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透过大礼堂的窗户,在主席台上洒下一地金黄。林晚星站在发言席前,望着台下坐得整整齐齐的与会代表,手心微微出汗。今天,是她代表红星数控机床项目组,在部委举办的科技成果总结大会上做技术报告。
同志们,主持会议的副部长声音洪亮,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见证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红星数控机床项目不仅通过了国家鉴定,更在短短三个月内,已经为五个国防重点项目解决了卡脖子的难题!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林晚星的目光扫过会场,看到坐在前排的陆砚川正朝她微微点头,眼神中满是鼓励。
现在,请项目总工程师林晚星同志做技术报告。
林晚星深吸一口气,走到发言席前。她今天特意穿上了那件最珍视的藏蓝色工装,胸前别着一枚崭新的星火项目纪念章。
各位领导、同志们,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今天我要报告的,不仅仅是一台机床的诞生,更是一段科技报国的奋斗历程。
她转身指向身后挂着的大型示意图:这台数控机床,实现了零点零零一毫米的加工精度,比原计划提高了百分之五十。更重要的是,我们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实现了核心控制系统的完全自主化。
台下响起一阵赞叹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摘下眼镜,仔细端详着图纸上的数据。
在研制过程中,林晚星继续说道,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特别是在主轴刚性这个关键问题上,曾经连续失败了四十三次。
她顿了顿,目光投向坐在角落的王师傅:是我们的老师傅们,凭着几十年积累的经验,提出了双支撑结构的改进方案,才最终攻克了这个难关。
王师傅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脸上却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现在,这台机床已经投入批量生产。林晚星切换了一张新的示意图,在国防科工委的统一调配下,首批十台设备分别部署在五个重点军工企业。其中,为新型战机研制的涡轮叶片,加工效率提高了三倍;为舰艇配套的精密部件,合格率从百分之七十提升到百分之九十八...
台下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林晚星看到,几位部队代表正在认真记录着数据。
报告结束后,副部长亲自走上台,将一本大红封面的荣誉证书交到林晚星手中:我代表部委,授予星火数控机床项目组科技进步一等奖!授予林晚星同志杰出科技工作者称号!
掌声雷动,闪光灯此起彼伏。林晚星接过证书,眼眶微微发热。这一刻,她想起了外公未竟的事业,想起了团队无数个不眠之夜,想起了那些质疑与挑战...
会后,陆砚川在礼堂外等她。他手里拿着一束鲜花,这在当时可是个稀罕物。
恭喜。他微笑着将花递给她,今天的报告很精彩。
林晚星接过花,闻到一阵淡淡的清香:你怎么还准备了这个?
是孩子们的主意。陆砚川眼中带着笑意,宁宁说,电视里的英雄都有鲜花。
两人并肩走在回招待所的路上,秋叶在脚下沙沙作响。
刚才国防科工委的同志找我谈了话。陆砚川说,他们希望项目组能再接再厉,着手研发第二代数控系统。
林晚星点点头:我也有这个想法。其实在验收通过后,我们就已经开始酝酿新的设计方案了。
不过...陆砚川放慢脚步,陈先生那边的情况不太乐观。医生说他可能永远醒不过来了。
林晚星的心一沉:东风的秘密...
暂时成了谜。陆砚川叹了口气,但是安全部门的同志在继续追查。
第二天,林晚星带着获奖证书回到红星厂。厂门口早已挂上了大红横幅:热烈祝贺星火数控机床荣获部委嘉奖。工人们自发地列队欢迎,掌声经久不息。
林工,您可给咱们厂争光了!王师傅激动地说,刚才市里来了通知,要给全厂职工每人发一斤猪肉,庆祝庆祝!
车间里,那台作为样机的数控机床被擦得锃亮,工人们正在为它系上大红绸花。林晚星走到机床前,轻轻抚摸着冰冷的金属外壳,仿佛在抚摸一个老朋友。
下一步有什么打算?不知何时,陆砚川也来到了车间。
林晚星从工装口袋里掏出一本笔记:这是我和团队初步构思的第二代方案。我们要实现智能化控制,让机床能够自动调整加工参数。
陆砚川翻看着笔记上密密麻麻的图示和数据,突然在一页上停住了目光:这个设计方案...是不是太超前了?
科技就是要敢想敢干。林晚星眼中闪着光,当年我们研制第一代时,不也有人说是天方夜谭吗?
傍晚时分,林晚星回到家中。三个孩子早就等在门口,看到她立即欢呼着扑上来。
妈妈是英雄!宁宁举着在学校画的一张画,上面是林晚星站在机床前的样子。
舟舟则一本正经地问:妈妈,我们老师说您的发明让国家更强大了,是真的吗?
就连一向安静的安安也小声说:妈妈,我长大也要当工程师。
看着孩子们崇拜的眼神,林晚星的心都要化了。这一刻,所有的艰辛付出都化作了满满的幸福。
晚上,林晚星在书房整理资料时,发现获奖证书里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只有简短的几个字:小心身边的。
她的心猛地一紧。这张纸条是什么时候放进去的?是谁放的?到底指的是什么?
窗外,秋风渐起,卷起满地落叶。林晚星握紧纸条,望向远方沉沉的夜色。科技之光已经点亮,但黑暗中的较量,似乎才刚刚开始...
(第164章 完)
同志们,主持会议的副部长声音洪亮,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见证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红星数控机床项目不仅通过了国家鉴定,更在短短三个月内,已经为五个国防重点项目解决了卡脖子的难题!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林晚星的目光扫过会场,看到坐在前排的陆砚川正朝她微微点头,眼神中满是鼓励。
现在,请项目总工程师林晚星同志做技术报告。
林晚星深吸一口气,走到发言席前。她今天特意穿上了那件最珍视的藏蓝色工装,胸前别着一枚崭新的星火项目纪念章。
各位领导、同志们,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今天我要报告的,不仅仅是一台机床的诞生,更是一段科技报国的奋斗历程。
她转身指向身后挂着的大型示意图:这台数控机床,实现了零点零零一毫米的加工精度,比原计划提高了百分之五十。更重要的是,我们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实现了核心控制系统的完全自主化。
台下响起一阵赞叹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摘下眼镜,仔细端详着图纸上的数据。
在研制过程中,林晚星继续说道,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特别是在主轴刚性这个关键问题上,曾经连续失败了四十三次。
她顿了顿,目光投向坐在角落的王师傅:是我们的老师傅们,凭着几十年积累的经验,提出了双支撑结构的改进方案,才最终攻克了这个难关。
王师傅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脸上却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现在,这台机床已经投入批量生产。林晚星切换了一张新的示意图,在国防科工委的统一调配下,首批十台设备分别部署在五个重点军工企业。其中,为新型战机研制的涡轮叶片,加工效率提高了三倍;为舰艇配套的精密部件,合格率从百分之七十提升到百分之九十八...
台下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林晚星看到,几位部队代表正在认真记录着数据。
报告结束后,副部长亲自走上台,将一本大红封面的荣誉证书交到林晚星手中:我代表部委,授予星火数控机床项目组科技进步一等奖!授予林晚星同志杰出科技工作者称号!
掌声雷动,闪光灯此起彼伏。林晚星接过证书,眼眶微微发热。这一刻,她想起了外公未竟的事业,想起了团队无数个不眠之夜,想起了那些质疑与挑战...
会后,陆砚川在礼堂外等她。他手里拿着一束鲜花,这在当时可是个稀罕物。
恭喜。他微笑着将花递给她,今天的报告很精彩。
林晚星接过花,闻到一阵淡淡的清香:你怎么还准备了这个?
是孩子们的主意。陆砚川眼中带着笑意,宁宁说,电视里的英雄都有鲜花。
两人并肩走在回招待所的路上,秋叶在脚下沙沙作响。
刚才国防科工委的同志找我谈了话。陆砚川说,他们希望项目组能再接再厉,着手研发第二代数控系统。
林晚星点点头:我也有这个想法。其实在验收通过后,我们就已经开始酝酿新的设计方案了。
不过...陆砚川放慢脚步,陈先生那边的情况不太乐观。医生说他可能永远醒不过来了。
林晚星的心一沉:东风的秘密...
暂时成了谜。陆砚川叹了口气,但是安全部门的同志在继续追查。
第二天,林晚星带着获奖证书回到红星厂。厂门口早已挂上了大红横幅:热烈祝贺星火数控机床荣获部委嘉奖。工人们自发地列队欢迎,掌声经久不息。
林工,您可给咱们厂争光了!王师傅激动地说,刚才市里来了通知,要给全厂职工每人发一斤猪肉,庆祝庆祝!
车间里,那台作为样机的数控机床被擦得锃亮,工人们正在为它系上大红绸花。林晚星走到机床前,轻轻抚摸着冰冷的金属外壳,仿佛在抚摸一个老朋友。
下一步有什么打算?不知何时,陆砚川也来到了车间。
林晚星从工装口袋里掏出一本笔记:这是我和团队初步构思的第二代方案。我们要实现智能化控制,让机床能够自动调整加工参数。
陆砚川翻看着笔记上密密麻麻的图示和数据,突然在一页上停住了目光:这个设计方案...是不是太超前了?
科技就是要敢想敢干。林晚星眼中闪着光,当年我们研制第一代时,不也有人说是天方夜谭吗?
傍晚时分,林晚星回到家中。三个孩子早就等在门口,看到她立即欢呼着扑上来。
妈妈是英雄!宁宁举着在学校画的一张画,上面是林晚星站在机床前的样子。
舟舟则一本正经地问:妈妈,我们老师说您的发明让国家更强大了,是真的吗?
就连一向安静的安安也小声说:妈妈,我长大也要当工程师。
看着孩子们崇拜的眼神,林晚星的心都要化了。这一刻,所有的艰辛付出都化作了满满的幸福。
晚上,林晚星在书房整理资料时,发现获奖证书里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只有简短的几个字:小心身边的。
她的心猛地一紧。这张纸条是什么时候放进去的?是谁放的?到底指的是什么?
窗外,秋风渐起,卷起满地落叶。林晚星握紧纸条,望向远方沉沉的夜色。科技之光已经点亮,但黑暗中的较量,似乎才刚刚开始...
(第164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