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攻的命令,如同无声的电流,瞬间贯穿了整支舰队。
但最先撕开黎明前黑暗的,并非来自海面的舰炮,而是天空。
东京湾上空,数个中队的“赤鹰”隐形战斗轰炸机,早已在雷达无法窥探的云层之上,如同盘旋的幽灵,静候多时。
它们没有发出刺耳的呼啸,机身涂层吸收了绝大部分电磁波,在墨蓝色的天幕下,肉眼几乎无法分辨。
座舱内,飞行员的目光冷静地锁定着平视显示器上,一个个被绿色方框标记出来的目标。
那是沿着东京湾海岸线,所有被“天眼”系统锁定的岸防炮台、地下指挥所、弹药库。
“雷神一号,投弹。”
“雷神二号,投弹。”
指令简洁,动作利落。
机腹弹舱无声地开启,一枚枚外形光滑的精确制导滑翔炸弹,脱离挂架,没有点燃任何助推器,仅凭着自身的气动外形,如同一群沉默的猎鹰,悄无声息地扑向各自的目标。
在横须贺一处戒备森严的炮台地下,日军士兵还在睡梦之中。
没有人察觉到,一枚钻地弹头已经穿透了十几米厚的混凝土和泥土,精准地抵达了他们头顶的弹药库。
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声。
地面只是轻微地震动了一下,仿佛远方驶过一列重载列车。
一团沉闷的火光,混合着被瞬间气化的钢筋混凝土,从地下工事的通风口猛地喷出,如同火山的一次短暂喘息。
炮台上,那门拥有四十一厘米口径的巨炮,依旧威严地指向大海。但操作它的炮手,为它输送弹药的轨道,以及引爆它的火控系统,都在这一瞬间,化为了焦炭与灰烬。
同一时刻,从横须贺到房总半岛,数十座这样的炮台,都在几秒钟之内,遭遇了同样的命运。
东京防卫总司令部,地下掩体。
阿南惟几大将正手持一杯热茶,听取着前线各哨所的例行报告。
一切如常。
海面上风平浪静,雷达屏幕上一片干净。
他坚信,帝国经营了数十年的东京湾要塞,足以让任何舰队有来无回。
然而,下一秒,他面前那副巨大的电子地图上,代表着岸防炮台群的数十个绿色信号光点,毫无征兆地,一个接一个地熄灭了。
不是变成了代表交战的红色,也不是代表故障的黄色。
而是代表着信号彻底中断的,死灰色。
在短短三秒之内,整个东京湾的防御体系,在他眼前,被抹得干干净净。
“怎么回事?”
他身边的参谋长脸色煞白,发出了惊恐的疑问。
阿南惟几手中的茶杯,“啪”的一声,掉落在地,摔得粉碎。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惊慌失措,脸上反而浮现出一种预见末日降临的平静。
一把抓起身旁的红色紧急通讯器,嘶吼着接通各个炮台的频道。
“横须贺一号炮台!回话!”
听筒里,只有一片滋滋作响的电流声。
“千叶三号阵地!报告情况!”
依旧是死寂。
他疯了一样,将所有频道都呼叫了一遍,得到的,只有一片忙音。
他缓缓放下了通讯器,身体僵直。
他知道,最坚固的盾牌,已经没了。敌人甚至没有给他看到刀光的机会,就直接刺穿了他的心脏。
天边,开始泛起一丝鱼肚白。
笼罩在海面上的浓雾,仿佛接到了指令,开始缓缓散去。
巨大的“野牛”气垫登陆艇集群,发出了沉闷而有力的轰鸣。它们不再隐藏,如同苏醒的史前巨兽群,将海水向两侧推开,卷起数米高的白色巨浪,以超过六十节的惊人速度,冲向空无一人的滩头。
伴随着巨大的气流声,登陆艇的前舱门重重地砸在沙滩上。
第一辆99A式主战坦克,十二缸的柴油发动机发出低沉的咆哮,履带碾压着潮湿的沙砾,稳稳地驶上了日本的土地。
在它的身后,是成百上千辆各型步兵战车、突击炮和全副武装的士兵,他们如同开闸的洪水,迅速在滩头上展开。
整个登陆过程,顺畅得令人难以置信。
预想中血腥残酷的滩头争夺战,变成了一场高效而沉默的武装游行。
没有一枪一弹的抵抗。
在一艘075型两栖攻击舰的指挥舱内,李云龙正通过无人机传回的高清实时画面,注视着这一切。
他没有打了胜仗的兴奋,反而紧紧皱起了眉头。
将手中的烟头狠狠按在烟灰缸里,对身边的参谋长说道:“他娘的,太顺了。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不像是小鬼子的作风。”
他拿起通讯器,下达了命令:“通知滩头所有部队,别急着往前拱!先给老子把屁股擦干净,把阵地扎稳了!工兵,立刻铺设模块化路面!防空单位,马上展开!”
命令被迅速执行。
登陆部队展现出极高的战术素养。
履带式工程车迅速在沙滩上铺开一条条硬质路面,保障重型装备通行。数十辆自行防空导弹车和高射炮,在阵地后方展开,雷达天线开始旋转,构建起一道严密的低空防御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个功能齐全,甚至具备野战机场起降能力的稳固滩头阵地,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内,就已初具雏形。
与此同时,在东京湾的南北两侧,房总半岛和伊豆半岛,孔捷指挥的第二合成军,也完成了同样顺利的登陆。
一副巨大的钢铁钳口,已经死死地扼住了东京的咽喉。
数百架“蜂群”无人机,如同被惊扰的蜂群,从滩头阵地腾空而起,先行一步,向着东京市区飞去。它们将对整个城市进行三维扫描,为接下来的巷战,构建一幅精确到每一扇窗户的实时战场态势图。
地下指挥部。
阿南惟几看着地图上,代表着“红星”的蓝色箭头,已经如同钉子般,牢牢地楔入了海岸线。
他知道,不能再等了。
拿起了通往陆军预备队的红色电话,声音嘶哑,带着的决绝。
“命令!第一师团、第三师团,立刻执行樱碎计划!”
“向滩头阵地,发起反击!”
太阳,终于挣脱了海平面的束缚。
万道金光,穿透云层,洒在了滩头阵地上。
无数面迎风招展的红星旗,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鲜艳。
然而,就在这片看似和平的景象之下,一场血腥的反扑,正在悄然酝酿。
李云龙的指挥车内,气氛正略微有些放松。
一名无人机侦察员,一直紧盯着屏幕,他的瞳孔突然收缩。
他猛地站起身,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变调,对着通讯器大声报告:
“报告军长!前方五公里,侦测到大规模敌军集结!人数……超过三万!正在向我方阵地,发起冲锋!”
但最先撕开黎明前黑暗的,并非来自海面的舰炮,而是天空。
东京湾上空,数个中队的“赤鹰”隐形战斗轰炸机,早已在雷达无法窥探的云层之上,如同盘旋的幽灵,静候多时。
它们没有发出刺耳的呼啸,机身涂层吸收了绝大部分电磁波,在墨蓝色的天幕下,肉眼几乎无法分辨。
座舱内,飞行员的目光冷静地锁定着平视显示器上,一个个被绿色方框标记出来的目标。
那是沿着东京湾海岸线,所有被“天眼”系统锁定的岸防炮台、地下指挥所、弹药库。
“雷神一号,投弹。”
“雷神二号,投弹。”
指令简洁,动作利落。
机腹弹舱无声地开启,一枚枚外形光滑的精确制导滑翔炸弹,脱离挂架,没有点燃任何助推器,仅凭着自身的气动外形,如同一群沉默的猎鹰,悄无声息地扑向各自的目标。
在横须贺一处戒备森严的炮台地下,日军士兵还在睡梦之中。
没有人察觉到,一枚钻地弹头已经穿透了十几米厚的混凝土和泥土,精准地抵达了他们头顶的弹药库。
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声。
地面只是轻微地震动了一下,仿佛远方驶过一列重载列车。
一团沉闷的火光,混合着被瞬间气化的钢筋混凝土,从地下工事的通风口猛地喷出,如同火山的一次短暂喘息。
炮台上,那门拥有四十一厘米口径的巨炮,依旧威严地指向大海。但操作它的炮手,为它输送弹药的轨道,以及引爆它的火控系统,都在这一瞬间,化为了焦炭与灰烬。
同一时刻,从横须贺到房总半岛,数十座这样的炮台,都在几秒钟之内,遭遇了同样的命运。
东京防卫总司令部,地下掩体。
阿南惟几大将正手持一杯热茶,听取着前线各哨所的例行报告。
一切如常。
海面上风平浪静,雷达屏幕上一片干净。
他坚信,帝国经营了数十年的东京湾要塞,足以让任何舰队有来无回。
然而,下一秒,他面前那副巨大的电子地图上,代表着岸防炮台群的数十个绿色信号光点,毫无征兆地,一个接一个地熄灭了。
不是变成了代表交战的红色,也不是代表故障的黄色。
而是代表着信号彻底中断的,死灰色。
在短短三秒之内,整个东京湾的防御体系,在他眼前,被抹得干干净净。
“怎么回事?”
他身边的参谋长脸色煞白,发出了惊恐的疑问。
阿南惟几手中的茶杯,“啪”的一声,掉落在地,摔得粉碎。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惊慌失措,脸上反而浮现出一种预见末日降临的平静。
一把抓起身旁的红色紧急通讯器,嘶吼着接通各个炮台的频道。
“横须贺一号炮台!回话!”
听筒里,只有一片滋滋作响的电流声。
“千叶三号阵地!报告情况!”
依旧是死寂。
他疯了一样,将所有频道都呼叫了一遍,得到的,只有一片忙音。
他缓缓放下了通讯器,身体僵直。
他知道,最坚固的盾牌,已经没了。敌人甚至没有给他看到刀光的机会,就直接刺穿了他的心脏。
天边,开始泛起一丝鱼肚白。
笼罩在海面上的浓雾,仿佛接到了指令,开始缓缓散去。
巨大的“野牛”气垫登陆艇集群,发出了沉闷而有力的轰鸣。它们不再隐藏,如同苏醒的史前巨兽群,将海水向两侧推开,卷起数米高的白色巨浪,以超过六十节的惊人速度,冲向空无一人的滩头。
伴随着巨大的气流声,登陆艇的前舱门重重地砸在沙滩上。
第一辆99A式主战坦克,十二缸的柴油发动机发出低沉的咆哮,履带碾压着潮湿的沙砾,稳稳地驶上了日本的土地。
在它的身后,是成百上千辆各型步兵战车、突击炮和全副武装的士兵,他们如同开闸的洪水,迅速在滩头上展开。
整个登陆过程,顺畅得令人难以置信。
预想中血腥残酷的滩头争夺战,变成了一场高效而沉默的武装游行。
没有一枪一弹的抵抗。
在一艘075型两栖攻击舰的指挥舱内,李云龙正通过无人机传回的高清实时画面,注视着这一切。
他没有打了胜仗的兴奋,反而紧紧皱起了眉头。
将手中的烟头狠狠按在烟灰缸里,对身边的参谋长说道:“他娘的,太顺了。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不像是小鬼子的作风。”
他拿起通讯器,下达了命令:“通知滩头所有部队,别急着往前拱!先给老子把屁股擦干净,把阵地扎稳了!工兵,立刻铺设模块化路面!防空单位,马上展开!”
命令被迅速执行。
登陆部队展现出极高的战术素养。
履带式工程车迅速在沙滩上铺开一条条硬质路面,保障重型装备通行。数十辆自行防空导弹车和高射炮,在阵地后方展开,雷达天线开始旋转,构建起一道严密的低空防御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个功能齐全,甚至具备野战机场起降能力的稳固滩头阵地,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内,就已初具雏形。
与此同时,在东京湾的南北两侧,房总半岛和伊豆半岛,孔捷指挥的第二合成军,也完成了同样顺利的登陆。
一副巨大的钢铁钳口,已经死死地扼住了东京的咽喉。
数百架“蜂群”无人机,如同被惊扰的蜂群,从滩头阵地腾空而起,先行一步,向着东京市区飞去。它们将对整个城市进行三维扫描,为接下来的巷战,构建一幅精确到每一扇窗户的实时战场态势图。
地下指挥部。
阿南惟几看着地图上,代表着“红星”的蓝色箭头,已经如同钉子般,牢牢地楔入了海岸线。
他知道,不能再等了。
拿起了通往陆军预备队的红色电话,声音嘶哑,带着的决绝。
“命令!第一师团、第三师团,立刻执行樱碎计划!”
“向滩头阵地,发起反击!”
太阳,终于挣脱了海平面的束缚。
万道金光,穿透云层,洒在了滩头阵地上。
无数面迎风招展的红星旗,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鲜艳。
然而,就在这片看似和平的景象之下,一场血腥的反扑,正在悄然酝酿。
李云龙的指挥车内,气氛正略微有些放松。
一名无人机侦察员,一直紧盯着屏幕,他的瞳孔突然收缩。
他猛地站起身,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变调,对着通讯器大声报告:
“报告军长!前方五公里,侦测到大规模敌军集结!人数……超过三万!正在向我方阵地,发起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