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二十年光阴-《洪荒:功德金莲证大道》

  ......

  咸阳宫,御书房。

  嬴政负手凝望苍穹,眼中似有星河轮转。

  “二十年光阴。”

  “自异世而来,已过二十载。”

  他本是穿越之身,登临帝位后曾欲雷霆改革,率大秦铁骑横扫八荒。

  可惜此界武道通神,强者可摘星拿月,纵然雄才大略,短短数年亦难撼动天地棋局。

  “唯有特定之所方可签到。”

  指节轻叩窗棂,嬴政蹙眉沉思。

  今日觉醒的系统玄奥难测,除却知晓下次签到需寻特殊之地外,再无更多线索。

  “此次签到所得,倒让朕有了三分底气。”

  念及大乾皇朝,他眸光骤冷。

  十万大雪龙骑虽可拒百万雄师,但若洞天境大能亲临......

  “洞天修士乃皇朝根基,大乾未必舍得。”

  骤然间,他瞳孔微缩,似惊雷劈开迷雾——

  已料到大乾将落何子。

  第六章 帝心似海,百战城外现青衣

  “参见陛下。”

  杨再兴与大雪龙骑统帅闵星河踏步入殿,身后跟随着数位重臣。

  “免礼。”

  嬴政袍袖轻拂,众人顿觉无形气劲托起身形。

  “这位将军是......”

  几位文官倒吸凉气,竟不敢直视闵星河周身翻涌的煞气。

  神府九重天的威压,令他们恍见尸山血海。

  老臣们交换眼色,俱看到彼此惊骇——

  陛下手中,竟还藏着如此利刃?

  这位突然出现的将领,实力虽不及杨再兴,却远胜今日在咸阳被杨再兴斩杀的三位神府境强者。

  陛下深夜召见臣等,不知有何要事?

  短暂的震惊过后,大秦左相冯清衡压下心绪,恭敬询问。

  这位冯清衡,正是日间公然怒斥大乾皇朝神府境强者的那位大臣。

  确有事关重大。

  嬴政目光扫过冯清衡,随即将自己的忧虑道出。

  大乾皇朝虽不会直接出兵讨伐大秦,但极可能暗中操控其他王朝集结大军来犯。

  这...

  众人闻言皆面露惊色。

  那些王朝不是刚被大乾强征三十万精兵吗?怎会再为其效力?

  兵部尚书李奇脱口而出,随即摇头苦笑:是臣糊涂了。大乾势大,我等王朝在其眼中不过是任其摆布的棋子罢了。

  此虽为朕的猜测,但不可不防。

  见众人神色惶然,嬴政眉头微蹙,目光转向神色冷峻的杨再兴:杨将军。

  末将在。

  听到召唤,杨再兴当即上前听命。

  着你统率五万大雪龙骑即刻前往虎门关,镇守边陲,防备诸王朝来犯。

  大秦疆域虽不算辽阔,但可供大军进犯的路径仅有两条。虎门关便是其中一处天险,易守难攻。调派五万精锐增援,加之原有十万守军,足以固守。

  末将遵命。

  杨再兴凛然应命。

  冯爱卿。

  嬴政视线转向冯清衡:此次你随杨将军同往虎门关。切记,一切军务当以杨将军之令为准。

  这番隐含警示的言语让冯清衡心头一紧。虽不敢对化虚境的杨再兴阳奉阴违,但没想到陛下竟对其信任至此。

  臣谨遵圣谕。

  冯清衡恭敬领命。

  闵将军。

  嬴政目光移向另一位气息雄浑的将领。

  末将在。

  着你统领五万大雪龙骑及十万秦军即刻前往秦岭隘口布防。李尚书随行协理,同样需以闵将军军令为尊。

  末将遵命!

  微臣领旨!

  二人齐声应答。

  明日辰时即刻启程,务必尽快抵达防地。

  交代完毕,嬴政挥手示意众人退下。

  待众人离去后,这位 ** 独自踱步至窗前,凝视着夜色深沉。

  嬴政微微眯起双眼,目光越过重重山峦,落在虎门关的方向,低声自语:“但愿大乾不会派出洞天境的高手。”

  他心中笃定,只要没有那个层次的强者出手,大秦必能安然无恙。

  眼下的困境若能挺过,待到大乾与大武决战之时,就是大秦崛起的最佳时机。

  ......

  次日清晨。

  杨再兴与闵星河各自率领五万大雪龙骑,一队朝着虎门关进发,另一队则直奔秦岭隘口。

  与此同时,百战王朝的宫殿内,穆修文的身影悄然显现。

  “辛老,多年未见,您依旧精神矍铄啊。”

  穆修文脸上挂着笑容,朝辛无道微微拱手。但在辛棱看来,这笑容怎么看都透着虚假。

  “穆相突然造访,不知有何要事?”

  辛无道对穆修文的客套话无动于衷,语气平淡地开门见山。他可不相信,大乾皇朝的丞相,堂堂封侯境强者,会无缘无故跑来百战王朝与他叙旧。

  两人之间,本就没有什么交情可言。

  “哈哈,辛老果然快人快语。”

  穆修文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丝毫不在意对方的冷淡态度,继续道:“此次前来,是奉了乾皇陛下的旨意。”

  “陛下希望辛老能率领百战王朝,与其他几方王朝联手,共同讨伐大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话音刚落。

  辛棱与辛无道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解。

  “大秦王朝?”

  辛无道眉头一皱,疑惑道:“那个立国不过数百年的小国?老夫记得他们朝中只有一位垂死的神府一重天修士。”

  “如此弱小的王朝,为何要老夫与其他王朝联手讨伐?”

  关于大秦的变故,除了大乾高层略有耳闻外,外界尚无人知晓。

  就连辛棱此刻也认为,区区大秦,不过弹指可灭。

  怎么会引起大乾的重视,甚至让乾皇亲自下令...

  第七章 辛棱的疑虑,诸王朝各出十万精锐

  “辛老有所不知。”

  看到两人的反应,穆修文摇了摇头。

  眼中寒光一闪,沉声道:“大秦王朝,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我大乾三位神府境强者,都已葬身大秦境内。”

  说到此处,穆修文顿了顿。

  目光转向大秦的方向,继续道:“想必辛老也知道,眼下大乾与大武的战事日益激烈。”

  “乾皇陛下不希望在这个时候,后方出现任何不稳定因素。”

  “所以才要劳烦辛老出手。”

  听完穆修文的话,辛棱与辛无道再次皱眉。

  脸上露出诧异之色。

  既震惊于大秦竟敢斩杀大乾神府境强者,也惊讶于大秦隐藏的实力。

  至于大乾真实的意图和对大秦的猜测,穆修文并未向辛无道和盘托出。

  虽然辛无道与乾皇有些交情,但终究不是大乾之人。

  “老夫明白了。”辛无道点了点头。

  王道十二州,夜幕低垂。

  辛无道指尖轻颤,青玉扳指在月色下泛着冷光。

  阶下辛棱攥紧的拳骨咯咯作响,青铜灯台映着他眉宇间盘踞的虬龙纹。

  老祖宗的血符酒,到底抵不过乾皇一道口谕。

  白玉丹墀上还残留着穆修文离去时震落的霜花,那袭紫金蟒袍翻卷如云。

  二十年前北漠狼烟里救下的命...

  辛棱忽然扯断腰间玉珏,碎玉迸溅在蟠龙柱上。

  辛无道袖中龟甲应声而裂,卦象显出血色兵戈。

  与此同时,七百里外乱武王宫。

  玄铁令箭在青铜案几上投下斜影,镇国将军的鳞甲尚带着北境风雪。

  三十万儿郎还在替大乾填着修罗关的尸坑。

  丞相掌心夜明珠突然爆裂,荧光里照见沙盘上虎门关的隘口。

  那个连神府境都要靠燃命术硬撑的大秦...

  乱武王突然低笑,黄金面具在烛火中明灭不定。

  五更鼓响时,各州驰道陆续惊起寒鸦。

  捧着调兵虎符的使者们不会看到——

  百战王朝祖庙里,辛无道正用战矛划开掌心。

  鲜血滴在斑驳的《山河社稷图》上,悄然渗入大秦疆域那片空白。

  十三万精锐,可成滔天之师。

  何况此番征讨大秦,非乱武一朝孤军。

  诸国联军共举,纵各自只出十万雄师,亦可聚起百万兵锋。

  周恒。

  此番征战,便由你挂帅出征。

  乱武国君微微颔首,目光掠过殿中一袭银甲的青年将领。

  末将遵命。

  周恒抱拳应命,心头却泛起难言之悸。

  若是寻常征战,他必当慨然领命。

  然此次征伐处处透着蹊跷,恐有性命之危。

  只是君命难违,只得俯首领命。

  相似场景,在诸国朝堂轮番上演。

  各王朝似有默契,皆遣十万铁骑。

  浩浩荡荡的联军,直指大秦虎门关。

  【三日之后·虎门关】

  诸国联军经三日急行军,终在虎门关前列阵。

  黑云压城,杀气冲霄。

  放眼望去,竟不见军阵尽头。

  嘶——!

  城头之上,冯清衡望着遮天蔽日的军阵,不由倒吸寒气。

  百万之众...

  仅观军阵规模,便知敌军已逾百万。

  更令他胆寒的是,这些士卒皆身披血煞之气,显是百战精锐。

  此城...如何守得住?

  冯清衡面如金纸,喃喃自语。

  身旁守将胡成亦是面无人色,战栗不已。

  百万雄师压境,守城之念几成妄想。

  诸国旌旗...

  冯清衡望着军阵中林立的各色旗帜,心头愈沉。

  陛下虽料中乾国谋划,但这般规模仍令人绝望。

  呜...

  守城士卒暗自吞咽,敌军煞气已令他们手足发软。

  虎门关内,唯有一支玄甲铁骑 ** 。

  全军将士目光如铁,连眉梢都未颤动分毫。

  以及——

  ** 城头的杨再兴。

  面对百万敌军,眼中不见半分波澜。

  蝼蚁聚沙,也敢称雄?

  这位曾在万军中七进七出的铁血战将,嘴角泛起冷笑。

  倒是这支铁骑...

  他瞥见关内战栗的守军,微微摇头。

  若以此等怯战之师应敌,胜负早定。

  ## 虎门关前

  纵然他勇冠三军,亦难扭转此战败局。

  然而那五万大雪龙骑的赫赫威势,着实令他心神震动。

  好一支铁骑。

  杨再兴凝望着百万敌军阵前 ** 、战意冲霄的钢铁洪流,不禁暗自惊叹。这般精锐之师,较之岳家军犹胜三分。

  虎门关外,旌旗蔽空。各王朝将领齐聚中军大帐,向帐中那位白发老者齐齐抱拳:末将参见辛老。

  免礼。辛无道随意摆手,目光如电扫过众将修为,淡淡道:三神府,八宗师,尚可。

  虽只是轻描淡写的评价,帐中诸将却无人敢有异议。眼前这位化虚境强者,实力远超他们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