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将计就计,引蛇出洞-《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

  为人也是不错。

  也不算委屈了自家从妹。

  只是如果他们有了儿子,也只能让贾诩或者李儒处理。

  女儿的话倒是可以考虑留下来。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政治就是这么残酷。

  为了大业,也只能如此。

  ......

  深夜,长安。

  贾诩书房中。

  贾诩正和黄忠跪坐在案桌前。

  一旁有一个火炉,两人倒是不觉得冷。

  而案桌上更是有热气腾腾的酒肉。

  “先生!”

  黄忠眼中有着一些担忧,皱眉道:

  “最近某去王允府中,他对某很是亲近。某看他贼心不死啊!”

  最近王允总是在半夜约他去府中。

  他本来是不打算去的,但眼前这位先生说只管去。

  他没办法,只好去赴宴。

  并且他还听从这位先生的建议在王允面前偶尔表现出对自家主公很不满的样子。

  他感觉这样有些不妥。

  “哈哈哈!”

  贾诩哈哈一笑,道:

  “主公在外,他们自然有所动作。”

  “要不了多久,主公即将回长安,想必他们也等不及了。”

  “他们暗中存私兵,早晚有祸事。”

  “我有一计,或可谋之。”

  黄忠闻言眼中一亮:“计将安出?”

  “哈~”

  贾诩笑了一声,低声道:“将计就计,引蛇出洞。”

  “哦?”

  黄忠惊喜地看着贾诩,开口追问道:

  “先生快快道来!”

  贾诩笑着点点头:“某欲在郿坞制造李傕兵马攻打郿坞之假象,以迷惑长安众人。”

  “而后某亲自带兵在众目睽睽下离开长安,如此他们必然开始谋划长安,而后某又速速调兵返回长安。”

  “某虽离开长安,但长安有汉升兵马,故他们必须要汉升相助。”

  “汉升则假意配合他们,与他们兵马相合而占据城门。”

  “待某调大军回来,汉升与某同破之。”

  “如此,其必败也!”

  “妙!”

  黄忠眼中一亮,笑着赞道:“妙啊!”

  “先生真乃神人也!”

  “若依此计,不但可破他们,还能引出是哪些人有此贼心。”

  “哈哈!”

  贾诩笑着点点头,夹起一块鸡肉,缓缓放入口中。

  没等咽下,他又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热酒。

  顺便为黄忠把盏。

  黄忠见了赶忙将酒杯推过去。

  “忠敬先生一杯!”

  他对着贾诩举杯。

  “请!”

  贾诩笑着点点头,和黄忠举杯示意。

  而后两人将各自杯中酒一饮而尽。

  贾诩认真地看着黄忠,轻声道:

  “汉升叫某先生,生分了。”

  “你我同为主公麾下文武,自当多多亲近。”

  “叫某文和吧!”

  “听着舒服!”

  “这?”

  黄忠有些迟疑。

  对贾诩的本事,他还是清楚的。

  多次帮主公出谋划策。

  更是在主公离开长安还能稳定长安。

  对朝堂的事,主公在恐怕都没这位先生处理得好。

  上次主公都是大殿杀人才勉强镇住,但这位先生却只是暗中派人杀那些朝臣的嫡子嫡女。

  如此断人子孙的做法,恐怕只有这位狠人才做得出。

  所以他对贾诩是又敬又怕。

  贾诩见黄忠迟疑,笑着开口:

  “主公占据冀州,冀州人杰地灵,冀州州牧府麾下文武大多为冀州人。”

  “别驾治中功曹,皆为冀州人所控。”

  “甚至簿曹这等掌后勤之重事,也为冀州人控。”

  “而主公首要之目标,定然是河北与雍凉。”

  “届时冀州文武必掌主公大半权势。”

  “正所谓党同伐异。”

  “主公麾下利益,必然有争。”

  “如此......”

  “你我与志才他们,当缪力同心。”

  “如此可与冀州派系抗衡。”

  “此为主公非宗族下两大派系。”

  “两大派系保持平衡,主公也乐见如此。”

  “此帝王之道与治理之道。”

  “而要与之抗衡,你我不但要缪力同心,还要有大功。”

  “只西凉抗不了冀州,只南阳或颍川同样抗不了冀州。”

  “唯有西凉颍川南阳一心,方可与之平衡。”

  “汉升,你我,不可生分啊!”

  贾诩说完,笑着对黄忠点点头。

  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实在是冀州太富,冀州太强。

  同样冀州人才也多。

  这情况下来,主公身边如果没有外姓势力和冀州派系保持同等势力,那主公治下就容易被冀州派系把控。

  到时候大多利益都往冀州派系和冀州士族那里跑。

  甚至出兵都要以冀州士族利益为前提。

  这种情况下对主公治理可不妙。

  只有他们这一派系在主公麾下权重和冀州派系差不多。

  到时候他们才能和冀州派系抗衡。

  别到时候出个计谋后麾下意见都是一致的,那就不妥了。

  “原来如此!”

  黄忠顿时恍然大悟。

  贾先生真是看得通透啊!

  这时候他们都还没见过冀州文武,这贾先生都已经考虑派系了。

  “只是我们相争,会不会影响主公治理?”

  他有些疑惑地看着贾诩。

  贾诩笑着摇摇头:“主公需要我们平衡势力,但做什么决定,还是在主公。”

  “若主公决定计划,主公治下各方则是配合完成。”

  “我等无论多少派系,都是为主公统一天下为前提而已。”

  黄忠微微点头:“原来如此!”

  “听先生一席话,令我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呀!”

  贾诩笑道:“还叫先生?”

  “啊?”

  “啊!”

  黄忠愣了一下,点点头笑着开口:

  “是忠愚钝,文和。”

  贾诩笑着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满意地点头笑道:

  “哈哈哈,好!”

  两人继续交谈,喝酒吃肉,更是抵足而眠。

  翌日一早,贾诩便悄悄派人前往郿坞。

  打算让曹固自导自演一番。

  毕竟只有真实一些,朝堂中的大臣才会相信。

  ......

  二月初二,邺城的雪已经融化了很多。

  不过虽然还没完全融化,但军营中却有一支部队开始训练了。

  曹性领着众文武在校场上看着旷野上负重奔跑的士卒,满意地点点头。

  “跑快些,主公正领着众文武看尔等,莫要给吾丢脸。”

  高顺在一旁边跑边喊。

  作为重甲步卒,耐力是第一。

  在战场上,重甲士卒要长时间对战,所以他必须训练士卒的耐力。

  这些士卒两天吃一顿肉,自然不能像其他士卒一样等雪化了才训练。

  什么待遇,就要做什么事。