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林相的竹杖方才沾染黄河之水,暗得血海底平心娘娘法力加持。
帝辛实力本与林相相当,如今却凭空多出半个平心娘娘,顿时陷入劣势。
林相挥杖攻来,每一击皆蕴藏六道之力,打得帝辛魂魄震荡,狼狈不堪。
勉强寻得机会退开,帝辛怒骂道:“无耻鼠辈!以多欺少算什么本事?有种放下竹杖,祭出法宝与我一战!”
林相冷笑不语,占尽优势,岂会轻易退让?今日便要让他吃个哑巴亏,好好长个记性。
平心娘娘坐镇血海,六道轮回环绕周身,纵使天界圣人亲临,亦能凭借轮回伟力周旋抗衡。
林相得此人庇护,旁人自然不敢妄加非议,连那血海之主的名号也需避讳三分,免得触怒这位存在,折了颜面。
帝辛本欲今日挫败林相,为麾下大军提振士气,此刻却进退维谷。
若就此退让,岂非向世人宣告大商气数已尽?可若僵持不下,终将被林相与平心联手压制,徒损威严。
就在商王犹疑之际,林相已洞悉其心思,手中竹杖直取对方面门:既然难以抉择,我便替你决断!杖风呼啸间,万千恶鬼法相扑向帝辛。
商王怒喝一声,血色令旗迎风招展,无数亡魂奔涌而出,与恶鬼厮杀消弭。
林相见状收杖而立,嗤笑道:不过尔尔。这话语刺痛帝辛,既因被迫动用法宝应敌,更恨对方避谈与平心的勾连。
无耻之徒!帝辛厉声斥责,当着凡夫俗子装腔作势,当真不知羞耻!林相浑不在意,正欲再攻,忽见西方天现异象——天花乱坠间,接引、菩提二位圣人驾临。
原来姬发早得圣人托梦,此番竟引佛教入局,分走了人教气运。
他们原本计划在姬发建立新朝时派遣佛子相助对抗纣王麾下大军,今日渡河之事本应由林相负责,不料帝辛突然来袭打乱部署,只得亲临凡间调解争端。
第254章━ 厚颜无耻之徒
照理说这应是好事,偏生菩提与林相目光交汇时显出几分算计。
早先他曾设计陷害林相却被对方破解,虽无大碍,但堂堂圣人对晚辈出手竟未占得便宜,实在颜面扫地,此后再见林相总要寻衅刁难。
此刻眼珠一转,便擎起七宝妙树,欲当众与林相较量一番。
既是比试,总需找个由头,免得世人非议圣人欺凌后辈。
菩提当即假借协助姬发大军渡河之名,堆笑道:林小友,久闻娲皇宫出了位奇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老道久居佛国不问俗务,但见小友英姿不免心动,不如切磋一二?
林相早看穿他心思——西方佛教最擅巧言令色,尤以菩提为甚。
此人虽为圣人却心胸狭隘,毫无圣者气度,分明记恨前嫌特来报复。
但林相浑然不惧,纵使菩提发难也奈何不得他,当即昂然应战:好!却不知要比试什么?
二人针锋相对之际,帝辛竟被晾在一旁。
圣人既已插手,他自知难以抗衡,见菩提只为刁难林相,索性按下云头观战取乐。
菩提见林相中计暗自欣喜:此子虽有诸多法宝,却无渡人之用,怎比得上七宝妙树能分黄河血海助大军通行?当下提议:你我皆为助姬发渡河而来,便以此为题各显神通如何?说罢不待回应,七宝妙树挥洒间已卷起天蓬与将士送回岸上。
天蓬心中愤懑难平。
林相派他相助姬发渡河,他施展神通让大军攀附身躯前行,眼看即将抵达对岸,不料七宝妙树一挥,连人带军又退回原点。
早知如此折腾,何必下界受这屈辱?奈何眼前二人皆是准圣圆满,敢怒不敢言,只得跺地泄愤,震得土石迸裂方休。
林相察觉动静瞥了一眼,未加理会,转而凝视菩提应下赌约。
此时轮回之畔,平心娘娘潜藏海底静观其变,听闻菩提刻意刁难林相,正欲现身却被林相传音制止,只得效仿帝辛作壁上观。
既然如此,开始吧。
菩提率先出手,七宝妙树掷入黄河便见异象陡生——树随浪长,转瞬参天而立,竟将滔滔河水一分为二。
任凭溺水沉金之威,血海噬魂之戾,皆难撼动这圣人法器分毫。
见此神通,菩提面露得色,暗忖林相纵有万千灵宝,终究是杀伐之物;即便借来山河社稷图,亦非自身法力,如何能与自己抗衡?正闭目自得之际,忽闻平心娘娘怒叱。
原来那老树根须竟暗渡血海,直逼轮回之境窃取本源法力。
此举犹如当众 ** ,平心岂能容忍?当即破浪而出,指着菩提厉声痛骂。
菩提虽理亏却难堪辱,暴怒欲战。
林相见状亦怒其卑劣,本欲出手却被接引道人驾莲所阻。
这位师兄满面愁苦前来劝和,言辞间却对菩提恶行避而不谈,偏袒之意昭然若揭。
刹那间,原本单纯的较量骤然升级为四方对峙。
帝辛冷眼旁观,暗自嗤笑:这西方二圣虽厚颜无耻,倒正合我意。
今日倒要瞧瞧尔等如何收场!虽说你二人各具神通,虽未证道成圣,却堪比圣人威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平心之强不在己身,而在轮回之力。
若处血海之下,轮回墓前,或许能让尔等占些便宜。
可如今平心既离海底,实力已折损大半,如何能与这二人抗衡?
林相岂会不知帝辛所想?他心知不妙,本就不打算硬接那两个无耻之徒的招式,当即传讯娲皇宫,向师尊详述始末。
女娲闻听林相所言,顿时怒上心头。
西方二圣本就令她不快,如今竟敢为难她的关门弟子与结缘妹妹。
女娲当即离宫下界,直往黄河疾驰。
此行专为撑腰而来,女娲不似西方二圣那般招摇。
既无佛光普照,也无气势凌人,只祭出一件法宝便朝菩提头顶砸去。
菩提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催动法力在头顶凝出青叶屏障。
女娲的绣球擦身而过,未能伤其分毫。
女娲又朝林相一指,他怀中飞出玄黄之色的方形法宝——山河社稷图。
只见女娲执图振臂,每一下摆动都令时空破碎,显露出荒芜本源。
菩提见此暗自骇然。
早闻此宝威能,同为圣人,法宝差距竟如此悬殊。
此图初展锋芒便击穿人间壁垒,他的七宝妙树虽具同等神通,却远不及这般举重若轻。
圣人本该超脱五行,不染因果。
可菩提此刻竟生出妒忌之念,实在有失圣位。
道兄助我!菩提急唤接引,欲联手夹击。
林相与平心岂会坐视?当即各祭法宝,分立女娲两侧,誓与这对无耻之徒抗衡到底。
天穹之上,圣人对峙之势已成,忽闻一阵朗笑破空而至。
只见紫气东来,通天教主乘鹤凌虚,发束玉冠,背负诛仙四剑,飘然落于女娲身侧。
二位道友,别来无恙?通天目光如电,直视西方二圣。
接引、准提见通天降临,面上顿显难色。
原本应对女娲、林相、平心三人已显吃力,此刻又添一位截教圣人,只得收起法相,强笑道:通天道友安好。
云霭再分,太清老子骑青牛执扁拐,玉清元始携童子驾祥云,相继降临。
三清不约而同立于女娲左右——当年证道成圣,皆承女娲造人功德,这份因果终究未断。
纵使三教素有龃龉,此刻面对外敌,自然同气连枝。
老子轻抚牛角,顶上太极图与乾坤图交相辉映:适才观二位与女娲师妹切磋,老道也技痒难耐,不如...
话音未落,太极图已衍化阴阳二气,地风水火为之凝滞。
此宝乃开天三器之首, ** 大教气运;相比之下,准提手中七宝妙树虽为西方镇教之物,却连女娲的山河社稷图尚有不及,何况直面太极神威?二圣默然垂首,终究未敢应战。
凡间众生仰望苍穹,但见六圣齐聚。
那些庙宇中宝相庄严的泥塑金身,此刻却为灵脉归属争执不休。
信徒心中神圣崩塌,香火愿力竟淡去三分——原来神仙争胜,与凡夫何异?
六圣心中虽有所感,却毫不在意。
在他们眼中,凡间俗人如同猪狗,唯一值得关注的,不过是能否从人间棋局中寻得一丝乐趣。
大道无情,连圣人也效仿大道,不存半分人情。
见局势渐稳,身为大师兄的老子自然要开口。
此番下凡,他不仅要平息女娲与接引准提的争端,更重要的,是与众人商议封神之事。
前些日子,比干的魂魄突然飞入封神榜,圣人虽觉蹊跷,但略一推算便知天机。
此次老子正是为了封神后续之事而来。
他微微颔首,沉声道:封神榜上已现第一人,我等当议定上榜名单,推动凡间之事,顺应天机。
若因拖延惹恼鸿钧老师,谁也担待不起。说话间,老子的目光频频扫向西方二圣,意图显而易见——欲借封神之事算计他们。
西方二圣岂会不知老子心思?同为圣人,他们怎甘任人摆布?自佛教立教以来,便受三清排挤。
二圣苦于没有太极图这般灵宝 ** 气运,只能忍气吞声,香火始终不旺。
原本此次封神,佛教大可继续封闭佛国,置身事外。
偏生姬发一句西方二圣托梦于我,凭空为佛国引来一份气运,使他们得以介入封神之争。
封神榜凶险万分,真名一旦被签上榜,真灵便永受束缚,修为停滞,大道无缘。
但其中亦有转机。
截教与阐教相争,实为香火之争。
胜者不仅可保教派昌盛,更有机会独尊天下。
教主若能借此获得大功德,甚至可能超越圣人之境。
帝辛实力本与林相相当,如今却凭空多出半个平心娘娘,顿时陷入劣势。
林相挥杖攻来,每一击皆蕴藏六道之力,打得帝辛魂魄震荡,狼狈不堪。
勉强寻得机会退开,帝辛怒骂道:“无耻鼠辈!以多欺少算什么本事?有种放下竹杖,祭出法宝与我一战!”
林相冷笑不语,占尽优势,岂会轻易退让?今日便要让他吃个哑巴亏,好好长个记性。
平心娘娘坐镇血海,六道轮回环绕周身,纵使天界圣人亲临,亦能凭借轮回伟力周旋抗衡。
林相得此人庇护,旁人自然不敢妄加非议,连那血海之主的名号也需避讳三分,免得触怒这位存在,折了颜面。
帝辛本欲今日挫败林相,为麾下大军提振士气,此刻却进退维谷。
若就此退让,岂非向世人宣告大商气数已尽?可若僵持不下,终将被林相与平心联手压制,徒损威严。
就在商王犹疑之际,林相已洞悉其心思,手中竹杖直取对方面门:既然难以抉择,我便替你决断!杖风呼啸间,万千恶鬼法相扑向帝辛。
商王怒喝一声,血色令旗迎风招展,无数亡魂奔涌而出,与恶鬼厮杀消弭。
林相见状收杖而立,嗤笑道:不过尔尔。这话语刺痛帝辛,既因被迫动用法宝应敌,更恨对方避谈与平心的勾连。
无耻之徒!帝辛厉声斥责,当着凡夫俗子装腔作势,当真不知羞耻!林相浑不在意,正欲再攻,忽见西方天现异象——天花乱坠间,接引、菩提二位圣人驾临。
原来姬发早得圣人托梦,此番竟引佛教入局,分走了人教气运。
他们原本计划在姬发建立新朝时派遣佛子相助对抗纣王麾下大军,今日渡河之事本应由林相负责,不料帝辛突然来袭打乱部署,只得亲临凡间调解争端。
第254章━ 厚颜无耻之徒
照理说这应是好事,偏生菩提与林相目光交汇时显出几分算计。
早先他曾设计陷害林相却被对方破解,虽无大碍,但堂堂圣人对晚辈出手竟未占得便宜,实在颜面扫地,此后再见林相总要寻衅刁难。
此刻眼珠一转,便擎起七宝妙树,欲当众与林相较量一番。
既是比试,总需找个由头,免得世人非议圣人欺凌后辈。
菩提当即假借协助姬发大军渡河之名,堆笑道:林小友,久闻娲皇宫出了位奇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老道久居佛国不问俗务,但见小友英姿不免心动,不如切磋一二?
林相早看穿他心思——西方佛教最擅巧言令色,尤以菩提为甚。
此人虽为圣人却心胸狭隘,毫无圣者气度,分明记恨前嫌特来报复。
但林相浑然不惧,纵使菩提发难也奈何不得他,当即昂然应战:好!却不知要比试什么?
二人针锋相对之际,帝辛竟被晾在一旁。
圣人既已插手,他自知难以抗衡,见菩提只为刁难林相,索性按下云头观战取乐。
菩提见林相中计暗自欣喜:此子虽有诸多法宝,却无渡人之用,怎比得上七宝妙树能分黄河血海助大军通行?当下提议:你我皆为助姬发渡河而来,便以此为题各显神通如何?说罢不待回应,七宝妙树挥洒间已卷起天蓬与将士送回岸上。
天蓬心中愤懑难平。
林相派他相助姬发渡河,他施展神通让大军攀附身躯前行,眼看即将抵达对岸,不料七宝妙树一挥,连人带军又退回原点。
早知如此折腾,何必下界受这屈辱?奈何眼前二人皆是准圣圆满,敢怒不敢言,只得跺地泄愤,震得土石迸裂方休。
林相察觉动静瞥了一眼,未加理会,转而凝视菩提应下赌约。
此时轮回之畔,平心娘娘潜藏海底静观其变,听闻菩提刻意刁难林相,正欲现身却被林相传音制止,只得效仿帝辛作壁上观。
既然如此,开始吧。
菩提率先出手,七宝妙树掷入黄河便见异象陡生——树随浪长,转瞬参天而立,竟将滔滔河水一分为二。
任凭溺水沉金之威,血海噬魂之戾,皆难撼动这圣人法器分毫。
见此神通,菩提面露得色,暗忖林相纵有万千灵宝,终究是杀伐之物;即便借来山河社稷图,亦非自身法力,如何能与自己抗衡?正闭目自得之际,忽闻平心娘娘怒叱。
原来那老树根须竟暗渡血海,直逼轮回之境窃取本源法力。
此举犹如当众 ** ,平心岂能容忍?当即破浪而出,指着菩提厉声痛骂。
菩提虽理亏却难堪辱,暴怒欲战。
林相见状亦怒其卑劣,本欲出手却被接引道人驾莲所阻。
这位师兄满面愁苦前来劝和,言辞间却对菩提恶行避而不谈,偏袒之意昭然若揭。
刹那间,原本单纯的较量骤然升级为四方对峙。
帝辛冷眼旁观,暗自嗤笑:这西方二圣虽厚颜无耻,倒正合我意。
今日倒要瞧瞧尔等如何收场!虽说你二人各具神通,虽未证道成圣,却堪比圣人威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平心之强不在己身,而在轮回之力。
若处血海之下,轮回墓前,或许能让尔等占些便宜。
可如今平心既离海底,实力已折损大半,如何能与这二人抗衡?
林相岂会不知帝辛所想?他心知不妙,本就不打算硬接那两个无耻之徒的招式,当即传讯娲皇宫,向师尊详述始末。
女娲闻听林相所言,顿时怒上心头。
西方二圣本就令她不快,如今竟敢为难她的关门弟子与结缘妹妹。
女娲当即离宫下界,直往黄河疾驰。
此行专为撑腰而来,女娲不似西方二圣那般招摇。
既无佛光普照,也无气势凌人,只祭出一件法宝便朝菩提头顶砸去。
菩提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催动法力在头顶凝出青叶屏障。
女娲的绣球擦身而过,未能伤其分毫。
女娲又朝林相一指,他怀中飞出玄黄之色的方形法宝——山河社稷图。
只见女娲执图振臂,每一下摆动都令时空破碎,显露出荒芜本源。
菩提见此暗自骇然。
早闻此宝威能,同为圣人,法宝差距竟如此悬殊。
此图初展锋芒便击穿人间壁垒,他的七宝妙树虽具同等神通,却远不及这般举重若轻。
圣人本该超脱五行,不染因果。
可菩提此刻竟生出妒忌之念,实在有失圣位。
道兄助我!菩提急唤接引,欲联手夹击。
林相与平心岂会坐视?当即各祭法宝,分立女娲两侧,誓与这对无耻之徒抗衡到底。
天穹之上,圣人对峙之势已成,忽闻一阵朗笑破空而至。
只见紫气东来,通天教主乘鹤凌虚,发束玉冠,背负诛仙四剑,飘然落于女娲身侧。
二位道友,别来无恙?通天目光如电,直视西方二圣。
接引、准提见通天降临,面上顿显难色。
原本应对女娲、林相、平心三人已显吃力,此刻又添一位截教圣人,只得收起法相,强笑道:通天道友安好。
云霭再分,太清老子骑青牛执扁拐,玉清元始携童子驾祥云,相继降临。
三清不约而同立于女娲左右——当年证道成圣,皆承女娲造人功德,这份因果终究未断。
纵使三教素有龃龉,此刻面对外敌,自然同气连枝。
老子轻抚牛角,顶上太极图与乾坤图交相辉映:适才观二位与女娲师妹切磋,老道也技痒难耐,不如...
话音未落,太极图已衍化阴阳二气,地风水火为之凝滞。
此宝乃开天三器之首, ** 大教气运;相比之下,准提手中七宝妙树虽为西方镇教之物,却连女娲的山河社稷图尚有不及,何况直面太极神威?二圣默然垂首,终究未敢应战。
凡间众生仰望苍穹,但见六圣齐聚。
那些庙宇中宝相庄严的泥塑金身,此刻却为灵脉归属争执不休。
信徒心中神圣崩塌,香火愿力竟淡去三分——原来神仙争胜,与凡夫何异?
六圣心中虽有所感,却毫不在意。
在他们眼中,凡间俗人如同猪狗,唯一值得关注的,不过是能否从人间棋局中寻得一丝乐趣。
大道无情,连圣人也效仿大道,不存半分人情。
见局势渐稳,身为大师兄的老子自然要开口。
此番下凡,他不仅要平息女娲与接引准提的争端,更重要的,是与众人商议封神之事。
前些日子,比干的魂魄突然飞入封神榜,圣人虽觉蹊跷,但略一推算便知天机。
此次老子正是为了封神后续之事而来。
他微微颔首,沉声道:封神榜上已现第一人,我等当议定上榜名单,推动凡间之事,顺应天机。
若因拖延惹恼鸿钧老师,谁也担待不起。说话间,老子的目光频频扫向西方二圣,意图显而易见——欲借封神之事算计他们。
西方二圣岂会不知老子心思?同为圣人,他们怎甘任人摆布?自佛教立教以来,便受三清排挤。
二圣苦于没有太极图这般灵宝 ** 气运,只能忍气吞声,香火始终不旺。
原本此次封神,佛教大可继续封闭佛国,置身事外。
偏生姬发一句西方二圣托梦于我,凭空为佛国引来一份气运,使他们得以介入封神之争。
封神榜凶险万分,真名一旦被签上榜,真灵便永受束缚,修为停滞,大道无缘。
但其中亦有转机。
截教与阐教相争,实为香火之争。
胜者不仅可保教派昌盛,更有机会独尊天下。
教主若能借此获得大功德,甚至可能超越圣人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