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出谋划策-《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

  曹性笑着说道:“志才说的没错,某意撤其权职,然后让其在家中安享晚年。”

  “主公,眼下还有两件重要的事情。”贾诩眼中光芒一闪。

  “文和请说!”曹性看向贾诩。

  贾诩轻声道:“其一,便是宣扬主公之名。”

  “刺董之名,忠善之名,忠汉之名。”

  “主公为了杀董,忍辱负重,以身犯险。”

  “联合王允等忠汉之士,终除国贼董卓。”

  “也就是说,告知天下人,主公和王允都是一类人,都是忠心汉室的。”

  “如此投靠主公之人才会越来越多。”

  “而后会有很多人拜服主公。”

  “那些投靠主公的,他们不一定是因为主公忠心汉室,而是因为主公的名声名望。”

  “所以此乃重中之重,主公当速行之。”

  闻听此言,李儒华雄徐荣三人一脸不自然。

  “忍辱负重?以身犯险?国贼董卓?”

  他们三人颇为无语。

  却也不说话,只是低头看着案桌。

  贾诩看着李儒华雄脸上的不自然之色,不以为意。

  他继续开口道:“其二,便是全治长安。”

  “也就是说主公当带兵将长安城中的其他兵马给吞了。”

  “长安城中王允皇甫坚寿黄琬等人手中还有六千余兵马,若是不吞了那些兵马,恐禅让董卓之日重现。”

  “此前车之鉴,主公不可不防。

  “属下以为,翌日主公便可邀请王允等人来曹府赴宴。”

  “然后让华将军徐将军领兵去将皇甫坚寿等人的兵马给吞并。”

  “当然,诩以为他们必然不会来曹府赴宴。”

  “所以主公可一边派人去请他们前来赴宴,一边则亲自领兵去将他们的兵马围之。”

  “皇甫坚寿等人正处理皇甫嵩的安葬事宜,其定然无心反抗。”

  “其若反抗,则以董卓余孽处之。”

  “不错!”李儒当即点头附议。

  他惊讶地看着贾诩。

  本以为此人只算有才,但应该不是什么高深的智谋之士。

  没想到竟然如此不凡。

  对人心也是如此了解。

  主公一路步步为营,顺风顺水,想必离不开此人的谋划吧!

  “善,文和之意,皆我心也!”曹性一脸认可的点点头。

  现在全据长安,到时候对付吕布等人的叛军就容易多了。

  “主公,情报之事,可开始组建了。”

  旁边戏忠笑着提议道。

  “不错!”

  曹性笑着点点头,对着戏忠说道:“眼下某有钱有粮,情报已经可以开始组建。”

  “不知志才可愿组建情报?”

  战场上情报之事不下于钱粮之事,所以现在正好可以组建情报。

  戏忠苦笑着摇了摇头:“忠这身体,还是算了吧!”

  “嗯!”

  曹性点点头,他也只是随口一问。

  毕竟现在戏忠提出来,自然要先问戏忠的意愿。

  目光在贾诩和李儒身上停留,然后看向贾诩,笑道:“文和,这情报之事便由你来了。”

  “诺!”贾诩并不拒绝。

  他知道,情报之事事关重大,放在他的手上他也安心,主公也安心。

  虽然说李儒对长安了如指掌,甚至李儒在长安也有情报,但主公毕竟杀了李儒丈人。

  现在对李儒也不能完全信任。

  众人继续商议了一番,一直商议到深夜才离开。

  曹性对这几位出谋划策的大才很是满意。

  要不是人多,他都想和几位大才来个抵足而眠。

  次日一大早,曹性便派人去邀请王允等人来曹府赴宴。

  而他则是领着徐荣黄忠华雄三将以及两万大军前往皇甫坚守的军营。

  此刻王允府邸,几十个官员正在后堂交谈。

  黄琬荀爽荀攸等人都在。

  王允坐在主位,其他十多个官员则是坐在他的左右。

  “眼下看来,曹性必然成为下一个董卓。”

  王允冰冷的声音响起。

  他看着众人,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曹性比董卓的名声好多了。

  偏偏曹性在朝廷上表现出来的做法还很尊敬皇帝。

  所以不少官员对曹性没有那么大的恨意。

  有的官员甚至感激曹性除了董卓。

  不过说实话,要是曹性听话,自己也会欣赏此人的。

  可惜此人野心太大。

  荀爽荀攸两人此刻面色也是复杂无比。

  曹性对他们有恩。

  虽然知道曹性以后可能会有那些想法,但至少现在曹性是尊皇帝的。

  皇帝如今年幼,靠皇帝来对付那些拥兵自重的诸侯明显不可能。

  所以曹性要是拥护天子,他们甚至都可以为曹性做事。

  现在曹性明显是打算奉天子以讨不臣。

  于他们而言,那就足够。

  至于荀攸,对曹性的做法更是不在意。

  他们谋划杀董,已经算仁至义尽了。

  他还要为自己考虑。

  董卓身亡,他也该找明主了。

  曹性确实可以考虑,但这家世有些低了。

  不过问题似乎也不大。

  就看曹性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明主。

  只是没想到志才竟然已经投了曹性。

  这曹性倒是不是凡人。

  如今曹性名声有了,就差根基之地。

  长安现在有郿坞的粮草,倒是还能养十万大军。

  但五年后十年后,长安根本养不起这么多兵马。

  到时候还要留兵马守城,那就没有能力和底蕴同天下诸侯相争。

  比如河北,养三十万大军不是问题,就算三十万大军全部战死了,还能重新招募三十万大军。

  这就是河北的底蕴。

  中原同样可以做根基之地,毕竟豫州也不错。

  徐荣虽然在中原东边,但勉强可以算中原之地。

  占据徐州,就能望淮南江东。

  要是占据徐州和淮南,同样可以养一二十万大军。

  争霸天下,最重要的就是底蕴。

  粮草和人口的底蕴。

  当然,大才也重要。

  但有人口,就意味着有大才。

  长安不是争霸天下的根基之地。

  现在诸侯争霸。

  自己以后要考虑的要么是拥有足以争夺天下的根基之地的诸侯,要么是可以坐守一方的根基之地的诸侯。

  黄琬面色阴沉道:“现在他邀请我们去曹府赴宴,定然是宴无好宴。”

  王允凝重道:“其麾下有贾诩那个智谋之士,据说戏忠也是颍川高才,徐荣此人大将之才,华雄勇猛之士也投了他。”

  “那个张辽张文远,此人虽然年轻,却也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