替。

  纪夫子说守丧也要三年时长,再回来也不知是何时了,也许不再回来。

  众人听罢,也只好让人去西平城里的万卷私塾去问问。

  半个月后,荷叶塘迎来了一位新夫子的面孔——丁阙浅。

  这位年轻的教书先生,带着一家老小,浩浩荡荡地来到这个宁静的小村落,不像是来应聘的,更像是来搬家落户的。

  丁阙浅的到来,引起了村民们的好奇,毕竟,这可是要接替声名远扬的纪夫子,成为新一任教书先生的人物。

  丁阙浅自称是万卷私塾的“预备先生”,听起来挺高大上的。

  唯一的问题是——除了读过几本书,有个垫底的功名撑着门面,没有任何教学经验。

  面对那些天真无邪、活泼好动的乡村孩子,丁阙浅显得格外局促不安,仿佛一个误入羊群的狼,不知道从哪下嘴。

  “肃静!给我静下来!”这是丁阙浅最常挂在嘴边的话。

  然而,学堂内里一片鸡飞狗跳,小男孩们叽叽喳喳,似乎丝毫不受他的威严影响。

  有时候,丁阙浅甚至觉得,自己仿佛是个掉入了“孩子地狱”的判官,每天要对这些“小恶魔”们绞尽脑汁。

  “山里人就是山里人,真是聒噪,来这里教书,我真是拯救他们!”丁阙浅常常在心里嘀咕。然而,作为一位立志要当“严师出高徒”的先生,他绝不能让这些“小鬼”爬到他头上。

  于是,才没过几天,他决定采取“严厉教育”的策略——呵斥、打骂、惩罚一样不缺。

  在他看来,这套组合拳是教育的必备法宝。

  丁阙浅的“教学理念”很简单——用严厉来换取尊重。在他看来,管理好这群调皮的孩子,便是控制了整个村子。什么道义、规矩、学问?那都是表面的功夫,最终决定权在他手里。

  丁阙浅显然对这个“严师”角色乐此不疲。

  “自古严师出高徒!”丁阙浅振振有词,站在讲台,气定神闲地背着手。

  他坚信,让这些孩子们害怕,才会产生敬畏之心;敬畏了他,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才会对他言听计从。

  这么一来,他不仅能在课堂上立于不败之地,还能在整个松村享有不小的威望。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荷叶塘的孩子们并不买账。

  即便丁阙浅摆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也无法阻止孩子们在课堂上做小动作、互相传纸条、甚至用在丁阙浅的背后使绊子。

  丁阙浅越是严厉,孩子们越是“闹腾”,仿佛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你越凶,我越皮。

  “这些孩子真是气死人!”某天,丁阙浅被几个孩子弄得气急败坏,忍无可忍地用戒尺打了几个孩子的手掌。

  回家后,丁阙浅又心疼起自己手里的戒尺了——这木头戒尺可比那些孩子们的屁股脆多了,戒尺几下就裂了个口子,以后就不好用了。

  第二天,有好事且讨好丁阙浅的孩子,竟然送来一根崭新的戒尺,就在那孩子递出戒尺的那一刻,那孩子就已经表明了立场,他是和丁阙浅一个阵营的。

  丁阙浅也是表扬了这孩子几句。简单的几句话,便挑拨了其他孩童,每个孩子心中各有所思。

  村里的乡亲们对这位新来的“丁夫子”看法不一。

  有人暗地里摇头叹息,感慨纪夫子的宽容和和蔼,而有些人则觉得,或许丁阙浅这种“铁腕”方式也未尝不可,毕竟孩子玩性大,需要管教。

  再加上丁阙浅私下里也不是个“傻子”,他懂得如何在村民面前展示自己“良好的教育成果”,把一些与自己关系好的村民的孩子送去西平城的万卷书院游学。

  于是,一些乡亲们开始悄悄送些“礼物”给丁阙浅。

  毕竟,孩子的前途可比什么都重要。

  丁夫子嘛,不好也得好好供着,孩子们总得在他手下熬几年。这一来二去,丁阙浅也算是在荷叶塘“捞了不少好处”,过得倒也不赖。

  尽管他的教学水平和口碑远不如前任纪夫子,但“实际利益”却让他感到十分满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控制好孩子,就是控制好了这帮乡野村民。”丁阙浅得意地对自己说道。

  在孩子们眼里,丁夫子是一个“爱体罚的老师”。

  每当他走进教室,孩子们总会发出一阵后怕。

  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他会被哪一位调皮蛋气得大发雷霆,动手体罚。

  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丁阙浅是个“无可奈何”的存在——虽不满意,但还能忍受,毕竟,孩子的未来不能轻易得罪这位“严师”。

  就这样,丁阙浅在荷叶塘的“教学生涯”还在继续。

  他每天心里都在默默祈祷,希望自己的严师策略能够真正奏效,但现实却总是充满了不可预测的“惊喜”。

  “李骏,你看,这有个瓢虫...”苏帅拿着书本,而指尖捏着他刚抓的瓢虫炫耀。

  小孩子,总是玩心四起,只要边上有什么可以分散注意力的,他们的心神就不会在书本上。

  “这算什么,哼”李骏有点不服气,悄悄压着声音回应道。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丁阙浅,

  看着丁阙浅拿着经书在另一侧走来走去。

  李骏,眼疾手快,双指头挥出,小声说道:“看我的!”说完,双指竟然准确地夹住了一只正在飞舞的苍蝇。

  周边的孩子们见状,纷纷叫好,哇的一声惊叹。

  李骏小声对着苏帅嘀咕着,“嘿嘿,打苍蝇不是我真本事。我的父母是猎户,打苍蝇对我来说,小菜一碟。”

  而这一阵“哇”字,却害惨了李骏。

  丁阙浅走向前,质问这几个孩子,周边的几个孩子唯恐天下不乱,把苏帅和李骏的事儿,添油加醋说了一通。

  丁阙浅,听完,眉头一皱,直接一巴掌打在了李骏的脸上。

  重重的力道,李骏当场就懵了,而周边的小娃子不少在座位上偷笑。

  丁阙浅说道:“你们把手拿出来!”

  苏帅和李骏畏缩缩拿出了手,丁阙浅直接拿出戒尺,狠狠打在两人小小的手掌上。

  “纪夫子带出来的学生,怎么这般顽劣。我看你们也不必读书了,你们不是这个料。你们就是这个课堂的苍蝇!”

  “夫子,别打了,别打了,我知道错了。”苏帅疼的跳了起来。

  而李骏则是咬着牙,眼泪打转。

  “哼!”丁阙浅一拂袖,扔下戒尺,走向讲台。

  先是讲了一番人生大义,故作伤感和悲愤,然后质问底下孩童。

  “你们知道,我这么辛苦教你们为了什么,来到这个荷叶塘的乡下!”丁阙浅怒目而视,仿佛被打的是他,他受了天大的委屈似得。

  “为了钱。”邓盟在底下天真无邪回应了一句。

  “哈哈哈哈哈...”整个学堂本来是弥漫着愧疚,被这一句话直接炸开了锅。

  丁阙浅脸色一红,直接拿起戒尺,打在台面,“给我安静!”

  顿时,学堂都静了下来,不少学子都努力咬牙不笑。

  “邓盟,你给我上来。”

  邓盟在位置上,缩了一缩,不敢上前。

  丁阙浅直接上前,一把抓住邓盟的手,拽到讲台上,拖拽的过程中,书本撒了一地。

  “邓盟,你可知错!”丁阙浅冷眼看着邓盟,他期望对方恐惧,害怕,畏缩,低下头说自己错了,以此来弥补自己失去的脸面。

  可是邓盟却笑着抬起了头,看着丁阙浅。

  这一幕,彻底惹怒了丁阙浅,手下的戒尺向邓盟打去。

  邓盟咬牙笑着,挨了几下。

  但后面,也吃不住这力气,连忙跑开,就这样一前一后追着打着,邓盟还在前面做着鬼脸,激怒着丁阙浅。

  整个学堂又是一片哄笑。

  到了晚上,丁阙浅直接向赵标告状,如果不给一个交代,他便辞去,让赵标另请高明。

  村长赵标很无奈,毕竟为了请丁阙浅,花了不少钱财,人家是有头有脸的读书人。

  只好回去和李骏,苏帅,邓盟等人的父母商量。

  找到苏帅家的时候,人家父母觉悟高,已经带着礼物和苏帅去向丁阙浅赔罪去了,这让赵标宽慰了不少。

  到了邓盟家中,邓盟父母常年在外谋生,这邓盟也不知道躲哪里去了,家里空落落的。

  最后赵标找到了李三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