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她犹豫的瞬间,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已经将另一份卷宗轻轻推到了她案头的右上角。那是金凡整理好的、来自另一个情报渠道关于同一区域的补充报告。
孟灵抬眼望去,正对上金凡看过来的目光。他没有说话,只是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眼神沉静而肯定,仿佛在说:“看这个,有印证。”那眼神里没有丝毫邀功的意味,只有纯粹的、想要分担的认真。
“嗯。”孟灵也轻轻应了一声,声音低得如同叹息。她拿起那份卷宗,指尖在触碰到纸页时,与金凡未来得及完全收回的指尖,有了一刹那极短暂的、微凉的触碰。
两人同时顿了一下。
随即,金凡的手指自然地缩回,仿佛刚才只是拂过了一片无形的尘埃。孟灵则迅速低下头,将注意力全部投入眼前的文字。但那瞬间的微凉触感,却像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刚才更深,一圈圈扩散开来,无声地在静谧的书房里回荡。
她握着卷宗的手指微微收紧了。烛火依旧跳跃,映照着两张各自埋首的侧影。窗外,天枢学院笼罩在深邃的夜色中,只有巡夜弟子偶尔走过的脚步声和远处灵兽的低鸣。书房内,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笔尖划过符纹的细微摩擦,以及两道平稳的呼吸交织在一起。
金凡偶尔会抬眼,目光掠过孟灵低垂的颈项和专注的眉眼,确认她是否需要添墨,或是灵力是否运转顺畅。孟灵虽未抬头,却能清晰地感知到那道目光的存在,如同感知到悬在头顶、随时准备承接雨露的温暖屋檐。
当孟灵终于处理完手头最后一份需要即刻批复的密令,搁下笔时,窗外的天色已不再是纯粹的墨黑,东方天际泛起一层极淡的鱼肚白,星辰的光芒开始隐退。
她疲惫地靠向椅背,这才发现金凡不知何时已移到了她身旁不远处的另一张椅子上,正用灵力温着一只青玉小壶,淡淡的、带着安神灵草清香的茶气氤氲开来。他面前的矮几上,所有整理好的情报卷宗都已分门别类,整齐地放在特制的储物法匣中。
金凡见她停笔,提起温好的玉壶,将浅碧色的茶水注入一个素白瓷盏,动作依旧无声而流畅。茶水注入盏中,只发出极细微的、如同雨滴落入深潭的声响。他将茶盏轻轻推到孟灵手边。
茶水温热,透过瓷壁熨贴着她微凉的指尖。孟灵捧起茶盏,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的视线。她看着盏中清澈的茶汤,沉默片刻,终于低低开口,声音带着熬夜后的微哑:“……辛苦你了。”
金凡摇了摇头,目光落在窗外渐亮的天色上,声音低沉而平稳,如同拂过竹林的风:“天快亮了。” 他没有说“不辛苦”,也没有多余的客套,只是陈述着一个事实,一个他们共同守候着度过长夜后迎来的事实。
孟灵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晨光熹微中,天枢学院古朴的飞檐斗拱渐渐显露出轮廓。她低头,饮了一口温热的茶。灵草特有的清润暖意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最后一丝寒意和疲惫。身体依旧沉重,但心底却是一片被无声熨贴过的宁静。
她捧着茶盏,感受着那暖意,也感受着身旁那份沉静却有力的陪伴。在这黎明将至的静谧书房里,无需更多言语。那盏彻夜不熄的孤灯旁,终于不再只有一道伶仃的影子。无声的守候,本身便是最深沉的回响。
茶杯氤氲的热气重新升腾起来,模糊了孟灵眼前的些许微光,却让金凡温和专注的眉眼在她心底愈发清晰。那暖流并未随着道谢声散去,反而像投入静湖的石子,在她心间漾开一圈又一圈无声的涟漪。
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杯壁,那热度仿佛顺着经络一路蔓延,熨帖了某些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角落。原来被这样细致地关照,是这样的感觉。不是同门间客气的照拂,也不是师长威严的垂询,而是一种…一种长久以来早已融入日常的、无需言说的习惯。金凡动作里那份“仿佛做过无数次”的熟稔,此刻像一根柔软的藤蔓,悄然缠绕上她的心房。
孟灵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早已习惯了这份不动声色的温柔。她练功至深夜时,案头总有一盏温着的清心露;藏书阁查阅古籍忘了时辰,角落里总会多出一盏引路的萤石灯;甚至她偶尔因剑气反噬微蹙眉头时,一瓶品质上佳的疗愈散便会适时出现在她手边……桩桩件件,微小得如同尘埃,却又沉甸甸地积攒在她的记忆里,直到此刻,被这一杯热茶唤醒,汇聚成一种令人鼻尖微酸的暖意。
她抬起眼睫,目光更深地望进金凡眼底。那里面没有刻意的探寻,没有索求回报的灼热,只有一片澄澈如秋日晴空的宁静关怀,映着她此刻略显怔忡的模样。
“你……”孟灵的声音比刚才更轻,几乎要被窗外风吹竹叶的沙沙声盖过,“…总是这样。”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最终化作一句带着轻微叹息的陈述,“连茶水凉了,都记得比我清楚。”
金凡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唇角那抹温煦的笑意加深了些许,像投入湖面的暖阳,漾开更柔和的光晕。他放下茶壶,指节修长的手指轻轻搭在桌沿,姿态放松而自然。
“举手之劳。”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如同溪流滑过青石,“看你专注研习剑谱,不忍打断。只是茶水凉了,于修行无益,更伤脾胃。”他的解释简单而实在,仿佛这真的只是一件关乎修行与养生的寻常小事。
孟灵抬眼望去,正对上金凡看过来的目光。他没有说话,只是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眼神沉静而肯定,仿佛在说:“看这个,有印证。”那眼神里没有丝毫邀功的意味,只有纯粹的、想要分担的认真。
“嗯。”孟灵也轻轻应了一声,声音低得如同叹息。她拿起那份卷宗,指尖在触碰到纸页时,与金凡未来得及完全收回的指尖,有了一刹那极短暂的、微凉的触碰。
两人同时顿了一下。
随即,金凡的手指自然地缩回,仿佛刚才只是拂过了一片无形的尘埃。孟灵则迅速低下头,将注意力全部投入眼前的文字。但那瞬间的微凉触感,却像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刚才更深,一圈圈扩散开来,无声地在静谧的书房里回荡。
她握着卷宗的手指微微收紧了。烛火依旧跳跃,映照着两张各自埋首的侧影。窗外,天枢学院笼罩在深邃的夜色中,只有巡夜弟子偶尔走过的脚步声和远处灵兽的低鸣。书房内,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笔尖划过符纹的细微摩擦,以及两道平稳的呼吸交织在一起。
金凡偶尔会抬眼,目光掠过孟灵低垂的颈项和专注的眉眼,确认她是否需要添墨,或是灵力是否运转顺畅。孟灵虽未抬头,却能清晰地感知到那道目光的存在,如同感知到悬在头顶、随时准备承接雨露的温暖屋檐。
当孟灵终于处理完手头最后一份需要即刻批复的密令,搁下笔时,窗外的天色已不再是纯粹的墨黑,东方天际泛起一层极淡的鱼肚白,星辰的光芒开始隐退。
她疲惫地靠向椅背,这才发现金凡不知何时已移到了她身旁不远处的另一张椅子上,正用灵力温着一只青玉小壶,淡淡的、带着安神灵草清香的茶气氤氲开来。他面前的矮几上,所有整理好的情报卷宗都已分门别类,整齐地放在特制的储物法匣中。
金凡见她停笔,提起温好的玉壶,将浅碧色的茶水注入一个素白瓷盏,动作依旧无声而流畅。茶水注入盏中,只发出极细微的、如同雨滴落入深潭的声响。他将茶盏轻轻推到孟灵手边。
茶水温热,透过瓷壁熨贴着她微凉的指尖。孟灵捧起茶盏,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的视线。她看着盏中清澈的茶汤,沉默片刻,终于低低开口,声音带着熬夜后的微哑:“……辛苦你了。”
金凡摇了摇头,目光落在窗外渐亮的天色上,声音低沉而平稳,如同拂过竹林的风:“天快亮了。” 他没有说“不辛苦”,也没有多余的客套,只是陈述着一个事实,一个他们共同守候着度过长夜后迎来的事实。
孟灵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晨光熹微中,天枢学院古朴的飞檐斗拱渐渐显露出轮廓。她低头,饮了一口温热的茶。灵草特有的清润暖意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最后一丝寒意和疲惫。身体依旧沉重,但心底却是一片被无声熨贴过的宁静。
她捧着茶盏,感受着那暖意,也感受着身旁那份沉静却有力的陪伴。在这黎明将至的静谧书房里,无需更多言语。那盏彻夜不熄的孤灯旁,终于不再只有一道伶仃的影子。无声的守候,本身便是最深沉的回响。
茶杯氤氲的热气重新升腾起来,模糊了孟灵眼前的些许微光,却让金凡温和专注的眉眼在她心底愈发清晰。那暖流并未随着道谢声散去,反而像投入静湖的石子,在她心间漾开一圈又一圈无声的涟漪。
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杯壁,那热度仿佛顺着经络一路蔓延,熨帖了某些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角落。原来被这样细致地关照,是这样的感觉。不是同门间客气的照拂,也不是师长威严的垂询,而是一种…一种长久以来早已融入日常的、无需言说的习惯。金凡动作里那份“仿佛做过无数次”的熟稔,此刻像一根柔软的藤蔓,悄然缠绕上她的心房。
孟灵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早已习惯了这份不动声色的温柔。她练功至深夜时,案头总有一盏温着的清心露;藏书阁查阅古籍忘了时辰,角落里总会多出一盏引路的萤石灯;甚至她偶尔因剑气反噬微蹙眉头时,一瓶品质上佳的疗愈散便会适时出现在她手边……桩桩件件,微小得如同尘埃,却又沉甸甸地积攒在她的记忆里,直到此刻,被这一杯热茶唤醒,汇聚成一种令人鼻尖微酸的暖意。
她抬起眼睫,目光更深地望进金凡眼底。那里面没有刻意的探寻,没有索求回报的灼热,只有一片澄澈如秋日晴空的宁静关怀,映着她此刻略显怔忡的模样。
“你……”孟灵的声音比刚才更轻,几乎要被窗外风吹竹叶的沙沙声盖过,“…总是这样。”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最终化作一句带着轻微叹息的陈述,“连茶水凉了,都记得比我清楚。”
金凡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唇角那抹温煦的笑意加深了些许,像投入湖面的暖阳,漾开更柔和的光晕。他放下茶壶,指节修长的手指轻轻搭在桌沿,姿态放松而自然。
“举手之劳。”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如同溪流滑过青石,“看你专注研习剑谱,不忍打断。只是茶水凉了,于修行无益,更伤脾胃。”他的解释简单而实在,仿佛这真的只是一件关乎修行与养生的寻常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