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红星之心”总指挥部,一间专门成立的作战室内。
心理战部门的负责人,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儒雅的社会学教授,正站在巨大的电子屏幕前,向凌天、赵刚等几位核心将领,汇报着一项特殊的作战计划。
屏幕上,是两个触目惊心的大字——“攻心”。
赵刚首先站起身,为这次会议定下了基调。他的声音温和,但内容却掷地有声。
“同志们,军事上的胜利,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但我们此战的目的,不只是占领,更是为了彻底的改造。攻心计划,就是要在这片已经被军国主义毒害的土地上,打一场思想的战争,从根源上,铲除法西斯的土壤。”
教授点了点头,接过了话头,开始介绍具体的执行方案。
“计划第一步:瓦解谎言。”
他指向屏幕上出现的一张张血腥的镇压照片。
“我们将通过覆盖全日本的高功率广播,和无人机投放的海量传单,向所有日本民众,揭露一亿玉碎的真相——这根本不是什么保卫家园的圣战,而是军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在覆灭前夕,绑架全体国民进行的一场集体自杀!”
屏幕上的画面切换,一边是“方舟计划”中被缴获的黄金、美酒和奢华物资,另一边,是东京街头食不果腹、衣衫褴褛的平民。
强烈的对比,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
“计划第二步:展示未来。”教授的声音提高了几分,“传单和广播内容,将重点展示我们解放区的繁荣景象,我们孩子脸上的笑容,以及我们缴获的方舟计划里,那些日本精英们为自己准备的奢华后路。一边是通往地狱的沉船,一边是驶向新世界的方舟。让他们自己选,是跟着疯子一起陪葬,还是选择活下去,拥抱一个全新的未来。”
“计划第三步:分化敌人。”
屏幕上,出现了两份名单。一份是血红色的“战犯名单”,另一份是绿色的“可争取人员名单”。
“我们将明确公布,对那些双手沾满鲜血的狂热战犯,格杀勿论。而对那些被胁迫的普通士兵和基层军官,只要放下武器,即可获得宽大处理和人身安全保证。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敌人从一个坚固的整体,切割成不同的、可以被我们分别处理的部分。”
李云龙从会议开始,就听得直打哈欠。
他终于忍不住了,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我说老赵,凌顾问,还有这位教授同志。你们这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又是传单又是广播的,有用吗?”
他指着自己的太阳穴,大声嚷嚷道:“对付这帮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的家伙,就得用这个!”
他攥起拳头,做了个开炮的手势。
“用炮弹!一炮下去,保证他啥思想都通了!什么狗屁武士道,炸成灰,我看他还怎么道!”
“老李,这次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令人意外的是,开口反驳他的,是丁伟。
这位海军总司令站起身,走到电子地图前,指着代表日本的岛屿。
“海战也是一样。只要打掉了敌人的旗舰,剩下的护卫舰、驱逐舰,要么投降,要么溃散。思想的战争,同样要先打掉他们的旗舰——那个所谓的武士道精神支`柱。老赵的这个计划,就是瞄着对方旗舰去的。”
凌天听完所有人的发言,最后做出了总结。
“老李的炮弹要用,但要用在点上。”他的目光扫过李云龙,“攻心计划,是目前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我们士兵伤亡,并且极大降低战后治理成本的最佳方式。这不是什么心慈手软,这是最理性的成本核算。我们每一个战士的生命,都比一千个、一万个顽固战犯的命更宝贵。”
李云龙被凌天这么一说,虽然还是觉得憋屈,但也没法反驳。
他眼珠一转,突然嘿嘿一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行!我懂了!不就是吓唬他们,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又不能真把他们都炸死嘛!那简单!”
他一拍大腿:“命令炮兵部队,别用高爆弹!给老子换上特制的宣传弹!”
“宣传弹?”赵刚和丁伟都愣住了。
“对!”李云龙得意洋洋地解释起来,“把炮弹里的炸药抽出来一多半,剩下的空间,全给老子塞上传单!炮弹飞过去,落地一声响,不伤人,但那动静,那气势,能把几万张传单,一下子崩到天上去!用咱们的大炮,给他们发传单!这不比飞机飞过去扔,更带劲?更能吓破他们的胆?”
指挥室里,所有人都被李云龙这天马行空的“野路子”给惊呆了。
凌天也是哭笑不得,但他仔细一想,不得不承认,这招很“李云龙”,而且,在心理威慑上,效果可能出奇地好。
他点了点头:“批准了。就按你说的办。”
“好嘞!”李云龙兴奋地一搓手。
“楚云飞同志。”凌天又转向了另一边的通讯屏幕,“广播的人选,就交给你了。稿件内容,你和赵政委一起把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明白。”屏幕那头的楚云飞,声音干脆利落,“我们已经从被俘的方舟科学家中,挑选出了一位最合适的人选。他叫长谷川信,是日本物理学界的泰斗,德高望重。最关键的是,他的独子,一名飞行员,刚刚在一次毫无意义的自杀式攻击中丧生。他现在,比任何人都更痛恨这场战争。”
一个小时后,在一间临时改造成的录音室里。
那位头发花白、神情悲痛的物理学家,看完了赵刚递给他的、关于未来新中国景象的影像资料。
当他看到那些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自由学习、开怀大笑的孩子们时,浑浊的老眼中,终于流下了两行热泪。
他颤抖着拿起笔,拒绝了拟好的稿件。
“我……我自己来写。我要把我心里的话,告诉所有还在执迷不悟的同胞。”
最终的“攻心”作战方案,被迅速确定。
以李云龙的“宣传弹”进行第一波覆盖式的物理和心理双重冲击。
紧接着,是运输机编队铺天盖地的传单“大雪”。
最后,是那位失去儿子的物理学家的“泣血广播”。
三位一体,层层递进,直指人心。
李云龙在他的前敌指挥室里,兴奋地搓着手,对着地图上的东京,狠狠一挥。
他抓起电话,对着另一头的通讯兵,扯着嗓子吼道:
“给老子接炮兵司令部!准备开一场史上最贵的烟火大会!”
“让小鬼子们,好好开开眼!”
心理战部门的负责人,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儒雅的社会学教授,正站在巨大的电子屏幕前,向凌天、赵刚等几位核心将领,汇报着一项特殊的作战计划。
屏幕上,是两个触目惊心的大字——“攻心”。
赵刚首先站起身,为这次会议定下了基调。他的声音温和,但内容却掷地有声。
“同志们,军事上的胜利,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但我们此战的目的,不只是占领,更是为了彻底的改造。攻心计划,就是要在这片已经被军国主义毒害的土地上,打一场思想的战争,从根源上,铲除法西斯的土壤。”
教授点了点头,接过了话头,开始介绍具体的执行方案。
“计划第一步:瓦解谎言。”
他指向屏幕上出现的一张张血腥的镇压照片。
“我们将通过覆盖全日本的高功率广播,和无人机投放的海量传单,向所有日本民众,揭露一亿玉碎的真相——这根本不是什么保卫家园的圣战,而是军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在覆灭前夕,绑架全体国民进行的一场集体自杀!”
屏幕上的画面切换,一边是“方舟计划”中被缴获的黄金、美酒和奢华物资,另一边,是东京街头食不果腹、衣衫褴褛的平民。
强烈的对比,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
“计划第二步:展示未来。”教授的声音提高了几分,“传单和广播内容,将重点展示我们解放区的繁荣景象,我们孩子脸上的笑容,以及我们缴获的方舟计划里,那些日本精英们为自己准备的奢华后路。一边是通往地狱的沉船,一边是驶向新世界的方舟。让他们自己选,是跟着疯子一起陪葬,还是选择活下去,拥抱一个全新的未来。”
“计划第三步:分化敌人。”
屏幕上,出现了两份名单。一份是血红色的“战犯名单”,另一份是绿色的“可争取人员名单”。
“我们将明确公布,对那些双手沾满鲜血的狂热战犯,格杀勿论。而对那些被胁迫的普通士兵和基层军官,只要放下武器,即可获得宽大处理和人身安全保证。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敌人从一个坚固的整体,切割成不同的、可以被我们分别处理的部分。”
李云龙从会议开始,就听得直打哈欠。
他终于忍不住了,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我说老赵,凌顾问,还有这位教授同志。你们这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又是传单又是广播的,有用吗?”
他指着自己的太阳穴,大声嚷嚷道:“对付这帮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的家伙,就得用这个!”
他攥起拳头,做了个开炮的手势。
“用炮弹!一炮下去,保证他啥思想都通了!什么狗屁武士道,炸成灰,我看他还怎么道!”
“老李,这次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令人意外的是,开口反驳他的,是丁伟。
这位海军总司令站起身,走到电子地图前,指着代表日本的岛屿。
“海战也是一样。只要打掉了敌人的旗舰,剩下的护卫舰、驱逐舰,要么投降,要么溃散。思想的战争,同样要先打掉他们的旗舰——那个所谓的武士道精神支`柱。老赵的这个计划,就是瞄着对方旗舰去的。”
凌天听完所有人的发言,最后做出了总结。
“老李的炮弹要用,但要用在点上。”他的目光扫过李云龙,“攻心计划,是目前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我们士兵伤亡,并且极大降低战后治理成本的最佳方式。这不是什么心慈手软,这是最理性的成本核算。我们每一个战士的生命,都比一千个、一万个顽固战犯的命更宝贵。”
李云龙被凌天这么一说,虽然还是觉得憋屈,但也没法反驳。
他眼珠一转,突然嘿嘿一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行!我懂了!不就是吓唬他们,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又不能真把他们都炸死嘛!那简单!”
他一拍大腿:“命令炮兵部队,别用高爆弹!给老子换上特制的宣传弹!”
“宣传弹?”赵刚和丁伟都愣住了。
“对!”李云龙得意洋洋地解释起来,“把炮弹里的炸药抽出来一多半,剩下的空间,全给老子塞上传单!炮弹飞过去,落地一声响,不伤人,但那动静,那气势,能把几万张传单,一下子崩到天上去!用咱们的大炮,给他们发传单!这不比飞机飞过去扔,更带劲?更能吓破他们的胆?”
指挥室里,所有人都被李云龙这天马行空的“野路子”给惊呆了。
凌天也是哭笑不得,但他仔细一想,不得不承认,这招很“李云龙”,而且,在心理威慑上,效果可能出奇地好。
他点了点头:“批准了。就按你说的办。”
“好嘞!”李云龙兴奋地一搓手。
“楚云飞同志。”凌天又转向了另一边的通讯屏幕,“广播的人选,就交给你了。稿件内容,你和赵政委一起把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明白。”屏幕那头的楚云飞,声音干脆利落,“我们已经从被俘的方舟科学家中,挑选出了一位最合适的人选。他叫长谷川信,是日本物理学界的泰斗,德高望重。最关键的是,他的独子,一名飞行员,刚刚在一次毫无意义的自杀式攻击中丧生。他现在,比任何人都更痛恨这场战争。”
一个小时后,在一间临时改造成的录音室里。
那位头发花白、神情悲痛的物理学家,看完了赵刚递给他的、关于未来新中国景象的影像资料。
当他看到那些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自由学习、开怀大笑的孩子们时,浑浊的老眼中,终于流下了两行热泪。
他颤抖着拿起笔,拒绝了拟好的稿件。
“我……我自己来写。我要把我心里的话,告诉所有还在执迷不悟的同胞。”
最终的“攻心”作战方案,被迅速确定。
以李云龙的“宣传弹”进行第一波覆盖式的物理和心理双重冲击。
紧接着,是运输机编队铺天盖地的传单“大雪”。
最后,是那位失去儿子的物理学家的“泣血广播”。
三位一体,层层递进,直指人心。
李云龙在他的前敌指挥室里,兴奋地搓着手,对着地图上的东京,狠狠一挥。
他抓起电话,对着另一头的通讯兵,扯着嗓子吼道:
“给老子接炮兵司令部!准备开一场史上最贵的烟火大会!”
“让小鬼子们,好好开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